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心脏跳动下与心脏静止时心内直视手术对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方法:3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为心脏跳动组(n=17,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中鼻咽温度为32℃~34℃)和心脏静止组(n=18,术中阻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中鼻咽温度为25℃~27℃),动态观察围术期血液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水平变化。 结果:心脏跳动组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从转流毕到术后24h均高于心脏静止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结论: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由于其高灌注流量和较高的体外循环温度对机体创伤较大,对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水平影响也较严重。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角度,我们推崇传统的术中阻断升主动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中低温不阻断心肌血流室颤性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263例患者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94例)及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169例),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后阻断上、下腔静脉并降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如手术位于主动脉根部的成人患者,则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分别于浅低温心脏不停跳(32±1)℃、中低温室颤性停搏(26℃~27℃)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浅低温组手术死亡4例,中低温组死亡3例。两组术中转机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强心药物的使用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中低温室颤性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但在中低温下手术更有利于心内的操作,对血液的保护效果更优,可推荐成为一种安全、可行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1999年3月,我院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20例,其中66例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实施了心内直视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0例,女36例;年龄1岁7个月~47岁,体重9~49kg,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7~58分钟。其中房间隔缺损35例,室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肺动脉瓣狭窄6例,右室双腔心3例,法乐氏三联症4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3例,二尖瓣置换4例。1.2 手术方法和步骤 经前正中切口进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后鼻咽降温至34°C。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升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在心脏跳动下…  相似文献   

4.
不阻断心肌行心内手术体外循环方法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阻断心肌是心内直视手术时的最好心肌保护方法。我院自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在心脏跳动下行心脏手术26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共观察2组。第1组为不阻断组,即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手术26例。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15~...  相似文献   

5.
先心病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附55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应用体会。方法 :5 5 5例先心病患者采用该手术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置左心房引流管 ,降温至 32± 1℃并维持 ,仅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主动脉 ,维持灌注压在 6 0mmHg左右 ,心脏跳动下施行畸形矫正 ,方法同停跳手术。结果 :死亡 11例 (死亡率 2 .0 % ) ,其余均痊愈出院 ,随访 1~ 13个月 ,恢复良好。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停机后应用硝普钠引起皮下液性包块2例报告如下。例1 男,15岁,23kg。1987年3月27日在体外循环下行法乐氏三联症根治术。术中降温至鼻咽温19.5℃。阻断升主动脉52′。心脏复跳后15′经左踝静脉滴注0.01%硝普钠(8滴/min)。手术时间5h30′。滴注硝普钠2h30′,术后清醒时发现左足跟偏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心脏跳动心内直视手术在婴幼儿中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20例婴幼儿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均采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置左心房引流管,降温至(32±1)℃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60mmHg(1mmHg=0133kPa),心脏跳动下进行心内畸形矫正,方法同停跳下手术。结果早期手术死亡20例(死亡率48%),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13例,右心功能衰竭死亡2例,严重低氧血症死亡1例,心律紊乱死亡2例,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死亡各1例。术后残余室间隔微量分流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恢复良好。结论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应用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的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8.
心内直视手术一般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及心脏停跳液灌注保护心肌,其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我院2002年4月-2003年4月在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室颤)下,对42例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7年11月-2008年7月,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手术346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1月-2008年7月,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手术346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