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湖北省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各级疟疾实验室上送的输入性疟疾病例留存血样进行复核,并对诊断和复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全省各级疟疾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6—2020年湖北省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单位、诊断结果和留存样品,对诊断单位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由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疟疾病例样品采用血涂片镜检和巢式PCR进行复核,比较各级疟疾实验室诊断结果与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结果的阳性和虫种符合情况,分析不同疟原虫虫种诊断符合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6—2020年湖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608例,疟疾病例诊断单位医疗机构占89.5%(544/60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占10.5%(64/608),其中地市级医疗机构诊断病例占54.6%(332/608)。2016—2020年医疗机构占疟疾病例诊断单位的比例分别为84.1%(132/157)、 84.4%(92/109)、 90.4%(122/135)、95.2%(157/165)和97.6%(41/42)(χ2=16.815, P 0.05)。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共复核604例留存样品,其中92.4%(558/604)的病例被各级疟疾实验室确诊为疟疾,88.5%(494/558)感染虫种判定正确。不同年份疟疾病例诊断疟原虫阳性符合率为82.9%(34/41)~96.2%(151/157)、虫种符合率为79.4%(77/97)~94.4%(11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73、 13.787, P 0.05)。医疗机构的诊断疟原虫阳性符合率(93.2%, 503/540)和虫种符合率(89.5%, 450/503)均高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5.9%, 55/64)和(80.0%,44/55),省、市、县、乡级医疗机构诊断疟原虫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74/74)、 93.3%(308/330)、 90.2%(110/122)、和11/14,虫种符合率分别为100%(74/74)、 88.3%(272/308)、 86.4%(95/110)、 9/11,呈现级别越高诊断正确率越高的趋势(χ2=13.092、 15.598, P 0.05)。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混合感染诊断虫种符合率分别为96.9%(373/385)、 96.0%(72/75)、 10/16、 48.8%(39/8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80, P 0.05)。结论湖北省疟疾病例的诊断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各级疟疾实验室检测能力总体较高,对非恶性疟原虫的虫种鉴别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疟疾发病及疫情漏报情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掌握疟疾实际发病人数,分析疫情漏报原因,提出相关措施,减少疟疾疫情漏报,方法 在海南省疟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4个市县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由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调查访问,了解疟疾发病人数;对调查点的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进行调查,通过对医生的访问并查阅血检记录,门诊登记,治疗处方,住院记录等,统计疟疾病例数。结果 共调查38635人,疟疾发病1733例,发病率为4.49%,同期该人群报告疟疾疫情93例,漏报1640例,漏报率为94.63%,医疗机构漏报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私人诊所30.30%。乡镇卫生院22.01%,村卫生室14.63%,农场医院11.46%,患者自诊自治9.39%,县医院6.46%,农场连队卫生室5.73%,县防疫站为0。对125个各类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血检或诊断为疟疾的共4685例但上报疫情仅为388例,漏报4297例,漏报率为91.72%,同时漏报疟疾死亡1例。结论 海南省疟疾疫情漏报问题较为严重,漏报主要发生在基层乡村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  相似文献   

3.
使用《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全国疾病控制调查制度2013年版"卫统32表",简称为"年报")收集2015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地区、香港和澳门)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201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64个县(市、区)共报告疟疾病例3 288例,较2014年(3 078例)增加6.8%,发病率0.024 0/万;病例主要报自云南(606例,占18.4%)、江苏(405例,占12.3%)、四川(290例,占8.8%)、广西(236例,占7.2%)、山东(212例,占6.4%)等5个省(自治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40例(占1.2%,40/3 288),主要分布在云南(6个县)、西藏(1个县)、海南(1个市)和辽宁(1个市)等4省(自治区)共9个县(市、区),其中1例感染来源不明;其中报告的1例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本地感染发病率超过1/万。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3 248例(占98.8%,3 248/3 288),分布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验室确诊病例3 265例(占99.3%,3 265/3 288),其中间日疟878例(占26.9%),恶性疟1 992例(占61.0%),三日疟76例(占2.3%),卵形疟272例(占8.3%),混合感染47例(占1.4%)。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重症病例163例(占5.0%,163/3 288),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死亡病例20例。全国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简称为"网报")报告疟疾病例3 1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39例。我国消除疟疾进展顺利,但云南边境地区和西藏墨脱县仍是消除疟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仍需关注和加强疟疾传播阻断地区的再传播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4.
伊犁地区是新疆疟疾发病最严重的地区 ,察布查尔县疟疾流行已久 ,上世纪 5 0年代就属于稳定性高疟区。 195 4年调查的 2~ 9岁脾肿率为 6. 42 % ,居民带原虫率为 2 . 2 3 %。自195 9年全伊犁地区采取大规模地普查普治疟疾现症病人、DDT滞留喷洒灭蚊的综合抗疟措施后 ,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到 1986年察布查尔县疟疾带虫发病率已降到 2 . 3 /万。 1992年我县进行了居民原虫率和人群间接荧光抗体 (IFA)水平调查。血检 2 15人 ,原虫率为 0。IFA血清抗体滴度为 6. 5 0 % ( 13 /2 0 0 ) ,结果表明 ,察布查尔县疟疾发病已处于休止期 ,但疟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县、乡、村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现状,为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专家共同设计调查问卷,于2018年对全国2799个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的落实、患者的随访管理、患者的复诊与取药以及中断治疗患者的管理4个方面,从而了解县、乡、村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任务衔接情况。结果 本次共调查2799个县(区), 其中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在医院、结核病防治所(简称“结防所”)、疾控机构门诊和慢性病防治院(简称“慢病院”)的县(区)数分别为2072个(74.0%,2072/2799)、287个(10.3%,287/2799)、296个(10.6%,296/2799)和74个(2.6%,74/2799)。在落实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时,131个(4.7%,131/2799)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不传送患者信息,设立在医院的定点医疗机构不传送患者信息者占5.6%(117/2072),设立在结防所、疾控中心门诊和慢病院的定点医疗机构不传送患者信息者占1.1%(7/6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38,P<0.01)。1016个(36.3%,1016/2799)定点医疗机构将患者信息传送至疾控机构;912个(32.6%,912/2799)定点医疗机构将患者信息传送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40个(26.4%,740/2799)定点医疗机构将患者信息同时传送至上述两个机构。通过纸质版、电子版、结核病专报系统和其他系统传送患者信息的定点医疗机构数分别为622个(22.2%,622/2799)、1121个(40.1%,1121/2799)、819个(29.3%,819/2799)和97个(3.5%,97/2799)。127个(4.5%,127/2799)疾控机构不传送患者信息;2430个(86.8%,2430/2799)疾控机构传送给乡镇卫生机构;17个(0.6%,17/2799)疾控机构传送给村级医生;225个(8.0%,225/2799)疾控机构同时传送给上述两级机构。通过纸质版、电子版、结核病专报系统和其他系统传送患者信息的疾控机构数分别为694个(24.8%,694/2799)、1611个(57.6%,1611/2799)、178个(6.4%,178/2799)和183个(6.5%,183/2799)。1153个(41.2%,1153/2799)县(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传送随访记录表;通过纸质版、电子版、结核病专报系统和其他系统传送随访记录表的县(区)数分别为895个(32.0%,895/2799)、289个(10.3%,289/2799)、41个(1.5%,41/2799)和263个(9.4%,263/2799),有158个(5.6%,158/2799)县(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其他方式传送。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并发症时,374个(13.4%,374/2799)县(区)的基层医生直接告知县级医生;711个(25.4%,711/2799)县(区)的基层医生直接将患者转至县级机构;1665个(59.5%,1665/2799)县(区)的基层医生能够处理较轻的不良反应;43个(1.5%,43/2799)县(区)的基层医生告知患者到县级机构就诊。91.4%(2557/2799)县(区)的患者在每个治疗月末或治疗第2、5、6个月末(复治患者在治疗第2、5、8个月末)复诊;1.2%(33/2799)县(区)的基层医生不提醒患者复诊时间;37.8%(1058/2799)县(区)的定点医疗机构不提醒患者复诊。91.6%(2563/2799)县(区)的患者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取药,84.9%(2376/2799)县(区)的乡镇卫生机构不提供结核病复诊服务。2240个(80.0%,2240/2799)县(区)的中断治疗患者由基层医生发现,1382个(49.4%,1382/2799)县(区)的基层医生组织开展中断治疗患者的追踪工作。结论 县(区)级定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方面职责落实和工作衔接较好。各级应按照要求做好患者治疗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的省、县两级实验室疟疾镜检诊断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10月,云南省各疫情报送单位采集镜检确诊为疟疾的患者血样,制作血涂片和滤纸血送至省级疟疾参比实验室进行镜检和基因检测,并统计分析省、县两级实验室疟疾诊断的符合性。结果 2012年8月-2014年10月云南省的72个县镜检确诊疟疾病例1 400例,其中恶性疟、间日疟和未分型疟疾分别占18.4%(252/1 400)、79.3%(1 105/1 400)和3.1%(43/1 400),未分型疟疾比例最高为2012年的3.5%(9/257)。2012年云南各县与省级疟疾参比实验室疟原虫镜检结果的虫种符合率为70.1%(845/1 216),为2012-2014年期间的最低水平,血片疟原虫阳性符合率为77.6%(943/1 216)。各县的疟原虫镜检结果与省级实验室基因检测的虫种符合率、阳性符合率也是2012年最低,分别为81.3%(150/185)和85.0%(157/185)。省级实验室镜检与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符合率为8.7%(97/1 120),不符合类型中以镜检阴性而基因检测为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为主,占57.7%(56/97)。各县采集疟疾病例血样的覆盖率最低为2012月11月的46.9%(82/175)。2012-2014年全省血涂片制作质量得分分别为69.8、70.4和78.8(P0.05)。结论 2013年后除个别县外,云南省的县级疟疾实验室诊断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疟疾发病及疫情漏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疟疾实际发病人数 ,分析疫情漏报原因 ,提出相关措施 ,减少疟疾疫情漏报。 方法 在海南省疟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选取 4个市县 12个乡镇 36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由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调查访问 ,了解疟疾发病人数 ;对调查点的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进行调查 ,通过对医生的访问并查阅血检记录、门诊登记、治疗处方、住院记录等 ,统计疟疾病例数。 结果 共调查 386 35人 ,疟疾发病 1733例 ,发病率为 4 .4 9% ,同期该人群报告疟疾疫情 93例 ,漏报 16 4 0例 ,漏报率为 94 .6 3%。医疗机构漏报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私人诊所 30 .30 %、乡镇卫生院2 2 .0 1%、村卫生室 14 .6 3%、农场医院 11.4 6 %、患者自诊自治 9.39%、县医院 6 .4 6 %、农场连队卫生室 5 .73%、县防疫站为 0。对 12 5个各类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显示 ,血检或诊断为疟疾的共 4 6 85例 ,但上报疫情仅为 388例 ,漏报 4 2 97例 ,漏报率为 91.72 % ,同时漏报疟疾死亡 1例。 结论 海南省疟疾疫情漏报问题较为严重 ,漏报主要发生在基层乡村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福建省疟疾消除后基层监测响应系统现况,为制定疟疾消除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对福建省85个县(市、区)级疾控机构开展基层疟疾防治能力的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疟疾防治经费、技术人员数量、药品储备、检测仪器、定点医院、病例监测、媒介监测、培训等,结合消除疟疾后2016—2020年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按照输入再传播风险等级,分析福建省消除疟疾后基层监测响应系统现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根据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福建省2016—2020年共血检92 280人份,阳性505例(0.55%),均为输入性病例。就诊的505例疟疾病例中,初诊在基层(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就诊的占23.37%(118/505),基层初诊确诊占比27.97%(33/118)。94.12%(80/85)的基层疾控机构3年内(2018—2020年)有疟疾防治经费,平均为0.97万/(年·县),间日疟再传播风险县的疾控机构年平均经费(1.35万元)高于潜在间日疟再传播风险县(0.88万元)(t=2.16...  相似文献   

9.
替硝唑是继甲硝唑后研制的硝基咪唑类抗原虫及厌氧菌药物。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胃幽门螺旋菌感染 [1 ] ,阴道细菌性感染患者 [2 ] 不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而且副作用轻微。我院近几年应用替硝唑对门诊儿童常见肠道原虫感染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92例肠道原虫感染者中 ,男性 5 4例 ,女性 38例。年龄 6~ 14岁。病程 3d~ 3年。其中腹痛腹泻 6 2例 (6 7.39% ) ,厌食偏食 72例 (78.2 6 % ) ,较消瘦 5 4例 (5 8.70 % )。面色较黄或较苍白 31例 (33.70 % ) ,毛发细黄光泽较差 2 8例(30 .43% )。全部患者均经常规直接涂片碘液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2010-2014年河南省报告的疟疾病例诊断和救治情况,了解医疗机构在输入性疟疾防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4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数据和病例诊治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的报告、确诊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821例,其中死亡12例,均为恶性疟,输入来源地为非洲,病死率为1.7%。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分别报告病例432例(占52.6%)和389例(占47.4%)。在569例有诊断记录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380例首诊为疟疾,诊断正确率为66.8%(380/569)。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49.2%,178/362)明显低于疾控机构(97.6%,202/207)(χ~2=139.147,P0.01)。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分别为14.2%(18/127)、43.4%(23/53)、73.6%(67/97)和76.9%(70/91),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64,P0.01),而各级疾控机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0,P0.05)。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确诊的病例比例分别为48.9%(278/569)和51.1%(291/56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P0.05)。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的确诊比例分别为1.2%(7/569)、3.7%(21/569)、12.5%(71/569)和31.5%(179/569),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43,P0.01),各级疾控机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569,P0.01)。结论各级医疗机构间的首诊准确率和确诊率差异较明显,基层医疗单位主要根据镜检疟原虫来确诊疟疾病例,其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同级疾控机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云南省大理州外出疟疾病区务工及本地类似疟疾发热人员进行血涂片法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疟疾患者,遏制内源性病例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云南省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疟疾检验的寒颤、出汗以及高热等症状的患者取耳垂血,镜检查找疟原虫。结果共检测227例发热患者,检出疟疾71例,检出率31.28%;同时检测49例本地未外出的发热患者,无阳性病例检出;外出返乡发热居民166例,阳性69例,占总病例的97.18%(69/71);外来流动发热患者12例,阳性2例,占总病例数的2.82%(2/71);检出病例中,以间日疟居多,占67.6%,其次为恶性疟。结论对从病区返乡、外来及本地的类似疟疾的发热居民进行血涂片镜检,为及时确诊、治疗疟疾患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2.
重症疟疾救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疟疾由感染恶性疟原虫引起,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预后不良,并因原虫抗性使治疗复杂化。本指出了重症疟疾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其对策,以期减少误诊率,提高治疗的合理性,从而降低病率以及远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我省遭受特大洪灾,对疟疾的流行十分有利。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以及卫生部门的努力,将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不但有效地控制了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流行,而且全省疟疾发病率比去年有明显下降。 一、疟疾疫情 1991年全省共发生间日疟2 272例、发病率为 0.34/万,与1990年相比,发病人数减少534人,发病率下降24.44%。全省11个省辖市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74个疫情报告县(市、区)中,12个县(市、区)发病率上升,7个县(市、区)持平,55个县(市、区)下降。按县发病率统计,全省无疟疾病例报告和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计67个县(市、区)发病率在1/万~5/万的计 6个县(市、区);  相似文献   

14.
抗氯喹恶性疟在大部分恶性疟流行区的出现给疟疾治疗提出了严重挑战,寻找新药迫在眉睫。中国研制的咯萘啶对恶性疟和间日疟均有较高疗效,已用于治疗抗氯喹恶性疟,但对中、西非恶性疟的作用未被研究,作者通过体外方法测定咯萘啶对中、西非恶性疟的作用,并与氯喹、单去乙基阿莫地喹和阿莫吡咯喹相比较。氯喹敏感株(L-3)和抗性株(FCM29)为实验室培养,31例1991年10月至1992年2月从中、西非回法国的感染疟疾旅行者在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证实为单纯感染恶性疟且原虫密度≥0.1%者为试验对  相似文献   

15.
凶险型恶性疟疾临床分型及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全世界每年的疟疾患者超过 10 0万。我国的疟疾流行也较广泛 ,特别是近 10年来 ,随着人口的频繁流动 ,发病率逐年上升。 1996年 8月~ 1998年 5月 ,我们在马里共和国所收治的疟疾中有 4 2 5例属于凶险型疟疾。现就其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锡加索医疗点地处马里东南 ,为疟疾高发区。疟疾患者占门诊人数的 35 % ( 2 74 1/ 7832 ) ,其中恶性疟疾占92 .6 % ( 72 5 2 / 7832 ) ,属于凶险型占恶性疟疾的 5 .86 % ,占住院人数的 30 % ( 4 2 5 / 14 17)。 4 2 5例凶险型疟疾住院患者中 ,男 15 8例 ,女 2 6 7例 ,年龄在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6—2020年湖北省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消除疟疾后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0年湖北省网报疟疾病例资料,对病例感染虫种、感染来源地、三间分布和就诊情况等进行分析。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初诊确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湖北省2016—2020年共报告疟疾病例560例,全部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恶性疟387例(占69.11%)、间日疟75例(占13.39%)、卵形疟80例(占14.29%)、三日疟16例(占2.86%)、混合感染2例(占0.36%)。2016—2020年,报告疟疾病例数分别为151、 96、 127、 151和35例,其中2020年报告疟疾病例数较2019年下降76.82%。所有疟疾病例感染地来自4个洲的39个国家,其中输入病例数居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刚果(金)(117例)、尼日利亚(49例)、埃塞俄比亚(48例)、安哥拉(45例)和刚果(布)(32例)。2016—2020年各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 2和11月为病例报告的高峰月,报告病例数分别为77、 76和51例。湖北省除神农架林区外,16个市(州)均有疟疾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武汉(184例)、宜昌(81例)、黄石(56例)、襄阳(39例)和十堰(36例)。病例以20~49岁年龄组居多,占85.36%(478/560)。男性病例540例,女性20例,男女性别比为27∶1。报告疟疾病例中,361例(占64.47%)在发病后2 d内就诊,69例(占12.32%)在发病11 d后就诊。396例初诊诊断为疟疾,初诊确诊率为70.71%。病例初诊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73.21%,410/56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初诊确诊率为77.32%(317/410);在乡(镇)卫生院、个体医生和村卫生室初诊的分别为45例、 16例和27例,初诊确诊率分别为40.00%(18/45)、 1/16和11.11%(3/27),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初诊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44, P 0.05)。24 h内确诊的病例占55.89%(313/560),初诊至确诊时间间隔≥4 d的占26.43%(148/560)。疟疾病例主要由医疗机构确诊,占80.89%(453/560)。2016—2020年,湖北省报告2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结论 2016—2020年,湖北省报告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以恶性疟为主,武汉、 20~49年龄组、男性人群为主要分布。病例主要在医疗机构就诊,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初诊确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使用葡萄糖酸锑钠长疗程治疗1例利什曼原虫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追踪观察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患者1990年在四川省九寨沟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工作。1992年末出现发热、肝脾肿大,被多家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对症治疗无效,脾脏持续肿大,并出现严重贫血、消瘦。1994年经骨髓穿刺涂片镜检发现利什曼原虫,诊断为内脏利什曼病,给予葡萄糖酸锑钠(五价锑600 mg/d×6 d,静脉滴注)治疗,病情缓解。2010年8月,患者发现左上腹有包块,伴腹胀,再次行骨髓穿刺涂片镜检,发现利什曼原虫,再次给予葡萄糖酸锑钠(五价锑600 mg/d×6 d,静脉滴注)治疗,病情缓解。住院期间初筛HIV抗体阳性,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认为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仅为42个/μl,诊断为艾滋病(AIDS)。2011年7月,患者开始接受抗HIV常规治疗[拉米夫定(3TC)300 mg/d+齐多夫定(AZT)600 mg/d+依非韦伦(EFV)600 mg/d],治疗2个月后出现严重贫血,将AZT更换为替诺福韦(TDF)300 mg/d,长期服用3TC+TDF+EFV。2012年7月25日患者因"腹胀2年"入住本院,入院时呈重度贫血貌,肝脏位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脾脏下缘位于脐下7 cm,右缘位于前正中线右侧2 cm。骨髓涂片镜检查见利什曼原虫。继续给予抗HIV治疗(3TC+TDF+EFV),同时给予葡萄糖酸锑钠静脉滴注治疗内脏利什曼原虫感染[第1个疗程:先后给予葡萄糖酸锑钠(五价锑600 mg/d×4 d,1 200 mg/d×4 d)治疗,肝脾开始缩小后,改为隔天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锑钠(五价锑600 mg/次×22次)]。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给予1个疗程葡萄糖酸锑钠治疗(五价锑600 mg/次×18次)。3个疗程共计给予五价锑42 g治疗。2017年4月(抗利什曼原虫治疗结束后50个月)复诊,骨髓涂片检查未见利什曼原虫,CD4~+T淋巴细胞为249个/μl,HIV-RNA低于检测下限。结论对内脏利什曼原虫合并HIV感染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锑钠长疗程及抗HIV治疗,内脏利什曼感染获得治愈,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南昌市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方法 2016年5-9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南昌市在册管理的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HIV/AIDS患者血样和粪样,血样用于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提取粪便人芽囊原虫DNA基因组,PCR扩增人芽囊原虫小亚基核糖体核糖核酸(SSU r DNA)基因序列片段,对疑似阳性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通过基因序列比对进行确诊,并构建进化树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调查HIV阳性者505人,采集粪样505份、血样475份。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为4.16%(21/505),其中男性人芽囊原虫感染率为4.22%(18/427),女性为3.85%(3/78),两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来源于市辖各县区疾控中心美沙酮门诊、市传染病医院和市辖区各监狱医院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4%(4/107)、 1.62%(5/308)和13.33%(12/90),监狱医院来源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高于其他来源医疗机构(P <0.05)。血清CD4+T淋巴细胞计数> 400个/μl和≤400个/μl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分别为3.29%(5/152)、 4.64%(15/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测序结果显示,南昌市HIV/AIDS患者感染的人芽囊原虫亚型为ST1、 ST3和ST7,分别占4.76%(1/21)、 90.48%(19/21)和4.76%(1/21)。结论南昌市辖区监狱医院来源的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ST3亚型是南昌市HIV/AIDS患者主要感染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及氯喹治疗妊娠疟疾的疗效,对胎盘原虫血症及先天性疟疾的影响以及孕期用药安全。方法 选择妊娠疟疾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双氢青蒿素治疗组(治疗组)48例和氯喹治疗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①治疗组治愈率93.8%,对照组治愈率79.6%;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4h平均原虫下降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复燃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2组病例胎盘原虫血症和先天性疟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均未发现新生儿畸形病例,用药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氢青蒿素治疗妊娠疟疾疗效强于氯喹,但双氢青蒿素不能减少胎盘原虫血症及先天性疟疾的发生,其孕期安全性使用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广西残存嗜人按蚊分布区近10年疟疾发病特点、监测结果及其评价,为疟疾防治后期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9年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15个县(市)当地居民发热患者、外出回归农民工、外来人员的疟疾监测资料,分析疟疾感染率和病例分布,对媒介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15县共血检常住居民发热患者152.50万人次,病灶点居民5.85万人次,外出回归农民工3.82万人次,外来人口5.45万人次,4类人群血检阳性率依次为0.0079%(120/1 525 031)、0(0/58 502)、0.6902%(264/38 252)和0.1926%(105/54 516);共检出疟疾患者489例,本地感染病例占24.52%(120/489),外出回归感染病例占53.99%(264/489),外来病例占21.47%(105/489).环江县嗜人按蚊占按蚊总数的3.32%(227/6 832),重点人群IFA检测抗体阳性率为0.092%(49/53 112).结论 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当地传播病例主要分布在环江、南丹、融水、三江和上思等5县,输入性病例15县均有分布.人群抗体水平与疟疾流行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