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动态     
骶髂关节疼痛作为下腰痛的一个病因,目前尚未被证实,其发病率在10%~60%,平均发病率为25%[1].目前骶髂关节疼痛尚缺乏明确的定义,结合大多数参考文献,骶髂关节疼痛是指由于骶髂关节炎症、创伤、退行性改变及妊娠等因素引起的以髂后上棘区域疼痛为主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骶髂关节功能障碍、骶髂关节综合征、骶髂关节障碍、骶髂关节炎.由于骶髂关节疼痛具有多变性,不同的个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造成了诊断的困难.本综述从解剖结构、临床表现、诊断困境及治疗手段方面对骶髂关节疼痛作一总结,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正>骶髂关节疼痛作为下腰痛的一个病因,目前尚未被证实,其发病率在10%~60%,平均发病率为25%[1]。目前骶髂关节疼痛尚缺乏明确的定义,结合大多数参考文献,骶髂关节疼痛是指由于骶髂关节炎症、创伤、退行性改变及妊娠等因素引起的以髂后上棘区域疼痛为主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骶髂关节功能障碍、骶髂关节综合征、骶髂关节障碍、骶髂关节炎。由于骶髂关节疼痛具有多变性,不同的个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造成了  相似文献   

3.
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相关节,组成肱尺关节。临床上肱尺关节半脱位少见,由于伤后X线无明显阳性指征,而容易造成漏诊。自2001年3月~2005年9月,笔者门诊收治该病5例,结合临床浅谈诊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骨盆其它部位或髋臼骨折.而骶髂关节对骨盆环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如复位固定不佳常遗留疼痛、畸形和下肢功能障碍,是骨盆骨折常见的严重创伤.其晚期临床症状与一些腰骶部疾病相似,容易误诊,贻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骶髂关节结构由于年龄、性别及全身或局部存在的生理病理状态或暴力不同而产生骨折脱位的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5.
骶髂关节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是下腰痛重要病因之一,由于其所处的解剖位置及形态上的特点,普通X线检查难以清晰显示,增加了对骶髂关节疾患认识和诊断的难度,以至于迄今为止,骶髂关节仍然是个谜。骨扫描、SPECT、尤其是CT和MRI的问世及其它影像技术的进步为骶髂关节的检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现将骶髂关节影像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骶髂关节半脱位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半脱位,由GoldwaitOsgood于1905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因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较为稳定,关节周围又有强大的韧带固定,因损伤造成骶髂关节半脱位并不多见,故易被忽视而漏诊。近年来我们曾收治了在外长期误诊误治的本病患者5例,均经手法治疗而...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建新  黄阳  张挥  陈信 《颈腰痛杂志》2000,21(2):118-120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通过272例骶髂关节半脱位临床检查及X线摄骨盆斜位片和耻骨轴位片进行诊断,同时进行手法复位。结果 凡是腰腿痛患者具有骶髂关节和耻骨叩压痛,下蹲阳性者,摄X线可见耻骨植位移即可诊断,并分前旋与后旋半脱位两类,讨论了手法复位的具体方法。结论:X线检查对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具有的重要的价值。本病以手法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骶髂拉力螺钉和前路钢板治疗骶髂关节分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治疗;小切口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精确匹配的半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和X线分析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致骶髂关节炎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X线、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AS的临床X线、CT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单侧骶髂关节改变24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40例。骶髂关节X线显示为正常1例,可疑异常12例,轻度骶髂关节炎23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0例,重度骶髂关节炎8例。CT检查显示为正常0例,可疑异常6例,轻度骶髂关节炎29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1例,重度骶髂关节炎8例。64例中5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抗原阳性。结论X线正位加左、右斜位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是中晚期改变。对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CT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尺骨冠状突是维持肱尺关节稳定性的主要骨性结构之一,与桡骨头共同提供前方阻挡作用,防止肘关节后脱位 [1].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比较少见,冠状突骨折多伴发于复杂的肘关节骨折脱位,如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鹰嘴骨折肘关节后脱位(即后方孟氏骨折)、鹰嘴骨折肘关节前脱位(经鹰嘴)和内翻旋转半脱位等 [2].  相似文献   

11.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彦彩  李盛华 《中国骨伤》2005,18(6):383-384
笔者就寰枢关节的解剖结构、病理改变、临床症状、X线投影作一综述,旨在对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陈光 《中国骨伤》1989,2(3):42-43,37
骶髂关节错缝是导致慢性腰腿疼痛的原因之一。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过一部分因骶髂关节错缝,而误诊为其它腰腿疼痛的病例,故感到对本病应着以从新认识。笔者从86年至今治疗了74例该病,均采用了以手法为主配合针刺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后骶髂关节半脱位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骶髂关节半脱位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用理疗、封闭、骨盆带固定、手术融合等方面进行治疗。结果:明确诊断后46例患者经治疗均获满意效果。结论:本病与妊娠关系密切,根据临床特点多可明确诊断,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行骶髂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骶髂关节前脱位(adult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AADSJ)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 男18例、女7例, 年龄(38.8±15.5)岁(范围18~83岁)。根据骶髂关节前脱位的影像学表现制订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分型:Ⅰ型, 骶髂关节完全前脱位, 整个髂骨耳状面移位至骶骨前方;Ⅱ型, 骶髂关节骨折合并前脱位。Ⅱ型分为三个亚型:Ⅱa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前1/3, 髂骨脱位至骶骨正前方;Ⅱb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后2/3, 髂骨脱位至骶骨前上方;Ⅱc型, 髂骨骨折累及骶髂关节后2/3, 髂骨脱位至骶骨前内侧。四名观察者分别采用临床分型、Tile分型及Young-Burgess分型评估各分型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分别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实施手术, 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行骨盆X线及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枚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9例,均为Tile分型C型,均采用术前CT扫描、术中C臂机监护下多枚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9例随访8例(1例因脑出血死亡),所有随访患者均无神经损伤、腰骶部疼痛不适,X线检查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复位丢失。结论:多枚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肘关节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肘关节不稳占所有肘部损伤的 11%~ 2 8% ,发生率为 6~ 8例 /10万〔1〕。目前 ,临床上常漏诊或治疗不当 ,可引起复发性或持续性的肱尺关节半脱位、脱位。因此 ,提高对创伤性肘关节不稳的认识与诊治水平势在必行。1 肘关节的稳定结构1 1 骨性结构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的关节面相互适应是维持肘关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其中尺骨的冠状突、鹰嘴以及桡骨的桡骨小头的作用极其重要。Closkey发现尺骨近端冠状突骨折超过5 0 %可引起肘关节的复发性脱位和半脱位〔2〕。生物力学研究中发现鹰嘴大部切除会产生肘关节的不稳〔3〕。桡骨小头…  相似文献   

17.
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肘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7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肘关节前脱位。其中尺骨鹰嘴单纯斜形骨折1例,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6例,肱骨远端穿过尺骨鹰嘴,肘关节向前脱位。方法: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极好2例,好4例,差1例。结论: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肘关节前脱位大多发生于尺骨近端复杂的粉碎性骨折,肱骨远端穿过尺骨鹰嘴,同时伴有肱桡关节脱位,但上桡尺关节未有分离。尺可能地使滑车切迹达到解剖复位并作稳固的内固定,大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 CT检查提高对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诊断率。方法对 56例经 X线检查可疑为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患者(男 36例,女 20例)行双侧远端桡尺关节旋前、旋后位 CT横断扫描。应用 Nakamura的改良桡尺线方法进行测量,经过双侧对比确定尺骨头掌侧或背侧半脱位。结果在 56例 X线检查拟诊为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患者中,尺骨头掌侧半脱位 10例;尺骨头背侧半脱位 15例;另有 2例为尺骨头背侧半脱位,经与健侧对比确定为假阳性。结论通过 CT检查诊断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可减少 X线检查由于难以达到标准投照位置所产生的假阳性,从而提高对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的诊断率。对曾有腕关节外伤史或逐渐加重的腕部疼痛及远端桡尺关节活动受限者, CT检查是诊断远端桡尺关节半脱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前行肠道准备,术中采用骶髂关节前路切开复位加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行功能煅练。结果术后随访5~18个月,1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感染,无周围神经损伤,2例骶髂关节处轻度疼痛,术后3个月复查见骶髂关节分离约1.0cm。根据Matta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一般2例。结论骶髂关节前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有直视复位、固定可靠、有效避免神经损伤的优点。且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posterolateral rotatory instability,PLRI)是指肘关节在承受外翻、外旋及轴向应力时,肱尺关节半脱位、肱桡关节脱位,由于上尺桡关节完整性未受损伤,前臂尺、桡骨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肱骨远端向后外侧旋转脱位的病理状态。其广泛存在于急、慢性肘关节不稳,肘关节骨折脱位及医源性损伤,急性肘关节不稳治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