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84例胎儿脐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果,测定了脐动脉脉冲多普勒收缩期平均最大速度与舒张期平均最大速度比值(V_S/V_D).64例正常脐动脉V_S/V_D 表现随孕周增大而逐渐减小,提示血流阻力减低,胎盘血流量增加,以利用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5例妊高征和1例妊娠合并高血压V_S/V_D 异常升高,提示血流阻力升高,胎盘血流量减少.说明V_S/V_D 是评价胎盘功能的敏感指标;CDFI 于于产前确诊14例脐带绕颈均经分娩证实.脐带CDFI 及测定脐动脉血流频谱V_S/V_D,对胎儿宫内监护,估测胎盘功能等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盘绕脐血管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及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9例无盘绕脐血管产妇作为研究组,167例非无盘绕脐血管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31.56±4.80)岁和(28.19±4.60)岁]、阴道分娩率(11.11%和55.69%)、羊水污染率(33.33%和1.80%)、急诊剖宫产率(55.56%和8.89%)、因胎儿窘迫剖宫产率(44.44%和2.40%)、早产率(22.22%和2.4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盘绕脐血管患者剖宫产、胎儿窘迫、早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应筛查有高危因素者,尽可能早期发现,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3.
4.
为评价脐血管异常的产前筛查和评定这些异常对胎儿畸形的影响,对既往月经规律,孕24~32周的444例日本孕妇,在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同时,  相似文献   

5.
283例脐血管穿刺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高危因素,提高脐血管穿刺对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并行染色体检查的孕妇283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胎儿脐血管穿刺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33例(11.66%),胎心心动过缓5例(1.77%).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25例,检出率8.83%.发现夫妇中有染色体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存在相关性(r=22.348,P=0.00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抽取脐血在产前诊断中是较成熟有效的操作技术.夫妇双方有染色体异常是进行产前诊断的必要指征.  相似文献   

6.
220例脐血血气临床应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在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时,常采用脐静脉注射或插管的方法。此法优点很多,但处理不当或误入脐动脉,可给患儿带来危害甚至死亡。现将我院发生的二例报告如下。例1.女婴,住院号30142。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吸引器助产娩出,体重3.2kg,Apgar 评分1分,立即脐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ml+维生素C0.5g+洛贝林mg+5%碳酸氢钠10ml+10%葡萄糖酸钙10ml,其后评3分,未作臀部肌肉注射。3小时后发现左臀部有  相似文献   

8.
9.
经腹抽取胎儿脐血检测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腹抽取胎儿脐血检测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杜娟佐藤昌司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抽取胎儿脐血(PUBS)自80年代开展以来,其适应范围逐渐扩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妊娠是其适应证之一。现将22例ITP合并妊娠者行PUBS的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粘附分子在妊高征脐血管表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粘附分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脐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 ,探讨它在妊高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 (SP法 )检测 4 5例妊高征脐血管 (妊高征组 )和 30例正常妊娠脐血管 (对照组 )上E -选择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 1)、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血小板 /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 - 1)的表达。结果 :E -选择素在中、重度妊高征组脐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和对照组 (P <0 .0 5 )。ICAM - 1和PECAM - 1在妊高征组和对照组脐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VCAM - 1在妊高征组和对照组脐血管内皮细胞上均几乎无表达。结论 :E -选择素介导白细胞等免疫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 ,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胎儿供氧的特点胎儿氧的供应来自母体血液,通过子宫胎盘循环,经绒毛上皮进行气体交换而达到胎儿循环,再经胎儿本身循环系统,将氧输送到胎儿各部.气体交换的速度与交换量取决于脐血及母血气体分压的差别.胎儿脐静脉PO_2为2.66~3.46 kPα含氧量60%,脐静脉含氧量至少需40%以上方能满足胎儿供氧要求.母胎盘绒毛闻隙PO_2为3.99~5.32 kPα,含氧量为65%~75%.因此,正常时,胎血氧含量低于母体氧含量,但胎儿的心排出量及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都比母血高,所以不产生缺氧现象.当胎血循环障碍和母体供氧量减少,绒毛间隙氧饱和量及氧分压下降时,将发生胎儿  相似文献   

12.
导管加水压分离术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临床观察杨日普输卵管重建术后,输卵管长度必须在5cm以上,小于3cm者不能受孕 ̄[1]。为避免影响受孕,我们自1985年11月至1992年3月在治疗11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术中,对如采用梗阻部位切除行输卵管重建,术后双...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Du J  Zuo Y  Chen X  Hu X  Lin H  Luo P  Hong D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12-15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8例子宫肌瘤患者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射碘油-平阳霉素乳剂行TUAE治疗,其中5例于栓塞后1-3周行全子宫切除或肌瘤剔除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对33例随访6-12个月者,观察肌瘤与子宫体积变化及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 行TUAE后,患者总的症状改善率为90.6%(29/32),其中月经完全恢复正常为90.3%(28/31),下腹部、腰腿胀痛消失为83.3%(25/30),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消失为45.5%(5/11)。栓塞6个月后,肌瘤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为59.1%和49.3%,栓塞12个月后平均缩小为61.8%和49.9%。卵巢内分泌功能栓塞前后无显著变化。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碘油仅分布于肌瘤组织,栓塞2周后肌瘤组织出现点状坏死,3周后出现大量片状坏死,而正常子宫肌组织未见异常。结论 行TAUE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明显,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正常子宫肌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脐血管前置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产前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器官,一端连胎儿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胎儿面,外面被灰白色、湿润的羊膜覆盖,内有三根血管: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在中央,其两旁是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血管周围充满基质华通氏胶(Wharton′s jelly)。脐带直径为1.0~2.5cm,平均长50cm。脐血管长于脐带本身,因而呈卷曲和逆时针方向螺旋扭转状。脐静脉血一是经静脉导管直接入胎儿下腔静脉,另一是入胎儿肝循环后经肝静脉入下腔静脉。静脉导管的启闭是由位于脐窝的、受迷走神经支配的括约肌控制。胎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经胎盘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  相似文献   

15.
羊膜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膜腔穿刺术(amniocentesis)是一种既可用于诊断,亦可用于治疗的产科常用技术,有经阴道穿刺和经腹穿刺两种途径,前者导致感染的机会大,已很少采用,现多采用经腹羊膜腔穿刺术.目前,羊膜腔穿刺术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使得此项技术用于临床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羊膜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膜腔穿刺术 (amniocentesis)现已成为围产医学临床上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本文仅就羊膜腔穿刺术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简述。1 先天异常的羊水诊断1 1 胎儿染色体疾病的诊断 于孕 16~ 2 0周作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 ,通过羊水细胞培养作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可用于常染色体异常、各种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和X性连锁遗传病携带者的胎儿性别鉴定。近年发展起来的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 ,未培养的羊水细胞FISH能快速(16小时内 )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羊水细胞染色体FISH能对微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后放置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治疗;B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治疗。观察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率、内膜恢复情况、月经评分及妊娠率。结果:在二次宫腔镜探查时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分别为6.7%及16.7%。术后6个月A组内膜厚度及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总引流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感染率、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相比普通二腔球囊,可降低患者再粘连率,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术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术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术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术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Seldinger技术对1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经皮双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出血部位后灌注抗生素(头孢噻甲羧肟),并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1)1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TAE治疗后一次性止血成功,止血时间3~10min,平均时间(6.1±3.6)min,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41.8±6.4)min;(2)应用DSA发现,出血均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表现为宫腔内弥漫性、局灶性出血或单侧子宫动脉分支出血;(3)随访2~60个月,14例患者均恢复规律月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TAE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止血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76,自引:0,他引:176  
据估计,世界上超过1/4的妊娠被行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在我国,人流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也早已被广泛接受。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如何在施术时提高镇痛技术,减免孕妇的痛苦显得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