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的1203张处方,统计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占统计处方的58.3%,联合用药占抗菌素统计处方60.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8.1%。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合理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抽查门诊处方,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2009年1-9月门诊处方,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品种、联合用药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1-9月共抽查门诊处方10074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308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6%,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48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8.0%。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临床评价处方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在儿科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从我院2003年7~12月的门诊儿科处方中抽取184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8%,其中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的25.03%。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新型抗菌药物应用广泛,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不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至2008年门诊处方每月100张,共2400张处方,根据处方评价表统计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随机抽取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下半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600张,统计抗菌药物消耗总金额、数量,进行用药频度(DDDs)和金额排序,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2007年门诊抗菌药物百分率为52.3%,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的16.72%,2008年分别为42.6%和15.66%,呈下降趋势;2007年和2008年抗菌药物DDDs排序位于前2位药物都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1~12月门诊处方5800张,对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抽查处方5800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275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41%;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538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9.56%,口服抗菌药物处方2212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80.44%。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善,以提高我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前我院门诊儿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6月儿科门诊处方1804张,就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使用频率,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抽取的处方中,抗菌药物在处方中出现总频数为1952,共使用抗菌药物12种,包括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不合理用药情况依然存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并就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12月每月门诊处方100张,共计1200张,对门诊合理用药进行处方评价。再随机抽取2008年1~12月每月处方,共计11103张,进行处方差错分析,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调取门诊在这12个月抗菌药物消耗总量,考察注射剂、口服剂用药频度(DDDs)的排名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DDDs前10位的药物:β-内酰胺类6种、氟喹诺酮类2种和大环内酯类1种,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使用中存在用药起点高、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基本合理,但医院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奚锦红 《北方药学》2014,(12):118-119
目的: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2013年门诊处方2800张,对其中510份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整理和分析,住院病历500份(手术和非手术病历各250份),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处方频数、联合用药、用药时间等。结果:我院门诊与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要求,但手术住院病例预防性用药比例比较高,门诊存在无适应症用药现象,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现象比较多,部分手术住院病例抗菌药物选择及给药时间不规范。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门诊和住院抗菌药物的管理都应加强。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现状并就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7年6月-11月每月处方100张及抗菌药物处方200张,并调取门诊在这6个月抗菌药物的消耗总量,对门诊合理用药进行处方评价及考察半年度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排序情况,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的处方评价总体基本合理;门诊抗菌药物的DDDs排序位于前10位的药物包括氟喹诺酮类3种、青霉素类3种、大环内酯类1种,其中司帕沙星使用最多;门诊抗菌药物在使用中存在着用药起点高、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现象。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总体评价基本合理,但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仍需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使临床用药逐步趋于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调查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09年门诊处方172540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7254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90720张,使用率为52.58%,其中单一用药占69.59%,二联用药占22.34%,三联用药占8.07%。存在书写不规范处方821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9.06%,不合理用药处方7738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53%。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与用药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少数问题: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控,如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处方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共1514份,对抽查病历中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62%,不合理使用率为46.72%,临床在选药、联合用药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及不合理用药状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方法:从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中查询门诊药房2008年抗菌药物各品种的总量及金额,对用药频度(DDDs)进行分析排序;随机抽取2008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取2日处方,对处方不合理用药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DDDs前20位的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9种。DDDs排序位居前3位依次是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使用中存在给药次数、用法用量、溶媒使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医院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控,通过处方点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捌查基层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基层医院2008年6~7月间门诊处方2122张。按科室分别统计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728张,占总数的81.43%,主要表现为对药物及病原菌了解不足,抗菌药物应用指征不严格,以过度应用为主要倾向。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24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7~12月出院的240例阑尾炎手术病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联合使用、用药时间、使用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阑尾炎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其中联合用药占92.92%,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用药选择、使用疗程密切相关。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普遍存在疗程过长、无指征换药、药物选择起点高等现象,有必要加强我院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牙周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为实施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牙周科2009年1~10月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应诊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83.27%;平均用药品种数1.2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0.03%,占总药费的14.67%;注射剂使用率77.56%,占总药费的39.67%;基本药物使用率87.68%;平均处方金额17.23元;药物使用以局部麻醉药、消毒防腐药、抗菌药物和抗炎镇痛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以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为主。结论:我院牙周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及合理性,为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的480份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头孢菌素类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荆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类,林可酰胺类,硝基咪唑类.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院心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6月100例心脏手术I类切口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份病历中,抗菌药物初次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的8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不合理的16例,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的14例。联合用药共33例,细菌培养送检2例,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较好。抗菌药物初次给药时间在术前0.5~2 h的病历占76%,手术时长〉3 h或失血〉1500 mL的病历术中追加抗菌药物的比例为9%,用药时长〈72 h的病历占71%,用药品种选择基本合理。结论:我院心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将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促进其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142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周旭美  刘晓梅 《中国药房》2008,19(26):2018-2020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手术患者病历142份,对用药种类及用药时间、药物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2份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平均用药时间为6.8d;术前用药58例(占40.8%),术中用药8例(占5.6%),术后用药76例(占53.5%);用药基本合理占35.8%,不合理占64.2%。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堪忧,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