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652例70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52例706眼中,38眼出现后囊破裂(5.38%),其中,分别发生在撕囊过程中3眼(0.42%),水分离时5眼(0.71%),超乳过程中16眼(2.27%),吸除皮质过程中9眼(1.27%),人工晶体植入时5眼(0.71%)。出现后囊破裂的38只眼中,术后3m视力≥1.0者6眼(15.79%),视力≥0.8者12眼(31.58%),视力0.4~0.8者16眼(42.11%),视力0.1~0.3者4眼(10.52%)。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晶体后囊膜破裂可发生在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体核、人工晶体植入等手术操作过程中,而以超声乳化过程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最高。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术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后囊破裂的发生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意外情况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方  杨冠 《临床眼科杂志》2000,8(3):207-208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意外情况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PMMA人工晶体的412眼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常见意外:①术中虹膜根部脱出及切口漏水者19眼(占4.61),②撕囊失败者39眼(占9.46%),③后囊膜破裂38眼(占9.22%)。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主要的意外是撕囊失败、后囊膜破裂及切口漏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2种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9例(98眼),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42例(47眼)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术组;B组47例(51眼)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组,分别观察2组术后视力和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者24眼,占51.06%;其中21眼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3眼不合作者行手术后囊膜切开术。B组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者10眼,占19.61%;其中8眼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2眼不合作行手术后囊膜切开术。2组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术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能更好地减少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中人工晶状体前囊夹持植入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撕囊口过小21例21眼、后囊破裂6例6眼、囊袋宽松1例2眼采用前囊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后发性白内障情况,术后随访6~24mo。结果:术后3mo视力0.3以上6眼,0.5以上13眼,0.8以上10眼,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与囊袋内植入相近,未发现其它与固定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采用前囊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效果良好,是超声乳化术中出现撕囊口过小、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376例过熟期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撕囊成功率、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率、术中的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等指标.结果 376眼中撕囊成功361眼(占96.01%),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367眼(占97.60%).术中后囊膜破裂4眼,部分悬韧带断裂3眼,乳化头损伤虹膜2眼.术后轻度角膜水肿36眼,虹膜部分后粘连2眼.术后第1天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视力0.3以上有264眼(占70.21%),眼压正常.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疗效良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99-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140眼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经验。方法884例11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61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79眼。随访1m-91m。结果视力在1.0以上者309眼占27.1%,0.5-0.9者586眼占51.4%,0.1-0.4者225眼占19.7%,0.1以下者2O眼占1.8%。新生膜52眼,发生率4.6%。行新生膜切开术9眼,切开率0.8%。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结论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白内障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因其可能的并发症和对操作的较高要求,临床应用须谨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染色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色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458眼白色白内障施行非染色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撕囊成功率、术中的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角膜水肿反应等指标。结果:患者458眼中撕囊成功441眼(96.3%),17眼(3.7%)囊膜出现放射状撕裂,以剪刀剪出一囊膜瓣再完成撕囊。术中后囊膜破裂9眼(2.0%),术后轻度角膜水肿94眼(20.5%),中度水肿29眼(6.3%),重度水肿8眼(1.7%),水肿均在2~10d内消退,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术后第1d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视力>0.3者329眼(71.8%),术后1wk视力>0.5者417眼(91.0%)。结论:非染色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色白内障虽手术操作较为困难,但熟练后成功率较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如何安全向超声乳化手术过渡。方法改进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方法对186例软核白内障实施手术,麻醉:表面麻醉加上方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切口:双切口,右上方10点方位角膜缘后1mm巩膜横行长4mm左右主切口,左上方2点方位角膜缘内1mm处作透明角膜2mm辅助穿刺口。前囊膜处理:均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法。人工晶体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推注囊袋内植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总结。结果 159眼在连续环形撕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撕囊成功85.5%);撕囊失败27眼(14.5%),18眼在截囊、撕囊及剪囊情况下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4眼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内;2眼悬韧带断裂1/4周(1.07%),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2眼后囊破口较小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1眼后囊破裂口较大未植晶体,后囊膜破裂3眼(1.6%)。术中虹膜损伤4眼(2.1%),后弹力层脱离1眼(0.54%),皮质残留6眼(3.2%),角膜水肿、内皮混浊16眼(10.7%),术后高眼压14眼(7.5%),术后虹膜反应6眼(3.2%)。术后3天矫正视力:视力≥0.6者158眼(84.9%);0.3-0.5者19眼(10.2%);0.1-0.2者9眼(4.8%);结论改进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方法对软核白内障进行手术,效果良好,能锻炼基层医院医生由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向超声乳化手术过渡的基本技能,为开展超声乳化手术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挤压劈核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收录2010-06/2013-06于我院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的过熟期白内障156眼,术中采用挤压劈核技术,1g/L台盼蓝辅助撕囊。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并发症、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0.1~0.4者15眼(9.6%),0.5~0.7者82眼(52.6%),0.8~1.0者59眼(37.8%)。超声乳化时间25~56(平均42±10)s,最大超声乳化能量30%。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2眼(1.3%),IOL植入睫状沟。术后角膜水肿Ⅰ级者12眼(7.7%)、Ⅱ级者5眼(3.2%),Ⅲ级及Ⅳ级者0眼。术后3mo平均角膜内皮丢失率为8.7%。 结论:台盼蓝囊膜染色技术增加了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挤压劈核减少了对悬韧带和晶状体囊膜的牵拉,缩短了超声乳化时间,减少了能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596 眼老年性白内障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者62 眼行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wk 裸眼视力≥0-5 者15 眼(24-19%),≤0-4 者47 眼(75-81%),术后3 月随访到42 眼,≥0-5 者28 眼(66-66%),≤0-4 者14 眼(33-33%)。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内皮水肿、瞳孔变形等。结论 对于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患者,处理得当,仍可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对54例(9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均采用超声乳化仪吸除白内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3岁以上患儿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进行视功能恢复,对术后并发症、视力改善情况进行10~24月随访.结果 28只眼因年龄小不能配合检查,但表现为明显追光,其余62只眼术后校正视力<0.1者3只眼(4.84%),0.1~0.3者10只眼(16.13%),0.3~0.5者25只眼(40.32%),0.6~1.0者18只眼(29.03%),>1.0者6只眼(9.68%),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19只眼(30.65%)周边部后囊膜不同程度混浊,8只眼(12.90%)发生新生膜,其余撕囊区清亮.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能有效提升视力,减少后发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以防止或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16例123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后囊膜破裂21例21只眼总结分析,依后囊膜破裂口大小进行处理后植入后房型或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本组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达17.07%,原因有切口不当、连续环形撕囊不完整、超声乳化头触及后囊膜、碎核刺硫后囊膜、I/A管误吸前囊膜。结论: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只要进行适当处理仍可植入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59例(90只眼)3个月至25岁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34例(53只眼)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5例(37只眼)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6~48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及后囊膜混浊情况。结果手术后可进行视力检查的40例(60只眼)中,最佳矫正视力≥0.3者71.67%,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优于Ⅰ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两组间比较,Ⅰ组为18.87%,Ⅱ组为2.70%,Ⅱ组明显低于Ⅰ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优于仅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可获透明视区,有效预防后发障的形成,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较好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过去3年中,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后,经过妥善处理后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20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术中能及时发现破孔,并充分利用粘障剂的作用,加上前段玻璃体切割器的作用,20例病例全部100%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二襻植入囊袋内人工晶状体5眼,一襻植入囊袋内另一襻在睫状沟内或二襻在睫状沟内者12眼,人工晶体2襻缝线固定于巩膜上者3眼,术后随访6个月。视力≥0.5者18眼,占90%,0.3者1眼,占5%,0.2者1眼,占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如果发生后囊膜破裂,只要及时早期发现,并妥善处理。仍然能安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且术后视力较好,随访无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周宏健  许霞 《眼科新进展》2000,20(3):212-213
目的 对白内障直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后处理进行分析。方法 在228例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者施行不同切口的超声乳化吸除,通过3.2mm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通过5.5mm切口植入PMMA人工晶体状。在术中后囊膜破裂16眼(6.58%),并发玻璃体外溢6只眼(2.63%)。结果 术中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情况:人工晶体状体两袢均植入在囊代内者有9眼,其中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内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825例(896眼).对术中39例(39眼)后囊破裂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39例(39眼)出现后囊破裂(4.35%),其中发生于撕囊时4例,水分离时5例,超声乳化过程中27例,吸出皮质时3例.经适当处理均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0.3者29例(74.36%).术后12例(30.77%)角膜水肿,均在l周内恢复.结论 晶状体后囊破裂是超声乳化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多个步骤,术中及时发现后囊破裂并正确处理,仍可能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反向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反向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1164例(1358只眼),Ⅱ~Ⅲ核1232只眼,Ⅳ核108只眼,V核18只眼.所有病例由同一医生手术.预置能量30%~70%,设置超乳负压200 mmHg.超声乳化针头斜面45度,超声乳化过程中针头斜面始终向下(后).1175只眼植入一片式硬IOL,183只眼植入折叠IOL.术后第1、3、15天全面检查术眼.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1082只眼(79.68%),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0.5者1218只眼(89.70%),术后第15天平均矫正视力0.71;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29只眼,发生率2.14%,均在Ⅱ度以下,术后第3天角膜水肿全部消失;术中后囊膜破裂28只眼,发生率2.06%,未发生晶体核沉入玻璃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反向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有效地避免了超声能量对角膜内皮的损伤,且并不增加后囊破裂地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玻璃体脱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后囊破裂的发生及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统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981只眼(平均年龄609岁),按手术进程分别记录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发生的有关情况探讨。结果:发生后囊破裂者27只眼(275%),合并玻璃体外溢者24只眼(245%),其中与撕囊有关的后囊膜破损4只眼(148%),超声乳化过程中发生后囊破损14只眼(519%),抽吸皮质2只眼(74%),人工晶体植入造成后囊破损2只眼(74%),囊袋脱位5只眼(185%)。结论:防止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处理能力,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后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超声乳化摘除及针吸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时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利用撕囊镊对10例(10眼)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眼行PCCC,5例联合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结果:10例后囊膜破裂后行PCCC眼9例成功完成PCCC,1 均植入后房人工晶体。术后观察1月~3年(平均16月),9例行PCCC眼视轴均清晰,未发生视网脱离及后发性白内障,无明显的人工晶体光学部偏中心或人工晶体异位。结论:PCCC可有效避免后囊膜破孔进一步无限放射状撕裂,保持周边后囊膜的完整性。使人工晶体稳固于囊袋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白内障的特点,并探讨健康快车西藏站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西藏地区872例白内障的类型特点进行分析,并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撕囊成功率,人工晶状体植入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总共872眼,其中白色白内障705眼(80.8%);IV级核以上411眼(47.1%)。872眼术中撕囊成功率达98.9%,术后836眼第1d视力,<0.1者210眼(25.1%),0.1~0.25者210眼(25.1%),0.3~0.5者220眼(26.3%),0.6~0.8者140眼(16.7%),≥1.0者56眼(6.7%)。并发症:术中后囊破裂10眼(1.1%),术后角膜水肿124眼(14.2%)。结论:西藏地区白内障以过熟期白内障和硬核(IV级以上)白内障居多。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