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颈椎管狭窄是其最为常见的脊髓性颈椎病之一,为了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通塞脉片在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选取2011-06-2017-03医院收治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1-06-2017-03医院收治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9)岁,平  相似文献   

2.
<正> 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疼痛科利用颈椎间孔注药治疗颈椎病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7~78岁,40岁以上者98例。病程1周至5年。均经颈椎X线摄片;由临床确诊。颈椎病分型:①神经根型76例,发生  相似文献   

3.
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惠全 《中国骨伤》2001,14(2):103-103
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骨质增生同属于颈椎病[1] 。虽两者临床表现相似 ,易混淆 ,但发病机制、诊治方面迥异 ,应明确区分。现就 1998年收住的 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和 6例颈椎骨质增生诊治情况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A组 :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 ,男 5例 ,女 5例 ;年龄 2 5~6 6岁 ;病程 7天~ 30年 ;急性发病 5例 ,慢性发病 5例 ;近期剖腹产史 1例 ,批斗打伤颈部史 1例。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 6例 (右上肢 2例 ,左上肢 3例 ,双上肢 1例 ) ;脊髓型 (早期 ) 1例 ;椎动脉型 2例。B组 :6例颈椎骨质增生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45~ 77岁 ;病程 3天~…  相似文献   

4.
火把花根片合至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来 ,笔者运用中成药火把花根片合至灵胶囊为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治疗组患者 30例 ,其中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18岁~ 5 6岁 ,平均 31.7岁 ;病程 1年~ 15年 ;伴氮质血症 8例。对照组患者 2 0例 ,其中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18岁~ 5 0岁 ,平均 30 .4岁 ;病程最长 1年~ 12年 ;伴高血压者 9例 ,伴氮质血症者 5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P >0 .0 5 )。诊断依据参照有关文献。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伴感染高血压者均积极控制感染血压。治疗组口服火把花根片 (重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长时间端坐机前工作。这种颈部超限活动使此组病变发生率明显上升 ,严重影响广大计算机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我院门诊近两年共收治 1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3例 ,男 2例 ,女 11例。年龄 19~ 2 5岁 7例 ;2 6~30岁 6例。大多数病人因其他原因如外伤、“落枕”等就诊 ,拍X线片以后发现。少数病人以颈部酸痛不适、活动欠佳及局部时有痛感等就诊。所有患者均为计算机工作者。工作年限 2~ 5a不等。X线表现。正位片 :所有X线片均示颈椎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 ,以C3~ 5椎最为明显。椎间盘…  相似文献   

6.
陈树燕 《颈腰痛杂志》2002,23(3):195-195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但单纯运用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理想。我科用牵引加电脑中频电疗仪综合治疗颈椎病 87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CT、X线片检查确诊 ,同是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牵引并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组 (综合组 ) 87例 ,男 47例 ,女 40例 ;年龄 34~ 72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1~2 0年 ;神经根型 36例 ,混合型 2 3例 ,椎动脉型 2 8例。单纯牵引组 5 6例 ,男 31例 ,女 2 5例 ;年龄 49~ 70岁 ,平均 5 9.5岁 ;病程 1~ 15年 ;神经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科采用局部涂药照射和局部涂药照射后加手法牵引先后对比治疗颈椎病473例,疗效均满意,其中后组明显优于前组,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73例均经X线摄片示有轻重不同的颈椎骨质增生,其中男263例,女210例,年龄35~75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属椎动脉型51例,神经根型381例,混合型41例,片示有颈椎生理曲度变异37例,椎间隙狭窄78例,椎间孔变小变形96例,项韧带钙化19例。  相似文献   

8.
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的牵引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别及颈曲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颈型颈椎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18~29岁54例,30~49岁19例,50~65岁7例;病程0~3个月56例,3~12个月13例,12个月以上11例;X线片示生理曲度变浅77例,颈椎增生2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29岁21例,30~49岁7例,50~65岁2例;病程0~3个月21例,3~12个月5例,12个月以上4例;X线片示生理曲度变浅29例,颈椎增生9例。治疗组采用优值牵引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枕颌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77.5%,对照组治愈率46.7%;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94.4%,对照组治愈率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优值牵引法采用动态位牵引,符合颈段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MPR、SSD)在特殊部位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与传统的X线片和CT扫描相比 ,显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 ] 。自 2 0 0 0~ 2 0 0 3年对 1 2例上颈椎损伤患者进行了该项检查 ,并对其临床价值和优缺点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中男 9例 ,女 3例。年龄 7~ 4 7岁 ,平均 30岁。伤后均表现颈部疼痛、不稳定、活动受限 ;合并不全瘫 3例。伤后颈椎X线片诊断损伤 7例 ,怀疑损伤 2例 ,漏诊 2例 ,另 1例未行X线片检查 ;临床及颈椎X线片考虑骨折或脱位。1 2 方法 扫描设备采用美国PickerPQ 2 0 0 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门型钢板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ACDF治疗的4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25例术中采用新型门型钢板固定(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67岁(58.46±6.04岁);手术节段C4/5 7例,C5/6 12例,C6/7 6例。21例术中使用Katia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5~71岁(58.31±5.79岁),手术节段C4/55例,C5/6 10例,C6/7 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并在术后6个月的X线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骨错缝筋出槽"与颈椎病临床发病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333例患者作为颈椎病组纳入研究,男119例,女214例,平均年龄(48.11±12.21)岁;健康受试者组受试者30例(来源于曙光医院研究生及进修生、社区人员),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27±10.12)岁。分别从症状体征、动态触诊、X线评价3方面综合判断两组受试者颈椎"骨错缝筋出槽"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动态触诊、影像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病组有87.99%(293/333)发生颈椎"骨错缝筋出槽",与健康受试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临床发病的关键病理环节之一,为颈椎病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7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6例 ,男 36例 ,女 40例 ,年龄 42~ 70岁 ,平均 5 6岁。病因 :外伤 5例 ,劳损 33例 ,受寒 6例 ,落枕 10例 ,不明 2 2例。病程 1个月~ 8年 ,平均 10个月。 76例患者有颈、肩、背及上肢不适 ,酸胀痛 ,麻木及沉重感 ;34例压颈试验阳性 ;30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2例有腱反射减弱 ;5 0例有颈椎棘突偏歪。颈椎 X线片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48例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变直或反曲 ,32例椎间后缘连线中断 ,12…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7年5月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疾患67例,其中单纯植骨26例,植骨加AO颈椎带锁钢板(Cervicalspinelockingplate,CSLP)内固定41例。我们对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单纯植骨组:男24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48岁)。脊髓型颈椎病19例,颈椎骨折脱位7例。单椎间隙融合13例,两个椎间隙融合12例,三个椎间隙融合1例。住院时间13~128d,平均62±33d。植骨 CSLP组:男3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8岁)。脊髓型颈椎病14例,颈椎骨折脱位27例。单…  相似文献   

14.
正下颈椎骨折脱位常伴有单侧或双侧关节突绞锁~([1]),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以安全简单的方法使绞锁的关节突复位,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术中颅骨牵引结合撬拨助推技术辅助下行颈前路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下颈椎关节突绞锁患者30例,临床效果良好,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6岁(38.5±0.3岁);交通事故伤15例,重物砸伤6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以中老年人较多见。笔者近年来采用颈椎牵引配合经气导平疗法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5例 ,男 12 0例 ,女 12 5例 ,年龄 2 3~ 76岁 ,平均 49.5岁 ,病程 2~ 15 d,神经根型 16 8例 ,椎动脉型 77例。对照组患者 2 2 0例 ,男 10 7例 ,女 113例 ,神经根型 12 1例椎动脉型99例。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牡丹江产ZQ- 4型颈椎牵引器作颈椎牵引 ,病人取正坐位根据年龄、性别、体质情况选择牵引重量 ,一般从 6 kg开始 ,首次 2 0 min,若无不适感 ,以后每次 30 m in。重量视病情逐渐增至 8~ 14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测量中老年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 KBD)患者下颈椎椎间隙高度,观察椎间隙的影像学形态,明确大骨节病对下颈椎椎间隙高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甘肃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KBD患者(KBD组)92例,其中男38例,女54例;年龄47~70岁,平均(58.89±7.67)岁,以及非KBD人群(对照组)98例,其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49~69岁,平均(58.35±7.38)岁。两组人群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观察下颈椎间隙影像学表现;测量两组C2~7椎间隙前缘、中间及后缘高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KBD组男、女C4~7椎间隙中间高度均低于C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BD组男、女C2~4椎间隙中间高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4~7椎间隙中间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BD组男、女患者C2~4  相似文献   

17.
在工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业中发生颈椎骨折 ,或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瘫痪病人中占一定比例。对这部分病人的处理 ,目前仍有很大争议 ,尤其对晚期脊髓损伤。我们对早期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瘫痪 32例病人 ,根据损伤程度不同 ,临床体征不一 ,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 ,男 30例 ;女 2例。年龄 7~ 5 5岁 ,平均 36岁。颈椎骨折 6例 ,颈椎骨折脱位 18例 ,单纯颈椎脱位 8例。屈曲型损伤 30例其中椎体压缩粉碎性骨折 ,或椎体粉碎型骨折 2 4例。过伸型损伤 2例 ,均为椎体脱位合并椎体、椎板骨折。损伤部位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隐性失血量,确定影响隐性失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符合所有纳入标准.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37~79岁,平均(59.90±9.75)岁.记录术前和术后的红细胞压积,根据Se...  相似文献   

19.
颈椎吻合棘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颈椎棘突间的接触形如吻状。国内文献未见报道 ,我们总结 10 0 0例有颈椎病症状的 X线片分析发现有此征象 12 0例 ,现就其 12 0例患者的临床与 X线征象进行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男 73例 ,女 47例 ,2 9岁以下 8例 ,30~ 39岁 10例 ,40~ 49岁 2 2例 ,5 0~5 9岁 43例 ,6 0~ 6 9岁 17例 ,70岁以上2 0例。临床表现 颈椎活动受限 48例 ,头晕头痛 2 0例 ,上肢麻木疼痛 2 7例 (左侧16例 ;右侧 11例 ) ,肩颈疼 18例 ,枕部疼痛 6例 ,30例有颈部损伤史。X线征象 多个棘突相吻 35例 ,上位棘突与下棘突体部吻合 34…  相似文献   

20.
经皮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 PCD)、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 nucleoplasty, PCN)与联合使用两种微创技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nucleoplasty, PCD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3年 2月至 2011年 4月收治的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71例。年龄 21~74岁, 平均 47.8岁。 171例患者分为三组: PCD组 97例, 男 53例, 女 44例;PCN组 50例, 男 29例, 女 21例; PCDN组 24例, 男 15例, 女 9例。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结果所有病例中位随访 4.1年: PCD组 4.2年, PCN组 2.6年, PCDN组 3.3年。三组手术均获成功。三组手术临床效果(JOA评分), 经手术前后配对 t检验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D: t=21.85, P 0.05)。结论 应用 PCD、PCN以及联合使用这两种微创技术的 PCD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良, 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 不会造成颈椎失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