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药提取物姜黄素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采用X射线辐照仪辐照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0μmol·L-1、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姜黄素,0Gy、1Gy、2Gy、4Gy、8Gy射线以及姜黄素联合射线作用细胞不同时间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独姜黄素、射线、姜黄素联合射线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Hochest33258细胞核染色观察单独姜黄素、射线、姜黄素联合射线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μmol·L-1、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姜黄素和单独的0Gy、1Gy、2Gy、4Gy、8Gy射线随剂量和时间增加均能引起细胞活性的下降;2Gy射线联合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μmol·L-1、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相比单独的姜黄素可以引起细胞活性显著下降;10μmol·L-1姜黄素联合2Gy射线能够将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2/M期,阻滞率为(79.6±2.1)%,并诱导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为(48.3±4.3)%。结论 姜黄素联合射线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WERI-Rb-1细胞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损伤后感光细胞病理学改变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以白色强光持续照射的方法制成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并采用常规HE染色与TUNEL技术对光损伤后视网膜感光细胞的病理学改变进行动态观察研究。结果白色强光照射后视网膜感光细胞发生进行性的变性,TUNEL标记结果显示光损伤后视网膜外核层出现大量阳性着色细胞。结论持续高强度白光照射可选择性地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发生进行性的变性而凋亡是感光细胞退行性变性的重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报告45例眼部血管瘤的低电压短距离X线治疗效果。一般肿瘤每次每野照射剂量1.0-1.5Gy,每周3次,总剂量8-15Gy。患者多在出生后1个月之内发病,就诊年龄也在学龄前。经放疗后痊愈者42.2%,好转者57.8%。经长期随访观察,未发现任何不良放射反应。放疗方法简单,方便,无痛苦,可以分野进行,需时短,患儿睡眠时即可以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直线加速器照射大鼠眼部制作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与氧化应激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取45只2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Gy组、30Gy组,每组15只。直线加速器照射眼部,单次剂量10Gy。10Gy组放射1次。30Gy组每周放射1次,连续3周,合计剂量30Gy。放射后正常饲养3个月,处死各组大鼠并取眼球。采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黄嘌呤法测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以及ELISA法测定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含量。结果 造模后3个月,30Gy组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松散,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水肿,10Gy组模型大鼠视网膜仅神经节细胞层轻微水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Gy组SOD活性、MDA及ROS含量分别为(88.80±16.44)U·mgprot-1(P<0.05)、(11.02±4.02)nmol·mgprot-1(P<0.01)、(16.89±6.02)U·mL-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Gy组SOD活性、MDA及ROS含量分别为(78.50±18.09)U·mgprot-1、(15.26±5.34)nmol·mgprot-1、(28.66±8.82)U·mL-1,三者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10Gy组比较,30Gy组MDA含量和ROS含量均升高(均为P<0.05)。结论 直线加速器放射造模时,30Gy为最佳放射造模剂量,造模后大鼠视网膜SOD活性降低,MAD及ROS含量均升高,可能是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5.
γ-射线和高温对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γ-射线和高温对培养的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探索γ-射线和高温联合应用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可能性。方法:对培养的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进行γ-射线照射、高温处理及两者联用,用MTT法测量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00cGy和300GY的γ-射线照射量不能有效抑制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经42℃或43℃热处理30分钟的培养细胞也不被明显抑制。但300cGy照射量联合42℃热处理30分钟,培养细胞为对照组的25.2%,300cGy和43℃热处理30分钟则效果更明显。结论:较低剂量的γ-射线辐射量联合中等高温处理可抑制培养的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两者有协同作用。这为在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降低辐射剂量提供依据。(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29-32)  相似文献   

6.
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Nxo-Rb44放射敏感性研究,发现经3Gγ射线照射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集落形成法与MTT法都显示该细胞系有较好的放射敏感性。乏氧可使该细胞系放射抗性增加,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减弱,氧增比(OER)为2.77~3.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时间模拟强日光照射对兔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光损伤的致伤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5只随机分为5组,30000lux模拟日光照射兔眼15min和30min。照射后不同时间取视网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并对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15min光照组2d时观察;光感受器细胞外节盘膜结构紊乱,板层结构离散,内节线粒体肿胀,部分嵴断裂;外颗粒层细胞胞浆有空泡样改变;感光细胞凋亡率为3.26%±0.98%。30min光照组2d时观察,外节盘膜结构紊乱,板层结构重度离散,内节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外颗粒层细胞胞浆有空泡样改变;感光细胞凋亡率为3.63%±1.25%。30min光照组7d时观察,外节盘膜组织结构紊乱,板层结构消失,空泡化,内节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外颗粒层细胞胞浆肿胀,大量空泡样改变,排列紊乱,部分胞膜破坏;感光细胞凋亡率为19.63%±1.32%。30min光照组14d时观察,外节盘膜组织结构恢复较规则,板层结构较致密,内节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外颗粒层细胞胞浆肿胀减轻,排列较整齐;感光细胞凋亡率为18.98%±1.13%。结论:30000lux模拟强日光照射15min可导致兔视网膜急性光损伤,模拟强日光照射可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发生退行性变性,感光细胞凋亡是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微波致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2450MHz微波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细胞,按微波强度分3组进行微波辐射1h、测温,观察细胞形态,测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内SOD、GSH-Px酶活性及MDA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凋亡。结果 辐射后SOD及GSH-Px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增高,个别细胞凋亡,上述改变随着微波强度而增加,结论 250MHz微波可引导视网膜神经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损伤程度随微波辐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光诱导的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 机制。 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去势+雌激素组,每组各10只大鼠。 接受12h亮、12 h暗(12∶12)的循环光照射,光照强度(600.0±35.4) lx,共14次。所有 大鼠摘除 右眼球,测量视网膜外核层的厚度,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 L)法检测视网膜外核层凋亡的感光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观察视网膜 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光照后去势组外核层薄于去 势+雌激素组。去势 组、去势+雌激素组外核层被TUNEL法标记的阳性凋亡细胞数分别为 (0.0275±0.0069)、 (0.0162±0.0054) 个/μ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70,P=0.0012)。去势组及去势+雌激素组视网膜内核层NOS阳性着色细胞的积分吸光度[A,旧称 光密度(OD)]值分别为0.3675±0.0662、0.2941±0.03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85,P =0.0031)。 结论:雌激素可通过调控NOS的合成、抑制感光细胞的凋 亡而对视网膜光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方  张晰 《眼科研究》1999,17(2):115-118
目的评价全氟丙烷(C3F8)长期滞留玻璃体腔对视网膜影响和诱发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可能性。方法13只兔眼进行玻璃体切除和纯C3F8注射,通过不同次数再注气,保持玻璃体腔气体80%以上;应用光学显微镜和TUNEL技术进行视网膜组织学检查,同时记录暗适应ERG。结果10只注气眼大气泡滞留时间分别是15,30,45和60天;手术前后ERG记录无差异;除60天1组的视网膜节细胞层有很少数凋亡细胞外,其它时间里无凋亡细胞发现,视网膜结构正常。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重复注入C3F8以长期保持大体积气泡推压视网膜,对视网膜功能和组织不产生有意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对放射线效应较其他眼组织更有耐受力。本实验用1000radγ射线照射灰兔眼部,在第3天、30天、60天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的改变,了解杆细胞损伤的归转。第3天样本观察到外核层、内节、外节的部分结构有明显的损伤,30天的病变好转,60天未发现明显的改变。初步观察表明γ射线1000rad照射引起的杆细胞损伤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2.
对大鼠眼后段芽通伤所致的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过程中视网膜Muller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活性改变及神经胶质细胞移行分布进行动态观察。伤后3天,Muller细胞GFAP阳性染色开始增强;第7天,整个视网膜Muller细胞呈GFAP阳性着色;14天即可见有神经胶质细胞出现于视网膜前增生纤维组织中;第21及28天,在观网膜前及穿通伤口的增生纤维组织中可见大量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存在,提示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是PVR的主要病变基础,是造成视网膜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氩绿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及修复的组织学改变及对兔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只有色兔(16眼)中每只眼的上、下方视网膜随机分配为激光光凝区及空白对照区,光凝后24h、4wk通过光镜和电镜及TUNEL技术观察视网膜改变及感光细胞凋亡。结果:(1)光镜观察:光凝处视网膜损伤不明显但脉络膜小静脉充血,4wk后消退。(2)电镜观察:光凝处外节膜盘排列稀疏,神经节细胞轻微肿胀,外核层细胞异染色质增多,4wk后色素增殖,胶原增生。(3)TUNEL染色观察:光凝后24h,光凝处外颗粒层可见较多阳性细胞,内颗粒层偶见,4wk后接近正常。(4)感光细胞凋亡率:光凝后24h,感光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凝后4wk较24h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轻度氩绿激光光凝视网膜损伤轻微。  相似文献   

14.
王立春  刘建宗  郭莹 《眼科新进展》2015,(11):1032-1035
目的 通过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碘酸钠后观察兔视网膜色素上皮形态学及视网膜功能变化,以探索注射碘酸钠的合适剂量。方法 选取成年健康无眼病青紫兰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1组(静脉注射碘酸钠15mg·kg-1)、实验2组(静脉注射碘酸钠25mg·kg-1)、实验3组(静脉注射碘酸钠35mg·kg-1)各9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耳缘静脉注射碘酸钠后1d、3d、7d、15d、28d视网膜电图检查后处取视网膜后极部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2、3组诱导了兔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实验2组:给药后3d可见大量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Bruch膜上脱落,视细胞外节破坏,游离入感光细胞层;给药后7d可见更严重的感光细胞破坏溶解,但外界膜完整;随时间推移;给药后28d外核层细胞数明显减少,视网膜成为无视网膜色素上皮或多层视网膜色素上皮相间结构。实验3组:给药后3d即可见大量的视细胞内外节溶解坏死,外界膜、外核层受损。结论 静脉注射适当剂量的碘酸钠生理盐水能够选择性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成功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模型,25mg·kg-1碘酸钠为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动物模型是研究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的良好模型,研究发现凋亡是视网膜感光细胞光化学损伤以及其它视网膜变性疾病感光细胞丢失的主要机制。本文阐述了核转录因子κB(NFκB)体系,arrestin蛋白家族,AP-1和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等调控感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396-398)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斑马鱼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发育和视蛋白的表达,明确利用斑马鱼研究视网膜和感光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斑马鱼视网膜感光细胞视蛋白(视杆细胞视紫质、视锥细胞紫外线视蛋白和视锥细胞蓝色视蛋白)的RNA探针。收集受精后72,96,120h的斑马鱼眼球组织进行切片、电镜观察和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斑马鱼的神经视网膜分层排列,包括3个细胞层和2个丛状层。随时间发展,视网膜的发育逐渐成熟,3个细胞层的细胞排列更加整齐,感光细胞的外节盘发育更加成熟,3种视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范围扩大。结论利用斑马鱼进行视网膜和感光细胞的研究是可行的,视蛋白可作为感光细胞的标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激光能量的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色素兔视网膜的病理损伤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14只有色家兔随机按不同激光能量分为空白组、50、70、90、110、130、150 mW组,每组2只兔4只眼行TTT治疗照射后,分别于24、48 h后取视网膜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及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直接检眼镜下激光反应斑颜色随能量增加由灰变白逐渐变浅,即由灰白——白——浓白,直径逐渐增大。苏木素 伊红(HE)染色:50~70 mW组光学显微镜下视网膜各层结构无明显改变;90~130 mW组视网膜结构完整,视锥、视杆细胞肿胀,内颗粒层可见少量的固缩核和细胞浆空泡化。以上能量组激光照射后24、48 h,光学显微镜下视网膜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50 mW组激光照射后24 h视网膜组织各层肿胀、变性,感光细胞内外节部分缺失;而激光照射后48 h视网膜组织可见明显坏死,全层均可见细胞缺失。TUNEL检测结果显示,各能量组外颗粒层均可见阳性细胞,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累及内颗粒层和神经节细胞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激光照射后24 h,各能量组均可见细胞凋亡峰。 结论 兔视网膜在能量为50~70 mW的TTT照射后,视网膜组织未见明显改变,但感光细胞凋亡显著增加。随着TTT激光能量增加,视网膜组织出现肿胀、变性甚至坏死。细胞凋亡逐渐累及内颗粒层和神经节细胞层。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49-25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抑制剂抑制大胶质细胞活化对实验性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 RGCs)丢失的影响。方法 用健康成年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采用前房灌注法制造急性高眼压模型,造模成功后,按6mg?kg-1?d-1用量给予大鼠口服EGFR抑制剂AG1478;实验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口服等量生理盐水。3组均于7d处死大鼠,观察各组视网膜结构的变化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阳性节细胞的表达。结果 通过免疫组化法发现,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视网膜结构变得模糊不清,RGCs阳性染色细胞逐渐减少。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RGCsThy-1阳性表达光密度值分别是:143.6667±4.0415、139.0322±1.7340和101.1023±2.0001。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视网膜Thy-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视网膜Thy-1阳性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抑制剂通过抑制大胶质细胞的活化对实验性急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的RGCs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岩茶提取物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高剂量组(0.20g?L-1)和低剂量组(0.05g?L-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置于光照强度为(4000±200)Lux的光照箱内照射12h。高、低剂量组光照前3d给予岩茶提取物尾静脉注射,每天一次,光照结束后继续给药7d后处死。光镜下观察4组视网膜病理变化,检测视网膜组织外核层厚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结果 光损伤组光镜下视网膜各层结构疏松,外核层厚度变薄,见大量空泡细胞;感光细胞内外节排列紊乱,染色不均。高、低剂量组损伤均较光损伤组轻,其中高剂量组损伤更轻。与正常对照组(41.06±1.01)μm比较,其余三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变薄(均为P<0.05),高、低剂量组较光损伤组(15.10±1.92)μm厚,其中高剂量组(25.77±1.08)μm较低剂量组(19.24±0.55)μm厚(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视网膜组织SOD活力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光损伤组比较,高、低剂量组视网膜SOD活力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高剂量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 岩茶提取物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感光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感光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以3J的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造成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通过光、电镜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e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病变及感光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以3J的能量挫伤后的视网膜病变中存在着感光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细胞凋亡是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