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顿服胺碘酮与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7例阵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顿服胺碘酮组34例,给予胺碘酮30mg/kg,最大剂量为1800mg,一次性口服。静脉注射胺碘酮组33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注后,继以1mg/min维持静点,依心室率情况调整胺碘酮剂量。转复率:顿服胺碘酮组88.2%(30/34),静脉注射胺碘酮90.9%(30/33),2组转复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顿服胺碘酮与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纤颤效果相似但比静脉注射胺碘酮更方便。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7例行心脏手术后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后予生理盐水20 ml+胺碘酮150~300 mg静脉推注,15~20 min推完,继以1~1.5 mg/min持续静脉泵入,20 min后无效重复予负荷剂量,6 h后改为0.5 mg/min,24 h后加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维持2~4 d.对照组据心律失常的类型用西地兰、美托洛尔、利多卡因.观察治疗前后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心脏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西地兰对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 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给胺碘酮150 mg缓慢注射,然后以0.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24 h总量不超过800 mg.西地兰组:先用西地兰0.2 mg缓慢静脉推注.若20 min无效再给0.2 mg,24 h总量不超过1.0 mg,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首次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24 h后复律情况.结果 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西地兰组起效快于胺碘酮组(P<0.01),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  相似文献   

4.
张炳旺 《中国保健》2007,15(8):38-39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用1~3种常规抗心律失常药失效的顽固性心房纤颤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药物剂量150mg,继之以0.5~1 mg/min维持滴注1~3 d;同时口服胺碘酮200 mg/d,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静脉注射75~150 mg,24h总量平均为865mg.结果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未见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静脉用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房颤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控制心房颤动(房颤),降低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非瓣膜性房颤30例(发病时间小于24h),房颤的心室率大于120次/min,胺碘酮150mg加0.9%氯化钠20毫升稀释后静脉注射,继以1毫克/分静脉滴注观察疗效。结果30例中有26例心室率得到控制或转为窦性心律,有效率86.6%,血压下降有5例,静脉炎9例,恶心4例。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给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用药需要强调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西地兰组(28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5mg/kg于1h内静脉滴注,然后以0.5~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复律情况、血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90%,西地兰组治疗总有效率67.86%2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43%和34%。胺碘酮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41.61±24.81)min,而西地兰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73.46±36.02)min。胺碘酮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可自行缓解,未出现心衰加重表现。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年龄18~70岁,持续时间≤90d、心室率≥60次/min的阵发性或持续性AF/AFL患者共45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20例)和胺碘酮组(25例)。伊布利特组:体质量≥60kg者首剂1mg、体质量〈60kg者首剂0.01mg/kg静脉注射,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mg或0.01mg/kg静脉注射。胺碘酮组:首剂150mg静脉注射,如无效10rain后再给予150mg静脉注射。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率65.0%(13/20),胺碘酮组36.0%(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转复失败的病例中有8例改用伊布利特,其中4例转为窦性心律,而伊布利特组转复失败的病例中有4例改用胺碘酮,其中1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时间伊布利特组显著短于胺碘酮组[(10.70±10.27)min比(24.75±15.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伊布利特组1例孤立性AF患者用药后即刻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经直流电击后转复为窦性心律;胺碘酮组1例QTc间期〉0.600s。结论伊布利特转复AF/AFL的疗效高于胺碘酮,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但必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高彦  蔡舸  吕云 《中国卫生产业》2013,(31):133+135-133,135
目的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病例,25例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以后根据心律失常控制情况,调节胺碘酮滴注量(0.5~1.0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直到房颤转复停止用药,标记为对照组.另外25例将西地兰0.4 mg溶于5%葡萄糖10 min内,5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如果2h后仍为房颤,则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以维持量0.5~1.0 mg/min静脉滴注,直到转复为窦性心律,标记为治疗组.结果 两组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胺碘酮累积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2.095,P<0.05),两组房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室率均有下降,但是治疗前、治疗后2h、治疗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0.860,0.941,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胺碘酮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且胺碘酮和西地兰联用缩短了转复时间,减少了胺碘酮的用量,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胺碘酮在急诊急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心电、血压监护下首剂静脉注射负荷胺碘酮150毫克,用5%葡萄糖20毫升稀释,5分钟注入,然后以1.0-1.5毫克/分静脉维持滴注,首剂用药10-15分钟后不转复,立刻再次静注150毫克,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200毫克,24小时总用量600-1500毫克,结果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结论胺碘酮可以作为急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护理技巧。方法遵医嘱用药并定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对26例室速、室扑、室速合并室颤患者胺碘酮治疗过程全程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心律失常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复转律24例(92.3%),复律时间1.0~3.5h,用药期间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不良效果。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全程加强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和精确用药,预见性地选择血管,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89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以0.5~1.5 mg/min静脉微量泵维持,之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1200 mg/d,并逐渐减至200 mg/d.结果 应用胺碘酮治疗总有效率为89.89%(80/89),治疗后2周最大QT间期及最小QT间期均显著延长,但QT离散度(QTd)反而缩小(P<0.05);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能缩小QTd,减少心室颤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联合慢心律组以利多卡因50-100 mg静脉注射,必要时15 min后重复一次,并以1-3 mg/min速度静脉滴注,维持48 h,同时予慢心律150 mg口服,3次/d。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组以利多卡因50-100 mg静脉注射,必要时15 min后重复一次,并以1-3 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48 h,使用利多卡因的同时口服胺碘酮150 mg,3次/d。进行2组疗效比较。结果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组比慢心律联合利多卡因组治疗顽固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高,死亡率明显低于慢心律联合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能增加有效率,减少死亡率,疗效明显优于利多卡因联合慢心律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心脏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68例心脏病围手术期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随机表分组的方法,分别应用胺碘酮(5 mg/kg,20 m in内静注,随后给予负荷量600~800 mg/24h,静滴)和艾司洛尔(首次剂量0.5 mg/kg,1m in内静注,继之0.05~0.1 mg/kg/m in,连续静滴,不超过48 h)治疗。结果胺碘酮组82例中有71例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有效率达86.6%。艾司洛尔组86例中有81例得到控制,有效率为94.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胺碘酮对快速型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有着显著的疗效,而艾司洛尔则对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结论胺碘酮和艾司洛尔均为有效的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副作用轻微,使用安全,均可用于心脏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戴笃荣 《现代保健》2009,(12):82-83
目的观察静脉与121服联合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9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150~300mg,10min注入,继之以0.5~1mg/min维持泵入。静脉维持用药24~48h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mg/d,并逐渐减至200mg/d维持。结果维持静脉点滴平均(4.0±1.5)d,总有效率73.7%。静脉用药期间,未见QT间期明显延长,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静脉与口服联合给药起效快,可达到早期抢救生命的目的,又可稳定血药浓度,防止心律失常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1例70岁老年女性忠者因阵发性房颤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mg+ 5%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推注.当静脉推注5ml时,患者突发腰背部剧烈疼痛,即刻停止胺碘酮注射液静推,患者于6分钟内疼痛逐渐缓解.住院第三天患者诉心悸,伴大汗,心电示波为房颤律,心率137次/分,给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mg+ 5%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注射转复房颤,静脉推注约5ml时,患者再次诉腰痛,停胺碘酮静推,约5分钟后疼痛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6.
鲁勇 《现代保健》2010,(11):87-88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发作时间在48h内的心房颤动患112例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胺碘酮组61例和毛花苷C组51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脉注射后,以0.5—1.0mg/min滴速静脉滴注,根据心室率调节胺碘酮剂量。毛花苛C组:给予毛花苷C 0.4~0.8mg分次缓慢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后12h复律情况及心室率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的复律有效率分别为78.6%和37.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转复者心室率在胺碘酮组由(138±17)次/min降至(72±11)次/min(P〈0.01),毛花苷C组由(135±13)次/min降至(93±11)次/min(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PAF安全有效,其转复率显著高于毛花苷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喜辽妥联合降低胺碘酮配制浓度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需要进行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的病人60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泵配制浓度为3mg/ml(配制方法胺碘酮150mg+5%葡萄糖50ml),而实验组的患者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泵配制浓度为2mg/ml(配制方法胺碘酮150mg+5%葡萄糖75ml),同时给患者沿静脉走向外涂喜辽妥药膏,厚度3~5mm,并轻轻按摩,每12h进行1次,连续使用至停用胺碘酮泵入。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分析喜辽妥联合降低胺碘酮配制浓度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的30例患者当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静脉炎的表现,静脉炎的病发率为16.7%,实验组的30例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静脉炎的表现,静脉炎的病发率为3.3%,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需要使用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治疗中降低胺碘酮配制浓度同时沿静脉走向外涂喜辽妥药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比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206例阵发性或持续性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前口服或静脉应用负荷剂量胺碘酮.口服胺碘酮:0.2 g,每日3次,连用7~10 d;静脉滴注胺碘酮:按5~7 mg/kg计量,先给予150~300 mg持续20 min静脉推注,余量2 h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1 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总量为600~800 mg;首次电复律电击能量根据患者心房颤动病程和心脏基础情况从120~200 J选择.结果 206例患者中204例于电击后转为窦性心律,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9.03%;2例电击3次转复失败者,继续用胺碘酮治疗,分别于电击后6 h、2 d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转复总成功率为100.00%;早期有效率为100.00%;随访1年者142例,复发19例,晚期有效率为86.62%.结论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心房颤动转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PSVT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胺碘酮150 m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推注,10 min注射完毕,观察15~30 min,若未转复窦性心律或心室率仍较快,追加胺碘酮150 mg,以0.5~1.0 mg/min维持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70 mg静脉推注,10 min注射完毕,观察15 min,若未复律,再重复给药70 mg,以0.4~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的复律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律时间为(20.1±2.3)min,对照组为(9.2±2.7)min,两组复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PSVT虽然各自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是效果都比较显著,且安全性好,均可作为PSVT复律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房颤(AF)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房颤的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3例24h内自动转复,5例经加服胺碘酮后转复,13例静推去乙酰毛花甙丙后,静脉应用胺碘酮后转复。结论房颤的治疗首先是控制心室率,然后进行复律治疗,胺碘酮对CABG后AF转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