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输血前常规检测受血者Rh血型,为预防临床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标准,杜绝RhD抗原阴性患者因输RhD抗原阳性血而产生抗-D抗体的机会。方法分别用抗.D(IgM)血型定型试验(凝集法)对2200例受血者输血前进行Rh血型鉴定,RhD抗原阴性者再用微柱凝胶法复检确认。结果输血前受检的2200例患者中,检出RhD抗原阴性患者6例,阴性率0.27%。结论输血前检测受血者Rh血型,对于合理用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检测非常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Rh(D)阴性血型的人群在我国汉族中仅占0.4%[1],属于稀有血型,Rh(D)阴性血型的血源尤为珍贵.笔者常见到寻求Rh(D)阴性供血者的报道,也见过患者因等待Rh(D)阴性血,错过抢救时机而失去生命的报道,在现实的工作中也能遇见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笔者在常规情况下和急性大出血时,对Rh(D)阴性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研究皖北淮南地区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掌握淮南市临床用血ABO、Rh血型分布,以便更好的解决临床用血的供需平衡,提高无偿献血的组织效率。方法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选择皖北淮南地区的无偿献血者25 139名,进行ABO、Rh血型系统的检测,并通过对ABO、Rh血型系统表现型及基因频率的计算和统计,完成皖北淮南地区血型分布的调查分析。结果皖北淮南地区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p>q,血型分布中A型占30.69%,B型占28.07%,O型占31.29%,AB型占9.95%;Rh阴性占总数0.43%,其表现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D(-)频率为0.43%,与全国汉族人群RhD(-)频率0.2%-0.5%相吻合。结论ABO、Rh血型为2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皖北淮南地区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皖北地区临床科学供血及RhD(-)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以及有效缓解医院输血缺乏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世荣  邢东芬 《天津医药》1992,20(7):437-438
多次输血或妊娠可刺激机体Rh系统或其它血型系统产生抗体,引起输血反应。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Rh血型抗体材料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4例中女3例男1例,均为多次输血者。3例女性曾有妊娠史,其中2例为Rh。阴性。由于输血前配血仅用盐水配血法,输血后出现程度不同的输血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患者ABO及Rh血型抗原的分布特征,提高医院临床的输血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2009年鉴定患者ABO及Rh血型的资料。结果:69630例患者中ABO及Rh血型表现型分布特征均为O型〉B型〉A型〉AB型,Rh阴性126例,频率为0.18%。93例Rh阴性患者需要备血,44例行异体输血,人均用量为2.30U。结论:本院患者Rh阴性频率低于汉族献血者的Rh阴性频率,血站可能无法给临床提供足量Rh阴性血液,同时临床存在Rh阴性血液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6.
王明慧 《河北医药》2010,32(22):3233-3234
Rh(D)阴性血又叫熊猫血,是非常稀有的血型.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D)阳性血;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D)阴性血.Rh(D)阴性血的分布因种族不同而差异很大,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为15%.我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中,99.7%都是Rh(D)阳性血的人,只有0.3%是Rh(D)阴性血[1].  相似文献   

7.
李笋 《中国实用医药》2012,(32):225-226
目的探讨Rh血型表型检测在输血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43900份需要血型检测患者。上述患者Rh血型进行初筛和确认,采用微量板盐水法用抗D试剂对上述血样本进行Rh阴性初步筛选,用抗人球蛋白实用对不同来源是IgG抗D标本进行确认,排除弱D或者不完全D。而后对Rh(D)阴性和血样标本采用抗C、抗c、抗E及抗e试剂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本组患者血样标本中,检出Rh阴性个体共129例,检出率为0.293%(129/43900)。表型为ccdee共69例,其出现频率为53.4%;表型为Ccdee共38例,出现频率为29.4%;表型为ccdEe共9例,出现频率为6.9%;表型为CcdEe共7例,出现频率为5.4%;表型为CcdEe共5例,出现频率为3.8%;表型为ccdEE共38例,出现频率为0.7%。结论 Rh血型表型检测有助于发现Rh阴性患者,为患者输血安全提高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8.
岳挺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262-263
目的探讨Rh血型表型检测在保证输血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43862名无偿献血者进行Rh血型系统分类,对其中Rh(D)阴性的进行C、c、D、E、e抗原检测,确定其Rh血型表型。结果共检出Rh(D)阴性个体128例(O.29%)。Rh(D)阴性者中,血型表型以eedee最为多见(68例,占53.1%),Ccdee次之(38例,占29.7%),其他Rh(D)阴性表型较少见。结论 Rh血型表型检测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病人Rh (D)阴性血型,了解Rh (D)阴性血型的表现型分布和频率,建立起Rh(D)阴性患者和献血者的血型档案,保证临床安全输血.方法 采用强生AutoVue Innova 全自动血型与配血分析仪对Rh(D)抗原进行初筛检测;初筛阴性者再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确认阴性者用试管法对Rh因子C、c、E、e进行筛选和分型.结果 在16 402人中检出Rh(D)阴性血员43人,其中A型11人,B型11人,O型18人,AB型3人;43人的Rh表现型为:Ccdee 11人,ccdee 30人,CCdee2人.结论 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病人Rh(D)阴性率为0.26%,符合我国汉族人口Rh(D)阴性率.掌握佛山市人群Rh(D)阴性血型的分布和频率,建立Rh (D)阴性血型档案,对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及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偿献血者ABO及Rh血型分布情况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ABO血型分布情况.建立稀有血型队伍。方法 ABO血型正反定型,用玻片法进行筛查,Rh选用IMMUCOR公司生产的抗D试剂初定。再用加拿大抗人球蛋白(Dominion Biologicals Limited)确认。结果 对14998例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了ABO血型分布调查,并对55562例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了Rh型调查筛查。结论 了解郑州地区ABO血型分布,建立Rh阴性血库,推动省会输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抗-HIV和Rh血型结果,提高受血者输血的安全性。方法 抽取1807例受血者输血前静脉3ml检查Rh血型和抗-HIV。结果 在1807例受血者的血样中发现4例抗-HIV阳性,2例Rh血型抗D阴性。结论 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抗-HIV抗体和Rh血型检测,可以防止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受血者的用血安全,为因输后感染艾滋病引起的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2.
Rh血型属于稀有血型,阴性人群占我国人口的0.3%~0.5%[1].其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为满足Rh(D)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需要,从1999年开始,我们对驻冀部队和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人群进行Rh血型的普查和筛选,共筛选了8万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建立了一支由162人组成的Rh(D)阴性无偿献血者队伍,已为患者提供Rh(D)阴性血液19 400 mL.现就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Rh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方面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如果这几种抗原不合均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另外Rh阴性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14.
Rh血型属于稀有血型,阴性人群占我国人口的0.3%~0.5%[1].其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为满足Rh(D)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需要,从1999年开始,我们对驻冀部队和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人群进行Rh血型的普查和筛选,共筛选了8万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建立了一支由162人组成的Rh(D)阴性无偿献血者队伍,已为患者提供Rh(D)阴性血液19 400 mL.现就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抗-HIV和Rh血型结果,提高受血者输血的安全性.方法抽取1807例受血者输血前静脉血3ml检查Rh血型和抗-HIV.结果在1807例受血者的血样中发现4例抗-HIV阳性,2例Rh血型抗D阴性.结论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抗-HIV抗体和Rh血型检测,可以防止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受血者的用血安全,为因输血后感染艾滋病引起的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输血患者Rh血型鉴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h血型不合输血可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Rh阴性未婚妇女如输入Rh阳性血而产生同种抗体,婚后怀孕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为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避免Rh阴性妇女产生同种抗体,我们对本院48 760例患者进行常规盐水抗-D鉴定患者Rh血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出率,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血型系统的D、C、E抗原。结果2035例标本中,D阳性率99.12%,C阳性率为91.15,%,E阳性率为41.57%。结论Rh血型中,因E抗原阴性率较高,应特别注意E抗原阳性血输注后产生不规则抗体,故对献血员.患者除进行Rh血型常规D抗原测定外,还应进行C、E抗原测定以更好地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无偿献血者ABO,Rh,MN,P血型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所在地,共辖有5区8县1市,除了汉族,还有20多种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13%左右。随着我市无偿献血的深入,为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ABO和Rh血型的分布,保证临床合理供血,笔者对自2002年2月至2003年7月47536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ABO,Rh血型分布的统计,并对Rh阴性者进行MN,P血型分布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9.
Rh阴型血在中国汉族人群占3‰,若AB型Rh阴性仅占0.3‰,非常稀有的血型,因为极其罕见,被称为"熊猫血"。无论是阴性血型者还是Rh阳性者其差别仅仅是血型的不同,都属健康人群。但Rh阴性血型者在孕产期时其临床意义不容忽视,如Rh阴性孕妇的胎儿为Rh阳性则可能发生Rh血型不合。从妊娠第28周至分娩后7d,称为"围生期"。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07年至今收住Rh阴性孕产妇6例,6例孕产妇均顺利度过围生期,产妇未出现产后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得到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有3种:(1)输入了A、B、O血型不合的血;(2)输入了不合亚型的血;(3)输入了Rh血型不合的血,其结果是由抗原抗体反应触发。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系统凝血和内分泌反应。红细胞上的某些血型抗原物质与血清中的某些相应抗体结合而使红细胞发乍破坏造成溶血,在各类血型中,A、B、O和Rh血型抗原最强,当输入了不相合的血液,就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或产生同种抗体,因此,每一受血者除检定A、B、O血型外,同时检定Rh血型,然后选用相合的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