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6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HCY、hs—CRP和Lp(a)浓度,另外选择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D组患者血浆HCY、hs—CRP和Lp(a)浓度均高于非CHD组(P〈0.01)。三者指标联合检测对CHD患者诊断的特异性(91.1%)高于分别应用HCY(73.2)、hs—CRP(82.1%)或Lp(a)(75.2%)的单一指标。结论:HCY、hs—CRP和Lp(a)三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5例CHD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Lp(a)、UA和hs-CRP的检测并进行结果 比较.结果 CHD患者血清Lp(a)、UA和hs-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HD诊断的阳性率(90.1%)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的阳性率[Lp(a)82.4%、UA 74.1%和hs-CRP 58.8%].结论 Lp(a)、UA和hs-CRP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CHD的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症状符合但并未确诊为CHD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P、Fib、Lp(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CHD组CRP、Fib、Lp(a)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和对照组(P<0.01),并且联合检测3项指标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CRP、Fib、Lp(a)有助于CHD的预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症状符合但并未确诊为CHD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P、Fib、Lp(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CHD组CRP、Fib、Lp(a)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和对照组(P<0.01),并且联合检测3项指标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CRP、Fib、Lp(a)有助于CHD的预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TC/HDL-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CH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血清hs-CRP、Lp(a)、TC、HDL-C测定及分析。结果 CHD患者hs-CRP、Lp(a)和TC/HDL-C比值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hs-CRP、Lp(a)和TC/HDL-C比值的诊断敏感度(94.5%)高于分别应用hs-CRP(85.6%)、Lp(a)(82.3)和TC/HDL-C(76.2)的诊断敏感度(P0.05)。结论联合应用hs-CRP、Lp(a)和TC/HDL-C更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纤维蛋白原(Fg)、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3例冠心病患者,正常对照组54例,分别检测Hcy、Fg、Lp(a)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Hcy、Fg、Lp(a)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cy、Fg、Lp(a)联合检测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预测、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均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TC、HDL-C水平。比较两组hs-CRP及TC/HDL-C升高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hs-CRP水平在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结论 hs-CRP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hs-CRP、TC、HDL-C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高,对于一些无法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基层医院诊断冠心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CHD组患者39例,健康人对照组(CG)52例,分别检测血清Lp(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Lp(a)与TC,HCL-C,TG,apoAI,apoB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p(a)与CHD的发病密切相关,检测Lp(a)含量对临床预测和诊断CHD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脂蛋白(a)〔Lp(a)〕、Fg(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CHD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Lp(a)、Fg测定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Lp(a)、Fg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1)。联合Lp(a)与Fg对CHD诊断阳性率(91.0%)高于Lp(a)(83.5%)和Fg(74.6%)单一指标。结论:Lp(a)与Fg联合检测更有助于CH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79例冠心病(C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HD组HCY水平与载脂蛋白a(Lp(a)具有相关性。结论 HCY是CHD的一个独立因素。HCY水平与Lp(a)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CHD患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确诊CHD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1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3例)、双支病变组(32例)、三支病变组(29例)及非CHD组(34例);检测并比较各组Hcy及hs-CRP水平.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HD病人的Hcy和hs-CR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1);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病人高Hcy的比例高于非CHD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CHD病人Hcy与hs-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HD病人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Hcy和hs-CRP水平亦随之增高,同时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Hcy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40例CHD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hs-CRP和TC、HDL-C测定、分析。结果 CHD患者血清hs-CRP浓度和TC/HDL-C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hs-CRP和TC/HDL-C比值2种指标判别,对CHD患者的诊断阳性率(95.0%)高于分别应用hs-CRP(85.0%)、TC/HDL-C(76.7%)单一指标。结论 应用hs-CRP和TC/HDL-C比值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hs-CRP与TC/HDL-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detecting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combined with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holesterol/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C/HDL-C)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D). METHODS: A total of 240 patients with documented CHD and 40 healthy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or measurement of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hs-CRP, TC and HDL-C.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hs-CRP and TC/HDL-C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D patients than in the control subjects (P<0.01). The positivity rate by detecting both the two markers (0.95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marker detection of either hs-CRP (0.850) or TC/HDL-C (vs 0.767). CONCLUSION: Detection of hs-CRP combined with determination of TC/HDL-C may facilitate early diagnosis of CHD.  相似文献   

14.
张福伟  陈漠水  张忆雪 《海南医学》2016,(23):3834-3837
目的 研究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新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97例,其中冠心病组333例,非冠心病组164例.记录每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TBIL、DBIL、IBIL、hs-CRP、HCY等检测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TBIL、IBIL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10.54±3.5)μmol/L vs(14.03±3.78)μmol/L,(7.85±2.73)μmol/L vs(11.44±3.24)μmol/L],而hs-CRP、HCY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91±3.15)mg/L vs(3.24±2.21)mg/L,(11.79±3.80)μmol/L vs(6.87±2.40)μmol/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1.55)μmol/L vs(3.68±1.54)μmol/L,P>0.05);随着冠心病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TBIL、IBIL逐渐降低(P<0.01),hs-CRP、HCY逐渐增加(P<0.01),而DBIL随冠心病的病变支数增加则无明显变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IBIL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性(OR分别为0.838、0.787,P<0.01);DBIL与冠心病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性(P=0.651);hs-CRP、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呈现正相关性(OR分别为1.399、1.539,P<0.01).结论 TBIL、IBIL水平降低,hs-CRP、HCY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低水平TBIL、IBIL与高水平hs-CRP、HCY均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辅助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He P  Xie XH  Ding YP  Chen X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89-1991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血尿酸(UA)等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拟诊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13例,入选对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结果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50%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对冠心病组进一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分为1~4支病变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脂蛋白a、血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754例,对照组59名.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hs-CRP:(7.12±4.48比1.71±1.42)mg/L、脂蛋白a:(0.45±0.42比0.18±0.03)mmol/L、血尿酸:(402±103比327±88)μmol/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支病变组和4支病变组比较分别为hs-CRP:(3.59±2.93比13.11±3.00)mg/L、脂蛋白a:(0.37±0.25比0.58±0.17)mmol/L、血尿酸:(384±126比444+9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s-CRP、脂蛋白a、血尿酸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s-CRP、脂蛋白a、血尿酸增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hs-CRP、脂蛋白a、血尿酸水平对评价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病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9例(包括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40例和三支病变组54例)和对照组87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Lp(a)、hs-CRP、BNP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Lp(a)、hs-CRP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变支数各组血浆Lp(a)、hs-CRP、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支病变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随着Gensini评分升高,血浆Lp(a)、hs-CRP和BN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1)。冠心病组血浆Lp(a)、hs-CRP和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Lp(a)、hs-CRP、BNP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秋波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57-185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Lp(a)、Hs-CRP和IL-6水平变化。方法:121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24小时检测患者外周血Lp(a)、Hs-CRP和IL-6水平,并选择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45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Lp(a)的浓度、Hs-CRP和IL-6水平。结果:术前患者外周血Lp(a)、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外周血Lp(a)、Hs-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外周血Lp(a)、Hs-CRP和IL-6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早期炎定反应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8.
郭晓斌  刘海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2498-2499,2502
目的探讨脉压(PP)与老年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72例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的老年患者的脉压,并按临床表现和CAG的结果分为CHD组[包括3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非冠心病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HD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和UAP组脉压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但在AMI组和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却无明显差异;在CHD组中,冠脉病变者脉压水平高于无病变者。结论脉压的增高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密切相关;可能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斑块成分与脂蛋白 (a)[Lp (a)]的关系,探讨Lp (a)在斑块易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54例胸痛患者,依据患者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 (NSTEACS)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1例及对照组(CAG显示管腔未见异常者)15例。测定患者血清生化指标,采用VH-IVUS检查NSTEACS和SAP组患者病变斑块,分析斑块成分与Lp (a)关联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STEACS组和SAP组患者Lp (a)、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NSTEACS组患者血清Lp (a)、hs-CRP和LDL水平高于SAP组(P<0.05)。与SAP组比较,NSTEACS组患者病变斑块含坏死组织(NC)、纤维脂质(FF)成分百分比和易损斑块(TCFA)发生率明显增高 (P<0.05)。 Lp (a)与斑块中含NC、FF成分百分比及TCFA发生率和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11、0.312、0.318和0.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STEACS患者斑块不稳定随 Lp (a)升高而增加。Lp (a)是反映易损斑块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