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组 (12 8例 )分为 3组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 34例 ,不稳定心绞痛 (U AP)组 49例 ,稳定性心绞痛 (SAP)组 45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12 8例 )之间 CRP、白细胞 (WBC)、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 CRP和 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0 6和 0 .0 13) ,经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血脂指标后 ,CRP和 WBC水平仍与冠心病患病率显著相关 ,OR(比数比 )分别为 1.6 83和 1.46 8(均 P<0 .0 5 )。 AMI组及 U AP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0 1) ;UAP组与 SAP组相比 ,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炎性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E 选择素 (SES)、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81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 4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7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2 4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2 0例和对照组 2 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SES及CRP水平 ,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行Gensini评分 ,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AMI组、UAP组及SAP组的SE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 ;②AMI组、UA组SES及CRP水平与SAP组相比 ,其值明显增加 ;AMI组和UAP组SES水平相近 ,AMI组CRP高于UA组 ;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SES、CRP的含量高于单支病变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增加 ,SES、CRP升高越明显。结论 :SES、CRP是冠心病病情监测和评价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非侵入性指标 ;它们的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炎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及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65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按Gensini评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另1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列为对照组。结果:UAP组和AMI组的血清CRP水平均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UAP组明显增高(P<0.01);血清sCD40L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逐渐增高,其中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在AMI组和UAP组之间以及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2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逐渐升高,且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这3个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RP的风险比值(OR)为1.452,P<0.05;sCD40L的OR值为1.071,P>0.05;MMP-2的OR值为1.152,P<0.05。结论:血清CRP、sCD40L、MMP-2水平能反映CHD的严重程度,并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CRP、MMP-2可能是AC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压与心绞痛类型及炎症因子间的相关性。方法:将8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监测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中血压升高与心绞痛类型及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术中血压≥140/90mmHg以UAP患者为主,而〈140/90mmHg以SAP患者为主;UAP患者组粗清中IL-6、IL-8和hs—CRP含量均高于SAP组(P〈0.05);UAP组中IL-6与hs—CRP呈正相关(r=0.357,P〈0.05),WBC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366,P〈0.05),SAP组WBC与hs—CRP呈正相关(r=0.521,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压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损伤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参与方式可能是血管内皮的高炎症反应;因此,应激性高血压可作为预示心绞痛恶化发展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IL-6及CRP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42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9例,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测定CRP,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IL-6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CRP及IL-6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ClIP及IL-6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IL-6水平与CRP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CRP及IL-6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和冠状动脉综合征 (CAS)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和比较不同类型 CAS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 IL-6水平。结果  CAS组的 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其中心肌梗塞(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但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和对照组之间 IL-6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CAS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有关 ,IL-6水平的增高与 CAS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接受冠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9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心绞痛(SAP)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ELLSA法检测各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生化室检测肝功、肾功、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冠心病组脂肪素和hs-CRP高于对照组,且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升高更明显,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脂肪素与hs-CRP水平的正相关(r=0.782,P0.01)。结论血浆脂肪素的水平越高,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越差,提示其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与冠心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8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IL-8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IL-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IL-8与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IL-8升高可能是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清IL-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凝血因子(FIB)水平的变化,评价CRP和FIB联合检测对心绞痛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CHD)患者65例,分为2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5例,另选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液中CRP、FIB水平。出院后随访3个月,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绞痛组的CRP和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AP组的CRP和FIB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联合检测发现,CRP及FIB水平均升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RP及FIB均正常者(P<0.05)。结论:CRP和FIB水平的高低与心绞痛的严重程度有关,CRP和FIB联合检测对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5例,其中ACS患者(ACS组)58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7 例;另设对照组 24 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病例造影前及行PTCA者术后血清MMP 9浓度。结果:在造影前,ACS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清 MMP 9 浓度分别为(26.85±6.25)、(17.35±7.12)、(16.83±5.92)μg/L;此外,ACS组内 AMI和 UAP患者血清 MMP 9 浓度分别为(32.56±6.55)、(24.78±5.76)μg/L。AMI及UAP患者与SAP组之间MMP 9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内,AMI与UAP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 MMP 9 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WBC、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PLT间无明显相关性。PTCA术后 l d MMP 9 浓度均较术前要明显升高。结论:ACS患者血清MMP 9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其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对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