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掌握全市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病区县各选4个当前病情最重的村作为监测点,调查7~16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患病情况,7~12岁儿童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情况及13~16岁儿童临床诊断I度及以上病人X线符合情况。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X线片由省级专家组集体阅读,阳性X线片由国家专家组复核并作出最终诊断,统计检出率。收集相关村屯人口、饮水、粮食供给等方面的基本资料。结果 3个县12个监测点临床I度及以上患者平均检出率为1.67%,长岭县检出率0.8%,前郭县检出率3.4%,乾安县检出率2.82%。7~12岁儿童X线阳性平均检出率为1.08%。长岭县检出率1.81%,前郭县检出率0.91%,乾安县未检出。结论通过改水换粮,X线检出率均很低,儿童X线改变为干骺端和骨端型,大骨节病病情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长岭、前郭二县在监测中都有X线阳性检出,而所有病区全部建井并持续使用的乾安县监测中未有X线阳性检出。提示我们饮浅井水与病情有一定关系,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能完全排除致病因子的作用,需坚持落实大骨节病的防治措施,尽早控制大骨节病发生。继续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力度,加大大骨节病区换粮力度,并且重新在病区修建深水井,更加深入地开展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方法选取7个县(区)作为监测点,对7~16岁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并对7~12岁儿童及13~16岁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进行右手X线拍片检查,统计临床Ⅰ度以上检出人数、检出率,X线检出人数、检出率,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与X线符合情况;收集监测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资料。结果临床检查3 019人,检出Ⅰ度及以上病人24例,检出率为0.80%;X线拍片1 977人,检出23例,检出率为1.16%,干骺端检出率0.71%,骨端检出率0.46%,无三联征检出;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与X线检查符合率为37.50%;近3年在监测点实施供应硒碘盐,受益人口40 380人;监测病区村无搬迁及易地育人,没有实施换粮。结论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首次零检出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山西省2001年大骨节病病情。方法按照调整后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对省级以上6个监测点的7~12岁在校儿童482人进行临床检查和手骨X线拍片检查。结果6个监测点儿童骨X线检出率首次出现零检出。结论山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稳定在基本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全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全省10个流动监测点与10个固定监测点每个点随机抽取50名7~12岁在校学生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按《国家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阅片诊断病例、统计结果。结果固定监测点临床检查520人,检出早期24人,检出率4.62%,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514人,检出阳性5人,检出率0.97%;流动监测点临床检查1 405人,检出早期31人,检出率2.21%,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619人,检出阳性1人,检出率0.16%。结论2005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呈平稳下降趋势,病情下降与经济发展和采取综合防治有关。  相似文献   

5.
2002年甘肃省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全省34个点大骨节病病情,了解大骨节病流行状况并指导防治.方法对每个监测点进行临床普查,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及X线手片检查,对硒盐、发硒进行含量检测.结果全民临床普查26925人,检出Ⅰ度以上2 438人,以6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为主.7~12岁儿童临床检查3 375人,检出Ⅰ度以上患者77人;X线拍片2 060人,检出阳性改变237人,平均X线检出率为11.5%.结论 2002年甘肃大部分地区病情稳定,但部分地区病情仍较活跃.儿童发硒高的病区病情控制较好,硒盐含量低、发硒低的病区病情较重;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防治,尽快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历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和病情分布特征,2007年在陕西省选择病情较重的10市36县(区)80个村,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对病区7~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临床共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5例I度病人,Ⅱ、Ⅲ度未检出,I度以上检出率0.12%。X线拍片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阳性病人18例,X线检出率0.41%;干骺端检出12例,干骺端检出率0.28%,其中干骺端"++"与"+++"各1例;骨端检出8例,骨端检出率0.18%。结论陕西省大骨节病呈稳定下降之势,但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加强健康教育,完善防治措施,杜绝新发,治疗现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山东省儿童大骨节病的病情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选择青州市历史上病情较重的病区村,对每个监测点的7~ 16岁在校学生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并对其中7~ 12岁在校学生进行X线检查;临床和X线诊断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结果 1996-2010年,共调查53个病区村,临床检查7~ 16岁学生共3318名,未检出Ⅰ度及以上大骨节病患儿。X线摄片检查7~12岁儿童共3091名,共检出阳性患儿40例,X线总阳性检出率为1.29%(40/3091)。2002年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49%( 13/372);1996和2008年检出率为0。各年度的X线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4,P< 0.01)。结论 青州市的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已基本控制,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由于大骨节病病因未明,仍需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1996-2002年天水市新城乡大骨节病病情.方法对监测点7~12岁儿童每年1次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右手正位X线拍片.结果 1996-2002年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和干骺端检出率蒲魏村为4.92%~19.05%,黄梁村2.27%~27.03%.结论蒲魏村和黄梁村为历史重病村,近年每年仍检出一定数量干骺端病人,病情仍较活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西安市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监测方案选择病区7~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同时对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结果儿童临床共检出早期患者34例,检出率为5.05%,X线检出2例阳性患者,检出率为0.33%;成人临床I度以上患者1 852人,检出率为18.53%,患者主要分布在36岁以上人群。结论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及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大对成人大骨节病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东省青州市大骨节病的病情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2007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青州市2个镇的3个村,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选择4个镇的10个村,对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成人临床检查结果按照临床分度和年龄进行统计;临床和X线诊断执行<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结果 临床检查7~12岁儿童共260名,未检出I度及以上大骨节病患儿;X线摄片检查198名,X线阳性率为0.临床检查16岁以上成人共7099人,检出I度及以上患者502例,检出率为7.07%(502/7099),患者主要分布在36岁以上人群,占检出者的99.00%(497/502).结论 青州市的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已基本控制,而成人的大骨节病病情仍然严重,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加强对成人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级监测点-陕西省彬县大骨节病10年病情消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和掌握国家级监测点—陕西彬县大骨节病病情,为病因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每年3、4月份对各监测点7-12岁全部在校小学生进行临床和右手X线拍片检测,并按国家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彬县大骨节病监测点的病情从1992年到1995年为上升趋势,其中1992年和1995年病情均居全国之首,说明当时病情十分严重、活跃;从1996年到2002年病情逐年下降,目前已降到中国西部地区中等水平。结论 从1992年到1995年彬县监测点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作用强烈,因为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故病情严重、活跃。从1996年到2002年通过在当地采取以补硒和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大骨节病现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大骨病病情现况,指导防治,2000年对26个病区县进行了病情调查。临床抽查14290人,检出患1649人,患病率11.49%;7-12岁儿童临床检查3939人,检出I度以上患儿43人,患病率1.09%;拍儿童手片2802张,检出X线阳性改变178人,平均X线检出率为6.35%。X线检出率大于10%的有6个县,其中3个县在20%以上,20个县X线检出率在10%以下或检出为零。对病区水、土、粮、儿童发硒含量进行了测试,水、土、粮样品硒含量均低,儿童发硒含量在150-300ng/g之间,较补硒防治前含量升高,认为病情下降与经济发展和采取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3.
1992-2001年青海省贵德县大骨节病病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德县大骨节病10年病情动态变化。方法对3个村7~12岁儿童连续10年的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集体读片分析X线病变及病情。结果临床检出率:新建坪村为4.46%,高红崖村为4.61%,斜马浪村为3.00%。X线检出率:新建坪村为22.32%,高红崖村为22.30%,斜马浪村为15.92%。结论贵德县大骨节病病情仍较活跃而严重,年度波动明显。表明仍有致病因子存在,且不同年度的作用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大骨节病陵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每年3~4月份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结果 5年兴海临床检出率为7.74%,X线检出率为39.54%;贵德临床检出率为3.07%,X线检出率为24.36%,其中2001年病情下降,后病情上升,有一定年度波动。结论 兴海、贵德监测点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作用强烈,病情严重,有新发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大骨节病病区16岁以上人群重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16岁以上人群大骨节病流行趋势和患者现况,为今后开展防治与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对历史病情较重的2个病村16岁及以上居民大骨节病病情进行普查;对部分患者拍摄右手、肘部X线片;调查30户当地居民的膳食、饮水、住宅、粮食储存方式等情况。结果临床检查822人,检出Ⅰ度及以上患者145人,检出率17.64%;拍摄手、肘部X线片42人,干骺阳性5人,占11.90%,骨端阳性24人,占57.14%,肘关节狭窄15人,占35.71%;除蔬菜、豆腐、动物蛋白与非病区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外,主食、饮水、储粮、居住环境与非病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低年龄组(20岁以下)无患者,患者多为30岁以上年龄组,病情随年龄增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贵德县大骨节病病区10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掌握大骨节病病情消长趋势,了解病情变化及动态规律。方法: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贵德病区7-12岁儿童进行病学、临床检查及X线右手拍片。结果:10年临床患病率0-7.46%,X线检出率在11.67%-34.43%之间,表明病情缓慢下降,且有一定程度的波动。结论:通过10年防治,贵德县大骨节病区病情减轻。  相似文献   

17.
于1996年7月 ̄10月,对大骨节病区136例,非病区46例,7 ̄12岁儿童,进行了右手X线检查,同时测定了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查出大骨节病46.32%,BALP查了56.62%,x线诊断与BALP诊断符合率为92.06%。在大骨节病区X线检查正常者,BALP检出阳性率为26.03%,结果证明,BALP测定方法,对儿童大骨节病筛查及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成人氟骨症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成人氟骨症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青岛市主要氟病区平度、莱西、胶州、即墨等4市(县)1517例30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了临床症状与体征及X线检查。结果4市(县)共检查30岁以上成年人1517例,临床与X线氟骨症阳性检出率平均为15.00%,病情以平度市最为严重,检出率高达27.80%,并出现了10例临床3度、13例X线Ⅲ期病例;不同年龄段之间氟骨症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高检出率逐渐上升,且病情也随之加重;在不同性别人群之间氟骨症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但男性较女性显示了上升的趋势。结论青岛市病区成人氟骨症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地方性氟中毒尚未达到完全控制;不同年龄段人群均有病例出现,随着年龄增长氟骨症检出率逐渐上升,且病情随之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大骨节病的相关问题以及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大骨节病历史重病村(尚志市光辉村),对40岁以上的成人进行X线拍片检查,按骨关节炎记分标准判别病情严重程度,从病史、生活、劳动、服药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病区村40岁以上人口为575人,209人拍X线片,检出大骨节病病人207人,检出率为99.04%,估计总检出率为30%~50%;病人因体力劳动负荷过重和治疗用药不当所致病情变化明显,后果严重;几乎全部病人缺乏有关大骨节病的卫生常识。结论 大骨节病历史病区的成人大骨节病患病率很高,亟待社会关注;必须加强卫生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指导用药,制止继续使用激素类药物,规划成人大骨节病病人的生活和劳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