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115例临床资料。致伤原因多为跌伤和交通事故,手术治疗71例,保守治疗44例。结果按格拉斯哥昏迷积分(GCS)评定:良好63例(54.8%),中残13例(11.3%),重残4例(3.5%),植物生存2例(1.7%),死亡33例(28.7%)。结论通过分组比较,提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适应证,指出防治并发症是降低老年颅内血肿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6例,按病情轻重分为重型和轻型,其中重型包括脑疝型和(或)急性进展型,轻型包括血肿稳定型和自然消散型。脑疝型和急性进展型患者采用骨瓣开颅或标准大骨瓣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稳定型患者根据血肿大小和临床表现采用微创置管、颅内血肿清除术或观察处理;自然消散型患者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排放或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预后。结果恢复良好137例(66.5%)、中度残疾32例(15.5%)、严重残疾18例(8.7%)、植物生存状态8例(3.9%)、死亡11例(5.3%)。死亡原因:广泛性脑挫裂伤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针对外伤性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不同分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3例,采取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20例,随访3—6个月,按照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1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基本治愈10例(29.41%),显效17例(50%),有效4例(11.76%),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11.76%),显效13例(38.24%),有效6例(17.65%),总有效率67.6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颅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明确等特点,值得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
成立峰 《山东医药》2008,48(42):91-92
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不但技术要求高、创伤大、患者经济负担重,且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多,常发生脑积水、脑软化、癫痫甚至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002年5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各种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9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锥颅或钻孔并置管尿激酶冲洗引流法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147例颅内血肿病人,利用锥颅或钻孔法抽取出部分血肿,然后血肿腔内置管引流,尿激酶2×104U冲洗保留2h后开放引流(3~7)d。结果手术后比手术前颅内压(ICP)明显降低,颅脑CT中线移位减轻,基底池形态改善;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GCS)评分:恢复良好104例(70.7%),轻残22例(15.0%),重残19例(12.9%),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1.4%)。结论锥颅或钻孔并置管尿激酶冲洗引流法治疗颅内血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颅内血肿与临床心电图关系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收集了20例急性颅脑外伤引起的重型颅内血肿,每例病历均具备血肿前、血肿时和血肿清除手术后3个不同时期心电图资料作对比分析,重点观察血肿期间心电图变化,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影响。资料和方法 1986年9月—1989年8月神经外科住院病历中,经急诊颅脑手术确诊的急性外伤性重型颅内血肿者,男性14例,女性  相似文献   

8.
早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的疗效。方法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形成患者17例,14例急诊手术夹闭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观察组),3例保守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3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例;并发大面积脑梗死6例,肺部感染10例,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6例。对照组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患者早期手术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杨继金  吴桂华 《山东医药》2006,46(22):54-55
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中行血压干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与以往未干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手术中血压未干预与进行干预后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比较,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中有效的血压调控可减少二次脑损害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延迟钻孔引流的治疗体会兖州市人民医院(272000)刘延德刘成双1994年以来,我们在CT扫描动态观察下采用延迟钻孔引流治疗28例临床表现轻微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2000年8月—2009年10月我科共对64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5例发生再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5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结论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1)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2)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颅内外伤性静脉窦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23例外伤性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法,恢复良好11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7例。结论颅内外伤性静脉窦损伤的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术中控制大出血,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丁春辉  张秀琴 《山东医药》2004,44(27):28-28
特急性颅内血肿是指伤后3小时内颅内血肿出现严重脑疝症状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预后极差。2000~2002年我们成功抢救了2例特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影响鱼运寿,李仁君本文收集了急性颅脑外伤经手术确诊重度颅内血肿、又有颅内血肿前在本院作过心电图检查、当颅内血肿手术清除后,24小时内又随访过心电图,以上资料完整者20例作分析对象,观察颅内血肿期间心电图变化,探讨急性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急诊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32例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选取同期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对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术后6个月根据U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4例,中残10例,重残1例,死亡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具备相对适应证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并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梗死灶切除洽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霆  崔明  陈节 《山东医药》2008,48(39):49-49
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其中20例未行梗死灶切除(A组),16例行梗死灶切除(B组)。结果A组死亡5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8例,轻残3例;B组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5例,轻残8例。两组有效率相比,P〈0.05。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血肿清除+梗死灶切除可也降低病死率,提高有效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改善脑氧代谢,采取有效的降颅压方法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996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1例,男105例,女46例,年龄37~90岁. 结果术后1个月内良好率和轻残率分别为25.2%和29.8%,手术死亡率为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122例患者随访2个月~10年,良好率为39.3%,轻残率为27.9%.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05~2014-05该院行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时机、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病例资料.结果动脉瘤直接夹闭24个,孤立1个,包裹1个.治愈20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病情允许应争取早期手术,经翼点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