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1996年10月至1999年7月,运用益气养心为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26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 观察26例中,男9例,女1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3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心电图示;房性早搏3例,室性早搏(包括室性二联律、三联律)8例,心动过速9例,余6例心电图正常,但有阵发性心律失常的表现。2治疗方法 基本方:黄芪30~40g,党参20~30g,丹参20g,桂枝10g,麦冬20g,苦参15g,当归 15g,僵蚕10g,虫退10g,炙甘草15g。辨…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丽  程正波  张永珍 《中国医刊》2000,35(10):42-43
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CAST)的公布于世 ,使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倍受关注。本文观察了其代表药物胺碘酮治疗各种类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2 8例 (定义为持续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多形性室性早搏、频发或成对室性早搏、“RonT”型室性早搏 )随访 1年 ,发现胺碘酮疗效好 ,副作用少。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无效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2 8例。男 ,1 8例 ,女 ,1 0例 ,年龄 2 1~ 82岁 ,平均 50 1± 1 0 3岁。其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7例 ,多源多形性室性早搏 4例 …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室性早搏最为常见,采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也难以凑效,是临床医师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胶破四口服治疗,不仅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五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14岁。均有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室性早搏病史、症状、体征,全部进行心肌酶学及心电囹检查。选择病例均无传导阻滞及其它心律失常。病程2~13个月。室性早搏类型:频发性室性早博8例,其中多源型室性早搏3例,偶发性室性早搏2例。全部病例均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异搏停、心律平、慢心律),3周…  相似文献   

4.
俞宁  宋越红  唐文红 《广西医学》2000,22(4):798-799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多数情况下,室性早搏后窦性搏动无变化,但也有少数病例出现各种改变,现就138例室性早搏后第一个窦性搏动ST-T改变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8例,男89例,女49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9岁。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是急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室性早搏占较大比例。室性早搏分为功能性和病理性,部分室性早搏易发展为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危及生命。因此,迅速、准确判断室性早搏的性质对急诊医生非常必要。现就本院急诊科对室性早搏42例的诊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32例夜间就诊,10例昼间就诊。12 临床表现:首次发病16例,再次发病26例,就诊时主要症状有心悸、心脏停跳感、胸闷、眩晕、心前区疼痛、气急、无力、恐惧感等。心脏听诊均有正常搏动后的早搏及随后的间歇,桡动脉触诊可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时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及不同类型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分析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入院心律失常心电图,其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20-~49岁。结果 25例次发生窦性心动过速;22例次室性早搏(7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3例次室性心动过速(其中1例转为室性扑动及心室颤动)和1例心室停博;8例次ST-T异常及T波、U波改变。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中毒患者死亡率高于其它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中毒患者死亡率高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伴有较差预后。  相似文献   

7.
刁树玲  曹广智 《医学综述》1998,4(5):257-258
<正>心室晚电位(VLP)为局部心肌延迟除极产生的碎裂电位.许多研究认为VLP对预测心肌梗塞(MI)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有或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史的患者进行体表VLP时域分析,对各组患者VLP阳性率进行比较,对不同部位MI患者VLP阳性率进行比较,并观察VLP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病历选择 1组:正常对照组245例,男156例,女89例,年龄21岁~72岁,平均48.2±13.4岁.经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排出心脏疾患;Ⅱ组:心绞痛患者196例,男131例,女65例,年龄34岁~80岁,平均56.3±11.6岁;Ⅲ组:有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史的OMI患者65例,男53例,女12例,年龄31岁~79岁,平均56.1±9.9岁.恶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定性早搏、RonT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我院1962年1月~1982年1月的20年间6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1,227例。心电图编码分类仿照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分类登记法。20年间登记60岁以上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共3797例,其中心律失常者1227例;男799例,女428例;男女之比为1.86:1。老年人的常见心律失常分析结果:以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较常见;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次之;在窦性带律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较常见。各类心律失常顺列如下:房性早搏为21.7%,交界性早搏占1.1%,室性早搏占15.3%,予激综合征占0.5%,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占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占0.16%,交界性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选择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心律失常病人92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年龄26—78岁,平均55.5±3.8岁;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室性早搏或室上性早搏。室上性早搏31例,室性早搏61例;其中冠心病5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原因不明4例;除外严重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Ⅱ度、Ⅲ度窦房传导阻滞及心率过缓(〈60次/分),  相似文献   

10.
王小文 《广州医药》2001,32(4):31-32
胺碘酮在控制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方面已有其肯定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对该药剂量和用药方法上作了相应的改进,在治疗一些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上取得了较好疗效。我科自1996年8月-2000年12月,对28例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在使用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时,同时应用口服和静脉注射胺碘酮,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8例均为快速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无效,男18例,女10例;年龄53~72岁,中位年龄62岁。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2例,房性早搏三例,阵发…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Q—T离散度(Q—Td)的临床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已有许多报道认为Q—T离散度可预测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常遇到各种原因所致的室性早搏,为了探讨这些室性早搏与复杂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本文收集了120例室性早搏的资料,从Q—Td方面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随机抽取1997年以来的室性早搏的住院病人心电图120例,按Lown分级分为4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72例,年龄84~15岁,有各类心脏病  相似文献   

12.
<正> 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应用慢心律治疗25例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配对型室性过早搏动20例,室性早搏并阵发性心房纤颤1例,室性早搏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搏呈并行性心律2例。用药期间(1—6个月)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室性早搏引起的反文氏现象刘仁光(附属第一医院)王文秀(锦州华光电子管厂医院)患者女性,28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见附图上二行)示频发室性早搏(并行心律?),房性早搏。仔细分析还可发现两种与室性早搏有关的心律失常现象:(1)在早搏后R...  相似文献   

14.
镁与心脏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临床应用镁剂范围不断扩大。本文报告镁剂成功地治疗心律失常31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17例,女14例,年龄16—67岁。冠心病8例,肺心病7例,风心病10例,心肌病6例。(其中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10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性早搏16例,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房颤伴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1例,频发房性早搏7例,房性早搏伴短阵  相似文献   

15.
静注利多卡因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征一例李良,尚宏伟,张丽许昌市人民医院许昌461000许昌市魏都区公疗医院许昌461000关键词室性早搏;利多卡因;房室传导阻滞1病例报告患者女,61岁,因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而收入院。查体:血压12/8...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 2 0年来 ,曾一度因过高估计它的不良反应而遭冷遇。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的进展以及一些前瞻性的临床研究 ,结果均提示胺碘酮仍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之一。本文对急性心梗死 (AMI)后室性心律失常 32例病人应用胺碘酮静脉治疗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对象 :32例均CCU住院病人 ,符合WHO规定的AMI标准。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82岁。室性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性早搏 16例 ,多源、多形室性早搏 9例 ,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7例。2 ) 方法 :所有AMI病…  相似文献   

17.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凤秀 《吉林医学》2005,26(11):1236-123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1.67±14.28)岁。B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6.17±12.76)岁。所有病人均经24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频发室性早搏。其中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并有心悸、胸闷症状55例。非心脏病性室性早搏(功能性)室性早搏45例,经去除诱因及耐心解释,早搏无明显减少,并有明显的心悸等症状。功能性室性早搏45例均经病史、查体、超生心动图等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危重及多器官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者不…  相似文献   

18.
郑翔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8,32(2):152-153,15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碎裂宽QRS波(fragmented wide QRS,f-wQRS)与室性早搏的关系。方法:2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有无f-wQRS波分成f-wQRS波组95例和n-fQRS(non-fragmented QRS,n-fQRS)组129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按Lown分级比较两组室性早搏的发生。结果:f-wQRS组室性早搏发生率为94.7%明显高于n-fQRS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Lown1级室性早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wn2~4b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f-wQRS组均高于n-fQ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电图存在f-w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搏的发生、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14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心律失常的类型以房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及其合并其它疾病,其次是高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资料和方法收集我科近两年来 DCG 记录的病例,受检者年龄≥60岁,分布于60~81岁,平均69岁,男102  相似文献   

20.
选自我院心内科 1995~ 1996年 60岁以上老年人心律失常病人 32 6例 ,年龄 60~ 89岁 ,平均年龄65.8岁 ,男 2 2 4例 ,女 10 2例 ,经询问病史、体检、静息心电图、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证实有心律失常改变。心律失常诊断以临床诊断为准 ,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检出率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 14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11例 ,房性早搏 68例 ,心房颤动 10 9例 ,室性早搏 4 6例 ,交界性早搏 5例 ,房室传导阻滞 13例 ,束枝传导阻滞 2 1例 ,窦性心动过缓 39例。结果 :32 6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病因 :高血压 4 7例 ;冠心病 149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58例 ;风湿性心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