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198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收载文章50篇,涉及到50种中药的异物同名品种984个,附图301幅,每篇均有本草考证,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核实古今用药,探讨了中药的正品,并提出了澄清中药混乱品种的意见。此书的作者另外在《论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中的变迁与发展》一文中论述了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概况,并归结为若干个不同的类型,对发生变迁的主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共收载方剂314首,其方剂组成严谨,疗效确实,立方用药,纯而不杂。故后世医家称之为“医方之鼻祖”。笔者临床近30年,深感经方应用之广泛,疗效之可靠,现举验案5则如下。1小柴胡汤治疗夜半咳嗽马某,男,18岁。1999-11-27就诊。淋雨伤寒后咳嗽2个月  相似文献   

3.
炮制中药的使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之一.《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学习的基础,不仅在对理法方药的分析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同时对于临床炮制药物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黄为《伤寒论》收载方剂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伤寒论》收载了酒洗、去皮、生用及麻沸汤渍之4种大黄的炮制方法.药物的炮制方法与其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酒洗多用...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药对配伍规律与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伤寒论》方剂组成的一种特定形成--药对的配伍规律及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伤寒论》的药对是方剂组成的核心和基础,具备了方剂的基本方治功能,体现了方剂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5.
陈文贵 《山西中医》1991,7(5):27-28
临床治病的疗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有时尽管医生立法处方无误,但疗效亦不高,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乃为药物因素所致,如药物与方剂中名虽同,但基原品种不符,所谓“方、药不符”以及药物用法不当等等,今特就此抒之拙见,供同道参考。一、中药材名称混乱(一)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古今中药材命名方式繁多  相似文献   

6.
东汉著名中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内容丰富,法度严谨,辨证论治自成体系。所载诸方用药精简,疗效卓著。认真地研究《伤寒论》方剂,是研究、探讨《伤寒论》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方剂分布、药物组成、加减衍化、煎法、服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伤寒论》的113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望指正。  相似文献   

7.
杏林掇拾     
一、药不在多,中病则灵医者之职责是治病救人,遣方用药必须精思覃虑,力求精简,有的放矢. 《伤寒论》各方少则一二味,多则八九味,用十味以上的为数极少。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承气汤、白虎汤、四逆汤等均只寥寥几味,由于用药精简,针对性极强,所以有显著疗效.《汤头歌诀》中收载历代著名方剂三百余首,其药物组成一般也多在十味以内。临床还常见某些危重疑难病症虽屡经治疗而无效,后改用单验方而痊者,因此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之说,说明用药不在多,中病则灵.  相似文献   

8.
对《伤寒论》方剂组成的一种特定形式——药对的配伍规律及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伤寒论》的药对是方剂组成的核心和基础 ,具备了方剂的基本主治功能 ,体现了方剂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秀英 《河南中医》2002,22(3):66-66
从《神农本草经》收载中药 36 5种发展到现代本草书籍收载的 5 70 0多种 ,中药品种是随着时代变迁、品种变异、部位分列及新品种的发掘而逐渐增加。由于中药品种繁多 ,往往导致临床用药混淆 ,影响中药疗效。笔者调查发现 ,以下 5种情况是造成中药临床应用混淆的主要原因。1 书籍收载差异我国历代本草书籍出版较多 ,由于某些书籍刊印中有差异 ,致使临床混淆。如五加皮与香加皮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将五加皮列为香加皮别名。因此本地区有将二种不同药物混淆应用者。《中国药典》收载之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 ,即北五加皮。五加之…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书中的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因其丰富的方剂内容被尊称为“方书之祖”。《伤寒论》中有丰富的治疗方法, 从治疗大法到具体治法直至方药应用,层次井然。多种多样的治法既有原则性, 又有灵活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仲景著书运用了依证立法、依法立方、依方立药的法则,因而对症候的诊察、判断和立方用药都十分谨慎,非常运合临床应用。《伤寒论》共收载方剂113方,应用药物82种。笔者在其汤药的众多服法规定中发现,“粥”的应用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11.
经方在文中专指《伤寒论》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仲景论广伊伊汤液,著述《伤寒论》。《伤寒论》用药遵循《神农本草经》。古代医家对本草的阴阳特性、四气五味、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方法、性味、用药禁忌、配伍、剂量、熬煮、服药时间等方面记述详备。《伤寒论》云:"一服愈,不必尽剂。"古人用药,除宿病固病外,其效只在半剂、一二剂之间。考证经方有效量,准确地了解掌握古今本草性能变化,熟悉中药材市场基本情况,辨别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中药饮片与加工炮制及有效剂量、煎药服药方法等,对经方的临床应用和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笔者仅对《伤寒论》经方用药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经典方剂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赛美 《国医论坛》1999,14(5):41-44
“经方”,专指汉方医家张仲景创制的方剂,以其配伍严谨,用药精炼,疗效确切,适应性强而被誉为“医方之祖”。而经典方剂,则因其为中医经典医著《伤寒论》、《金匾要略》、《温病学》所载而获其名。其理法方药一线贯通,或病证结合,或汤方证一体,是《伤寒论》、《金鹰要略》、《温病学》的显著特点,也是三门课程合而为一,成为当今“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经典方剂研究不仅能深入揭示张仲景、吴胡通、叶天土、薛生白等著名医家制方之蕴义,从微观上阐释六经、脏四、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实质,促进学科学术发展,而且…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功效卓著,结构严密,用药精当。仔细分析这些方剂的结构,可以看出,组成这些方剂的基本要素是“药对”,如桂枝汤中的桂枝配伍芍药,白虎汤中的知母配石膏等等。如能掌握药对,便掌握了处方用药的要领与核心。仲景方中的药对不下百余种,现择其要者,简论于下。  相似文献   

14.
甘桔汤及甘桔二药配伍运用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现行版《中医方剂大辞典》方考、收载 ,甘桔汤由甘草、桔梗二药组成的仅三首方 ,方源最早见于《医方大成》卷七引《局方》 ,实为《伤寒论》“桔梗汤”之异名。《伤寒论》311条 :“少阴病 ,二三日 ,咽痛者 ,可与甘草汤。不瘥者 ,与桔梗汤”。桔梗汤 ,后世名甘桔汤 ,为治疗咽喉痛的基本方 ,治疗咽喉痛诸方大多由此方加味而成。因而甘桔汤衍化的多味方达二十四方 ,方源最早为《易简方》 ,实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荆芥汤”之异名。此类方剂扩展了甘桔汤的功效主治 ,多有宣肺祛痰 ,利咽宽胸 ,解毒排脓之功。主治风热客于少阴 ,咽喉肿痛 ;…  相似文献   

15.
杨亮  李富贤 《陕西中医》2016,(10):1421-1422
目的:考证《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现版药典未收录药名临床应用情况,使古今应用实物一致,保证临床疗效。方法:查阅古今大量资料,结合现代名家应用情况。结论:考证了38味现药典未收录药名实际应用品种,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伤寒论》汤方中木通和通草的品种、入药部位之历史变异进行研究,使其明实相符,以利后者研读和对“经方”的继承、研究、开发和利用。方法:对历代中医、药文献,从药用植物形态学及该药的实际药性功能,所用药物品种与主治疾病相协调,不能相互矛盾等进行考证。结果:《伤寒论》汤方中部分药物古今有别。结论:《伤寒论》汤方中所用通草丁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K.Koch.应是现今木通科藤本植物木通Akebia quinota (Thunb.)Decne.  相似文献   

17.
历代度量衡是有差别的,所以,虽经多方考证,《伤寒论》的药量折算至今尚未统一标准。考证《伤寒论》用药剂量折算当今克量,确属必要,起码会促进《伤寒论》用药的研究,相信这个问题终究会被证实和统一的。然而,考证是为了治病,况古今药物的质量与种类,病人的体质与病情,气候的高下冷暖,均有所变异,经方之用,应遵古而不泥。所以,我认为:  相似文献   

18.
黄药子的本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药子为常用中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甲状腺肿、咳喘等,并用于止血。黄药子在市场上和使用中一直存在品种混乱现象,历代本草中亦屡经变迁。谢宗万曾考证过黄药子等药[1],并记述于《中药材品种论述》一书中,黄胜白、陈重明的《本草学》及《中药志》、《新华本草纲要》等著作亦均有论述考证,但仍有部分问题未明且存在众多争议。本文在系统研究古今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其源流及变迁的同时重点对古今文献中的错误和争议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乃仲景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专书 ,其中桂枝用药之频繁 ,功用之多 ,是其他药所无法相比的。而含附子的方剂仅 2 0首。笔者比较了两者在《伤寒论》方剂中的配伍 ,认为其功用大致相同。1 《伤寒论》首先可见桂枝与附子同用方剂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伤寒论  相似文献   

20.
胡俊霞  孙敬青 《北京中医》2006,25(10):596-598
《伤寒论》所载方剂大多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可靠。但也有个别条文,学术界纷争不息。如《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对于本条的理解是自成无己注释《伤寒论》以来,学术界至今未得其解的问题。现将历代医家、注释家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