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987年8月~1993年10月为6例病人施行了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可控性低压回肠膀胱重建术,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新建的膀胱采用40cm肠管剖开后“S”形缝合成低压储尿袋并原位与尿道吻合,输尿管末端与回肠吻合并向回肠内套叠以形成一乳头瓣起伉返流作用,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除1例女性患者术后6个月因继发感染死亡外其余5例已随访3年~4年,所有病人白天均能自控排尿,每次尿量>300ml,排尿间隔约3小时~4小时,术后并发症有腹部尿瘘1例,切口感染1例,均于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2.
1992年2月~1994年4月,我们为8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患者施行了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输尿管采用回肠折叠包埋式吻合,回肠袋与后尿道吻合。术后随访6个月,全部患者可自控排尿,无明显残余尿。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返流。术后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3.
4.
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方法:1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后,采用回肠折叠成"W"形或"U"形成贮尿囊与后尿道吻合,尿液经原尿道排出的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随访0.5~6.0年,膀胱容量220~460 ml,平均380 ml;膀胱充盈压1.27~4.41 kPa(平均2.94 kPa);最大尿流率12~20 ml/s(平均18 ml/s);新膀胱排尿功能良好,除2例有轻度尿失禁,3个月后自行恢复控尿;2例出现上尿路积水,间断自我导尿后好转;血电解质显示5例患者血清Cl-偏高,但无酸中毒发生,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是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可控回肠膀胱术的简化手术方法、近期效果及主要并发症预防,并介绍笔者自1987年10月以来3例成功经验.本术式最大优点是膀胱全切后不需要佩带尿袋,不但给病人提供较高的生活质量,而且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精神负担,是八十年代较为理想的一种尿路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1 ̄1997年采用低压回肠代膀胱术治疗7例膀胱癌患者,全部病例均为移行细胞癌。主要手术方法是取50cm一段回肠,经反复折叠缝制成球形肠囊,并与保留的膜部尿道吻合。所有病人拔尿管后白天均能控制排尿,2例早期有夜间尿失禁。术后3个月复查,水、电解质、酸硷平衡及肾功均正常,排尿接近正常生理状态。作者认为:因避勉了尿流改道,提高了生活质量,这种手术乐意为病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膀胱全切。重建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是继Bricker回肠膀胱术后,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我院1991~1996年共为6例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主要简述膀胱全切后重建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膀胱肤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因病情需要,部分病人需行膀胱全切术,以往全膀胱切除术后,需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腹部终生佩带尿袋,给生治带来很大不便。我院开展的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压力低、可自控排尿的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8.
9.
张雁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18(4):72-72
膀胱肿瘤传统术式是输尿管造瘘或直肠膀胱术,术后生活不便,且引起逆行感染。目前采用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排尿方式不变,代膀胱能自控,不易逆行感染.以三大优点而肯定丁这一术式。1995年我科完成两例,取得效果满意,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7月至今32例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移行细胞癌26例、腺癌6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保留前列腺尖部尿道1~1.5cm,距回盲部20cm,取40cm间置回肠,U形排列,纵行切开,缝成球状,与原尿道吻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7.5h,平均失血量700mL,正常排尿30例,尿失禁2例。结论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临床疗效满意,合并症少,新膀胱控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18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回肠原位膀胱术的优越性。方法:所有病例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膀胱全切,并淋巴清扫,取一段长40cm回肠制作成储尿囊,置于原膀胱处,与尿道吻合,输尿管与储尿囊吻合。结果:术后3周拔除尿管,并夹闭造瘘管,试行自行排尿,排尿通畅1周后拔除造瘘管,18例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6 ̄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膀胱全切术是治疗复发性、多发性及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原位膀胱术更加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特性及生活习性,有正常的排尿过程,较之传统的手术方式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附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保留较好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方法:改良方法行全膀胱切除术,术中保留膀胱外括约肌及膜部尿道,取约60cm带血管蒂的末段回肠,于肠系膜对侧缘纵形剖开形成肠片,再将该肠片以“W”形折叠,缝合为球形的新膀胱,双侧输尿管断端吻合于球形新膀胱,新膀胱的底部与尿道残端吻合,结果:31例中28例术后控排尿功能好,每次排尿量200-600ml;3例患者术后排尿困难;无尿失禁病例,所有患者术后血电解质基本正常。B超检查无肾,输尿管扩张积水,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回肠新膀胱术后有良好的排尿功能,膀胱容量大,压力低,自控排尿功能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方式的一个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2~2003年共行全膀胱切除胃代膀胱术26例,随访4个月~7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膀胱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为解决患者痛苦,目前主要通过各种手术治疗,因此术后护理十分重要。笔者精心护理5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h死亡1例,出现近期并发症9例,远期并发症7例。57例均获随访6~84个月,平均67个月,5年生存率58.1%。结论:对于复发性、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切除膀胱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确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患者更易融入社会,生活质量高,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们自1992~2003年共行全膀胱切除胃代膀胱术26例,随访4个月~7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总结了30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的护理经验。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的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及效果。方法对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各引流管的护理,胃肠减压引流管护理,注意造瘘口护理,预防造口狭窄,集尿袋的佩戴与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出院指导及出院后随诊等。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自理能力强,均能正确使用集尿袋。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指导。系统化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