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蒿素类药物抗寄生虫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出的一种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结构的化学物质.其化学结构经改进,形成了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还原青蒿素等衍生物.青蒿素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具有吸收好、分布广、排泄和代谢快及高效、低毒等优点.但其抗寄生虫作用机制复杂,且对不同种寄生虫或同种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不尽相同.国内外学者对该类药物抗寄生虫作用做了较多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蒿素类药物对寄生虫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除抗疟疾外,对心血管系统也具有保护作用.青蒿素通过增加收缩型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表达、干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等机制,发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抑制心肌梗死等作用,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类药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但该类药物存在半衰期短、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治疗效果。与游离药物相比,负载青蒿素类药物的纳米递送系统不仅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延长体内循环时间,还可增强药物运输的肿瘤靶向性,具有更显著的抗肿瘤效果。目前,青蒿素类药物的纳米递送体系包括脂质体、纳米粒、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聚合物胶束、囊泡、自微乳以及纳米前药等,每种纳米递送体系均具有各自的优点及待改进之处,对其进行总结可为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蒿素体外抗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的作用。方法 以CVB3感染HeLa细胞为实验模型,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半定量RT-PCR实验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的方法,观察分析青蒿素对CVB3的直接灭活、阻断吸附和抑制复制的作用,以及青蒿素对CVB3在感染细胞内核酸复制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青蒿素不同程度地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病毒复制,明显抑制CVB3核酸复制与蛋白表达,未发现有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结论 青蒿素类药物具有体外抗CVB3的作用,其抗病毒机制是通过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病毒复制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替代氯喹治疗恶性疟最有效的一线药物之一被全世界恶性疟原虫流行区广泛使用,拯救了数100万计生命。随着长时间的广泛使用,其敏感性呈缓慢下降趋势。研究一种新抗疟药需要历时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为保护青蒿素类药物,延缓抗性产生与发展,全球科研工作者开展大量研究,并且取得可喜成果。本文对青蒿素类药物的发展和使用,青蒿素类药物敏感性监测和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替代氯喹治疗恶性疟最有效的一线药物之一被全世界恶性疟原虫流行区广泛使用,拯救了数100万计生命。随着长时间的广泛使用,其敏感性呈缓慢下降趋势。研究一种新抗疟药需要历时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为保护青蒿素类药物,延缓抗性产生与发展,全球科研工作者开展大量研究,并且取得可喜成果。本文对青蒿素类药物的发展和使用,青蒿素类药物敏感性监测和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弓形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由其引起的弓形虫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流行,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目前仍没有理想的抗弓形虫的药物。该文综述了体内、外实验中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弓形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疟疾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青蒿素类药物是目前首选的抗疟药.随着青蒿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有潜在产生青蒿素抗性及抗性广泛扩散的风险.体内外药物敏感性测试均显示有产生青蒿素抗性的趋势.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有关青蒿素抗性的可能机制、检测方法及应对策略等进行归纳讨论.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70年代 ,我国学者自中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抗疟药青蒿素之后 ,又陆续合成了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等有效衍生物。这类药物的问世 ,在抗疟药物研究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目前疟原虫对传统抗疟药普遍产生抗性情况下 ,青蒿素类抗疟药投入使用十余年 ,迄今尚未见抗药性出现 ,故其抗疟作用机制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青蒿素类药物具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 ,阐明其作用机制 ,对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抗疟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蒿素类抗疟药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铁介导的自由基生成及烷化蛋白质作用业已证明 ,铁 (包括…  相似文献   

10.
恶性疟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由于长期抗疟药的使用,目前恶性疟原虫对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奎宁抗药性产生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也是至今唯一没有出现普遍抗药性的抗疟药。但是,近年不少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正逐渐下降,提示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药性正在形成。本文就近期青蒿素药抗药性的现状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6月10日至1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关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疟治疗中应用的非正式咨询会议,会议的目的在3个:1)根据新近研究和现场应用的经验,讨论世界卫生组织已有的朋关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和使用的建议:2)世界卫生组织在对不同流行病学情况下正确选择和使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提出指导性建议;3)确定今后需垢研究和开发,本要介绍了这次非正式咨询会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青蒿素 蒿甲醚 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蒿素(artemisine)是自黄花蒿(artemlslaannu-aL.)中提取的抗疟药。80年代初,我国学者又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血吸虫童虫的作用。现就其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筛选、研制过程1981年陈德基等试用青蒿素油和油混悬液二种剂型治疗慢性血吸虫病103例,结果疗效较差,剂型使用不便,普遍出现发热反应,未再扩大试验[l,l。j。1985年李思温等曾试用青蒿素合并吹哺丙胺预防血吸虫病,也因副反应重而未能继续试验。1987年4月和9月,卫生部相继批准青蒿貌酯(artesunate)、蒿甲醇(artemether)为抗疟新药,同期由浙江、上海寄研…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血脂、稳定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中。该文对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及在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应用广泛的调脂药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与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无关。他汀类药物除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聚集,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以及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5.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6月10日至1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关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疟治疗中应用的非正式咨询会议。会议的目的有3个:1)根据新近研究和现场应用的经验,讨论世界卫生组织已有的有关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和使用的建议;2)世界卫生组织对在不同流行病学情况下正确选择和使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提出指导性建议;3)确定今后需进行的研究和开发。本文摘要介绍了这次非正式咨询会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抗寄生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蒿素是抗疟原虫的中药,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1972年,科学家分离出该药,并被正式命名为青蒿素,它能溶解于低沸点的溶剂,并呈无色的针状结晶.实验显示,青蒿素能非常活跃的抗疟原虫红细胞内期,但对红细胞外期和配子体期没有作用[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除了传统的降脂作用外,还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和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功能等,这些作用同样可以影响炎性气道疾病,他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已经过许多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最经典和有效的调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新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外,还具有抗炎症反应、抗氧化损伤、免疫调节甚至抑制病原体的作用。在流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肺损伤、肺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均有全身或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失调和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参与,而他汀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决定了其在这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汀类药物是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是一种有效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目前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降低升高的脂质水平和心血管的危险度。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了其明确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之外,还发挥着许多非调脂作用,包括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抗炎和免疫调节反应等。临床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冠状动脉血管病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预防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因此.单用其调脂作用并不能正确解释他汀类药物全部的临床收益。实验研究表明,炎症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抗炎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这种抗炎作用可能对患有自身免疫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有着较为乐观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他汀类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雯  黄克武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7):1343-134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特征是气道、肺实质与全身的慢性炎症及进行性肺功能减退,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近期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多效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效应可能对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以及增强吸入性皮质激素抗炎效应、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