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部分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无改善的原因。方法对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IPSS评分,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及膀胱尿道镜检。结果尿道狭窄15例(开放手术5例、经尿道电切10例);膀胱颈挛缩10例(开放手术5例,经尿道电切5例);腺体残留7例(开放手术4例,经尿道电切3例);膀胱功能异常8例(开放手术1例,经尿道电切术后7例)。结论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腺体残留,膀胱功能异常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0例患者中发生腺体残留及复发8例,再次经TURP治愈;尿道狭窄3例,行尿道扩张和手术治疗;膀胱颈挛缩2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愈;尿道水肿2例,再次留置尿管3-5天,二次拔管后均能自行排尿;膀胱功能异常5例,其中3例经非手术治疗好转。结论:腺体残留、尿道狭窄、膀胱功能异常是前列腺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严格手术指征,预防术后狭窄,可提高治疗效果,而再次行TURP仍是有效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病例中,膀胱颈梗阻5例,尿道狭窄、腺体残留各1例;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例中,尿道外口狭窄12例,腺体残留 6例,血块堵塞2例.结论 膀胱颈口梗阻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而尿道外口狭窄则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用Madigan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价分析Madigan术式切除前列腺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78例。探查并处理膀胱痛变后,前列腺包膜逐一钳夹、切开、结扎,预留包膜对合线。在无血情况下游离腺体,剥离出尿道,切除前列腺腺体,将预留的包膜对合结扎,膀胱造瘘。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无膀胱颈狭窄、尿道狭窄和尿失禁,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保留了尿道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是基层医院开展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用Madigan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价分析Madigan术式切除前列腺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78例。探查并处理膀胱病变后,前列腺包膜逐一钳夹、切开、结扎,预留包膜对合线。在无血情况下游离腺体,剥离出尿道,切除前列腺腺体,将预留的包膜对合结扎,膀胱造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无膀胱颈狭窄、尿道狭窄和尿失禁,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保留了尿道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是基层医院开展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次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30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次排尿困难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其中尿道狭窄12例、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5例、继发出血5例、再发前列腺癌3例、腺体残留5例。结论尿道狭窄、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继发出血、腺体残留、再发前列腺癌是发生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精细的手术操作、术中仔细止血,可以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贾冬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062-2063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再次出现尿潴留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6例前列腺增生术后未出现尿潴留患者作为参考组,比较2组患者膀胱颈缩窄、腺体残留复发、尿道狭窄、膀胱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颈缩窄、腺体残留复发、尿道狭窄、膀胱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膀胱颈缩窄、尿道狭窄、腺体残留复发、膀胱功能异常等均可导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再次尿潴留,因此给予针对性治疗有助于预防再次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对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后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切除术。术中先置三腔气囊尿管,横行切开前列腺中部包膜,先游离增生前列腺,再自尿道无腺体覆盖处切开前列腺前联合,游离尿道,切除增生前列腺。结果:23例均能直视下切除增生腺体,无出血、尿失禁、排尿困难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05~145min,平均123min,出血量约100~250ml,平均150ml,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8.2ml/s变为术后24.4ml/s。结论: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具有保持尿道完整、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膀胱内无病变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病例中,膀胱颈梗阻11例,尿道外口狭窄、腺体残留各1例,后尿道炎性粘连狭窄2例。结论:膀胱颈口梗阻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可经尿道扩张或腔内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手术方法。方法观察15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电切术后尿道前列腺部的膀胱镜下表现和MRI检查,测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结合手术体会、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年,电切达前列腺包膜的患者,仍有宽阔的尿道前列腺部,未见腺体增生。MRI显示膀胱颈呈漏斗型,膀胱镜下膀胱颈无抬高或挛缩的患者,虽然尖区残留腺体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但IPSS、QOL和最大尿流率尚满意。结论可沿外科包膜平面将增生腺体大部分切除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远期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前列腺切除术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采用经耻骨后尿道外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1 例,术中尽量切除增生腺体组织,保留完整尿道与膀胱颈。术后恢复快,随访3 个月~1 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应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4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首次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及血尿,平均留置尿管5天,无需膀胱冲洗。术后随访6 ̄40个月,排尿通畅有力,保持术前性生活状况,疗效满意。对切除前列腺腺体时防止尿道损伤、减少术中出血等操作要点进行讨论,认为此手术保留了尿道完整性,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长群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1985-1986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与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淅川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前列腺动脉栓塞术,观察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比两组前列腺体积(PV)、膀胱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_(max))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得分。结果术后观察组PV、RUV值小于对照组,Q_(max)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IPSS评分较术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症状,效果优于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耻骨后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和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4月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59例(A组)和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0例(B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术中出血量、冲洗液变清、留置尿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尿情况、术后尿路刺激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A组排尿通畅54例,B组排尿通畅30例;A组死亡1例。结论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视野显露良好,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为理想的开放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通过两组手术切除腺体的方式不同,比较两组各自术前术后 IPSS、 QOL、尿流率、残余尿等指标的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术中前列腺切除量与术中出血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手术术后 IPSS、 QOL、最大尿流率、残余尿的差异以及术后拔除导尿管、膀胱冲洗时间的差异,以充分了解和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将6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 PKRP、 PKEP 组各自术后 IPSS 评分、 QOL 评分、最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切除组织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术后最大尿流率、膀胱冲洗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后 IPSS、 QOL、残余尿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方面均有良好效果,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在术中切除增生腺体的重量、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最大尿流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优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在安全性方面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或电气化术(TURP/TUVP)治疗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8例经TURP/TUVP治疗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排尿困难的原因,行手术或单纯行尿道扩张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排尿困难的原因有膀胱颈口狭窄、挛缩、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或增生复发、膀胱逼尿肌乏力、神经原性膀胱机能障碍、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恶变等。术后随访1月~5年,平均33个月,36例排尿恢复通畅,2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论:术前进行膀胱功能评价、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加强管理,对减少TURP/TUVP术后发生排尿困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导致排尿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导致排尿困难46例。其中尿道狭窄22例,尿道内口闭锁4例,膀胱颈挛缩3例,膀胱颈息肉样增生1例,腺体残留8例,前列腺增生复发2例,腺体组织碎块残留2例,低顺应性膀胱1例,膀胱逼尿肌无力1例,继发出血,血块堵塞2例。排尿困难主要原因是尿道狭窄,应根据不同并发症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由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进而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5例患者全部行尿动力学检查,均提示逼尿肌收缩无力,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收缩者8例,伴膀胱内压达40 cm H2O以上,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留置18F尿管,8周后拔除,排尿通畅。27例逼尿肌无力患者门诊留置导尿,2个月后再次复查尿动力学检查,23例提示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压力达60 cm H2O以上,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余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行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经留置尿管后大多数患者膀胱功能可恢复。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电切术后远期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前列腺电切术后因并发症再入院患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因并发症再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残留腺体增生32例(31.37%),膀胱颈挛缩22例(21.57%),尿道狭窄18例(17.65%),血尿15例(14.71%),附睾炎6例(5.88%),尿路感染4例(3.92%),前列腺癌3例(2.94%),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2例(1.96%).所有患者经相应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残留腺体增生、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血尿是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并发症.治疗其远期并发症应针对病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马圣君  李静  张爱珍 《中原医刊》2014,(24):108-109
目的: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7例,给予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加膀胱颈电切术。结果7例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其中排尿满意6例,拔除尿管后1周感尿流变细1例,行尿道扩张半年,7例随访至2 年,均感排尿满意。结论彻底切除纤维组织是预防膀胱颈挛缩的重要因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加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