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18个肿瘤,2例多发),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11例随访3月∽5年,无复发,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显微镜下严格沿正确的界面进行分离,先离断动脉后处理静脉,避免分块切除而力争全切,是减轻术中出血和神经功能损害的关键。虽然手术风险高,但对临床表现明显的患者,宜应行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防止症状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技巧与疗效。方法分析25例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根据术前MRI及DSA影像学确诊,均在手术过程中应用荧光造影,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21例,无变化3例,1例加重(1w后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 MRI对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有重要诊断意义,脊髓血管造影能帮助明确诊断,同时确定肿瘤供血动脉;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最有效的方法;术中荧光造影可以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判断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止脊髓肿胀,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颈髓髓内肿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显微外科手术切除15例高颈髓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达到镜下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或活检3例.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室管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平均随访25个月,症状好转13例,无变化1例,1例症状加重.结论 对脊髓髓内病变应早期诊断,显微手术治疗高颈髓髓内肿瘤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43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随访1~4年,并采用McCormick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结果肿瘤全切28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8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31例,无变化6例,加重6例,无手术死亡。结论①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效果良好,尤其对室管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可做到全切而不产生明显的后遗症。②脂肪瘤因全切困难,且术后多数症状加重,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③对其它类型的髓内肿瘤,有症状者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对36例肿瘤(髓内12例,髓外24例)选择不同的手术人路和方法.结果 髓内肿瘤12例中10例获得全切,7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或稳定.髓外肿瘤24例中22例获得全切,23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或稳定.结论 颈髓肿瘤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能有效的保护脊髓组织及神经,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加重,提高手术全切率,改善预后.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发展方向和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40例,随访术后神经功能状态,并对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脊柱稳定性及术后是否放疗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全切除率75%,其中室管膜瘤全切除率94.8%,星形细胞瘤全切除率14%。出院时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4例,改善或稳定26例。结论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提高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神经鞘瘤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以求提高疗效。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脊髓髓内神经鞘瘤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行肿瘤全切除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可见5例肿瘤皆有包膜,与周围脊髓界限清楚。术后4例神经系统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脊髓髓内神经鞘瘤手术切除效果较好,超声导航下显微外科技术能精确区分肿瘤与正常脊髓组织,有利于肿瘤全切除并保护好周围脊髓组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脊髓髓内畸胎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2例髓内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2例髓内畸胎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颈及颈胸段脊髓内4例,胸髓内2例,圆锥部6例。结果髓内畸胎瘤患者脊椎平片多见脊柱骨性畸形,MRI检查肿瘤多为混杂信号影,术中见肿瘤呈囊实性,与正常脊髓组织无明显分界,肿瘤全切困难,可次全切除,术后肌力障碍恢复良好。结论脊柱平片及MRI对髓内畸胎瘤有定性及定位意义,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McCormick分级进行脊髓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改善30例,无变化6例,加重2例(1个月内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60个月,脊髓功能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36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为高度血管化的良性髓内肿瘤,可通过显微镜下全切除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超声辅助定位5例.结果 室管膜瘤17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I ~II级)8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转移瘤、畸胎瘤各1例.室管膜瘤全切率82.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50.0%,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为33.3%,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转移瘤均全切,脂肪瘤和畸胎瘤次全切.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I级23例,II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超声有助于术中肿瘤定位,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颈段髓内肿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收治入院的11例颈段髓内肿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临床神经功能改善7例,保留术前神经功能3例,术后神经功能加重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正确的手术方法和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是提高颈段髓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的基础,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手术技术和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2003年至2005年治疗的10例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髓室管膜瘤6例,胸髓室管膜瘤3例,1例术后复发肿瘤累及胸、腰髓并累及椎旁。平均累及脊髓9.4个节段。双下肢截瘫4例,高位截瘫6例,括约肌功能障碍5例,呼吸困难4例。MRI可见脊髓空洞形成8例。手术采用椎板复位9例,C-D钉棒系统脊柱后路内固定1例。术后患者肌力恢复7例,无改变3例。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术后复查MRI无肿瘤残留9例,1例部分椎旁肿瘤残留。结论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达到镜下多节段室管膜瘤全切,患者术后症状大多数可以明显改善。多节段椎板切开术后应考虑椎板复位或脊柱内固定,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本单位5年中57例髓内室管膜瘤病例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对肿瘤切除范围、术后椎板复位固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随访对比研究。结果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并减少脊髓的功能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显著改善;室管膜瘤的复发与肿瘤的切除程度相关,尤其肿瘤上下极囊腔需妥善的处理;术后椎板复位固定的应用减少了脊柱畸形的发生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术中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减少对脊髓的损伤,以及椎板复位固定等措施提高了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显微手术切除加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7例采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复位椎板复合体行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临床资料。结果 6例肿瘤手术完全切除,症状好转4例,随访未见复发及脊柱生理弯曲变形。结论微手术切除加椎管重建治疗髓内室管膜瘤效果令人满意,且能够防止脊柱生理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15.
Object Spinal cord tumors represent approximately 10–20%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Only 20–30% of primary intradural tumors are intramedullary. The incidence of 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umors involving the cervical,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is very low (<1% of intramedullary lesions); hence, little literature exists o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entity.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resection of 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tumors involving the majority of the spinal cord between 1990 and 2002. Clinical, radiographic, operative, and outcome variable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corded and reported. Results Thirteen patients (eight male, five female)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Mean age was 15 years (range, 3–45) at the time of the initial resection. Gross total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eight cases and subtotal resection in five cases. Pathology revealed astrocytoma in six cases (two pilocytic, four grade II), gangliogliomas in four cases, oligodendroglioma in two cases (one anaplastic), and lipoma in one case. One (8%) patient died from progression of 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 and two (15%) underwent reoperation for recurrent tumor (ganglioglioma, grade II astrocytoma). With a mean of 3.4 years (range, 1–12) after surgery, the modified McCormick score (MMS) had worsened in only two (15%) patients, improved in three (23%) patients, and remained stable in seven (54%) patients compared to preoperative MMS. Five (38%) patients required fusion for progressive spinal deformity. Conclusion Gross total resection of holocord and 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tumors can be achieved with preservation of long-term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many cases. Serial imaging is recommended to guide subsequent resection for tumor recurrence and stabilization of progressive spinal deformity.  相似文献   

16.
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效果。方法我科2002年至2006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15例,其中室管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4例(均为星形细胞瘤)。出院时10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4例无变化,1例术后加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在显微镜下仔细分辨肿瘤与脊髓的分界面,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7例高颈段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1例;痊愈6例,好转1例。随访8月 ̄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MRI是髓外硬膜下肿瘤最好的诊断方法,一旦确诊,即应积极处理。恰当的手术入路及精确的显微操作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