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对64例COPD稳定期病人实施肺康复护理,比较康复护理前后病人BODE指数变化.[结果]64例病人经肺康复护理后,BODE指数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呼吸困难量表(MMRC)的评分以及BODE指数总积分较康复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体重指数(BMI)康复护理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ODE指数是反映肺康复效果的有效指标,肺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改善COPD稳定期病人的BODE指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肺康复锻炼方案对老年COPDI级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参加健康查体中老年COPDⅡ级临床稳定期患者62例,给予量化的肺康复锻炼指导,并监督实施,在锻炼前及锻炼后1,3,6个月分别采集患者BODE指数、CAT问卷评分、COPD急性加重频次、住院次数进行比较,分析家庭肺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结果坚持家庭肺康复锻炼1个月后,CAT问卷评分(10.83±3.21)低于锻炼前(13.58±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P〈0.01);肺康复锻炼3个月后,患者BODE指数分值(3.40±1.14)、CAT问卷评分(7.08±1.78)与锻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8.05;P〈0.05),肺康复锻炼6个月后,患者BODE指数分值、CAT问卷评分与锻炼前及锻炼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1,-15.50,-3.08,-10.50;P〈0.01)。结论家庭肺康复锻炼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功能、运动耐力、术后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诊断为肺癌,且肺功能提示中度COPD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人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完成为期2周的肺康复运动训练,于肺康复运动训练前后对两组病人分剐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同时观察其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肺功能、二氧化碳分压(PaO2)、6-MwT在肺康复运动训练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住院时间短、术后肺部并发症少(P〈0.05)。[结论]术前行肺康复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肺癌合并老年COPD病人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运动耐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将2011 年10 月1 日-2012年10月30日住院的COPD 急性发作期病人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COPD 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BODE 指数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6 min 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体重指数(BMI)和BODE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ODE 指数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前与出院后8 周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COPD 病人BODE指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将2011年10月1日—2012年10月30日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BODE指数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体重指数(BMI)和BODE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ODE指数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前与出院后8周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COPD病人BODE指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42例冠心病合并稳定期轻、中度COPD患者,给予比索洛尔口服,起始剂量1.25mg/d,逐步增加至5mg/d。治疗开始前及治疗60d后,分别检测BODE指数(BODEindex)的四个相关参数,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I%pred)、功能性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MRC)、6min步行距离(6MWD)、体重指数(BMI),并计算BODE指数。结果治疗前后BODE指数及其四个相关参数分别为:FEV1%pred(68.05±7.32VS.67.38±7.13);6MWD(322.834-65.72Vs.320.43±62.34);MMRC(2.13±0.57VS.2.18±0.65);BMI(20.58±3.52VS.20.26±3.07);BODEindex(3.51±1.97vs.3.54±2.01)。(均为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合并稳定期轻、中度COPD患者的BODE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六字诀”呼吸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COPD稳定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康复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六字诀”呼吸法训练3个月。训练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运动耐力评价。[结果]康复组运动耐力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字诀”呼吸法训练具有提高COPD稳定期病人运动耐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评估家庭肺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Ⅱ级临床稳定期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5月参加某院健康查体中老年COPDⅡ级临床稳定期患者62例,给予量化的家庭肺康复锻炼指导,并监督实施,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12个月分别测定患者呼吸肌力、肺功能、6 min行走距离(6MWD),比较家庭肺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结果坚持家庭肺康复锻炼6个月后,患者最大吸气压(PImax)(69.9±3.7)cmH2O,最大呼气压(PEmax)(99.1±2.9)cmH2O,6MWD(276.2±25.6)m,均较锻炼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1.04,3.43;P<0.05)。肺康复锻炼12个月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为(37.8±4.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为(47.4±6.2),均较锻炼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2.01;P<0.05)。结论家庭肺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治疗后病情平稳的病人40例,于出院当日测量BODE指数及各因子评分,包括体重指数(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试验,同时采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BODE指数与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呈正相关,比FEV1%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更强。[结论]BODE指数与目前的FEV1%相比能更好地评价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超短波综合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的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以寻找稳定期COPD康复的新技术。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接爱HBO综合治疗的129例稳定期COPD患,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经HBO综合治疗后,COPD患的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提高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O+超短波综合治疗稳定期COPD,具有改善肺通气功能,解除其气流受限的生理功能损害的作用,是COPD康复的又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岚  赵岳 《护理研究》2009,(8):1985-198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睡眠质量及疲劳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出院后1个月稳定期COPD病人91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FS-14)、生活质量评定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进行测量。[结果]COPD稳定期病人的睡眠质量与国内常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病人的睡眠质量总分、躯体疲劳症状对生活质量均有影响。[结论]COPD痛人睡眠质量差,躯体疲劳现象严重,会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急性发作控制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治疗,其余治疗相同。12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急性发作控制率的变化。结果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下降[(2.81±1.12)分比(2.34±0.90)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下降[(168.9±65.4)分比(108.6±4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3,6.87;P〈0.05);干预组患者急性发作控制率为70.73%,对照组为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1,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长时间氧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检测38例行长时间家庭氧疗的COPD病人(实验组)及30例行短时间家庭氧疗的COPD病人(疾病对照组)氧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不同时间家庭氧疗对COPD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COPD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切变率1.00/s、5.00/s)、血沉、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低切黏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实验组病人长时间(每天〉15h)低流量家庭氧疗3个月后,全血黏度(切变率1.00/s、5.00/s)、血沉、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还原低切黏度均较氧疗前显著改善(P〈0.05),疾病对照组病人与氧疗前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长时间家庭氧疗可显著改善COPD病人的血流变学,对cOPD的治疗及预防COPD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减少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培脾理肺方前后BODE指数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02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福莫特罗吸入剂、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脾理肺方治疗,对比观察周期(6个月)前后2组患者BODE指数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结束时,观察组BODE指数及其BMI、MMRC、FEV1%pred、6MWD各因子数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结束后,观察组HADS分值(9.12±2.96)分及10分者比例3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7±3.18)分及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脾理肺方可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集束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以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呼吸内科连续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干预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接收常规康复指导。观察指标包括:COPD自我效能量表、患者对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出院后30天内再住院率。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各项指标组间差异。结果入组患者包括干预组29例,年龄66.34±7.54岁;对照组30例,年龄(58.24±20.58)岁。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的住院天数(P<0.05)、平均住院费用(P<0.05)、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并且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延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COPD稳定期患者的自我效能;同时,患者对集束化康复策略的依从性较高,可用于进一步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罗慧洁 《中国康复》2014,29(3):218-219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进行运动、呼吸和排痰等肺康复训练。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COPD生活质量评定(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卫生宣教,干预组同时由专门的责任组成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得分分别为(7.56±2.23),(1.09±0.44),(1.44±0.89)分,均低于对照组(9.22±3.65),(1.37±0.65),(1.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2.85,2.22;P〈0.05);其他各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疗养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对32例住院疗养康复的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疗养康复治疗,比较疗养康复前后Borg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6MWD)、ADL(Barthel指数)评定、肺功能检查参数的变化。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疗养康复后呼吸困难(Borg评分)、运动耐力(6MD)、ADL(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肺功能疗养康复前后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预计值%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通过疗养康复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2例COPD稳定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8例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74例在一般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FEV1、WHOQOL-BREF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提高COPD稳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