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观察了给高碘和低碘饲料20~360天中6组小鼠血清T_3、T_4和TSH的变化,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发现高碘动物组血清T_4升高,低碘组T_3升高,T_4 降低,低碘组实验中期TSH升高。结果提示,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与低碘甲状腺肿不同。  相似文献   

2.
高碘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长期摄入远远超过机体生理需要量的碘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如果是因为食用高碘饮食而呈地方性流行性发病的,称为地方性高碘性甲状腺肿;如果足因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呈散发性发病的称为散发性高碘性甲状腺肿.高碘性甲状腺肿一般表现为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稍韧,一般无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3.
用昆明种雄性小鼠同时诱发了低碘和高碘甲状腺肿、根据低、高碘甲状腺肿发生到形成过程中组织象的改变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初步研究认为,高碘地方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是,在高碘影影下,甲状腺仍能合成和释放足量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肿大是由于胶质在滤泡腔中淤积,使滤泡腔扩大所致。也就是说,低碘和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不同各有自己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用低碘和高碘饲料诱发小鼠的低碘和高碘甲状腺肿,经甲状腺素治疗,低碘甲状腺肿疗效显著,高碘甲状腺肿无效。本研究提示,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与低碘甲状腺肿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实验室用高碘和低碘饲料对同一种动物成功地诱发了高碘和低碘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发生率:低碘组84.21%,高碘组88.88%,对照组0%。实验证明:高碘和低碘甲状腺肿在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者认为,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与低碘甲状腺肿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实验证明酪蛋白可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约有 30 0 0万。缺碘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 ,但摄碘过多可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 ;如日本的北海道和我国河北、天津的某些地方。还有一些地方 ,食物中由于存在甲硫咪唑等致甲状腺肿大的物质 ,也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河南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附院内分泌研究室欧阳安教授领头的研究小组 ,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分别研究了酪蛋白对缺碘性甲状腺肿、高碘性甲状腺肿、致甲状腺肿物质引起的甲状腺肿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了作用机制。结果显示 ,高蛋白质营养可改善大鼠的甲状腺结构 ,抑制甲状…  相似文献   

7.
用小鼠对碘、氟在甲状腺肿、氟中毒发病中的联合作用进行了研究。105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高氟Ⅰ组、高氟Ⅱ组、高碘组和高碘高氟组。研究发现:高Ⅰ、高碘、高碘高组之甲状腺重量均大于对照组(P<0.01);高碘及高碘高组之甲状腺6小时吸碘率低于其它各组(P<0.01),符合一般规律,但高碘高组之甲状腺吸碘率高于高碘组;实验第90天,碘交互作用对鼠门齿斑釉发病影响有显著性。提示:水源性高碘、高及高碘高均可引起甲状腺肿;高碘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而高具有刺激甲状腺摄碘之趋势;高碘可以延缓的致斑牙作用。  相似文献   

8.
丙硫氧嘧啶联合优甲乐治疗Graves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林青 《当代医学》2010,16(32):132-132
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是目前常见的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多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和遗传、感染、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为引起甲亢的最常见病因,约占80%~85%。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ATD),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GR—2低碘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诱导实验性、地方性、缺碘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动物模型,研制成功丁 GR—2号低碘饲料。鼠经3月饲养后发现:实验动物甲状腺增生、重量和体积明显增加,滤泡增多;血清 T_4值显著下降。结果表明:该饲料是复制缺碘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动物模型的理想低碘饲料。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人们认为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基本原因,摄入的碘越少,甲状腺肿的流行率越高。尽管Muarray等报告了,服用药理剂量的碘可引起甲状腺肿;Suzuki也报导了日本北海道渔民,食用海藻引起了碘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但1974年,泛美卫生组织仍以尿碘越少,甲状腺肿越严重,作为评定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严重度的标准;1976年,Mitchell等也认为“普通甲状腺肿,实际上是一种碘缺乏的疾病”。因此,迄今国内外绝大多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工作,几乎都在低碘地区进行。但甲状腺肿在高碘地区和中碘地区的流行率又是怎样?从低碘、中碘到高碘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病趋势如何?尚缺少明确  相似文献   

11.
水源性地方高碘甲状腺肿分布范围与流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碘性甲状腺肿是指山区服用或随饮食摄人的碘量,超过人体生理需要量之后,所形成的甲状腺肿.1983年于志恒等从流行病学角度将其分为散发性高碘甲状腺肿、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实验性高碘甲状腺肿3类[1].  相似文献   

12.
由于碘缺乏引起的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缺碘地甲肿),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常见地方病。有关缺碘地甲肿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方法,国内外已有较系统的研究。一般认为缺碘地甲肿多发生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山区和丘陵地区,是由地理环境缺碘和机体内碘缺乏所造成的一种营养不良性地方病。但对于高碘也能引起甲状腺肿这一点,人们认识还不足。 (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碘引起甲状腺肿,已有几十年的历史。1940年parmale首次报道了一例孕妇应用碘制剂导致的新生儿甲状腺肿  相似文献   

13.
长期碘摄入量过高或一次性摄人桕当高剂量的碘,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可以致病,统称为碘过多病(症)(iodine excess disorders),它包括:高碘甲状腺肿(iodine excess goiter):散发性高碘甲状腺肿,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碘致甲亢,碘致性甲减,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碘过敏和碘中毒.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在血清甲状腺素(以下简称T_4)浓度正常的情况下由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以下简称T_3)增高引起。26例中有12例是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最典型者是单个高功能性结节,但亦有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者。7例见于典型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其中两例有典型的浸润性眼病(infiltrative ophthalmopathy)。当临床及化验发现高代谢状态(hypermetabolism),血清T_4正常,甲状腺素结合球旦白(TBG)无异常,应怀疑T_3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T_3-throtoxicosis)在普及T_3测定前,建议用T_3抑制试验筛选,不论初始的24小时甲状腺吸~(131)碘值高或低。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短毛远交群豚鼠为实验动物,用高碘水饲养180天,成功地复制出高碘甲状腺肿动物模型,并观察了高碘对甲状腺组织蛋白水解酶(TC)和过氧化物酶(TPO)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碘组动物甲状腺组织TC和TPO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适碘组),说明高碘对这两种酶有抑制作用,从而为揭示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地方甲状腺肿是一种分布广泛,发病率高,危害很大的地方病。此病除在少数海滨地区及某些病区是由高碘及致甲状腺肿物质引起外,主要的原因是缺碘。这一点巳由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所证实。虽然地方甲状腺肿的病因比较明确,但病变发生和演化过程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外多用人工配制的低碘饮食在实验动物中复制甲状腺肿的模型,来研究甲状腺肿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国内有关甲状腺肿病变发展的资料,主要是来自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实验研究的报告不多。于志恒及李彦等分别用地方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84~1986年对碘致甲状腺肿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碘致甲状腺肿可分为有机碘蓄积使甲状腺滤泡肿大和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两个阶段。(一)材料与方法实验用莱亨鸡,3.5月龄。分6组:雌、雄对照组各60只;实验组分4组,每组50只。实验组每天分别喂碘化钠5、20、20、80ml、分批处死。检测指标:甲状腺、垂体等器官的病理、电镜观察;血液内T_3、T_4、TSH含量、蛋白结合碘及总碘测定;用高压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检查现较常用的是吸碘率测定。这个方法虽有优点,但有许多不足之处。近几年来,国内外均在用竞争旦白结合分析法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T_4)含量,能弥补上述方法不足之处。如吸碘率测定受含碘食物、溴化物、抗甲状腺药物、碘油造影剂,激素等影响。若患者服用了上述药物,常需等待一个月左右,使患者多次往返,尤其是远道患者更不方便。又如测得吸碘率增高不一定就是甲亢,而缺碘性甲状腺肿、发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27例氟骨病患者血清T_4、T_3和TSH含量变化,并以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氟骨症组血清T_4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SH高于对照组,血清T_3无明显改变。在氟骨症患者中未检查出甲状腺肿。本项研究指出,氟通过干扰甲状腺功能使血清T_4含量降低,后者反馈性刺激TSH分泌增加。由于氟可抑制甲状腺对TSH刺激的反应性,故未见到甲状腺肿。  相似文献   

20.
亚急性甲状腺炎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7例由甲状腺粗针或细针活检证实。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5例病人有明显的一过性甲亢,2例有一过性甲减,全部病人均有甲状腺肿大及疼痛,17例有T_3及 T_4与甲状腺吸碘率分离现象,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