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2.
李鸿燕 《现代养生》2014,(22):148-148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采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科收治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采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李忠杰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46-174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差别。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并且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7%vs 80.7%),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4天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梁青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85-2585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与丹红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和2012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3例,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丹红注射液.在治疗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各自神经功能缺损纠正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对联合用药的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纠正的总有效率为67.82%;对照组为52.6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对照组为0%.结论 依达拉奉和丹红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丹红注射液,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1.
张舸 《现代保健》2012,(19):19-20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5天、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俨〈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国锋 《现代保健》2013,(16):123-124
目的:探讨在复方丹参针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科室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之间1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对照组,传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传统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传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传统组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5.38±5.39)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9.78±4.69)分,对照组明显优于传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治愈27例(45.00%),显效13例(21.67%),有效7例(11.67%),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治愈36例(60.00%),显效15例(25.00%),有效7例(11.67%),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复方丹参注射液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可以更有效的治疗出血性脑梗死,且不良并发症少,安全性有保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以外加用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钙的联合用药方案,而对照组则在基础治疗以外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经治疗后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增高,并且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显著改善,是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药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中药活血化浊汤联合西药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66例脑梗死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行常规西药依达拉奉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45~79岁,病程1~24h),分析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活血化浊汤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4~80岁,病程1~23 h),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生活能力(ADL)评分差异。 结果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可见,分析组30例(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分析组更优(P<0.05)。 结论中药活血化浊汤联合西药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分析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5例已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巴曲酶组(P〈0.05);联合治疗并不影响巴曲酶的降纤作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比巴曲酶组获得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均少而轻。结论:采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方案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14 d及30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奥扎格雷钠,且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治疗组予以常规措施并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s-CRP浓度较治疗前有降低,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更显著;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现代保健》2012,(20):38-3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例)和对照组(n=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