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年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和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随机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5岁,术前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药物滥用史,受教育程度:小学。其中,20例麻醉诱导与维持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瑞芬太尼组),20例为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芬太尼组)。分别在麻醉手术前一晚、术后30min,2,6,12,24,48h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相似,睁眼时间(4.1±2.6vs2.2±1.0)、拔管时间(6.0±3.1vs3.3±2.0)、陈述自己姓名、出生日期时间(8.9±5.8vs4.0±2.5),瑞芬太尼组明显比芬太尼组短(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0min,2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1);瑞芬太尼组6h评分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在术后12h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开胸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R组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 mg/kg。F组采用芬太尼3μg/kg,代替瑞芬太尼。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R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3μg/(kg.min),丙泊酚3~4 mg/(kg.h)。F组芬太尼0.03~0.05 mg/(kg.min),丙泊酚3~4 mg/(kg.min)持续泵入,两组均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3 mg/kg。R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泵入丙泊酚,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瑞芬太尼。F组在手术结束前25 min停止泵入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泵入丙泊酚。结果 R组诱导时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F组。麻醉维持期间,R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开胸患者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改变不明显,术毕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后免疫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术后CD_3~+、CD_4~+、CD_4~+/CD_8~+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h、6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及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骨科手术麻醉,能减轻免疫反应,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肺大容量灌洗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全肺大容量灌洗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2009年3~5月间ASAⅠ~Ⅱ级的符合全肺灌洗条件的Ⅰ期煤工尘肺患者86例,将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另一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及肺灌洗术中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应激反应及停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相比,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期,瑞芬太尼组患者发生呛咳、肌肉强直、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几率高于芬太尼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几率低于芬太尼组患者,两组患者发生心电图改变的几率无明显差异;全肺灌洗术中,两组患者均能维持平稳的血压、心率,亦无明显的心电图改变,两组患者术中浅麻醉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停药后,瑞芬太尼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出现眩晕、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瑞芬太尼组患者低于芬太尼组患者。结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均能维持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平衡,为全肺大容量灌洗提供较好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快的特点,与丙泊酚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从而减少了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在全肺大容量灌洗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明显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66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瑞芬太尼组,对照组为芬太尼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和DBP变化,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观察组术中HR、SBP和DBP以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形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手术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和恢复室停留时间等指标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显著,维持时间较长,生命体征稳定,患者术后清醒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96例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恒速输注组,TCI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结果 麻醉效果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患者可以更早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静脉麻醉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认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两组对照研究,每组各25例.单纯使用瑞芬太静脉尼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比较对比两组MMSE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对比两组术后3h、6h MMSE评分、术后CD3+、CD4+、CD4+/CD8+等水平对比发现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静脉麻醉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轻免疫反应,值得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9.
选取拟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给予持续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B组给予持续泵注丙泊酚及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鼻内镜老年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工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30例);Ⅱ组:异氟醚组(30例).于术前1h、术后3、6、24、48 h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Ⅱ组MMSE评分在术后3、6、24 h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MMSE评分在术后3、6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术后3、6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术后各时间点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工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Ⅱ~Ⅲ级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R组和PF组,每组30例。PR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μg/(kg·min)和瑞芬太尼0.16μg/(kg·min)维持;PF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μg/(kg·min)和间断推注芬太尼2μg/kg维持。分别记录两组术前、诱导后、插管时、头架固定时、切皮、切开硬脑膜、关闭硬脑膜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值。手术结束后观察并记录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插管时,PF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PR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R组明显短于P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与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更加平稳,苏醒质量更高,能更好地调控麻醉深度,适合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R组予瑞芬太尼1μg·kg(-1)(稀释后缓慢注射),F组用芬太尼3μg·kg(-1),其他用药均相同,为咪达唑仑0.1mg·kg(-1),丙泊酚2mg·kg(-1),阿曲库钱0.5mg·kg(-1);麻醉诱导后:R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F组持续吸人异氟醚维持麻醉.记录2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拔管时(T4)的MAP,HR,记录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再入睡率等.结果 2组T0,T1的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T2,T3,T4的MAP,HR均低于F组(均P<0.05);R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再入睡率均少于F组(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较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静吸麻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3.
张云龙 《临床医学》2012,32(9):47-4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50例和芬太尼(F)组50例。F组先静脉滴注芬太尼2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以2~3 mg/(kg.h)持续泵入。R组先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瑞芬太尼以0.1μg/(kg.min)持续泵入,丙泊酚以2~3 mg/(kg.min)持续泵入。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皱眉或肢动R组明显少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很好地满足宫腔镜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赵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570-3571
目的研究将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恶性肿瘤手术,并与芬太尼作比较,旨在探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较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ASAⅡ~Ⅲ级,60例上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年龄65~82岁,随机分为两组,RF组采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观察麻醉时的MAP及HR变化,记录术中降压药和升压药使用情况。结果 RF组诱导、插管期及麻醉中血液动力学较F组平稳,降压药和升压药使用均少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恶性肿瘤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异氟醚和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及术后1~12个月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瑞芬太尼、异氟醚和芬太尼各30例。于麻醉前及术后1、3、6、24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评价认知功能,并于术后1、3、6、12个月,通过电话、信件及门诊复查等方式完成MMSE,以测试评价认知功能。结果瑞芬太尼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说话时间均早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24h的MMSE评分比较,瑞芬太尼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1~12个月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氟醚及芬太尼均可引起老年患者POCD,但瑞芬太尼较异氟醚和芬太尼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6.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向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39-734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全身麻醉与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七氟醚组(S组)和瑞芬太尼-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以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3-4μg/kg,丙泊酚1.5-2.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为S组吸入2%-3%七氟醚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P组60-100μg/(kg.min)丙泊酚和0.2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泵入,观察两组的苏醒时间,术中BP、HR的变化。结果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中SBP、DBP、HR的波动大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七氟醚对循环影响更小,无蓄积,适合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瑞芬太尼有超短效作用及代谢不依耐肝肾和无组织蓄积作用的特点,丙泊酚亦为起效迅速的超短时效静脉麻醉药,异氟烷是对肾功能影响最小的吸入麻醉药,均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的理想麻醉维持用药.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的复合方法用于肾移植手术中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病例对比观察,于2006-04/2008-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完成.对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拟行肾移植手术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49±9)岁,体质量(62.8±5.3)kg,身高(163.9±12.8)cm.异氟烷由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53228.丙泊酚由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40300.瑞芬太尼由湖北宜昌人福制药公司提供,批号:060356、080205.方法:按麻醉维持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异氟烷+瑞芬太尼组40例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药物相同.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与持续吸入异氟烷0.75%~1%,并根据手术需要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前15 min停吸入麻醉药,结束前5 min停止瑞芬太尼输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与持续泵注丙泊酚(靶浓度1~3mg/L),并根据手术需要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前20min停止丙泊酚输入,结束前5 min停止瑞芬太尼输入.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各组术中各时段血压及心率变化,麻醉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意识状态评分.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于诱导后血压及心率降低显著(P<0.05),插管时血压及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拔管时舒张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0.01).异氟烷+瑞芬太尼组停药后神志和呼吸恢复非常迅速,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快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0.01),且异氟烷+瑞芬太尼组苏醒平稳和耐受气管导管情况良好:拔管后30 min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意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拔管2 h后两组意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术后无呼吸遗忘及呼吸抑制,术后2 h内躁动及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0.05).拔管后呼吸遗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烷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安全有效,可缩短拔管时间,且患者苏醒质量更高,有利于患者恢复,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盐酸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u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作用强的特点。本文旨在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老年择期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9例采取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39例采取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拔管时间、睁眼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效果类似,但瑞芬太尼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更小,且能够明显降低应激反应,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和麻醉操作皆可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本研究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