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 Exactive-Orbitrap MS/MS)同时测定牛黄解毒片(Niuhuang Jiedu Tablets,NJT)中牛磺胆酸、7-酮-3α,12-α-羟基胆烷酸、甘氨猪去氧胆酸、12-脱氢胆酸、甘氨胆酸、3-酮-7α,12α-二羟基-5β-胆烷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7-酮基胆石酸、猪胆酸、牛磺脱氧胆酸钠、12-酮脱氧胆酸、猪去氧胆酸、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钠、甘氨石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石胆酸21种胆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批次的NJT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Thermo Bremen Hypersil Gold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以含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为40℃;质谱采用加热型电喷雾离子源(HESI),在负离子平行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IGMA 14.0软件对定量结果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 21种胆酸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血清胆汁酸谱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及湿热蕴结证中的辨识意义。方法临床招募3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肝肾阴虚证74例、湿热内蕴证281例,以355名配对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UPLC-TQ-MS),定量检测血清胆汁酸谱,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湿热蕴结证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慢乙肝患者两种证型之间血清胆汁酸谱变化差异。结果与配对的健康人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结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甘氨酸结合型胆汁酸、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及未结合型胆汁酸含量,血清初级胆汁酸鹅脱氧胆酸(CD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胆酸(CA)、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含量,血清次级胆汁酸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脱氧胆酸(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石胆酸(LCA)、甘氨石胆酸(GLCA)、λ鼠胆酸(λ-MCA)、λ甘氨鼠胆酸(Gλ-MCA)、λ牛磺鼠胆酸(Tλ-MCA)、猪脱氧胆酸(HDCA)、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3-酮胆酸(3-KCA)、7-酮脱氧胆酸(7-KDCA)、7-酮石胆酸(7-KLCA)含量显著升高(P0.05)。慢乙肝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血清初级胆汁酸CDCA、GCDCA、TCDCA、CA、GCA、TCA及血清次级胆汁酸熊脱氧胆酸(UDCA)、GUDCA、TUDCA、λ-MCA、Tλ-MCA、HDCA、GHDCA、3-KCA、原胆酸(ACA)含量显著高于湿热蕴结证患者(P0.05)。慢乙肝湿热蕴结证患者的血清次级胆汁酸GLCA、牛磺石胆酸(TLCA)含量显著高于肝肾阴虚证患者(P0.05)。结论血清胆汁酸谱有助于判识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及湿热蕴结证。慢乙肝肝肾阴虚证的胆汁酸代谢障碍较湿热蕴结证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降脂颗粒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及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湿热蕴结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降脂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6周。观察肝脏超声疗效,比较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血清、尿液胆汁酸代谢相关指标[总胆汁酸(TBA)、胆酸(CA)、甘氨胆酸(GCA)、猪胆酸(HCA)、熊去氧胆酸(UDCA)、甘氨熊去氧胆酸(GUDCA)、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鹅去氧胆酸(CDCA)、α-鼠胆酸(α-MCA)、甘氨猪胆酸(GHCA)、牛磺胆酸(TCA)、脱氧胆酸(DCA)、石胆酸(L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β-鼠胆酸(T-β-MCA)]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84例,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2)治疗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张启明  李社花 《中药材》1990,13(4):14-16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牛黄中牛磺胆酸、牛磺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和甘氨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国产高效硅胶板上用异辛烷-异丙醇-正丁醚-冰乙酸-水(10∶9∶5∶5∶1)为展开剂展开.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猪、牛和羊胆汁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AcclaimTMRSLC 120 C18色谱柱(3.0 mm×100mm,2.2μm,120);在柱温35℃下,以乙腈-1%高氯酸为流动相体系,0.5 m L·min-1流速梯度洗脱,200 nm波长检测,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生成指纹图谱。以对照品归属各共有指纹峰,并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验证。结果显示,猪、牛、羊胆汁色谱图分别有14,9,8个共有指纹峰,各相似度均大于0.92。以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牛磺胆酸(TCA)分别作为猪胆汁和牛、羊胆汁HPLC指纹图谱的参照物,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建立要求,各共有指纹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小于1.5%,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5.0%。归属猪胆汁共有指纹峰有牛磺猪脱氧胆酸(THD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和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牛、羊胆汁共有指纹峰有牛磺胆酸(T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甘氨胆酸(G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和甘氨脱氧胆酸(GDCA)。研究结果表明,猪牛羊胆汁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胆汁酸,猪胆汁与牛羊胆汁中的胆汁酸类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三者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鉴别猪牛羊胆汁,控制胆汁质量。以快速液相色谱柱建立指纹图谱,可在HPLC系统分析,简便快速,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正> 利咽灵是从兔胆汁中提得的兔总胆汁酸。据报导,兔胆汁中主要含去氧胆酸,其次是胆酸,并有痕迹量的鹅去氧胆酸,3α—羟基-7酮基-胆烷酸及石胆酸等。去氧胆酸在牛黄中亦含有,是牛黄中解痉作用最强的一种成分,如有少量胆酸存在,可与前者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解痉疗效。此外还有文献报导,去氧胆酸具有解热、镇咳、降压、消炎及抑菌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利咽灵片在北京市部分医院进行临床,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腺炎疗效明显~((7)),在治疗高血压、气管炎症也有一定效果~((8))。由于临床试用的需要,对利咽灵的试制产品急需制订检验方法和标准以控制其质量。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胆南星Arisaema cum bile的化学成分。方法胆南星氯仿提取物采用硅胶、ODS、MCI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胆固醇(1)、6-氧代-甘氨猪去氧胆酸甲酯(2)、鹅去氧胆酸甲酯(3)、猪去氧胆酸甲酯(4)、鹅去氧胆酸(5)、猪去氧胆酸(6)、甘氨猪去氧胆酸甲酯(7)、胆酸(8)、甘氨猪去氧胆酸、(9)牛磺鹅去氧胆酸(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胆南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与优化同时测定培植牛黄中7种胆汁酸含量分析方法。方法:应用Plackett-Burman和全析因设计筛选和优化色谱参数;应用设计空间确定关键色谱参数的最优值和控制范围。最后,对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设计空间确定关键色谱参数范围和最优值:柱温可接受范围:30~40℃,最优值35℃;乙腈初始浓度范围可接受范围:38.8%~41.6%,最优值40%;乙腈终点浓度可接受范围:61.3%~64.60%,最优值63%。方法学验证各项指标均合要求。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牛黄脱氧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甘氨脱氧胆酸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15、1.19、1.29、1.54、1.49。结论:所建立的胆汁酸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同时测定培植牛黄中7种胆汁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十种蛇胆胆汁酸成分薄层层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应用薄层色谱法对蟒蛇,百花锦蛇,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三索线蛇,水律蛇,过树榕蛇,五步蛇等十种蛇胆的结合型胆甾酸及其水解产物的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十种蛇胆均含有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去氧胆酸以及石胆酸、胆固醇和游离的胆酸,可能含有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等,平均以牛磺胆酸斑点面积最大。除上述成分外,尚有待鉴定的其他成分斑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22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择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建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每组5只,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活动、饮食、排便等情况;末次灌胃结束后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情况,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体重减轻,毛发减少,便血,解稀便;结肠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祛瘀生新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灌胃结束时活动灵敏,毛发、饮食及排便无明显异常;结肠组织中有少许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熊脱氧胆酸(UDCA)、石胆酸(LCA)、牛磺-α-鼠胆酸(T-α-MCA)、牛磺猪胆酸(THCA)、甘氨猪胆酸(GHCA)、熊果胆酸(UCA)、猪胆酸(HCA)、脱氧胆酸(DCA)、α-鼠胆酸(α-M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1)
目的建立HPLC-UV法同时测定猪胆粉中牛磺猪去氧胆酸和甘氨猪去氧胆酸的含有量。方法猪胆粉甲醇提取液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析;流动相乙腈-0.03 mol/L磷酸二氢钠,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0 nm。结果牛磺猪去氧胆酸和甘氨猪去氧胆酸分别在0.087 7~4.384 9μg(r=1.000 0)、0.257 8~8.594 6μg(r=1.000 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0%~105.0%之间,RSD均小于3.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猪胆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简龙海  胡青  于泓  王柯  季申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38-2342
建立了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LC-Q-TOF-MS)结合氯铬酸吡啶(PCC) 氧化反应对熊胆粉中2个新同分异构体进行结构确证。取熊去氧胆酸(UDCA)对照品和鹅去氧胆酸(CDCA)对照品,经PCC氧化后,用LC-Q-TOF-MS分析氧化物。再取熊胆粉样品,以甲醇提取后供LC-Q-TOF-MS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45:55)。质谱采用正离子、负离子、MS及MS/MS模式分别测定。根据PCC可将仲醇氧化成酮的特性、UDCA与CDCA的立体异构性,可确证各氧化物的化学结构,并以确证结果对熊胆粉中2个新同分异构体进行鉴别,结果鉴别出熊胆粉中含3α-羟基-7-氧代-5β-胆烷酸和7α-羟基-3-氧代-5β-胆烷酸2个新胆汁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栀子苷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以及对其血清、肝组织及粪便中胆汁酸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栀子苷(50,100,200,400 mg·kg-1)组,共5组,每组12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于第8天收集大鼠血清、肝组织和盲肠内容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肌酐(Crea),尿素(Urea)含量,肝脏组织切片分别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9(CK19)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CK7,CK19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固醇27α-羟化酶(CYP27A1),胆固醇12α-羟化酶(CYP8B1) mRNA表达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测定血清、肝脏及盲肠内容物中18种胆汁酸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栀子苷组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1);400 mg·kg-1栀子苷组ALT,AST活性和TB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HE染色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栀子苷200,400 mg·kg-1组肝组织的汇管区有胆管反应,胆管周围有炎症细胞的浸润,尤以栀子苷400 mg·kg-1毒性明显。栀子苷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CK7,CK19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甘氨猪去氧胆酸(GHDC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猪去氧胆酸(HDCA),胆酸(CA),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显著升高(P<0.01),甘氨胆酸(GCA),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GUDCA,GHDCA,熊去氧胆酸(UDCA),牛磺石胆酸(TLCA)的含量占比降低,TCDCA,HDCA,CA,CDCA,脱氧胆酸(DCA)的占比增加;血清中GHDCA,石胆酸(LCA)含量显著下降(P<0.01),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牛磺胆酸(TCA),GCA,TCDCA,UDCA,CA,CDCA,DCA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CA/DCA显著升高(P<0.01),且CA与CDCA含量占比分别上升19.60%和4.63%;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盲肠内容物中所有的胆汁酸含量均下降,其中GCA,UDCA,HDCA,GCDCA,GDCA,TLCA,GLCA,CDCA,DCA,LC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CYP7A1,CYP27A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 400 mg·kg-1栀子苷灌胃,可导致大鼠明显的肝损伤,其肝脏、血清与粪便中胆汁酸发生显著改变,且同一种胆汁酸在肝脏、血清与粪便中的变化不尽相同。然而,由栀子苷所导致的肝损伤与体内胆汁酸变化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仍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给予阐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QQQ-MS)同时测定片仔癀(牛黄、麝香、三七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牛磺酸、牛磺胆酸、胆酸、甘氨胆酸、甘氨脱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麝香酮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0.25 m L/min。结果 1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平均加样回收率91.1%~105.3%,RSD2.4%~4.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片仔癀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曹妍  张佩杰  李婷  许霞  常安琪  李军  刘地发  屠鹏飞  宋月林 《中草药》2022,53(17):5283-5292
目的 建立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结合液质联用技术(LC-MS)的分析方法,阐明熊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组成,找出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中的差异性成分。方法 利用1H-NMR非靶标分析熊胆粉及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化学成分组,通过信号归属表征熊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组成,以1H-NMR图谱分段积分后峰面积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LC-MS对熊胆粉及其他常见胆类中药中10个胆酸类成分(胆酸、熊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熊去氧胆酸、甘氨猪去氧胆酸、牛磺胆酸、甘氨胆酸)进行含量测定,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1H-NMR图谱及多元统计分析发现胆酸类成分为胆类中药的主要成分,也是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合文献及对照品比对,从熊胆粉中初步鉴定出7个胆酸类成分。进一步结合LC-MS含量测定结果和多元统计分析验证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主要差异性胆酸类成分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结论 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胆酸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胆类中药相比,熊胆粉中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及其牛磺型结合胆酸含量较高。1H-NMR技术具有对化学成分组全面、快速分析的优势,可与LC-MS检测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中药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和代谢组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原料配比对胆南星成分和药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MS/MS法及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不同原料配比的胆南星中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猪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猪去氧胆酸、甘氨鹅去氧胆酸的含有量测定。胆南星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45℃。药效学采用大鼠酵母致热实验、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对胆南星药效作用影响。结果不同原料配比的胆南星中胆汁酸含有量差异明显,胆汁占原料比大于1∶1时,胆南星的解热、祛痰、止咳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胆汁占配比为1∶2时解热、祛痰作用较差(P>0.05)。结论胆汁比例对胆南星的成分和药效作用有显著影响,胆汁占原料比不应低于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胆南星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鉴定,筛选优势菌种并对胆南星复合菌种发酵进行探索,以解决胆南星杂菌发酵工艺产品质量及稳定性不易控制的问题。方法 取胆南星发酵过程中的深层培养物进行菌种分离与纯化,运用细菌、真菌多相鉴定检测方法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比对DNA序列,鉴定微生物,将分离鉴定出的菌种分别进行纯种发酵并筛选优势菌种,将筛选出的优势菌种进行复合菌种发酵探索,比较复合菌种发酵胆南星与传统发酵胆南星的指标成分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MS)对传统发酵胆南星和复合菌种发酵胆南星中的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0.1%甲酸乙腈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 min,35%~45%A;2~10 min,45%~48%A;10~12 min,48%~100%A;12~12.01 min,100%~35%A;12.01~15 min,35%~65%A),流速0.35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采集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范围m/z 50~1 000。结果 从胆南星深层培养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种微生物,筛选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厌氧)和铅黄肠球菌E. casseliflavus是胆南星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以二者作为复合菌种发酵制得的胆南星与传统发酵法样品比较,游离型胆酸中的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猪胆酸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76、0.06、0.19 mg·g-1,结合型胆酸中的甘氨鹅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猪去氧胆酸、牛磺猪去氧胆酸、甘氨猪胆酸、牛磺猪胆酸含量较传统发酵胆南星分别降低0.63、0.23、0.26、0.16、0.03、0.04 mg·g-1结论 复合菌种(肠球菌属和铅黄肠球菌)发酵能够使胆南星发酵更加完全,缩短发酵周期,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同时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XSelect?HS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1.0 mL/min,ELSD漂移管温度80℃,氮气流量2.0 L/min。结果 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5.060、0.808~4.040、0.068~0.340、0.176~0.880μg,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5、0.999 7、0.999 6和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8%、99.7%、98.9%和98.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0%(n=6)。熊胆粉样品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82±0.18)%、(27.95±0.19)%、(1.23±0.02)%和(3.77±0.0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肥胖“从胆论治”的学术观点,研究利胆软坚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降脂减肥作用及其对血清胆汁酸轮廓谱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2只大鼠高脂饲料喂养9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取2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利胆软坚方高、低剂量组(30,15 g·kg^-1),每组8只,另取8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4周。测定大鼠体质量、肝脏质量、脂肪质量等肥胖指标;胆管插管术引流监测2 h内胆汁流量;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谱中各胆汁酸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肝脏质量、脂肪质量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2 h内胆汁总分泌量及各测试点胆汁流量均降低,初级胆汁酸占比明显下降(P<0.05),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胆汁酸轮廓谱中胆酸(CA),脱氧胆酸(DCA),鹅去氧胆酸(CDCA),猪去氧胆酸(HDCA),牛磺胆酸(TCA),牛磺去氧胆酸(T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甘氨去氧胆酸(GDC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利胆软坚方高、低剂量组体质量、肝脏质量明显降低(P<0.05,P<0.01),利胆软坚方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低剂量组TG水平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1.5 h胆汁流量明显增加(P<0.05),高、低剂量组初级胆汁酸占比明显升高(P<0.05),利胆软坚方高剂量组TCA,DCA,甘氨胆酸(GCA),GDCA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低剂量组仅TCA,TCDC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胆软坚方具有降脂减肥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胆汁分泌量,增加初级胆汁酸合成及调节胆汁酸轮廓谱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肝纤维化小鼠粪便和肝组织各胆汁酸含量变化,分析芪参汤抗小鼠肝纤维化潜在机制和靶点。方法 30只C57BL/6JNifd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芪参汤组,每组10只。采用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喂养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期间芪参汤组灌胃芪参汤药液(18.8 g/kg),给药体积1 mL,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8周。HE染色、油红O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小鼠粪便和肝组织22种胆汁酸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及肝指数显著降低;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血清AST、ALT水平显著升高,IL-10含量减少,TGF-β1、CXCL12和IL-6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胆酸(CA)、牛磺胆酸(TCA)、鹅去氧胆酸(CDCA)、β-鼠胆酸(β-MCA)、牛磺β-鼠胆酸(Tβ-MCA)、牛磺猪胆酸(THCA)含量显著增加,猪胆酸(HCA)、猪去氧胆酸(HD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ω-鼠胆酸(ω-MCA)和牛磺ω-鼠胆酸(Tω-MCA)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TCA和β-MCA含量显著增加,HDCA、石胆酸、ω-MCA和Tω-MCA含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参汤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及肝指数显著升高,肝组织形态结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血清AST、ALT水平降低,IL-10含量增加,TGF-β1、CXCL12和IL-6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TCA、CDCA、β-MCA、Tβ-MCA、α-鼠胆酸含量显著减少,HDCA、THDCA、熊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ω-MCA、Tω-MCA和去氢胆酸(DHCA)含量显著增加,肝组织TCA、β-MCA和Tβ-MCA含量显著减少,TUDCA、ω-MCA和Tω-MCA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芪参汤可能通过调节粪便和肝组织胆汁酸代谢,改善小鼠肝纤维化水平,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