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情绪情感波动造成FD的病例逐年增多,患者病情因情志变化强度大且滞留时久常常造成疾病反复发作不易根除,加重患者生理心理承受负担。针对此类病例,把中医诊治疾病的辨证论治原则与病症结合,着重调节舒畅患者脾胃气机,从肝论治出发,顺气血、保胃气、护脾胃机能、愉悦患者身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消化不良可单独或组合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等症状。F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FD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肠道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变化、内脏感觉过敏、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3.
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贞  陈宪海 《河北中医》2000,22(12):922-92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常见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胸骨后疼痛、排便异常等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病变.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反胃等范畴.肝在F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肝论治为FD治疗的重要方面,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肝论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志娣 《河北中医》2001,23(2):110-111
功能性消化不良 ,也称非器质性消化不良 ,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痞满隐痛、腹胀易饱、嗳气、恶心 ,或泛酸烧心等。据其临床表现 ,属于中医胃脘痛、痞症范畴。笔者跟随全国第二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杨少山主任医师学习 ,其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颇佳 ,兹浅述如下。1 发病机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有上消化道症状 ,并持续4周以上 ,而未发现胃、十二指肠器质性、活动性病灶 ,并排除食管、肝、胆、胰等疾病。过去由于完全依赖纤维胃镜检查的诊断 ,故此类病者多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壶腹炎等。…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临床表现为一组以消化功能障碍为主的症候群 ,发病率高 ,据报道国内FD患病率为 10 %~30 % ,约占消化内科门诊人数的 4 0 %~ 5 0 % [1] 。本研究对 35例FD患者从肝论治的疗效进行观察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5例患者均符合国际公认的FD诊断标准[2 ] 。治疗组 35例 ,男 16例 ,女 19例 ;年龄 (39.14± 10 .2 1)岁。对照组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40 .2 3± 12 .5 6 )岁。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治疗…  相似文献   

6.
浅谈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连贞  陈宪海 《河北中医》2001,23(3):196-197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为临床常见病 ,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 ,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胸骨后疼痛、排便异常等症状 ,并持续 4周以上 ,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病变。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反胃等范畴。肝在F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肝论治为FD治疗的重要方面。1 情志不遂为重要病因现代医学认为 ,FD的发病原因涉及多个方面。研究发现 ,精神因素与FD关系极为密切。实验证实 :间断或持续的心理应激 ,可减少胃窦…  相似文献   

7.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指由胃及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机尚不完全清楚,西医一般以经验性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肝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的生理功能与脾胃的升降运化息息相关,因此,从肝论治,常为中医治疗本病的思路之一。现笔者将近10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系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症状繁杂,迁延难愈.刘启泉教授认为,FD病位主在脾胃,与肝、肺二脏亦紧密相关,故治疗该病不拘泥于常法,善从肝肺论治,治以散肝宣肺、柔肝培金、清肝润肺之法,临床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系指一种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可分为上腹疼痛综合征及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中医的“胃痛”“胃痞”等病证相类似。本病病位主要在脾胃,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心身医学的特点,从脏腑辨证的角度看与肝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与胃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土得木而达,木得土而荣,一脏不安,则两脏皆病。病机为木旺犯土或土虚木乘,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罗伟生教授根据肝胃的生理病理关系提出“肝胃同病,肝胃同治”的观点,并发展出了从肝胃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学术思想。在治疗原则上遵叶天士“培土必先制木”之法,主张以疏肝、柔肝、清肝与补益中气、清解胃火、滋养胃阴相结合,创疏肝和胃方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可归属“痞满”、“积滞”、“胃脘痛”范畴。肝主疏泄,调气机,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花费少,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66-668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思路灵活多样,与西医治疗相比临床疗效稳定。脂肪肝的治疗原则不离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注重痰瘀同治,不忘补肾益精,用药时化痰防瘀、祛邪不伤正,临床观察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为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干预疗效不稳定,且停药后易复发,刘友章教授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认为脾胃虚损,肌肉筋脉失养为重症肌无力之本,湿热为标;脾虚为主,五脏相关,整体调适、重视兼症,标本兼治,因地制宜,临床擅用岭南药,根据重症肌无力不同时期健脾与清热化湿各有侧重。缓解期重在补脾肾,活动期注意湿气困脾或湿气郁久化热,或外感使MG病情复发或症状加重,此时既要重视补脾,更要注重化湿清热,以免湿热之邪进一步损伤既虚之脾。  相似文献   

13.
骨转移是肺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目前以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辨证治疗肺癌骨转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正气虚弱是肺癌发生的基础,而癌毒则为肺癌发生的直接病因;肾精亏虚是发生骨转移的基础,癌毒是导致骨转移的直接因素。刘伟胜教授强调肺癌骨转移从肾虚论治是其治疗特色,其诊疗特点为未病先防,先安未受邪之地;中西医结合,全面诊疗;重视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4.
施维群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四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各类肝胆病疑难杂症,同时对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状态亦有着独特的诊治经验。笔者通过跟师抄方学习、整理临床相关资料,现将施老师从肝辨治不寐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不寐是以经常不能拥有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连建伟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精研《黄帝内经》三十余载,谙熟经文。临证时先辨脏腑经络,后立法处方遣药。尤善治小便病证,从厥阴肝经入手,常收捷效。兹总结其临证医案及经验,以供同道赏析学习。验案举隅1·尿血患者某,女,75岁,原某医学院教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属于中医痞满和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肝郁"是引起FD相关症状的重要病机,因此临床多法"治肝以安胃"之说,从肝论治。现代医学强调FD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对症治疗联合抗焦虑抑郁药以及心理干预是治疗FD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中、西医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高度相似。故作者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等方面对FD从肝论治进行探讨,为从肝论治FD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茹清静教授从肝论治癫狂的临床经验。茹清静教授认为,癫狂源于情志失畅,其致病因素无 外乎痰邪作祟,气血凝滞,气机升降失常,终致阴阳失调,且好发于春季及青春期,凡此种种,皆不离乎肝之 疏通畅达失常,故宜从肝论治。治以疏肝、清肝、平肝、养肝、健脾化痰、行气活血、开窍醒神,使肝气得以 柔和畅达,阴平阳秘,癫狂乃治。  相似文献   

18.
石敏 《西部中医药》2016,(10):44-46
通过验案探讨刘国安主任医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刘国安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兼顾年龄、体质因素,结合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特点,认为现代社会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与情志有关,治疗当以治肝为主,结合患者病症舌脉,灵活辨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辨证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入组先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辨证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星期。经治疗后,从症状和体征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7.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辨证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操作简单、疗效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痤疮有平和质型痤疮、阳虚质型痤疮、阴虚质型痤疮、气虚质型痤疮、痰湿质型痤疮、湿热质型痤疮、气郁质型痤疮、血瘀质型痤疮和特禀质型痤疮等9种类型,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治疗大法,但该病病机复杂,在治疗中不能拘泥一法,注意在清热解毒时要宣郁,苦寒燥湿时要滋阴,化瘀时要扶正,补虚时要祛邪;再选用相应的预防方法,使机体的抵抗力得到提高,从而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痤疮,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