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28日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DR患者。首次和末次抗VEGF治疗的间隔为抗VEGF治疗总时长(若只有1次治疗,则记为0)。末次抗VEGF治疗与治疗后FFA之间的间隔定义为治疗空窗期。结果:共纳入患者20例,24眼,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53.9±12.8)岁。抗VEGF治疗平均次数为2.5(1,3)次,抗VEGF治疗总时长为62.0(0,76.8)d。治疗空窗期为48.5(30.0,64.8)d。15眼(占62.5%)单纯抗VEGF治疗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其余9眼(占37.5%)部分消退且未见新的新生血管生成。治疗空窗期的延长是治疗后仍有新生血管的危险因素(OR=1.089,95%CI=1.018~1.166,P=0.014)。4眼延长治疗空窗期为177.0(90.5,234.3)d,均可见消退的新生血管重新出现。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DR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效,但可能复发,需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兆胜  卢法传 《医学综述》2005,11(8):735-73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成人失明的重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初期,毛细血管呈瘤样增生,病理学图像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如视网膜病变进展,则引起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处于缺血状态。视网膜缺血使眼内视丘的血管新生增多,新生血管破裂引起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的血管收缩,引起牵拉性视网膜剥离,眼角处新生血管呈膜样增生,引起眼内房水流出受阻,  相似文献   

3.
袁超英 《广东医学》2012,33(16):2503-2505
目的观察参七脉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七脉心通胶囊口服,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0%,对照组4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七脉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小鼠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2只7日龄C57BL/6J鼠随机均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OIR组、OIR+0.9%氯化钠溶液组、OIR+rh EPO 10 IU组、OIR+rh EPO 50 IU组、OIR+rh EPO 100 IU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5组采用将7日龄鼠在(75±2)%的高氧环境中饲养5 d,随后转至正常空气中再饲养5 d的方法建立OIR模型。3~6组分别进行0.9%氯化钠溶液和rh EPO(10、50、100 IU)腹腔内注射,自生后7 d开始每日注射一次,共5 d。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法和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e NOS、n 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视网膜中均有大量新生血管生成,并可见血管的扩张、扭曲、闭塞;rh EPO治疗组中新生血管进一步增多,血管扩张更加显著。rh EPO的治疗加重了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并使视网膜组织中VEGF、e NOS、n 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外源性rh EPO加重了OIR小鼠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并使视网膜组织VEGF、e NOS和n NOS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13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临床资料,其中非增殖型82例,增殖型55例。78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9例单纯用西药治疗;通过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保护、改善眼底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escular glaucoma,NVG)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药物治疗效果不良,一般的抗青光眼手术效果欠佳,属难治性青光眼[1].眼睛无视功能者多选择睫状体光凝术或睫状体冷凝术,尚有视功能者多选择引流管植入术[2].本研究对协和医院1994~1999年眼科诊治的2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作回顾分析,并与同期20例曾行全视网膜光凝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已成为主要致盲眼病之一。DR在病理学上属于一种细胞增殖性疾病,因此其发生、发展必然与细胞增殖的调控失常有关。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能参与某些视网膜增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有些生长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直接有关,促进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格栅状光凝(macular laser grid photocoagulation,MLGP)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的效果。方法选取 PDR 患者87例138眼。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A 组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不伴有周围血管牵引扭曲组,B 组为伴有周围血管牵引扭曲组。每组再分2个亚组,Ⅰ组(新生血管纤维膜形成范围<2PD)和Ⅱ组(范围>2PD)。对眼底病情较轻的 A 组先行黄斑部 MLGP,1周后给予 PRP。对病情较重的 B 组,先期治疗同 A 组,然后根据视力恢复及眼底 FFA 结果,适时、个体化地追加 PRP 治疗。另外,对纤维膜形成范围较小的Ⅰ组患者行纤维增殖膜覆盖光凝,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膜形成范围>2PD 的Ⅱ组行纤维增殖膜周围环绕光凝(不覆盖光凝)。结果视力总有效率 AⅠ组为92.86%,AⅡ组为94.87%,BⅠ组为91.30%,BⅡ组为85.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视野缺损的总有效率 AⅠ组为92.96%,AⅡ组为84.62%,BⅠ组为91.30%,BⅡ组为7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经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吸收加快,AⅠ组总有效率为95.23%,AⅡ组为84.62%,BⅠ组为95.65%,BⅡ组为79.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 PDR 患者眼底不同新生血管及纤维增殖膜形成的形态及大小采用不同光凝处理方法是稳定视力和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病变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李健  朱承华 《疑难病杂志》2007,6(3):168-169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使用氩激光对49例65眼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超全视网膜光凝。激光治疗后3、6、12个月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访3~24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视力提高12眼(18.4%),视力不变36眼(55.4%),视力下降17眼(26.2%)。49眼(75.4%)新生血管消退或部分消退,16眼(24.6%)新生血管无变化或加重。47眼(72.3%)需要补充光凝。平均激光治疗量(2406±704)点。结论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常规治疗需要更大的激光量,光凝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必要时补充光凝。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中药方剂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5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NPDR)的中医发病机制及中药方剂治疗的研究进展,指出应注意NPDR疾病的辨证特点,并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早期防治,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总结和探讨。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医疗管理包括严格的血糖、血压控制和手术操作是治疗和预防DR、减少失明的主要措施,然而由于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近年来药物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糖尿病发病率急剧增高,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又一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在糖尿病当中,糖尿病性心脏病最严重,致死率极高。使用降糖药物,扩血管药物,利尿药物等西药;桃红四物汤,降糖三黄片,葛根素等中药;降糖药物与滋阴活血中药等中西药合用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Diabetic gangrene (DG)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Clinicall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ain in the distal end of the extremities, infection, ulceration, gangrene, and even dactylolysis (of the fingers and toes). DG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amputation for non-traumatic patients.About half of patients receiving amputation are DG patients each year. In recent years TCM of clinical trials on DG anddoctors have made a great deal achieved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s. Following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琴  胡艳 《医学综述》2009,15(6):898-9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盲率。DR的发生可能与多元醇通路激活、细胞因子、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糖化血红蛋白(GHb)、高血糖记忆及易感基因等有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觉诱发电位是诊断DR的新的手段。非增生期DR的治疗主要包括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糖基化终产物(AGE)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和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治疗。当DR进入增生前期及增生期时,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手术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新的药物为中晚期DR治疗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6.
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分为DR组、DN组、DR合并DN组,非DN、DR组,检测血脂、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DR组,DN组,DR合并DN组分别与非DN、DR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明显增高(P<0.05),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明显下降(P<0.05);HbA1C明显增高(P<0.05).DR合并DN组与非DR、DN组比较,TG显著增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有差异(P<0.01).结论 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影响着DN、DR的发生发展;反之,DN、DR的发生发展也促进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回顾了当前国内外在糖尿病膀胱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总结流行病学特点,疾病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逼尿肌细胞损伤、神经传导通路障碍、尿道功能异常全新的结构框架梳理糖尿病膀胱的发病机制;特别是发现针对逼尿肌细胞损伤的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者在尝试传统治疗(排尿训练、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等)以外的新方法,各种物理疗法和基于组工学的膀胱修复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新的治疗思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亦预示着将来临床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之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它有反复出血的特征,但见出血即止血的方法是完全要摒弃的,妄投止血剂,不仅可致瘀不去而留滞,而且容易造成再出血,更能促进机化物的形成,此乃闭门留寇。故应治血化瘀治之,可防止弊病出现。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也是当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其引起的眼部典型病理改变为视网膜缺血刺激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因此抗VEGF药物已逐渐成为治疗DR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病变,如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的主流方式之一。近年来发现抗VEGF药物对DR患者的眼部血管及血流具有一定影响,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总结了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对DR患者眼部血管及血流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