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瑷琪  丰宏林 《医学综述》2014,(24):4492-4494
分水岭脑梗死(CWI)又称为边缘带脑梗死、交界区脑梗死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血管狭窄性病变作为CWI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而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研究报道指出,在不同类型的CWI患者中,通过行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灌注成像等血管检查技术,均能够发现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颅内大血管的狭窄性病变。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亦作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参与CWI的形成。由于可以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因此CWI的预后情况通常较好。对于那些不稳定斑块或血管狭窄病变的CWI患者,及早进行血管内治疗,必要时行血管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再发风险,对改善CWI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与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比较4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和40例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和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入院时收缩压> 140mmHg(1 mmHg≈0.133kPa)12例;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24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率70%,狭窄程度0.6016;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内动脉狭窄率32.5%,狭窄程度0.3984.结论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较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压偏低,存在低灌注因素引起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CWI)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诊的6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致CW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及清除自由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Vd)、平均血流速(Vm)]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CA Vs、Vd、Vm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MCA狭窄致CWI,可改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流量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所致缺血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对16例MCA狭窄所致的急性闭塞性脑中风患者,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进行微栓子(MES)检测。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患者有中度MCA死(CI)6例;而深穿支动脉梗死(PAI)8例,为单发梗死。栓子检测结果:16例病人中,有4例(25%)MES,其中重度狭窄的2例患者均发现MES。结论 栓塞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缺性脑中风的发病机制。交界区多发梗死多由于该区域血流灌注不足导致栓子清除能力的下降引起。狭窄的严重程度可能与栓子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06月至2017年01月收治的86例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抗血小板以及降脂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给予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速度,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水岭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的CT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水岭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或MRI证实的分水岭脑梗死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分水岭脑梗死分为皮层前型、皮层后型及皮层下型,利用CTA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判断颅内外大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观察分水岭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18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颅内外大血管的狭窄,且以颅内大血管狭窄更为常见,大脑中动脉狭窄约72.2%,大脑后动脉狭窄66.7%,大脑前动脉狭窄约44.4%,椎动脉狭窄约38.9%,颈内动脉闭塞仅1例。结论亚洲人分水岭脑梗死以颅内大动脉狭窄常见,特别是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因此对严重的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成形术治疗可能有利于预防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与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 根据头颅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分布的影像学模板,对75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梗死形态进行分型,评估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中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皮质前型分水岭、皮质上型分水岭梗死中颈内动脉病变率较高,皮质下型分水岭、分水岭合并穿支梗死中大脑中...  相似文献   

8.
赵庆丰  姜玉琢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91-791
分水岭性脑梗死是两支主要动脉分布区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 ,约占全部脑梗死的 10 % ,但临床上报告的较少。现将我们收治的 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4 6~ 68岁之间。首发症状 :意识障碍 1例、偏瘫 4例、言语障碍 1例、视物不清 1例、头晕、头痛 1例。既往高血压史 3例、心脏病史 2例、长期饮酒史 2例、吸烟史 3例、TIA史 1例、糖尿病史 1例。发病诱因 :低血压 3例、脱水 1例、饮酒 1例。CT检查 :颞、顶、枕交界区 2例 ,额中回首部 1例 ,侧脑室体旁 1例 ,侧脑室前角外侧 1例。2 治疗及结果分水岭性脑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狭窄与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MRI上的病灶模式。方法常规MRI和FLAIR序列研究脑梗死的形态学表现,利用DSA定位MCA/ICA血管狭窄程度,对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41例患者(ICA65例,MCA76例)MRI上缺血病灶模式分为4种:区域梗死、皮质下梗死、边缘带梗死和弥散小梗死。MCA组中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较ICA组高(47.4%vs27.7%;χ^25.74,P〈0.05);ICA组中区域梗死的发生率较MCA组高(32.3%vs5.2%;χ^217.57,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病变患者多见于皮质下梗死,而ICA病变患者多见于区域梗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MRI成像方法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梗死灶分布与卒中机制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住院的138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伴供血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MR检查(包括T_1WI、T_2WI、DWI、MRA)。依据DWI上高信号病灶的分布部位将梗死灶分为皮层梗死、深穿支梗死和交界区梗死;依据DWI上高信号病灶数目分为单发梗死(MCA供血区的单一梗死灶)、多发梗死(MCA供血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不连续病灶);依据MRA将MCA主干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比较不同狭窄程度之间病灶的数目与梗死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 138例图像用于分析,其中单发梗死者61例、多发梗死者77例;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组54例、重度狭窄组58例、闭塞组26例。中度狭窄组以单发的深穿支梗死为最常见的分布类型(χ~2=13.197;P0.001)。重度狭窄组以多发的皮层梗死+深穿支梗死+交界区梗死多见(χ~2=5.561;P=0.018)。闭塞组病灶分布在单发与多发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42),但大面积梗死较其他组多(χ~2=24.745;P0.001)。结论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病灶分布与梗死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4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各组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多发斑块检出率以及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均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高。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梗塞模型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经颅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大鼠均出现各种神经病学征象。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发现梗塞区位于皮质及基底节。光镜和电镜观察大脑中动脉阻塞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发现梗塞区不同程度的细胞和间质变性坏死。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比较理想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青中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测观察组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推动脉的管腔狭窄程度与斑块情况,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青中年脑梗死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不稳定斑块为主,且多发生在大动脉分叉处,提示斑块形成除与血脂血压、血糖吸烟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血管的切应力有关。结论: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直接后果是导致青中年脑梗塞多发。而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及病因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早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江 《华夏医学》2003,16(6):908-910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差,早期临床、神经化学和神经影像学因素预测,可识别占位性脑水肿,利于及时采取手术、低温等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瘀阻型、痰湿蒙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分别对不同证型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73例,占总数的81.3%;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风火上扰型、痰湿蒙神型、痰热腑实型及风痰火亢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其他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有很强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内在因素之一,可能与中医的火邪、痰邪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提高对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认识,探讨其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9例患者均做了发病早期(1~6 h)CT扫描及发病后24小时CT扫描,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6~68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诊断.结果9例一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回顾性CT资料分析,发现发病早期(1~6 h)CT检查均见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发病后24 h复查,该侧大脑中动脉血供区均呈大片状低密度灶.结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在早期脑动脉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中高血压患者及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20%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的43.75%(P〈0.05);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病变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均较颈动脉正常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患者PAgT及双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及颈内动脉狭窄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 方法测定 12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 6 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率 (1、5min ,MAR) ,B型多谱勒超声断层扫描检测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结果脑梗塞组的血PAgT 1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PAgT 5min、MAR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 <0 .0 1) ,脑梗塞组B超检测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占 6 2 .5 % ,正常对照组中度以上狭窄占 35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5 )。 结论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及颅外段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 ,与脑梗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早期及24小时后的2次头颅CT资料进行研究,评价其对早期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Xvision/GX型CT机,观察80例早期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头颅CT平扫表现,于24h后复查头颅CT,并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80例患者首次CT阴性者34例(占42.5),略低密度征13例(占16.3%),豆状核征19例(占23.8%),脑沟征22例(占27.5%),岛叶征24例(占30.0%),外侧裂征5例(占6.3%)。结论 早期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行头颅CT检查呈阴性或有早期改变征象,对临床治疗有较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