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的B超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罗军国①黎奇②付晶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肌壁间的一种良性病变。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原因做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组75例子宫腺肌病均为1990年1月~1995年12...  相似文献   

2.
诸雪峻  姜永香 《现代康复》1998,2(6):554-555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巳成为妇科常见病,但术前漏诊、误诊引发的手术残障率甚高。我院1988年12月~1997年9月住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49例,现将误诊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即形成子官腺肌病[1].常见的子宫腺肌病较易诊断,而囊性子宫腺肌病(又称为腺肌瘤性囊肿或囊性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子宫腺肌病,表现为子宫腺肌病病灶内有充满血液的囊性部分,囊性部分最大径一般超过5 mm[2],超声检查极易发生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近3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16例囊性子宫腺肌病超声误诊为子官肌癌变性或子宫肌层囊性结构而行手术的病例,旨在分析子宫囊性腺肌病超声误诊的原因并总结其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超声及临床表现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超声检查时常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我院1986年1月~2000年1月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并手术者共102例,其中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现探讨二者的超声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误诊子宫腺肌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临床及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方面均有很多相似之处,故常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现将我院B超误诊的10例子宫腺肌病声像图作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术前作B超检查病变的子宫并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子宫肌瘤54例,诊断率为100%;子宫腺肌病48例,有3例误诊为子宫多发性肌瘤,诊断率为94%;子宫腺肌病并子宫肌瘤32例,3例误诊为子宫肌瘤,作者单位:025450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腺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以痛经、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为主要症状,该病在临床及超声表现上与子宫肌瘤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易发生误诊。为提高子宫肌腺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现将我院四年来经超声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子宫肌腺病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超声误诊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临床及超声诊断方面均有很多相似之处。故常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现将我室B超误诊的11例子宫腺肌病声象图作一回顾性分析。 自1983年1月至1987年11月B超诊断为子宫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腺病与子宫肌瘤在临床及超声的声象图上均有许多类似之处,故常把子宫肌腺病误诊为子宫肌瘤。 我科室自1990-1991年7月B超诊断为子宫肌腺症并经我院临床手术48例,病理结果符合42例,占本组正确检出率的87.5%,误诊6例占其12.5%,年龄35-57岁。本文主要是对误诊的病例,做一下总结,吸取教训,针对误诊的病例,回顾整理了子宫肌腺病的声象图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肌壁内的良性病变 ,与子宫肌瘤在临床表现及声像图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 ,常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 ,现将超声误诊的 2 1例子宫腺肌病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分析 ,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均为 1 996 - 0 2~ 2 0 0 0 - 0 5间住院患者 ,均经手术及病理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学研究的深人,有不少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治疗方面均有特殊性,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经典的治疗为手术子宫切除。子宫腺肌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常常误诊,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再手术前较难确诊。本文对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983年1月~1995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88例病案进行临床分析,借以探讨误诊的原因,降低腺肌病术前误诊率。1临床分析1.1一般资料年龄30~50岁;分娩1胎以上80例(90.91%)。1.2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5例(39.77%);子...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病人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漏诊率甚高。本文就我院1992年1月~1997年12月妇科切除的子宫标本522例中经病理确诊而术前误诊或漏诊的子宫腺肌病38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的术前诊断的准确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39岁,最大58岁,41~50岁28例,占76.69%。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46例,38例术前曾有误诊或漏诊,误漏诊率为82.60%。1.2 临床症状 部分病例有2种或2种以上症…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子宫腺肌病中有7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超声对本病诊断符合率为85%(38/45),误诊率为16%(7/45)。子宫腺肌病图像可分为四型:Ⅰ型(弥漫型)18例,Ⅱ型(后壁型)10例,Ⅲ型(前壁型)6例,Ⅳ型(局灶型)11例。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局灶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易混淆,应予注意和鉴别。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腺病临床超声误诊原因的探讨河南省洛阳医专附属医院B超室邮政编码471003陈梅,程贞谦,李红,邓荔子宫肌腺病是妇科常见病,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超声对肌腺病的漏诊率较高。本文85例全部为我院妇科住院手术患者。术前均...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弥漫分布于子宫整个肌层内,局部有病灶者,外形不规则,酷似子宫肌瘤。文献报道,近年子宫腺肌病发病率升高,易误诊且多误诊为子宫肌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B超的声像图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二维超声征象及误诊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颖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2):36-36
子宫腺肌病症状不典型,临床易误诊[1].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90例,其中46例(51%)术前超声诊断错误,本文就二维超声像图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18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红  李平  陈凯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35-113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8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方法。结果:宫腔手术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痛经是其主要症状,子宫腺肌病应首选手术治疗,良好的护理是术后康复的关键。结论:子宫腺肌病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加强护理、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之一,而该病常常是术后依靠病理才能确诊,故手术前不易诊断,误诊率相对较高,往往多误诊为子宫肌瘤,其次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现将我院1999年7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子宫腺肌瘤中的21例误诊病例,做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000年10月-2002年11月行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2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随访。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手术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和MVD的变化。10例腺肌病患者的手术中子宫内膜为术前实验组;7例腺肌病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为术后实验组;8例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腺肌病之子宫内膜其VEGF、KDR的表达及MVD明显降低,与术前子宫内膜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后6个月行再次电切的腺肌病内膜间质微血管较为密集,管径比较小;VEGF及KDR表达也较强,腺体染色较深。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腺肌病子宫内膜的VEGF、KDR的表达及MVD呈下降调节;TCRE术后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和MVD下降可能与手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