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桂棉  张宇泽  陈忠  杨万群  黄飚 《放射学实践》2022,37(12):1505-1508
目的:探讨常规MR T2WI上池征对颅内单发转移性腺癌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内单发转移瘤和5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MR检查,检查序列包括横轴面T1WI、T2WI、FLAIR及对比增强横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由2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在不知晓患者信息及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所有患者的MR图像,观察T2WI上颅内病变是否存在池征。结果:26例单发脑转移瘤中可见池征者18例(转移性腺癌15例,鳞癌3例),50例胶质母细胞瘤中可见池征者9例,两组之间此征象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0,P<0.001),池征诊断颅内单发转移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结论:池征是颅内单发转移性腺癌比较有特异性的征象,有助于与胶质母细胞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正>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脑肿瘤的15%30%[1];全身各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脑部,其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常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MRI对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30%[1];全身各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脑部,其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常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MRI对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2年11月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瘤3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62012年11月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瘤3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678岁,平均56.7岁;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肺癌,其中腺癌26例,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肺泡细胞癌1例。临床表现:除肺癌的相关症状外,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应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在预测肺癌脑转移瘤(BMs)病理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7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BMs患者,均行头颅3.0 T MR扫描成像,扫描序列包括增强T1WI、T2-FLAIR、ASL灌注图像,分别在BMs实性区、瘤周水肿区、对侧镜像区及正常脑白质区勾画感兴趣区域(ROIs)测量平均最大脑血流量(CBF),计算BMs实性区、瘤周水肿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灌注差值比(△CBF),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BMs在各定量参数的差异性及预测肺癌BMs病理类型的效能。结果 BMs腺癌组rCBF实性区平均值为1.70±0.61,较鳞癌组(1.44±0.44)及小细胞肺癌组(1.08±0.30)分别升高18.1%、57.4%(P<0.05);△CBF实性区平均值为1.10±0.67,较鳞癌组(0.84±0.53)及小细胞肺癌组(0.43±0.48)分别升高30.9%、155.8%(P<0.05)。BMs鳞癌组rCBF水肿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头部MRI表现,分析转移瘤部位、大小、形态、瘤体出血、水肿和转移瘤的强化特点。结果:6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腺癌42例,鳞癌14例,小细胞肺癌8例,肺泡癌1例,病灶增强后呈环形强化的17例,结节状强化的28例,混合型强化的14例,片状强化3例,单纯脑膜线状强化4例。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特殊序列扫描有助于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多发环形强化和(或)结节状强化病灶、瘤周明显水肿是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ube FLAIR T2WI增强扫描序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EGFR-TKIs治疗后出现脑膜转移(LM)的早期识别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明确诊断肺癌且经过靶向药治疗后出现LM患者23例,均进行增强T1WI、矢状面Cube T1WI与矢状面Cube FLAIR T2WI增强扫描。所获得扫描图像由2名MRI诊断医师分别盲法阅片分析,评价内容包括脑膜是否强化、LM部位(包括幕上脑浅表区、幕下小脑脑干区及全脑区)、图像质量评价。结果 23例均成功进行增强T1WI、矢状面Cube T1WI与矢状面Cube FLAIR T2WI增强扫描,获得的图像可用于质量评估。增强T1WI与增强Cube T1WI相比有2例位于浅表区的病变未检测出(χ2=27.74,P=0.02),增强T1WI与增强Cube FLAIR T2W...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径≤3 cm的周围型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灶≤3 cm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包括分叶征、边缘光滑锐利、毛刺/棘突、胸膜凹陷征、血管连接征、空泡/空洞.结果 周围型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各30例经χ2检验发现三者的分叶征发生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812).除分叶征外,将三者的其他CT征象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发现腺癌和小细胞癌5种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和小细胞癌5种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和鳞癌在边缘光滑、毛刺/棘突、空泡/空洞3种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周围型肺腺癌发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40%),30例周围型肺鳞癌发现15例(50%),30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发现22例(73.3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8,P=0.029).将3种癌进行比较,发现腺癌和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腺癌和鳞癌、鳞癌和小细胞癌分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灶≤3 cm的周围型肺鳞癌和小细胞癌CT表现特征相似,在获得病理诊断之前影像学上无法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增强T1加权成像(CE-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纹理特征在肺腺癌及非腺癌脑转移瘤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影像随诊证实的脑转移瘤病灶127个,其中腺癌68个,非腺癌59个(鳞癌21个,小细胞肺癌38个).利用ITK-SNAP 3.8.0软件分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对舌部鳞状细胞癌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舌部鳞状细胞癌的MRI征象,记录病灶大小、形态、位置、浸润深度、T2WI及DWI的信号强度,以及是否转移、复发率,并测量病灶实性部分的ADC值。结果:20例中,MRI首诊为鳞状细胞癌18例,另2例分别为腺样囊腺癌、黏液表皮样癌,鳞癌待除。舌鳞状细胞癌好发于舌体中1/3侧缘处,边界清晰或不清,T2WI常呈较均匀稍高信号,坏死较少见,DWI为稍高信号(高于正常舌肌,低于腭扁桃体信号),ADC值高于淋巴瘤,但低于其余良恶性肿瘤,20例病灶实性成分的ADC均值为1.005×10-3 mm2/s,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术后复发者坏死常见,T2WI及DWI信号不均匀,呈不均匀强化;通过观察淋巴引流区域可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结论:MRI对舌鳞状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3-01至2021-12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行HPV分子检测中HPV16阳性患者542例,分析患者合并感染其他HPV情况、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及HPV16转阴情况。结果 (1)542例中,单一阳性330例,占60.9%;合并其他高危感染173例,占31.9%;合并低危感染39例,占7.2%;合并其他高危组宫颈活检CINⅡ及以上患病率(44.2%)高于合并低危组(21.4%,χ2=4.880,P=0.027)。(2)≤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各年龄组患者三种感染情况的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5,P=0.191);≤29岁年龄组与30~49岁年龄组相比宫颈活检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338);30~49年龄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Ⅲ级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4.566,P=0.033);50岁以下组上皮内瘤变检出率更高(χ2=10.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评分联合超声弹性成像乳腺浸润性癌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08例(108个肿块)BI-RADS评分以及超声弹性成像资料,以病理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对比BI-RADS评分、超声弹性成像单独及联合对乳腺浸润性特殊癌鉴别的价值,采用t检验对比良恶性肿块超声弹性评分、BI-RADS评分等参数。结果乳腺恶性肿块共58个,占58/108(53.7%),其中乳头状癌18例、小管癌9例、髓样癌20例、鳞状细胞癌11例;乳腺良性肿块共50个,占50/108(46.3%),其中乳腺纤维腺瘤27例、乳腺叶状肿瘤14例和乳腺腺瘤9例。与BI-RADS评分、超声弹性成像单独检查相比,BI-RADS评分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浸润性癌诊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更高(χ2=4.83,P=0.03;χ2=3.28,P=0.05;χ2=4.49,P=0.03;χ2=2.94,P=0.05);恶性肿块的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病变与脊髓DWI信号强度之比(signal-intensity ratios between lesion and spinal cord from DWI,LSR)对肺内良恶性结节及肺癌类型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行磁共振检出肺内结节的55例患者,对58个肺部病灶行穿刺活检,恶性病变43个,其中腺癌15个,鳞癌15个,小细胞肺癌9个,转移瘤4个;良性病变15个。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解析,ADC值、LSR值对肺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采用ROC曲线,两两比较选取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内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76±0.47)×10^-3mm^2/s,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30±0.46)×10^-3mm^2/s,前者高于后者(t=3.353,P=0.01);良性病变的平均LSR值为0.99±0.33,恶性病变的平均LSR值为1.67±1.11,前者低于后者(t=-3.563,P=0.01)。中央型肺癌与周围性肺癌平均ADC值分别为(1.35±0.34)×10^-3mm^2/s和(1.34±0.61)×10^-3mm^2/s,平均LSR值分别为1.61±1.17和1.66±1.03,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肺癌的平均ADC值分别为小细胞肺癌(1.06±0.16)×10^-3mm^2/s,非小细胞肺癌(1.43±0.49)×10^-3mm^2/s;腺癌(1.64±0.56)×10^-3mm^2/s,鳞癌(1.21±0.28)×10^-3mm^2/s。平均LSR值分别为小细胞肺癌1.91±1.17,非小细胞肺癌1.55±1.08;腺癌1.11±0.37,鳞癌1.98±1.38。小细胞肺癌组平均ADC值低于非小细胞癌组(t=-2.178,P=0.036),但两组间平均LSR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869,P=0.391);腺癌组平均ADC值高于鳞癌组(t=2.671,P=0.012),腺癌组平均LSR值低于鳞癌组(t=-2.340,P=0.033)。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及肺癌不同类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MRI 3D-T1WI增强影像组学模型,验证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搜集10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其中EGFR基因突变型60例,野生型44例,随机分为训练集76例(突变型45例,野生型31例)和验证集28例(突变型15例,野生型13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转移数目、瘤周水肿、瘤周水肿指数、脑膜转移与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通过3D-T1WI增强图像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提取,利用mRMR和LASSO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组学模型,通过对所选特征的系数加权求和来计算Rad-score。利用ROC曲线及DCA曲线对组学模型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性别、吸烟史及病理类型在EGFR突变型及野生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无吸烟史、腺癌患者更易出现EGFR突变。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AUC为0.832(95%CI:0.734~0.931),在验证集中AUC为0.813(95%CI:0.644~0.982),均表现出了较高的诊断效能。绘制DCA曲线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I特征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接受MRI检查及BRAFV600E突变检测的67例患者,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数量、淋巴结转移、T2WI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均匀度、表观扩散系数(ADC)信号、ADC平均值和最小值、早期强化程度、延迟强化形态、强化曲线类型和轮廓征。对MRI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BRAFV600E突变的预测因素,计算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MRI征象及不同组合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的诊断效能,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67例患者中,51例(76.1%)BRAFV600E突变阳性。ADC信号(χ2=8.881,P=0.005)、延迟强化形态(χ2=42.846,P<0.001)、强化曲线类型(χ2=7.825,P=0.047)在BRAFV600E突变组和野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延迟...  相似文献   

14.
赵花  刘征丽  许霞 《武警医学》2017,28(4):358-360
 目的 观察鳞癌、腺癌、腺鳞癌3种类型宫颈癌根治术后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变化,为临床使用CIK治疗宫颈癌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01至2016-05肿瘤科和妇产科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98例(其中鳞癌56例,腺癌25例,腺鳞癌17例)CIK治疗前1 d和治疗1个周期后的外周血各5 ml,收集的外周血按CIK细胞治疗流程进行血清分离,分离后的血清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血清中CD3+、CD4+、CD8+、CD4/CD8、NK细胞的比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9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使用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对比显示CD3+、NK细胞的比例均升高,CD4+、CD4/CD8比例仅在鳞癌和腺癌中升高,CD8+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2)以CD3+和NK细胞为例可以看出使用CIK细胞治疗后腺癌免疫指标较鳞癌、腺鳞癌有显著提升(P<0.05),鳞癌治疗前后,CD3+:(60.71±5.84)/(67.27±3.04),NK细胞:(8.92±3.64)/(12.93±6.25);腺癌治疗前后,CD3+:(59.91±2.49)/(68.32±8.24),NK细胞:(9.04±5.31)/(17.87±6.46);腺鳞癌治疗前后,CD3+:(59.01±5.90)/(65.23±7.07),NK细胞:(8.59±3.97)/(15.07±2.71)。结论 CIK 细胞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对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序列(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和3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弥散加权序列扫描特征鉴别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灶分布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脑半球皮髓交界,但是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的病灶分布在大脑半球皮髓交界处者明显多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另外,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的病灶数4个的病例明显多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而且在两组中大部分患者的病灶数均多于4个,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和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患者的脑转移瘤周围水肿MRI常规检查呈现不规则长T_1长T_2信号,而弥散加权序列呈现低信号,两组患者的水肿程度表现不同,其中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的0度和Ⅰ度所占比例较高,表现较轻,达75.00%(24/32),而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的0度和Ⅰ度所占比例较低,表现多样,为23.33%(7/3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中,不用MRI常规序列检查的检出率不同,其中T_2FIAIR的检出率较高,达86.34%,其次是T_2WI为76.40%,DWI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的检出率达96.27%。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中,不用MRI常规序列检查的检出率不同,其中T_2FIAIR的检出率较高,达89.63%,其次是T_2WI为80.74%,DWI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组的检出率为50.3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DWI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序列可以有效提高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并发第二原发肺癌(SPL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乳腺癌患者664例,选取最终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SPLC 61例[肺腺癌(ADC)55例、肺鳞癌(SCC)4例、小细胞肺癌(SCLC)2例]、乳腺癌肺转移(MBC)30例、炎性病灶23例;所有患者均于检查前后两周内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并于检查期间未进行任何治疗。SCC及SCLC病例数较少,不做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ADC组、MBC组及炎性组的一般资料、18F-FDG PET/CT表现和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ADC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ADC患者中,微浸润性腺癌(MIA)12例、浸润性非黏液腺癌低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家族性分化型甲状腺癌(FDTC)与散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SD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131I初次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66例FDTC患者[男19例、女47例,年龄(39.8±11.7)岁]与1701例SDTC患者[男442例、女1259例,年龄(40.9±11.3)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单双侧、多灶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周围软组织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及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危险度分层(低危、中危、高危)等临床病理特征、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和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ps-TgAb)水平及治疗后反应(疗效满意、疗效不确切、生化疗效不佳、结构性疗效不佳)。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FDTC组与SDTC组比较,在双侧病灶[45.5%(30/66)与31.2%(530/1701);χ2=5.999,P=0.010]、被膜侵犯[43.9%(29/66)与26.6%(452/1701);χ2=9.672,P=0.002]及远处转移[15.2%(10/66)与6.2%(105/1701);χ2=8.418,P=0.004]所占比例中较高;在危险度分层中,2组高危占比分别为18.2%(12/66)与9.2%(156/1701),中危占比分别为68.2%(45/66)与72.7%(1237/1701),低危占比分别为13.6%(9/66)与18.1%(308/1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P=0.030);但FDTC肿瘤最大径小于SDTC组[(1.24±0.74)与(1.50±0.92)cm;t=-2.275,P=0.020],余临床病理特征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t=-0.804,χ2值:0.101~5.359,均P>0.05)。术后ps-Tg、ps-TgAb水平及治疗后反应在2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059~1.915,均P>0.05)。结论FDTC患者较SDTC患者的肿瘤更具侵袭性;2组患者初始治疗后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31I辅助治疗对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V600E突变型非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长期治疗疗效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仅行1次131I治疗且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及评估资料完整的181例非远处转移性PTC患者[男65例,女116例,年龄(38.9±11.8)岁]资料。按其原发灶BRAFV600E基因是否突变分为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根据131I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组(1.1 GBq)和辅助治疗组(3.7~5.5 GBq)。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131I治疗后长期治疗疗效反应。结果BRAFV600E突变型患者(n=150)的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n=31;6.32(0.90,8.70)与3.92(0.40,4.40)μg/L;z=-2.413,P=0.016],但2组的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多灶性、被膜侵犯、N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3,z=-1.151,χ2值:0.003~1.491,均P>0.05),2组的治疗疗效反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1.094,P=0.778)。81例接受131I辅助治疗的患者中,突变型组(n=69)的ps-Tg水平高于野生型组[n=12;8.70(1.30,11.80)与3.40(0.30,4.50)μg/L;z=-2.194,P=0.028];但2组的治疗疗效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2,P=0.617)。BRAFV600E突变型患者中,与清甲治疗组(n=81)相比,辅助治疗组(n=69)肿瘤较大[1.52(0.95,2.00)与1.21(0.60,1.50)cm;z=-2.728,P=0.006]、N分期较晚(χ2=11.460,P=0.003)、ps-Tg水平较高[8.70(1.30,11.80)与4.34(0.50,5.30)μg/L;z=-3.314,P=0.001],但2组的治疗疗效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78,P=0.091)。结论131I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肿瘤较大、淋巴结分期较晚、ps-Tg水平较高的BRAFV600E突变型非远处转移性PTC患者的较长期治疗疗效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四种常见WHOⅠ级脑膜瘤亚型的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PTw)成像特点,初步探索该技术在四种亚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四种脑膜瘤亚型患者共90例,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常规MRI及APTw-MRI信号特点;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脑膜瘤亚型病例之间性别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四组亚型脑膜瘤T1WI、T2WI和Gd-T1WI信号强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四组亚型脑膜瘤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水肿指数(EI)、Ki-67LI、APTw信号强度最大值(APTwmax)、APTw信号强度最小值(APTwmin)、APTw信号均匀度(APTwmax-min)、APTw信号强度平均值(APTwmean)各参数之间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硬度脑膜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EI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原发灶18F-脱氧葡萄糖(FDG)摄取与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治疗前行FDGPET/CT检查的拟诊肺癌患者资料,共收集到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除外糖尿病者)的肺腺癌患者94例和鳞癌65例资料.先分析原发灶大小(以CT肺窗的最大径表示)与FDG摄取[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表示]关系,然后分析腺癌、鳞癌不同转移状态组间[分为无转移组和有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组]原发灶FDG摄取值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转移的因素.结果 原发灶的大小与FDG摄取呈正相关(腺癌:r=0.610,P<0.01;鳞癌:r=0.587,P<0.01),整体分析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FDG摄取值是影响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因素[优势比(0R)=1.172,P=0.010],而原发灶大小不是影响因素(OR=0.906,P=0.513);分层分析发现肺鳞癌不同转移状态组间的FDG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转移组SUVmax分别为11.45±6.04和10.94±4.20,χ2=0.013,P=0.911),而肺腺癌有转移组的FDG;摄取值显著高于无转移组(SUVmax分别为10.28±3.92和6.33±2.89,χ2=15.125,P<0.01),Logistic分析表明肺腺癌原发灶的FDG;摄取值是影响转移的有意义因素(OR=1.403,P=0.002).结论 肺腺癌原发灶FDG摄取与转移有关,高FDG摄取提示可能已经发生转移;而肺鳞癌FDG摄取与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