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影响下腰痛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术后的运动疗法,对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9年。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结果:58例患者术后经1~28个月,平均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55例,缓解3例。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内分别为(1.4&;#177;0.1),(24、9&;#177;1.5)和(1.8&;#177;0.2)kPa.术后分别为(0.9&;#177;0、1),(21.6&;#177;1.6)和(0.9&;#177;0.1)kP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04,2.32,3.21,P&;lt;0.05或0、01)。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177;0.02)kHzR(o、09&;#177;0.01)kHz(P&;lt;0.05)。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 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 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 方法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方法诊断为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者39例,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8~66岁,平均40.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5.5年.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2d开始进行腰、腹肌功能训练. 结果治疗后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统计结果分别为(6.6±0.7),(160.3±11.15)和(6.9±0.8)mmHg[术前分别为(11.1±0.7),(188.1±12.08)和(14.1±1.2)mmHg],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和(0.09±0.01)kHz. 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腰、腹肌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结果 :6 5例患者术后经 1~ 2 8个月、平均 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 ,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 ,5 7例消失 ,8例缓解。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内统计结果分别为 (1.4± 0 .1)、(2 4 .9± 1.5 )和 (1.8± 0 .2 )kPa ,术后分别为 (0 .9± 0 .1)、(2 1.6± 1.6 )和 (0 .9± 0 .1)kPa(P <0 .0 5 )。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0 .17± 0 .0 2 )kHz和 (0 .0 9± 0 .0 1)kHz(P <0 .0 5 )。结论 :采用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和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影响下腰痛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术后的运动疗法,对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9年。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结果:58例患者术后经1~28个月,平均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55例,缓解3例。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kHz和(0.09±0.01)kHz(P<0.05)。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痛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5份竖脊肌组织标本取自2007-05/09,年龄29-49岁,平均(34.7±12.6)岁,其中10份为正常人标本,15份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标本,根据年龄正常标本分为30-37岁和38-45岁2个对照组;非正常标本分为29~34岁、35~43岁和44~49岁组,每组5例.方法:取各组标本提取DNA,采用Southen Blotting杂交技术,测量各组标本竖脊肌组织骨骼肌细胞端粒长度.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竖脊肌组织与jF常组织端粒酶长度.结果: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明显比正常人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4~49岁组最短,29~34岁组其次.结论:端粒的异常状态参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变的过程中,端粒长度明显变短,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曾荣  金勋杰  孙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32-4733
目的:探讨椎弓根复位固定系统与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hreaded fusioncase,TFC)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临床按以上术式共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病例38例,术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理疗等康复治疗,对JOA评分好转率、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病例平均随访10.5个月,平均JOA评分好转率为81.5%。优良率86.8%,术前滑脱率(38.8&;#177;9.7)%,术后滑脱率(9.4&;#177;4.0)%,最终随访时滑脱率(9.1&;#177;3.9)%,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lt;0.01)。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5.1&;#177;0.9)mm。术后为(9.8&;#177;1.0)mm,最终随访时为(9.3&;#177;0.9)mm,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7,P&;lt;0.01),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内置物断裂、移位情况。结论:该术式能充分进行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体间复位,固定较牢固,融合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方法。康复治疗对减轻患者术后腰痛及减少神经症状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年来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7-03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下腰痛,腰肌劳损,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link2000-01/2007-03及Embase数据库2003-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LBP,lumbar muscle strain,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慢性下腰痛、肌内压测定有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检索到45篇关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最终纳入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目前尚未被普遍认识,但是1981年Peck就首次报道腰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并提出该病可能是下腰痛原因之一。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与其他部位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理变化相似,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肌肉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这是腰肌劳损形成的重要病理原因之一。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需要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结合骨筋膜间隔内压力测定。骨筋膜间隔内压力的直接测定仍然是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目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四肢部位都趋向于行解压手术治疗,腰骶部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意见不一,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酸痛症状但疗效没有确切的统计学依据,并且不能预防阻止受压的骨骼肌变性。筋膜切开解压术是针对此病的基本疗法,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术前术后效果明显。因此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对预防或减少慢性腰肌劳损所致的慢性腰痛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可引起下腰痛,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起效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手术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跃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40-142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 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 back pain,compartment 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 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选择2001—06/2004—06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年龄45-68岁)作为观察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年龄47—66岁)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观察期为6个月。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者就诊时分别测定血液黏度,并对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观察。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12.8&;#177;1.7),(6.52&;#177;0.65),(5.6&;#177;0.6),(1.68&;#177;0.08)mPa&;#183;s和(56.2&;#177;5.1)%],显著高于对照组[(9.2&;#177;1.4),(5.30&;#177;1.40),(4.4&;#177;0.5),(1.57&;#177;0.10)mPa&;#183;s,(41.8&;#177;6.5)%和P&;lt;0.01]。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中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5&;#177;1.2),(5.54&;#177;0.22),(1.63&;#177;0.09)mPa&;#183;s,(45.1&;#177;4.9)%,P&;lt;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黏度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增高,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国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运动方案,但因运动量过大或过小、依从性差等,不适用于老年及病情稍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工作中需要具有依从性好、运动量适中和可重复性的运动方案。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运动训练干预后,运动耐量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的对比观察。对象:选择2002-8/2003-10湖北武汉协和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2.69&;#177;0.13)级,心力衰竭病程均&;gt;6个月。随机将患者分为运动组(n=34)和对照组(n=36)。运动组男19例,女15例,心功能分级为(2.68&;#177;0.12)级;对照组(n=36),男19例,女17例。方法:运动组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自行车测力计训练、平板步行训练和徒步行走训练;对照组患者限制活动3周。所有患者试验前后在自觉劳累程度记分相同的状态下进行6min步行试验;实验前后于清晨空腹抽取肘前静脉血5mL,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min步行距离、血浆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级别比较。结果:最终进入结果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运动组干预后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385&;#177;30)m,(43&;#177;5)%;(324&;#177;35)m,(39&;#177;6)%;(292&;#177;30)m,(35&;#177;4)%,P&;lt;0.05]。运动组干预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心功能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0.86&;#177;0.25)pmol/L,(2.05&;#177;0.48)nmol/L,(1.89&;#177;0.11)级;(1.00&;#177;0.25)pmol/L,(2.2l&;#177;0.47)nmol/L,(2.45&;#177;0.12)级;(1.12&;#177;0.23)pmol/L,(2.46&;#177;0.53)nmol/L,(2.68&;#177;0.12)级,P&;lt;0.05~0.01]。结论:本文中制定的运动训练方案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及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个体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钱月楼  胡延林  陈浩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172-3173,T001
目的:探讨植入血管的变性骨骼肌桥接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加只日本大耳白兔左侧面神经上颊支缺损l0mm为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B两组,A组用血管植入的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B组作为对照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结果:术后6个月电生理检测:A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NAP)(920&;#177;436)μV,振幅积分(NAPA)(0.79&;#177;0.14)mV&;#183;ms,而B组NAP(1103&;#177;486)μV,NAPA(0.93&;#177;0.26)mV&;#183;ms,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A组神经传导速度(NCV)(32.6&;#177;4.3)m/s,而B组NCV(42.5&;#177;5.7)m/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1)。肌桥中段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A组神经纤维总数(4042&;#177;719)条和神经纤维密度(15.2&;#177;1.9)%,B组相应指标分别是(4481&;#177;689)条和(16.4&;#177;2.1)%,两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gt;0.05)。结论:血管植入自体变性骨骼肌可有效引导神经再生并修复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以及改善脊柱生理曲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2005安陆市普爱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2例,给予AF系统内固定,同时12例行半椎板切除减压,1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32例行横突间及关节突植骨融合。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随访时拍摄X射线片,在侧位片上测量伤椎前后缘的高度及Cobb角,计算椎体前后缘高度与伤前值比的百分率;同时按Frankel标准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A~E5级,A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E为感觉及运动正常)。结果:42例全部完成1年随访,38例完成3年随访。①Cobb角: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23.5&;#177;9.7)&;#176;,(3.0&;#177;2.5)&;#176;,(9.0&;#177;2.3)&;#176;,(11.0&;#177;2.1)&;#176;,P〈0.01]。②前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41.0&;#177;21.2)%,(94.0&;#177;9.6)%,(91.0&;#177;8.5)%,(90.0&;#177;6.5)%,P〈0.011。③后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68.0&;#177;16.7)%,(95.5&;#177;7.5)%,(94.5&;#177;7.6)%,〈93.5&;#177;5.6)%,P〈0.011。④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除2例术后随访无恢复外,不完全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一两级恢复,无一例加重。⑤术后1例螺钉松动,2例发生断钉。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理学性能优越,大多数患者可恢复解剖复位,但仍存在术后固定失败和矫正度的丢失问题,与未充分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没及时取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396耳发病年龄与听力的关系。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1993-01/1998-12收治的慢性中耳炎患者396耳进行了患者年龄与听力关系的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学分析。396耳中男212耳,女184耳。用美国08822型电测听检测仪测定患者的骨气导阈值,记录出听力图。将患者按年龄分成6组,&;lt;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gt;60岁。观察术前骨气导阈值,听骨链改变,手术前后纯音听力改变。资料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6耳均取得各项测试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发病年龄6~71岁胆脂瘤型中耳炎占53.0%(210/396);非胆脂瘤型中耳炎占470%(186/396);全聋占4.8%(19/396),6~71,以&;gt;60岁以上组患者多见(3/13)。②术前骨导阈:术前平均骨导阈在各个年龄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导阈提高,各年龄组平均骨导阈值依次为(5.4&;#177;6.3,9.1&;#177;8.2,11.2&;#177;9.6,15.1&;#177;9.8,19.5&;#177;11.6,26.2&;#177;11.2)。骨导阈值超过30dB以上占6.1%(24/396)。胆脂瘤型术前骨导阈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14.6&;#177;9.9,8.9&;#177;8.2,P&;lt;0.01),尤其在骨导阈超过30dB以上胆脂瘤型发病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23/11.0,1/0.5,P&;lt;0.05)。③听骨链改变:术中发现听骨链破坏的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听骨链破坏占76%,而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破坏只占2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lt;0.05)。④各年龄组术后听力改变:&;lt;60岁各年龄组之间术后听力提高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而&;gt;60岁者术后听力改善较差。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平均增高5.2dB;而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听力平均提高为12.7dB。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听力恢复效果明显(P&;lt;0.05)。结论:①年龄对骨导阈的水平有明显的影响,青少年患者很少出现感觉神经性聋。②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导阈明显升高,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骨导阈升高常见。③在30岁以上的患者中耳结构的变化比青少年更严重,特别是听骨链的破坏更为明显。④鼓室成型术对青少年和成年人各年龄组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改善有效,60岁以上的患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行鼓室成型术提高和弥补损伤的听力。  相似文献   

15.
余远举  刘军  张浩  许泳涛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154-154,157,i006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1周,1年,2年的疗效。方法荆州市中心医院骨科2002—03/2004—08进行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及术后2年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进行评分,计算出该手术治疗后的改善率,同时进行主观满意度分级。结果术前平均下腰痛评分为(16.56&;#177;2.25),术后1周、1年及2年平均下腰痛评分为(26.38&;#177;1.77),(24.47&;#177;2.31),(21.33&;#177;2.55),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5.69&;#177;5.46)%,(60.79&;#177;5.81)%,(48.88&;#177;6.57)%,主观满意度优良率分别为83%(45/56),60%(19/32),50%(10/19)。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1周,1年,2年下腰痛评分逐渐降低,说明减轻患者的疼痛是肯定的,但平均改善率和主观满意度优良率逐渐降低,远期疗效还不能肯定,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静息心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增加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其静息心率、血糖、血脂,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10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组研究。结果:高血压组静息心率[(78.25&;#177;9.12)次/m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11&;#177;11.02)次/min,P&;lt;0.05],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RHR高于无左室肥厚者[(81.92&;#177;7.11),(72.90&;#177;9.01)次/min,P&;lt;0.05];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组RHR高于血糖、血脂正常者[(80.31&;#177;8.80),(75.11&;#177;9.20)次/min,P&;lt;0.05];[(79.81&;#177;9.30),(74.32&;#177;8.20)次/rain,P&;lt;O.05]。结论: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高血压并代谢异常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肉毒毒素A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双盲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颈部骨骼肌源性头痛目前尚无治疗的有效方法,观察肉毒毒素A治疗颈部骨骼肌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原则,将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浓度为50U/ml肉毒毒素A溶液和生理盐水颈部多个肌筋膜扳机点注射。结果:头痛情况采用头痛月天数和头痛指数进行评估,治疗组在治疗后两周、四周时头痛月天数(2.0&;#177;2.4,2.2&;#177;2.6)和头痛指数(2.5&;#177;3.5,3.5&;#177;3.6)明显减低,和对照组(14.6&;#177;5.2,16.1&;#177;5.2和24.2&;#177;14.1,26.3&;#177;11.2)及治疗前(14.7&;#177;5.8和32.6&;#177;19.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肉毒毒素A颈部肌筋膜扳机点注射是治疗颈部骨骼肌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补气养阴清热活血方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非禁用药物)补气养阴清热活血方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分实验组灌服补气养阴清热活血液,运动对照组和正常组灌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10只。检测各组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力竭游泳后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vdrogenae actlvity,LDH)活性和血清肌酸激酶、血清LDH活性;力竭运动结束3h后(恢复期)的血糖浓度、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结果:灌服补气养阴清热活血液组小鼠2次力竭游泳时间[分别为(38.38&;#177;6.51),(35.83&;#177;8,65)min]较运动对照组[分别(28.41&;#177;5.38),(23.43&;#177;6.84)min]明显延长,差异显著性意义(t=4.72,4.86,P均&;lt;0.01);实验组骨骼肌LDH[(13.37&;#177;1.60)μkat],SOD[(49.38&;#177;11.77)μkat]、肌酸激酶(75.47&;#177;20.03)μkat]活性和血清LDH(10.14&;#177;2.88)μkat],肌酸激酶(30.11&;#177;5.61)μkat]活性较运动对照组[分别为(1.09&;#177;1.83),(43.40&;#177;8.88),(44.75&;#177;207.14),(14.01&;#177;3.16),(91.46&;#177;16.50)μkat]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6.3,P均&;lt;0.01);实验组力竭游泳3h后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mg/g)的增加[分别为(3.91&;#177;0.84),(24.87&;#177;11.54)]较运动对照组[分别为(2.58&;#177;0.62),(14.34&;#177;7.34)]明显加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23,4.65,P均&;lt;0.01)。结论:补气养阴清热活血方具有抗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槐甙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槐甙胶囊防治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方法:22例腰椎(L1,L2,L3,L4)骨密度低于一个标准差以下的绝经后患者入选,每日口服槐甙胶囊60mg,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检查腰椎和前臂骨密度;血清雌二醇、睾酮、尿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骨钙素、血浆Ⅰ型胶原羧基前体肽(procollagen type I C-terminal peptide,PICP)、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yr);观察治疗前后腰背静息痛和运动痛。结果:槐甙胶囊治疗前后绝经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769&;#177;0.206),(0.816&;#177;0.212)g/cm^2,t=-2.855,P=0.009;L3:(0.915&;#177;0.188),(0.958&;#177;0.205)g/cm^2=-2.137,P=0.044;L2-4:(0.889&;#177;0.197),(0.92&;#177;0.204)g/cm^2,t=-2.256,P=0.035];睾酮[(0.283&;#177;0.131),(0.236&;#177;0.133)ng/mL]和FSH[(52.988&;#177;23.113)mIU/mL,(44.225&;#177;18.144)mIU/m1]均有显著下降(t=2.9864,P=0.007;t=2.624,P=0.016);骨吸收指标尿Dpyr显著下降(t=3.856,P=0.001);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静息痛和运动通有显著性意义(静息痛:t=9.566,P=0.001;运动痛:t=6.797,P=0.001)。结论:槐甙胶囊有改善绝经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20.
握力运动对Colles骨折患者桡骨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握握力器运动方式与传统功能锻炼方式比较,探讨握力运动对Colles骨折患者桡骨骨密度下降的影响。方法:43例初发Colles骨折患者,骨折后均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运动组23例。运动组在固定后每天进行握握力器运动,3次/d,每次一两分钟。对照组只进行简单的腕部活动。固定4周后,拆除小夹板,固定6周后用HB-6012型二维单光子骨密度仪测定全部患者的桡骨骨宽、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运动组和对照组的桡骨骨宽值分别为(2.31&;#177;0.14)cm和(1.97&;#177;0.16)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48,P&;lt;0.05);运动组和对照组的骨矿含量分别为(0.874&;#177;0.150)g/cm和(0.620&;#177;0.140)g/cm,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987、P&;lt;0.01);运动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值分别为(0.382&;#177;0.070)g/cm^2和(0.312&;#177;0.020)g/cm^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243,P&;lt;0.01)。结论:Colles骨折小夹板固定后采用握力健身器运动可以预防桡骨骨密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