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ISL)通过介导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通路对大鼠颅脑外伤 (TBI)炎症反应及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将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SL低剂量组(20 mg·kg-1)、ISL高剂量组(40 mg·kg-1)、阳性药物组(甘油果糖氯化钠,40 mg·kg-1),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脑组织TLR4、My D88、NF-κB p65 mRNA及TLR4、My D88、NF-κB 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IL-4、TNF-α水平,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ISL低剂量组、ISL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1β、IL-4、TNF-α水平降低,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与ISL低剂量组比较,ISL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1β、IL-4、TNF-α水平降低,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与ISL高剂量组比较,阳性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1β、IL-4、TNF-α水平降低,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HE结果显示,ISL低剂量组、ISL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脑组织病变较模型组出现不同程度改善,ISL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改善尤为明显。结论ISL能有效改善大鼠TBI炎性反应、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可能基于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脏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S8(MyD88)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 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高[60 mg/(kg·d)]、中[30 mg/(kg ·d)]、低[15 mg/(kg·d)]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构建NAFLD小鼠动物模型,于给药后12周末处死,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酶法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TLR4、MyD88、PI3K mRNA表达.结果 各青蒿琥酯剂量组小鼠血清TG、TC和ALT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TLR4、MyD88及PI3K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1,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TLR4、MyD88及PI3K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且三者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TLR4/MyD88及其下游PI3 K/AKT通路可能在NAFL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青蒿琥酯可通过降低TLR4、MyD88、PI3K mRNA表达,减轻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5-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商品名:格芬这)对肺心病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肺源性心脏痛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实验组与未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组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组用格芬达100ml(含单硝酸异山梨酯25mg)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可使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2%,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劳累性心绞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制剂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劳累性心绞痛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氯化纳注射液 2 5 0ml(含单硝酸异山梨酯 2 0mg)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对照组 5 0例 ,给以硝酸甘油 5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均为 15d。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结果 单硝酸异山梨酯能够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劳累性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3):181-185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联合定掌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NL-RP3 mRNA、TLR4MyD88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AE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n=60)。对照组使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定掌汤定掌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和TLR4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而和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EV1和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和IL-18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L-1和IL-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LRP3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LR4、MyD88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TLR4、MyD88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掌汤联合多索茶碱对AECOPD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的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定掌汤可显著的抑制淋巴细胞中TLR4-MyD88通路并下调NLRP3 mRNA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通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大鼠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 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对照组、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组、秋水仙碱组、木犀草素低剂量 组(50 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50 mg/kg)。于大鼠踝关节局部注射尿酸钠晶体混悬液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 型,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关节肿胀指数,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采用实时PCR检测滑膜 组织中TLR2,TLR4,MyD88 mRNA 水平,蛋白质印迹测定滑膜组织中TLR2,TLR4,MyD88,磷酸化核因子 κBp65(phosphorylated-nuclear factor κB,p-NF-κB p65)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症细胞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F-κB表达。结果: 与MSU组相比,木犀草素高、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的关节肿胀指数均明 显降低(P<0.05),IL-1β,IL-6,TNF-α 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TLR2,TLR4,MyD88 mRNA和蛋白水平及NF- κB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木犀草素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踝关 节的炎症细胞明显减少,滑膜增生减少,软骨表面光滑,无明显软骨和骨侵蚀。结论: 木犀草素可通过下调TLR/ MyD88/NF-κB通路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有望成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灵宝市程村卫生院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IL-6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丹皮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RIRI组)、丹皮酚组(Pae组)、TLR4抑制剂组(TAK242组)及丹皮酚+TLR4抑制剂组(Pae+TAK242组),每组6只。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成功建立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 (CysC)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中TLR4、MyD88、IL-1β、IL-18、caspase 1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MyD88、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caspase 1、Gasdermin D (GSDMD)、IL-1β、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RIRI组Scr、Bun及CysC水平升高(均P <0.05),肾组织损伤较重,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水平升高(均P <0.05),NLRP3、caspase 1、G...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抗炎、祛痰、解痉平喘处理;多巴胺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20 mg静滴,每天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针25 mg静滴,每天1次;联合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针25 mg、多巴胺针2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心衰症状(气喘、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情况)及心脏彩超射血分数的改善情况.结果 多巴胺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以及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85.2%,96.3%,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为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单纯多巴胺组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两者联合具有交互效应,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炎性体轴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加味三妙丸(modified Sanmiao pill,MSMP)对THP-1细胞痛风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共同诱导建立THP-1细胞痛风炎症模型。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性体轴和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SU与LPS联用可诱导THP-1细胞产生典型痛风炎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HP-1细胞分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NLRP3炎性体轴相关蛋白NLRP3、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磷酸化NF-κB p65(phospho-NF-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hospho-inhibitor of NF-κB α,p-IκBα)、磷酸化IκB激酶α(phospho-inhibitor of NF-κB kinase α,p-IKKα)及上游调节蛋白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MSMP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对NLRP3炎性体轴和NF-κB信号通路两条路径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不同剂量的MSMP显著降低IL-1β的分泌(P<0.01),明显下调NLRP3、ASC、caspase-1、p-NF-κB、p-IκBα、p-IKKα及MyD88、TLR2、TLR4等蛋白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 MSMP在痛风炎症细胞模型上表现出较强的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其机制与调控NLRP3炎性体轴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与A/California/4/2009病毒序列比较同源性在99%以上,本实验旨在比较两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研究感染力强弱。方法分别将A/California/7/2009(CA7)与A/California/4/2009(CA4)两株病毒分别连续10倍稀释后,对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10只实验小鼠,测定CA7 MLD50为101.24/0.05 mL,检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 d。结果相同TCID50的CA7和CA4病毒感染小鼠,CA4感染小鼠后14 d内死亡率为20%,而CA7感染小鼠后8 d内死亡率为100%。CA7 106TCID50感染的小鼠病理表现为重度弥漫性间质性肺炎,CA4 106TCID50感染的小鼠病理表现为中度-重度间质性肺炎。结论在相同条件下,CA7感染力明显强于CA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金锦香 Osbeckia chinensis 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金锦香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 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 3′, 4′-三甲氧基-鞣花酸-4-O- 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乙酸酯(8)、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 6″-二-E-(4-羟基)-肉桂酸酯(9)、4′-hydroxyflavone-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10)、山柰酚-3-O- β-D-吡喃葡萄糖苷-6″-E-(4-羟基)-肉桂酸酯(11)、3β-hydroxy-9(11)-fernen-23-oic acid(12)、1, 2-dihydroxy-9(11)-arborinen-3-one(13)、cholest-5-ene-2, 3, 21-triol(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结论 除化合物51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红葱Eleutherine americana 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红葱的化学成分,通过MS、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确定了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9-hydroxy-8-methoxy-1-methyl-1, 3-dihydronaphtho [2, 3-c] furan-4-O-β-D-glucopyranoside(1)、eleutherinoside A(2)、豆甾醇- 3-O-β-D-葡萄糖苷(3)、kadsuric acid(4)、豆甾醇(5)、1, 2-二羟基-8-甲氧基-3-甲基蒽醌(6)、9-methoxy-1, 3-dimethyl-1H-naphtho [2, 3-c] pyran-5, 10-dione(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葱新苷。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首次获得的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完全缺陷的Leprdb/db小鼠肾损伤机制。  方法  选取28周龄瘦素受体杂合缺陷的Leprdb/+(作为对照)与Leprdb/db雄性小鼠各10只,禁食8 h后,分别测量两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小鼠经股动脉采血后处死。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肌酐(CRE)、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丙二醛(MDA)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取肾进行病理观察。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提取肾组织细胞线粒体,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中硫辛酸合成酶(lipoic acid synthase, LIAS)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Leprdb/+小鼠相比,Leprdb/db小鼠体质量、FPG、HbA1c、CRE、BUN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发现,Leprdb/+小鼠肾细胞结构完整,而Leprdb/db小鼠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及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多。与Leprdb/+小鼠相比,Leprdb/db小鼠血清中GSH水平降低,MDA和炎性因子MCP-1、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rdb/db组小鼠肾脏线粒体内LIAS和肾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量均降低,而NF-κB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8周龄Leprdb/db小鼠存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肾损伤机制可能与LIAS调控Nrf2和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苜蓿素(3)、5, 7, 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表儿茶素(5)、豆甾-5-烯-3β, 7α-二醇(6)、槲皮素(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9)、没食子酸(10)、大豆苷元(11)和大萼赝靛素(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两面针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HPLC-UV分析两面针的指纹图谱。色谱柱:UltimateTMXB C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0.2%磷酸+0.2%三乙胺)(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8%~12% B;5~7 min,12%~15% B;7~14 min,15%~21% B;14~35 min,21%~25% B;35~40 min,25%~36% B;40~60 min,36%~52% B;60~80 min,52%~100% B;80~95 min,100% B;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 35 ℃;检测波长 250 nm,测定24批两面针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对两面针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在色谱指纹图谱中,确定了22个共有峰,根据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将24批药材分为2类。结论 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方便,重现性好,可用于两面针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小花八角Illicium micranth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小花八角的枝叶提取物经醋酸乙酯萃取,余下水相经过反复的柱色谱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个新化合物和9个已知的成分,分别是小花八角苷(1)、7-β-D-glucosyl pseudomajucin(2)、4, 7, 9-trihydroxy-3, 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α-L-rhamnopyranoside(3)、icariside E3(4)、isolariciresinol-3a-O-β-D-glucopyranoside(5)、芦丁(6)、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8-C-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9)、莽草酸(10)。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是首次从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到的seco-prezizaane型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浆果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毛酸浆浆果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7, 3′-三甲基槲皮素(1)、山柰酚(2)、金圣草酚(3)、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4)、2α, 3β, 23-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5)、白头翁皂苷A(6)、白头翁皂苷D(7)、咖啡酸(8)、1-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新橄榄脂素(11)、梣皮树脂醇(12)、松脂醇(13)、蔗糖(14)、尿苷(15)、β-谷甾醇(16)。结论 化合物57915为首次从酸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  苗文娟  向诚  果德安  叶敏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0):1886-1890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1)、甘草宁I(2)、甘草香豆酮(3)、8-甲雷杜辛(4)、2′-hydroxyisolupalbigenin(5)、异驴食草酚(6)、去氢粗毛甘草素D(7)、glycyrin(8)、甘草酚(9)、刺甘草查耳酮(10)、甘草查耳酮B(11)、isoangustone A(12)、甘草宁G(13)、5, 7, 4′-三羟基-6, 8-二异戊烯基异黄酮(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