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共110个椎体,均采用经椎弓根单侧PKP或合并另外一侧椎体成形术(PVP)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术后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值、VAS和Oswestry评分的疼痛改善情况、骨水泥的渗漏方式及比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110个椎体均穿刺成功,所有96个患者手术效果均满意,椎体骨水泥分布比较理想,手术时间约20~40min/椎体,骨水泥注射量约5.4ml/椎体,术后VAS和Oswestry疼痛评分较术前均明显缓解(P〈0.01),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改善(P〈0.01),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大部分渗漏发生在椎体前缘及前侧的静脉丛,总体发生率为56.3%。随访36个患者的40个椎体,1例有相邻椎体的骨折发生,1例患者治疗椎的前上缘(无骨水泥填充部位)发生了轻度的塌陷,但患者无不适。结论PKP或结合PVP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124例椎体成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共19例(15.32%)患者术后再发其它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12例(63.16%)包含邻近椎体再发压缩骨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选择PKP术式、较低的骨密度以及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再发椎体压缩骨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骨密度是唯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较低的骨密度是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分为A组、B组,各39例,A组接受经单侧入路PKP治疗,B组接受经双侧入路PK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骨水泥用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ODI评分显著下降,伤椎前缘、伤椎中央高度显著提高(均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B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侧入路相比,单侧入路PKP应用于OVCF患者中,手术用时更短,可减少骨水泥量及透视次数,在减轻疼痛、提高脊柱功能及椎体高度方面的效果与双侧入路相近,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我科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 方法 采用PKP技术治疗1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人,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痛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疼痛. 结果 所有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经过X线检查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有一定恢复. 结论 PKP技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PKP治疗。统计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腰部功能、伤椎生理结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42.16±5.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0.12±10.67)mL,住院时间平均为(5.67±1.21)d。术后,患者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伤椎Cobb角、伤椎楔变角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社会功能、神经状况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PKP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患者恢复较快,可提高腰部功能、生活质量,改善伤椎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50例椎体,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状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有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展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70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均得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3.41±0.98)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58±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及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s)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采取PKP及PKP合并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OVCFs112例,共126个椎体。回顾性总结治疗中的各种并发症及其发生比例,分析其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骨水泥渗漏66例(占52.4%),其中1例椎管内渗漏术后出现高热,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其他渗漏多数发生在椎前渗漏,少数出现终板破裂渗漏及椎板后渗漏。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未出现骨水泥的毒性反应,无穿刺导致动脉、神经根损伤,暂时性脊髓损伤1例,椎体穿刺错误1例,球囊破裂1例,疼痛缓解不明显1例,无术后感染病例。结论骨水泥渗漏是PKP治疗OVCFs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发生较少。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把握骨水泥的填充量,提高手术技巧,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目前广泛地应用于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中,但对于骨折累及椎管、椎体后壁有破裂甚至占位的爆裂性骨折,该技术曾一度被视为绝对手术禁忌。而中老年患者常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s,OVBF)。他们是否如同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那样从PVP和PKP手术中获益这个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探讨,希望评价该技术在OVBF患者中的风险与受益。本文主要综述近十多年来该技术在OVBF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PKP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角度。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7.9±1.2)分下降至术后24 h的(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1±0.8)分;ODI评分术前为83.7±4.9,术后24 h为33.2±3.9,末次随访时为27.8±3.6。患者术前椎体平均高度为(18.2±3.2) mm,术后24 h为(25.8±3.1) mm,末次随访时为(24.9±3.2) mm;术前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17.2°±3.2°,术后24 h为8.4°±3.1°,在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9.1°±3.1°,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角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单侧穿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伸展位间接复位加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人。结果:20例病人获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率为92%,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过伸位间接复位加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人手术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4例PKP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获随访12~57个月;根据病人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再骨折,将病人分为再骨折组和未再骨折组,对2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损伤节段数量、术前陈旧性楔形变椎体率及受累椎体数、骨水泥注入方式、骨水泥注射量、术后有无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术后后凸畸形角度和胸腰椎结构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4例病人术后再骨折13例(18例次)。单因素分析显示,PKP再骨折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均低于未再骨折组(P<0.01),术前陈旧性椎体楔形变率、术后胸腰椎结构异常率高于未再骨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低、骨密度低、术前有陈旧性椎体楔形变及胸腰椎结构异常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骨质疏松和胸腰椎结构的损伤程度是诱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密固达(Aclasta)药物治疗,分别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术前和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随访时间2个月~60个月,平均32.4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20~85 min(平均29 min),术中累计X线透视时间平均32 s,术中出血量为5~10 m L(平均7.5 m L),平均住院6 d,均在术后1~2 d佩戴腰围下床。术前第1天及术后1个月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Vas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密固达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创伤小、疗效肯定、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预防患者再发骨折风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塌陷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相关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宝鸡市人民医院骨科行PKP手术治疗的139例单节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根据末次随访时X线复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再塌陷组20例和未塌陷组119例。对收集、测量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由此得出影响单节段OVCF患者PKP术后再塌陷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椎体、术椎压缩率、术前及术后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有无渗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椎前缘高度恢复率、骨密度T值、骨水泥分布、骨水泥弥散类型、骨水泥未与上下终板同时接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椎前缘高度恢复过度、骨水泥呈团块状分布、骨水泥呈致密型、骨水泥未与上下终板同时接触均是影响单节段OVCF...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可造成严重和持续的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经皮椎体成形术已逐渐成为一线治疗方案。标准的双椎弓根入路是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最常用的入路。单侧穿刺因能缩短手术时间,更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逐渐被临床医生关注和采用。我院自2004年12月~2007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外上方入路法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3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老年椎体骨折术后再发骨折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行PKP术治疗的14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研究,术后3年持续进行跟踪随访,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折组(n=22)与正常组(n=118),探讨分析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骨折组患者年龄比正常组显著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骨密度(BMD)比正常组显著低,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的损伤椎体数量、单节骨水泥用量、骨水泥发生渗漏、手术前后椎体的高度变化及后凸角变化与正常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PKP术后再发骨折危险因素发现,患者的年龄、BMD水平、损伤椎体数量、单节骨水泥用量、骨水泥发生渗漏、手术前后椎体的高度变化及后凸角变化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防控措施,有利于预防老年椎体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