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为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1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40名不接触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用冷消化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分析尿铅含量与空气中铅浓度、工种、工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该企业车间空气浓度的超标率为20.83%,接触组的尿铅超标率为63.41%,尿铅超标率和平均值在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工种的尿铅超标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空气浓度未超标车间也存在工人尿铅超标现象。尿铅含量与工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受到明显的职业危害。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监测,定期体检,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陶玉芬  杨维占  李琼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33-2734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阳区某蓄电池厂工作场所中铅污染状况。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该厂铅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共采集60个铅烟(铅尘)空气样品;91份铅作业工人血样、非铅作业工人60份血样作为对照,检测血中铅的含量。结果作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超标率达80%(48/60),工人血铅超标率达49.5%。结论该厂铅作业危害较为严重,提醒工厂车间应尽快改善生产环境,并加强对工人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努力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柳艳  姜方平  李艳平  谢石  蔡露  吴佳嫣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13-2514
目的掌握镇江市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镇江市9家蓄电池企业监测状况及494人次铅作业人员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作业场所中共有33.8%的样品铅烟、铅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其中铅烟、铅尘最高浓度分别达0.680、1.084mg/m^3。健康监护资料显示,血常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占体检总人次数的9.1%和47.4%。尿铅检测超标369人次,超标率为74.7%,其中疑似慢性铅中毒人次数占健康监护总人次数的55.1%。结论该市蓄电池企业铅职业危害不容乐观,已直接损害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尿铅测定是铅中毒诊断、铅作业工人预防体检常用指标。测定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作者等曾介绍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铅。在此基础上又摸索了应用甲基异丁酮萃取、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并经过实际样品测试,还与双硫腙法进行了比较。 方法 1、试剂 0.02%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溶液,简称TAPP)。铅标准贮备液1mg/ml。10%氰化钾。2%硝酸。0.1M四硼酸钠溶液。饱和碘化钾溶液。2.5%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溶液,简称(Tx-100)。0.25M氢氧化钠溶液。甲基异丁酮,简称MIBK。以上试剂为分析  相似文献   

5.
青海某蓄电池厂(海拔2300m)作业场所铅烟样品中最大超标倍数为15.倍,铅尘最大超标倍数为8.2倍。铅烟平均浓度0.18mg/m3,铅尘平均浓度0.195mg/m3。车间空气铅浓度测定的23个样品中,22个样品超标。职业体检84名职工,其中72名为铅作业工人,12名为管理人员。结果提示铅中毒发病率为15.5%,铅吸收26.2%,管理人员的尿铅值高于正常值.结论:该厂铅污染十分严重,铅中毒发病牢高于全国其他省市报道。高原地区对铅中毒是否有相加作用,需待进一步研究。高原某蓄电池厂铅危害调查@倪建青$…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源市某蓄电池厂工作场所中铅污染状况。方法选择济源市某蓄电池厂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共采集63份空气样品,866份铅作业工人的血样为观察组,其他行业858名非铅工人血样为对照组,检测血中铅的含量。结果作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超标率达65%(41//63),工人血铅超标率达47.34%。结论该厂铅作业危害较为严重,督促该蓄电池厂应尽快改善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7.
1994-2003年宁波市鄞州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我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3年我区铅危害现场监测状况及铅作业人员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空气铅浓度平均超标7.2倍,各车间工人尿铅水平与车间空气铅浓度有相关性,铅吸收、轻度和中度中毒的发生率分别为52.0%、10.9%和4.5%。[结论]应改善劳动条件,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控制铅危害。  相似文献   

8.
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乡镇蓄电池行业铅职业危害状况,我们对某乡镇蓄电池厂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及作业工人尿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超标严重,作业工人尿铅值有不同程度增高;提示,该乡镇蓄电池行业铅职业危害严重;建议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保护意识,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  相似文献   

9.
张文远  杨堃 《中国校医》2010,24(10):736-737
目的了解某市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分析产生铅危害原因,制订消除铅危害措施。方法对4个电源厂和1个铅回收厂363名接铅工人及142名管理和后勤人员进行体检,并对空气中铅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共监测50个点,24个点超标,其中熔炼车间铅烟最高浓度达12.8 mg/m3,超标142.2倍。对363名接铅工人进行了尿铅、血铅测定,最高值分别达到0.71 mg/L、1.29 mg/L。接铅工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腹痛等自觉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腱反射异常、鼻咽部异常等临床症状出现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铅中毒患病率为22.86%。结论接铅工人工作场所铅浓度严重超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排除铅烟铅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贾泽民(黑龙江省肇东市卫生防疫站)报道:1985年我们对新城乡蓄电池厂的铅危害进行了调查。该厂厂房简陋,无防护设施,车间空气中铅烟浓度较高,共采集3个作业点5个样品,平均浓度为1.47mg/m~3。该厂有铅作业工人36名,本次对30名进行了体检,受检率为83%。体检发现有头痛占  相似文献   

11.
林桂敏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33-1634
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尿铅含量,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铅中毒的发生,保护铅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采集烟台市牟平区冶炼、蓄电池、印刷、石油等行业中534名接铅工人的晨尿100ml,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尿铅。结果①检测尿铅534人,超标123人,超标率23.02%;②冶炼、蓄电池作业工人尿铅超标率明显高于印刷、石油行业;③接铅工龄一二年及8a以上的工人超标者较多;④男性接铅工人尿铅超标率高于女性;⑤个体企业工人尿铅超标率高于国有企业工人。结论牟平区接铅工人尿铅检出情况存在着行业、工种、工龄、企业性质的差别,应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及工艺革新,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监测,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宝山区工厂企业铅职业病危害状况,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的发生。方法对9家存在铅职业危害的工厂的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并对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共对20个作业点112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4个监测点短时间接触限值(STEL)浓度超标,5个点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标,点合格率为75%。其中蓄电池制造业作业场所中铅浓度最高,STEL浓度最高达到0.56 mg/m3。收集1997~2004年共492份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其中体检结果正常407人,尿铅水平偏高(≥70μg/L)者42人,患有高血压等其他疾患者76人。铅作业工人的平均尿铅水平为32.2μg/L。个人问卷调查发现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也相对比较欠缺。结论某些铅作业岗位的铅职业危害较严重,存在铅危害的工序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工艺较落后,不能实现连续性密闭性生产,而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情况也不理想,此类企业应完善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设施,为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防毒口罩),还应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周一超  陈丹  彭文彬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12-2413
目的掌握常州市武进区蓄电池生产行业铅的职业危害状况,以制定防治对策,控制和减少铅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武进区对10家存在铅职业危害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进行检测,对接触铅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尿铅测定。结果职业卫生防护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合格率为84.60%,作业场所中铅浓度超标率为14.50%,铅烟、铅尘最高浓度为0.270~0.590mg/m3。174人尿铅检查有23人超过生物指标限值,检出率为13.22%,观察对象占4.60%,疑似慢性中毒占体检总人数的8.62%。结论某些铅作业岗位职业危害较严重,已直接损害工人健康,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尘、铅烟进行测定,对铅接触人员的血铅、尿铅含量及血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该企业存在严重的铅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尘浓度超标率达82.35%,铅烟浓度超标率达84.62%;对85名铅作业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诊断为慢性铅中毒11例,观察对象36例。结论该企业严重的铅污染已对接触人员造成了危害,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5.
电瓶灯厂在锯、焊极板过程中产生的铅尘、铅烟对作业工人危害极大 ,为了解其铅危害的现状 ,我们在 12家电瓶厂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1 调查内容和方法1 1 一般情况对 12家电瓶灯厂进行一般生产情况调查 ,包括生产工艺、存在的卫生问题等。1 2 作业环境铅浓度测定  按规范设监测点 2 8个 ,用微孔滤膜采集 ,根据GB/T160 10 -1995《车间空气中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检测。将有无安装抽风净化装置的各 6家企业的作业环境铅浓度进行比较。1 3 尿铅检查  采集 65名锯、焊极板接铅作业工人的晨尿进行尿铅检验 ,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龙岩市小冶炼厂铅污染情况,我们对6家小冶炼厂生产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进行测定.同时对122名接触铅工人进行尿铅和尿粪卟啉测定。结果提示,我市小冶炼厂铅污染情况严重,并直接危害着工人身体健康,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空气铅浓度严重超标企业,应限期整改,以确保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常熟市8家蓄电池生产企业车间空气中铅浓度的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蓄电池生产企业车间空气中铅浓度状况 ,以有效地控制职业病有害因素 ,保障职业人群身体健康。 2 0 0 3年 5月 ,我们对全市 8家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了车间空气中铅浓度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采集 根据《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WS1-1996,采用AKFC -92A粉尘采样器 ,在车间作业场所布点 ,用玻纤滤膜 ,以 5L/min的流量 ,时间 15min ,采集作业工人呼吸带空气中的铅烟、铅尘样品。1 2 检测与评价依据 采用 72 3 0G分光光度计 ,按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 160 0 9-1995 ,对车间空气中铅烟、…  相似文献   

18.
20家企业铅作业场所空气铅监测结果分析南京市卫生防疫站(210003)查河霞预防铅中毒的主要途径是控制空气铅浓度,因此对作业场所空气铅浓度进行测定,了解作业场所铅污染程度,为企业加强铅危害治理,改善作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是劳动卫生监督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用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金属铅和铅化合物。进入环境的铅主要是铅化合物[1] 。就铅的接触而言 ,熔炼和精炼铅是危害最大的工种 ,但在蓄电池行业中混合的铅氧化物也是相当危险的 ,这些岗位的空气铅浓度可达 0 .8~ 4 .0 0mg/m3 。空气中高浓度的铅被吸入人体后 ,血铅和尿铅浓度相应增高[2 ] ,甚至造成铅中毒。为掌握县级蓄电池行业车间空气铅浓度对铅作业工人的危害情况 ,作者于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12月参加了两个县级蓄电池厂车间空气铅浓度及该厂铅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的调查分析。1 对象在承德市某县和石家庄市某县两个正常生产的蓄…  相似文献   

20.
铅作业监测22年资料分析亓安刚为研究徐州市铅作业劳动卫生存在问题及对策,对本市1972~1993年铅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从本市工业企业劳动卫生档案中过录历年铅作业监测原始样品浓度数据。按生产工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