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NO及IL-8、IL-10、IL-18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第1、4、7、14天的NO及IL-8、IL-10、IL-18水平。结果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清NO、IL-8、IL-10及IL-1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O、IL-8、IL-10及IL-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O、IL-8及IL-18高于急性胰腺炎组(P〈0.05),但IL-10低于急性胰腺炎组(P〈0.05)。结论 NO及IL-8、IL-10及IL-18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柘城中医院收治的127例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20例)、未发生组(107例),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阅读研究所需资料,于入院时检测患者血清Cys C、IL-18水平,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ys C、IL-18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发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血清Cys C、IL-18水平高于未发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IL-18过表达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ys C、IL-18单独或联合检测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AUC>0.70,评估价值均理想,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ys C、IL-18的高表达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空肠内注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无胰腺炎组(对照组)、胰腺炎-普通营养组、胰腺炎-玉米油组和胰腺炎-鱼油组。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术后第7天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1β、IL-18、IL-10、TNF-α浓度和IL-10/TNF-α变化。结果胰腺炎-鱼油组大鼠IL-1β、IL-18、IL-10、TNF-α浓度和IL-10/TNF-α较其他组明显降低。结论空肠内注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和维持抗炎促炎平衡状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组、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组,分别于第1、2、5、10天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初期MAP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TNF-α、IL-18水平高于MAP组(P<0.01),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与血清IL-10呈负相关关系(r=-0.58,P≤0.01).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3p(miR-21-3p)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46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7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健康组。三组均在入院时采集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miR-21-3p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8水平。比较三组miR-21-3p表达量、IL-18水平。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miR-21-3p表达量和IL-18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3p及IL-18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急性肾损伤组、非急性肾损伤组血清miR-21-3p表达量和IL-18水平更高,且急性肾损伤组血清指标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均P<0.05)。不同APACHEⅡ评分、CT分级、有无胸水患者的miR-21-3p表达量和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空肠内注人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术后第2天检测各组外周血中自介素113(IL-1β)、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和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的差异。结果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应用大承气汤后,血清IL-1β、IL-18、TNF—α浓度水平均较模型组减低,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较模型组明显减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结论空肠内注入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CRP水平.结果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可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7):907-910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含量与靶器官损伤、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46例患者,将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分别作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PCT、肝肾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的含量。结果:重症组和轻症组血清中PCT、sTREM-1、IL-1β、IL-6、IL-8、IL-18、TNF-α的含量显著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血清中PCT、sTREM-1、IL-1β、IL-6、IL-8、IL-18、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轻症组;重症组血清中ALT、AST、TBIL、BUN、Scr的含量显著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轻症组血清中ALT、AST、TBIL、BUN、Scr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重症组中PCT高含量患者血清中ALT、AST、TBIL、BUN、Scr、sTREM-1、IL-1β、IL-6、IL-8、IL-18、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PCT低含量患者。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含量显著升高且对肝肾功能损伤、炎症反应程度具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7):907-9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尿素氮(BUN)、白介素-18(IL-18)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择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急诊科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IPN分为IPN组(n=34)和非IPN组(n=76)。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中D-二聚体和BUN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IPN组D-二聚体、BUN、IL-18水平显著高于非IPN组(t=7.710、7.465、3.028,P均0.05);发生IPN后死亡组D-二聚体、BUN、IL-18水平显著高于IPN存活患者(t=4.342、4.200、3.544,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BUN、IL-18及联合诊断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IPN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59、0.801、0.864,以联合诊断价值最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评分、CT严重性指数评分、D-二聚体、BUN、IL-18水平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I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根据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IPN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D-二聚体、BUN、IL-18对于IPN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血清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急性胰腺炎102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34例,另收集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ELISA测定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进行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IL-1b、IL-6、IL-8、IL-10、IL-1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淋巴细胞计数、IL-4显著低于正常人.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IL-6、IL-8、MIF和IL-10血清水平显著低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IL-6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灵敏度为79.2%,特异性为75.0%,MIF的灵敏度为79.2%,特异性为69.0%.IL-6诊断死亡急性胰腺炎灵敏度为71.4%,特异性为97.3%,MIF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62.7%.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典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IL-6和MIF可作为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L-32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与各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ELISA法测定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3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的水平,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组IL-32、IL-1β、IL-6、IL-18、TNF-α和IL-10的表达情况,以及IL-32与各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IL-32升高为(11.5±0.5)a,对照组的为(4.8±0.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IL-18、TNF-α和IL-10表达水平均也升高;提示IL-32与IL-1β、IL-6、IL-18、TNF-α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IL-3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32与传统细胞因子IL-1β、IL-6、IL-18、TNF-α和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痛风患者不同阶段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7、IL-1β及IL-18水平,探讨IL-37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0例初发痛风患者(痛风组,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37、IL-1β及IL-18的水平,比较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各指标的表达差异,以及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完全缓解期与其他两组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IL-37水平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L-1β和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37的水平仅略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IL-37、IL-1β及IL-18水平均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期仅IL-37水平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37水平与其ESR、CRP、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IL-37可能作为一个抑炎因子参与了痛风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痛风患者不同阶段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7、IL-1β及IL-18水平,探讨IL-37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0例初发痛风患者(痛风组,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37、IL-1β及IL-18的水平,比较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各指标的表达差异,以及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完全缓解期与其他两组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IL-37水平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L-1β和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37的水平仅略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IL-37、IL-1β及IL-18水平均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期仅IL-37水平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37水平与其ESR、CRP、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IL-37可能作为一个抑炎因子参与了痛风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在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MPP患儿60例,检测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6、IL-10和h-CR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PP急性期患儿血清IL-6、IL-10和h-CRP水平明显增高,MPP恢复期显著降低(P<0.01);MPP急性期血清IL-6、IL-18水平与hs-CRP正相关(P<0.05);血清IL-6与IL-18与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18和h-CRP等炎性介质参与了MP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血清IL-6、IL-18和hs-CRP水平有助于MP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既往健康的急性中毒患者42例,来院即刻抽取肘静脉血保存至同批测定,与20例健康对照组一同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8含量,并对TNF-α,IL-18分别与其白细胞总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血清中TNF-α,IL-18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病情愈重,TNF-α,IL-8含量愈高; 死亡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8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中毒患者TNF-α与其白细胞总数呈显著正相关,IL-18与其白细胞总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NF-α,IL-18可能参与了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理过程,并可作为反映病情、评估预后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汪玲  郑绍同  陈敏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12-814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3、IL-18、TNF-α的浓度。结果(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IL-13、IL-18、TNF-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缓解后IL-18、TNF-α血清浓度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IL-13、IL-18、TNF-α的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前后上述细胞因子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IL-13、IL-18、TNF-α3种细胞因子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L-33、IL-18表达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普陀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哮喘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常规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IL-33和IL-18水平并做比较。78例哮喘患者康复出院后2周复查肺功能测定,比较患者住院治疗时肺功能并分析其与IL-18、IL-33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者治疗前IL-18水平为(310.2±152.6)pg/ml,IL-33水平为(215.4±87.5)pg/ml,较健康组(204.2±95.4)pg/ml、(138.7±48.3)pg/ml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8水平为(215.5±98.2)pg/ml,IL-33水平为(146.6±54.9)pg/ml,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肺功能检查: FEV1、FEV1% pred和FEF50%值优于哮喘组,治疗后哮喘组FEV1、FEV1% pred和FEF50%等值优于治疗前,且经线性回归分析,IL-18和IL-33与FEV1% pred等肺功能指标呈负性相关关系。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中IL-18与IL-33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明显下降。两者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艾春英 《湖南医学》2014,(4):746-74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IL-33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25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哮喘缓解48例(缓解组),急性发作期77例(急性期组),其中轻度组32例,中度组25例,重度组20例,另选取正常体检者48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IL-18、IL-33水平,同时观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嗜酸性细胞(EOS)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 IL-18,IL-33,EOS 水平显著升高,而 FEV1%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缓解组相比,急性期组IL-18,IL-33,EOS水平显著升高,而 FEV1%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轻、中度哮喘组相比,重度组患者 IL-18,IL-33,EOS水平较高,而 FEV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急性期各组患者治疗后IL-18,IL-33,EO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FEV1%,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IL-18、IL-33在急性哮喘发作过程中起到促炎作用,加强气道反应;对急性期患者应用激素治疗能有效抑制炎症,控制气道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