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复发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c-Jun、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GSPE治疗复发性结肠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GSPE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用TNBS-50%乙醇二次致炎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模型,于第2次致炎24 h后灌胃对其进行治疗,连续给药7 d后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进行大体与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用邻联茴香胺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以考察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c-Jun与c-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及组织中MPO活力显著增加,结肠组织中c-Jun与c-Fos表达明显升高。给予不同剂量的GSPE治疗7 d后,明显减轻复发性结肠炎大鼠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减轻肠黏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抑制结肠组织c-Jun与c-Fos的高表达。而柳氮磺吡啶组大鼠肠组织中c-Jun与c-Fos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SPE可以抑制复发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c-Jun与c-Fos蛋白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福尔马林致炎性疼痛脊髓蛋白激酶Cγ(PKCγ),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变化及胍丁胺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①生理盐水组;②福尔马林组;③胍丁胺(160mg·kg-1,ip)组。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50μl后10、20、120min取L4,5脊髓,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研究,检测胍丁胺对炎性疼痛脊髓PKCγ、pCREB、c-Fos和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单侧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10min后,引起双侧脊髓膜结合PKCγ表达量升高;足底注射20min后,双侧脊髓pCREB表达量升高;足底注射2h后,注射侧脊髓背角c-Fos和c-Jun蛋白表达量升高,注射对侧脊髓c-Fos和c-Jun蛋白表达量没有改变。胍丁胺明显抑制福尔马林所引起的膜结合PKCγ、pCREB、c-Fos和c-Jun蛋白表达量的升高(P<0.01)。结论炎性疼痛引起脊髓膜结合PKCγ、pCREB、c-Fos和c-Jun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疼痛及痛觉过敏的产生。胍丁胺的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γ、pCREB、c-Fos和c-Jun等痛觉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管壁c-Jun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O2高CO2组、低O2高CO2+姜黄素组(简称姜黄组).采用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姜黄素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压力、血管显微结构及肺动脉管壁原癌基因c-Jun和c-Fos表达影响.结果: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姜黄素组mPAP较低O2高CO2组明显降低(P<0.01),组间mC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光镜下姜黄素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管腔狭窄程度均明显轻于低O2高CO2组.电镜下姜黄素组大鼠肺细小动脉内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较轻,胶原少见;外膜胶原纤维较低O2高CO2大鼠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法发现肺细小动脉c-Jun和c-Fos平均吸光度值低O2高CO2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姜黄素组明显低于低O2高CO2组(P<0.01);原位杂交法显示肺细小动脉管壁c-Jun mRNA平均吸光度值姜黄素组显著低于低O2高CO2 组(P<0.01).结论:姜黄素有抑制慢性低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和改善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下调c-Fos、c-Jun及其基因的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大鼠注射人参皂甙Rg1 10、20、40 mg.kg-1,然后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4h后c-Fos的表达。结果: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人参皂甙Rg1各组c-Fos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c-Fos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后海马组织中c-Fos基因的表达及效应,方法:利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模型,采用RT-PCR技术与DNA电泳方法,观察缺氧缺血后涨马组织中即刻早基因c-Fos mRNA的表达,及后期的细胞凋亡。结果:对照海马c-Fos的mRNA低水平表达,亦未能检测到细胞凋亡实验组缺氧缺血后0小时,1小时可见c-Fos mRNA明显升高(P<0.05),2小时后逐渐回至基础水平。于损伤5天后DNA电泳出现Ladder,提示大细胞发生凋亡。结论:缺氧血导致海马细胞内c-Fos-过性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后期海马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红霉素对吸烟大鼠肺组织激活蛋白-1(AP-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抗氧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烟组和红霉素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原位杂交半定量技术检测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中AP-1(c-Jun和c-Fos亚单位)和CuZn-SO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吸烟组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c-Jun、c-Fos、CuZn-SOD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红霉素组c-Jun、c-Fos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吸烟组(P均<0.01),而CuZn-SO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吸烟组(P均<0.01)。结论红霉素可能通过影响AP-1、CuZn-SOD的表达而在COPD治疗中发挥一定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几种代表性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亚型在脑缺血不同时间大鼠海马和皮层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致大鼠脑缺血损伤,应用RT-PCR方法检测Kv1.4,Kv1.5,Kv2.1和Kv4.2 mRNA表达水平在海马和皮层中的改变。结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缺血2 h时,海马组织的Kv1.4,Kv2.1和Kv4.2 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50%,67%和90%,在缺血24 h时Kv1.4和Kv4.2 mRNA仍保持高水平表达。大鼠皮层组织在缺血2 h后,Kv1.4,Kv1.5,Kv2.1和Kv4.2 mRNA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缺血24 h后,Kv2.1和Kv4.2 mRNA水平分别增加了70%和62%。结论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的海马和皮层组织中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亚型的mRNA表达发生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对前胃癌615例小鼠抗癌抑瘤,减毒增效分子机理。方法:采用前胃癌615小鼠模型。给予养胃抗瘤冲剂10天和CTX1次,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和癌组织原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结果: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能明显促进前胃癌615小鼠GM-CSF基因表达,抑制原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结论:促进GM-CSF基因表达,抑制原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是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抗癌抑瘤,减毒增效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32只,每个时间点8只(2、7、14、28天),制备大鼠颈总动脉球囊导管扩张损伤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动脉壁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丰度。结果对照组p53和bcl-2基因均表达;实验组P53在损伤后第2天表达量明显减少,而后渐增至14天达高峰,在28天时表达量有所下降,但仍较对照组为高;而BCL-2在损伤后表达量逐渐减少,在14天时最低,28天时有所回升。结论在动脉球囊损伤后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符合细胞增殖凋亡规律,可作为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研究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组)25例及正常妊娠女性(对照组)3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STOX1蛋白、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于胎盘娩出后收集胎盘组织,检测胎盘circRNA表达情况,选取上调及下调基因各自差异表达水平由高到低排名前3位的基因进行分析;分析孕妇差异表达基因与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STOX1、sFlt-1、PLGF和VEGF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孕妇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平均动脉压升高(P<0.05);对照组、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24 h尿蛋白定量、STOX1、sFlt-1、胎盘hsa_circ_0014736、hsa_circ_0015383及hsa_circ_0004904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级别胶质瘤组织中原癌蛋白c-Fos 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 法检测36 例低级别胶质瘤组织中c-Fos 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c-Fos 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WHO 分级、KPS 评分以及切除状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于低级别胶质瘤,c-Fos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平均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2.9 个月和82.3 个月(P=0.027)。结论 原癌蛋白c-Fos是低级别胶质瘤预后不良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Pim-3对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Pim-3对心肌细胞急性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A/R损伤和缺氧预适应(APC)保护模型,将已经构建好的pEGFP-N2/Pim-3质粒导入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实验结束后测定Pim-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RT-PCR、Western blot法)的改变,同时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测定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im-3在正常组几乎不表达,A/R组表达明显升高,缺氧预适应(APC)+A/R组表达则进一步升高;转染pEGFP-N2/Pim-3质粒后24h,荧光倒置显微镜显示转染效率达30%;在A/R损伤后,Pim-3基因转染组较未转染组的心肌细胞LDH值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则明显升高,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下降。结论在细胞水平,Pim-3参与心肌APC保护作用,导入外源性的Pim-3基因能对抗急性A/R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叶酸及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引起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将36只健康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高蛋氨酸饮食组、叶酸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12周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采用酶法检测血脂浓度;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依赖正常T细胞激活表达和分泌的因子(RANTES)、趋化因子受体-1(CCR-1)蛋白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NTES、CCR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蛋氨酸饮食组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其余3组;叶酸治疗组血浆Hcy浓度明显低于辛伐他汀治疗组(P<0.05)。各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健康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壁基本结构正常,高蛋氨酸饮食组大鼠胸主动脉呈AS早期改变,治疗组大鼠动脉病变较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ANTES和CCR-1蛋白在高蛋氨酸饮食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其余3组。且在叶酸治疗组表达的平均灰度显著低于辛伐他汀治疗组(P<0.05)。RT-PCR结果亦表明RANTES和CCR-1 mRNA均在高蛋氨酸饮食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最高。且在叶酸治疗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治疗组(P<0.05)。结论高蛋氨酸饮食能引起大鼠HHcy形成,促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RANTES及受体CCR-1的表达,进而诱导AS发生,此过程与血脂无关。辛伐他汀及叶酸均可降低血浆Hcy浓度、抑制动脉壁平滑肌细胞中RANTES及CCR-1的表达,减轻Hcy对动脉壁的损伤,防止AS的发生,但以叶酸降低血浆Hcy的作用更强,辛伐他汀对RANTES和CCR-1表达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0和100 ku.kg-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 in后,分别静脉注射LPS 15 mg.kg-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注射LPS后不同时间检测有关各项指标。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肺组织中TNFα水平,RT-PCR法测定TNFαmRNA和iNOS mRNA的表达。W estern b lotting法检测c-Fos,c-Jun及iNOS等蛋白表达。结果乌司他丁100 ku.kg-1能显著降低LPS引起的小鼠的肺脏指数、肺组织及血清中NO水平的增加,下调肺组织c-Jun蛋白表达量和iNO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而对小鼠的血清和肺组织冲洗液中TNFα含量以及肺组织MDA无明显影响。结论乌司他丁对LPS引起的小鼠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c-Jun蛋白和iNOS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从人的黑素瘤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克隆了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对其缺失突变,进一步克隆了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基因;以羊的β-乳球蛋白基因(BLG)作为调控序列,构建了瑞替普酶的乳腺表达载体BrPA。注射BrPA到乳腺动脉,收集乳汁进行鉴定和检测,体外溶栓活性分析发现瑞替普酶在羊的乳腺中获得了表达,最高表达量为8.52mg/L,为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载体构件的检测建立了合理的方法,也为下一步制备转基因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提示,对于临床给药剂量小,而价格昂贵的药物,如细胞因子类,也许可以用这种乳腺瞬时表达系统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6.
甲胎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胎蛋白(alpha-fetaprotein,AFP)是一类胚胎中清蛋白样载体蛋白,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很难检测到,恶性病变时又有大量产生,常被用作检测肝细胞癌变的指标。AFP基因调控区包括一系列顺式作用元件,特异的反式作用因子直接或间接地调控AFP基因的表达,其基因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上。AFP基因表达与肝癌发生中涉及到的某些原癌基因的表达相关。目前,基于对AFP基因表达调控的认识,可以构建出特定表达载体,应用于肝癌的靶向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73基因在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突变.方法 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5例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检测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1)定量RT-PCR检出p73基因在26例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2例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p73基因在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2)等位基因表达分析示p73基因在14例杂合性鼻咽癌标本中检出10例存在G/C:A/T双等位基因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皆为G/C表达,未见A/T表达.(3)PCR-SSCP未检出p73基因突变.结论 p73基因mRNA的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0和100 ku·kg-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分别静脉注射LPS 15 mg·kg-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注射LPS后不同时间检测有关各项指标。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肺组织中TNFα水平,RT-PCR法测定TNFα mRNA和iNO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Fos,c-Jun及iNOS等蛋白表达。结果乌司他丁100 ku·kg-1能显著降低LPS引起的小鼠的肺脏指数、肺组织及血清中NO水平的增加,下调肺组织c-Jun蛋白表达量和iNO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而对小鼠的血清和肺组织冲洗液中TNFα含量以及肺组织MDA无明显影响。结论乌司他丁对LPS引起的小鼠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c-Jun蛋白和iNOS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非霍奇淋巴瘤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 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和联合组。空白组给予RPMI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组先给予pCaMKⅡshRNA-1和pCaMKⅡshRNA-2转染后,再给予RPMI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实验组先给予pcDNA3.1/CaMKⅡ真核表达质转染后,再给予RPMI1640培养基培养;联合组先用pcDNA3.1/CaMK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再给予含20μmol·L-1 SP600125的RPMI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干预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瘤-2(Bcl-2)、磷酸化即刻早期原癌基因(p-c-Jun)和磷酸酸化c-Jun N末端激酶(p-JN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干预48 h后,实验组、对照组、联合组和空白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57±4.38)%,(5.23±0.89)%,(21.24±0.97)%和(11.85±1.24)%,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降钙素(hCT)基因的细胞株(L6),观察人降钙素基因在大鼠成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泌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构建的5端融合小鼠抗体轻链基因Igκ的信号肽序列的人降钙素基因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gκ-hCT,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人降钙素基因导入大鼠成肌细胞;对照组用pcDNA3.0空质粒转染.经G418筛选后,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降钙素基因在大鼠成肌细胞中的表达,并用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降钙素的分泌.结果 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均能检测到人降钙素基因在大鼠成肌细胞中的表达;并在连续传代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每106个细胞24 h培养液中降钙素分泌量的平均值42.22 ng.结论 成功转染人降钙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gκ-hCT于大鼠成肌细胞中;该载体可在细胞中持续稳定表达,建立了稳定的人降钙素基因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