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索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和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动态评估CHB的病情和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8例,健康对照者12名,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A、IL-2、IL-21和IL-4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q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细胞因子与病毒载量及肝脏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肝脏炎症程度的判断效能。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者,初治CHB患者血清IL-17A [17.50(11.99,25.36)pg/mL vs 13.74(9.07,16.94)pg/mL,Z=-2.001,P=0.045]、IL-21[37.12(23.85,77.66)pg/mL vs 20.30(17.90,24.19)pg/mL,Z=-3.485,P<0.01]水平升高,IL-2[...  相似文献   

2.
孙强  汤伟  汪晓莺 《重庆医学》2012,41(7):658-66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血清IL-17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9例CHB患者(CHB组)及1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及HBV标志物;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 CHB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B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与其血清ALT水平正相关(r=0.582,P<0.01),而与血清HBV DNA载量无明显相关(r=-0.213,P>0.05)。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CHB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IL)-17及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慢性乙肝患者(HBeAg阳性与阴性各24例;HBV DNA阴性21例,HBV DNA阳性27例)作为试验组,2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血清中MIF、IL-17及IL-10的含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MIF[(67.50±9.21)μg/Lvs(25.21±7.08)μg/L]和IL-17[(70.93±2.24)vs(26.78±1.58)μg/L]明显升高,IL-10[(192.88±20.74)vs(240.32±28.33)μg/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与阳性组、HBV DNA阴性与阳性组中MIF、IL-17及IL-10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IF、IL-17的含量与ALT呈正相关(r=0.693,P<0.01;r=0.897,P<0.001),而IL-10与ALT呈负相关(r=-0.285,P=0.037)。结论 MIF、IL-17及IL-10可能参与慢性乙肝的发病过程,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36例(LC组)及健康对照者20例(HC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L-17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LC和CHB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频率、血浆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外周血中Th17频率与对应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430、0.660,P=0.009、0.001);LC组患者肝组织中IL-17 mRNA水平、α-SM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α-SMA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r=0.602,P=0.014)和纤维化分期(r=0.506,P=0.045)呈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BV相关性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和血清IL-6、IL-1β的水平,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 mRNA、IL-17、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1);RORC mRNA与ALT呈正相关,与T-bet mRNA呈负相关;T-betmRNA与ALT呈负相关,外周血中IL-6、IL-1β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Foxp3 mRNA与HBV DNA正相关。结论:Th17和Treg、Th1细胞免疫功能失衡与CHB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移动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B患者38例为治疗组并随访48周,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MIF、IL-17、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MIF、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MIF、IL-17水平高于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水平,IL-10水平低于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V高载量组血清MIF、IL-17、IL-10水平高于HBV低载量组(P<0.05)。HBeAg(+)组患者血清MIF、IL-17、IL-10水平高于HBeAg(-)组(P<0.05)。治疗前CHB患者MIF、IL-17水平与ALT呈负相关关系,与AST呈正相关关系;IL-10水平与ALT与AST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MIF、IL-17和IL-10是导致CHB发生的重要致炎与抑炎因子,其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HB病情程度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介素17(IL-17)、
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阐明AA的
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AA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骨髓中IL-17、IL-23、TGF-
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外周血、骨髓中IL-17和IL-23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IL-1
7升高最为显著(P<0.001);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GF-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
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17与IL-2
3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9,P<0.05;r=0.71,P<0.05),IL-17与TGF-β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5,P<0.05),
IL-23与TGF-β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2,P<0.05)。结论:IL-17、IL-23和TGF-β可能直接参与AA的发生发展过程,三者的联
合检测可为AA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替比夫定(LdT)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IAT对CHB患者血清中IL-17的影响.方法 收集105例CHB患者血清,以35例健康体检人群IL-17为基线评价指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7的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CHB组加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CHB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轻、中、重度CHB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组间比较,重度>中度>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血清IL-17及HBV-D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CHB轻、中、重度各组血清IL-17水平与该组治疗前水平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轻、中、重度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中HBV-DNA含量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22,P <0.05).结论 替比夫定通过抑制HBV复制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IL-17水平,使肝细胞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IL-3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 分别检测78例CHB患者(轻度组34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12例)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2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清ALT/GG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并分成HBV DNA低载量组(≤105拷贝数/ml),高载量组(>105拷贝数/ml).结果 CHB各组血清IL-3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 DNA载量组血清IL-3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CHB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血清ALT呈显著正相关(r=0.744,P<0.01),与血清GGT亦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结论 IL-32可能参与了CHB的炎性损伤,在清除HBV的同时也造成了肝细胞炎性损伤;血清IL-32水平对判断CHB患者肝损害有一定临床意义;血清IL-32水平变化与HBV-DNA复制无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常规免疫学检测方法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4例CHB患者(HBV DNA≥5 lg拷贝/ml、ALT≥40 U/L)以及12例健康献血者(HBsAg阴性、ALT〈40 U/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细胞计数微球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IL-21的水平,其中20份血清同时进行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发现,CHB患者血清IL-21平均浓度为(96.4±9.2)ng/L,12例健康对照者为(27.9±7.5)n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HBeAg阳性[(88.9±9.3)ng/L,n=12]和HBeAg阴性[(103.9±16.0)ng/L,n=12]CHB患者血清IL-2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 0),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7.9±7.5)ng/L,n=12](P=0.005 1,P=0.001 7)。ELISA法检测结果显著高于CBA法[(96.0±10.2)ng/Lvs(68.2±6.1)ng/L,P=0.013 0]。结论选择不同的方法检测血清IL-21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CHB患者血清高水平表达IL-21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IL-2、IL-8及IL-10等细胞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AP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三组。 SAP组:6%的L-arginine诱导大鼠SAP;IL-10组:造模后腹腔内注射IL-10;C组:各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分批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IL-2、IL-8、IL-10的水平,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IL-10组血清IL-2、IL-8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在多个时间点显著高于C组并且低于SAP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C组和SAP组(P<0.05)。结论(1)血清IL-2、IL-8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正相关;IL-10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负相关。(2)IL-10可作为潜代药物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陈洁  谢华  曹建平 《浙江医学》2015,37(23):1920-1922,1933
目的 通过研究过敏性休克小鼠模型致敏组和对照组中 IL-4、IL-6 和 IgE 的不同表达,进一步探讨过敏性休克的免 疫学发病机制,为人类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 60 只随机分成致敏组 40 只和对照组 20 只。致敏组 小鼠于第 1 天腹腔注射致敏原卵蛋白(OVA)0.25ml,1 周后加强注射一次,饲养 3 周后尾静脉注射 OVA 0.5ml 诱发过敏性休克;对照 组以同等量的 PBS 缓冲液代替。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致敏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 IL-4、IL-6 和 IgE 的水平。 结果 成功建立过敏性休克小鼠模型。致敏组血清 IL-4、IL-6 和 IgE 的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3.59、2.49、2.83 倍。致敏组 BALF 中 IL-4、IL-6 和 IgE 的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2.75、1.82、1.58 倍。致敏组血清及 BALF 中 IL-4、IL-6 和 IgE 水平两两呈正相关 (均 P<0.01);对照组血清及 BALF 中 IL-4、IL-6 和 IgE 水平均无关(均 P >0.05)。 结论 血清及 BALF 中 IL-4、IL-6 水平升高提 示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过敏性休克发病过程。IL-4、IL-6 与 IgE 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示,IL-6 可能通过上调 IL-4 的表达在过敏性休克 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IL-6)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47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IL-2、IL-6和IL-2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检测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临床对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以及对照组间血清IL-17、IL-23含量比较,对不同临床症状患儿以及对照组血清IL-17、IL-23含量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MPP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中不同临床症状的患儿间血清IL-17、IL-2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L-17、IL-23含量变化可能促进MP感染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检测MP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了解疾病的进展和疗效,对MPP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胰蛋白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释放IL-10、IL-12和INF-γ释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UVECs,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ELISA法检测HUVECs培养上清中IL-10、IL-12和INF-γ水平。结果贴壁后的原代HUVECs经历呈圆形或类圆形、梭性和多角形的形态变化。HUVECs表达PAR2,荧光分布于细胞周边。胰蛋白酶诱导HUVECs上清中的IL-10和IL-12水平显著升高,INF-γ水平几乎未被检出。蛋白酶激活受体-2抑制剂能够降低胰蛋白酶诱导的IL-10和IL-12水平。结论胰蛋白酶可能通过PAR2激活促进内皮细胞释放IL-10和IL-12。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患儿血清IL-3、IL-6、TPO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脉损害(CAL)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与KD患儿急性期、治疗后恢复期血清IL-3、IL-6、TPO水平。结果①KD患儿急性期IL-3水平为248.93±126.00pg/ml,与治疗后恢复期的148.20±45.26pg/ml相比,P〈0.001;与正常对照组的115.62±43.72pg/ml相比,P〈0.05。②急性期IL-6水平为230.20±118.52pg/ml,与治疗后恢复期的98.47±25.12pg/ml相比,P〈0.001,与正常对照组68.33±22.63pg/ml相比,P〈0.01。⑧急性期TPO水平为337.5±117.77pg/ml,与治疗后恢复期120.03±46.69pg/ml相比,P〈0.001,与正常对照组的109.12±53.89Pg/ml相比,P〈0.01。④35例KD患儿中7例伴发CAL,28例无冠脉损害(NCAL)。CAL组IL-3水平为276.51±119.20pg/ml,与NCAL组的213.58±108.75pg/ml相比P〉0.05;CAL组IL-6水平为262.67±119.20pg/ml,与NCAL组的202.32±93.36pg/ml相比P〉0.05;CAL组TPO水平为406.85±138.78pg/ml,与NCAL组的287.62±123.63pg/ml相比,P〈0.05。结论IL-3、IL-6、TPO在KD急性期水平增高,恢复期水平下降。提示:KD急性期炎性因子水平增加。KD患儿伴CAL组的TPO水平明显增高,提示TPO的水平增高可能与冠脉损害有关,可做为KD患儿伴CAL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彭洪  林中超  王程颉  杨祖奎 《西部医学》2010,22(12):2271-2273
目的探讨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在溃疡性直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经内镜证实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标本(A组)和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4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血清中IL-4和IL-6表达水平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并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 IL-4和IL-6参与了溃疡性直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溃疡性直肠炎病情活动性有较好相关性,可客观反映溃疡性直肠炎的炎症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张龙华  赵军  许耀辉  周杰 《西部医学》2023,35(5):724-728+734
探讨宫颈阴道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9(IL-19)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继发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FIR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pPRO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FIRS将患者分为FIRS组(31例)和非FIRS组(6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宫颈阴道液以及脐血中IL-6、IL-10、IL-19水平。分析宫颈阴道液和脐血中IL-6、IL-10、IL-19的相关性,pPROM继发FIRS的因素以及宫颈阴道液中IL-6、IL-10、IL-19预测pPROM继发FIRS的价值。结果 FIRS组宫颈阴道液、脐血中IL-6、IL-19水平高于非FIRS组(P<0.05),IL-10水平低于非FIRS组(P<0.05)。宫颈阴道液中IL-6、IL-10、IL-19与脐血中IL-6、IL-10、IL-19呈高度正相关(r=0.623、0.602、0.618,P<0.05)。羊膜腔感染、宫颈阴道液IL-6、IL-19水平升高是pPROM继发FIRS的危险因素(P<0.05),IL-10水平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宫颈阴道液中IL-6、IL-10、IL-19预测pPROM继发FIRS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0.780、0.723,联合指标预测pPROM继发FIRS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高于单独指标预测(Z=2.696、2.238、2.817,P<0.05)。结论 宫颈阴道液中IL-10水平降低,IL-6、IL-19水平升高与pPROM继发FIRS密切相关,宫颈阴道液中IL-6, IL-10, IL-19与脐血IL-6, IL-10, IL-19具有较好相关性,可作为FIRS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