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 60 keV单能图像在头颈部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48例患者,均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头颈部CTA检查.所有图像数据均通过ISP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头颈部血管最大密度投影(MI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颈部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5例RD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2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 淋巴结型2例,表现为双侧颈部、颌下多发淋巴结增大,部分融合,密度均匀,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混合型2例表现为鼻腔鼻窦内不规则肿块,鼻道狭窄,肿块明显强化,上颌骨部分破坏伴明显强化,同时见颈部淋巴结增大;结外型1例表现为左侧额顶部脑膜结节状增厚,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结论 头颈部RDD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需结合病理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热释光探测器测量颈部热塑面罩对照射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塑面罩与头颈部固定体架组成头颈部体位固定系统,目前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逐步推广应用。人体头颈部因解剖的特点决定了头颈部的活动度较大,不宜固定,放疗摆位时体位重复性差。采用头颈部的固定装置结合热塑面罩固定技术,使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质量得到了保证。但使用热塑面罩后,可能对病人的治疗剂量造成影响。为研究放射物理剂量的变化可能对正常组织的影响。使用石蜡浇注制成人体颈部体模,代替正常的人体颈部。选用热释光材料制成直径1mm、长3mm的热释光探测器,置入石蜡人体颈部体模中,按照实际治疗的靶区分布测量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恶性肿瘤为全球七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且多伴发远处转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大量运用影像组学对头颈部肿瘤进行研究的报道,均提示影像组学在头颈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估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介绍头颈部肿瘤影像组学研究流程中的特点,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影像组学在头颈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将要应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RSNA2015头颈影像研究进展主要通过头颈部CT/MR常规平扫及增强成像、能谱CT多参数成像、DTI纤维示踪术、滑动界面弹性成像、三维液体反转恢复成像(3D-FLAIR)、高分辨率血管成像(3D HRVWI)、MR动态增强(DCE)、动脉自旋标记灌注(ASL)、质子内部相干运动DWI(IVIM)、PET-MRI等技术,结合直方图分析、多参数多模态评估等分析方法定量、定性评估颞骨,甲状腺、甲状旁腺,头颈血管,耳鼻喉头颈部病变的性质及头颈部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摘要】2019年RSNA年会科学报告中头颈部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①各种常规及先进成像技术在临床急诊及规范应用方面的探索;②头颈部钆对比剂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③新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放射组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及头颈部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RADS)在头颈部肿瘤定性诊断、疗效预测方面的研究;④人工智能在头颈部的图像分割、图像合成、定性诊断、分子病理及临床疗效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不同神经网络算法在头颈部成像分析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渝  李兆基 《武警医学》1995,6(2):100-102
头颈部疾病的超声诊断武警江西总队医院五官科彭渝,李兆基(南昌330001)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已在临床各科广泛运用,本文就超声对头颈部疾病的检查及诊断作一简介。1头颈部超声检查的运用原则超声检查是通过组织和器官的回声反射而显示正常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塑形垫结合热塑膜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体位固定中的优势。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5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 年龄(58.0±8.2)岁。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塑形垫结合头颈肩热塑膜个性化定位方式;对照组采用标准化头枕结合头颈肩热塑膜常规定位方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体位固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周1次采用MV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进行摆位验证, 对2组头颈部肿瘤患者腹背、头脚、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50例患者完成了258次EPID验证, 其中观察组验证101次, 对照组验证157次。以靶区为感兴趣区(ROI), 观察组患者在腹背、头脚、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57±1.805)、(0.569±1.611)、(0.020±2.946) mm, 小于对照组的(-0.599±2.531)、(0.637±2.239)、(0.780±1.957) mm, 且2组在腹背和左右方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相似文献   

9.
吞咽困难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接受放化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超过76%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轻者降低生活质量,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吞咽困难的形成与肿瘤分期、治疗方法和康复计划等相关,其预防和治疗是保障头颈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临床防治措施明显不完善。笔者从吞咽系统的解剖及生理过程、放疗后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困难的形成原因、放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困难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吞咽困难的评估以及吞咽功能训练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吞咽困难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目前头颈部CTA低辐射剂量的技术方法、使用低对比剂浓度与用量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目前头颈部CTA低辐射剂量的技术方法、使用低对比剂浓度与用量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我军招飞医学选拔头颈部体检情况,对中美头颈部体检标准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头颈部招飞医学选拔标准修改建议.方法 对比分析中美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头颈部标准差异,统计我军2012—2015年招飞定选头颈部体检情况,将体检结论 为不合格及综评合格的人员重新纳入美军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我军招飞中头颈部体检不合格例数12例,6例符合美军入选标准,3例不合格,3例需进一步检查;体检综评合格6例,5例符合美军入选标准,1例需进一步检查.结论 我军头颈部招飞体检标准偏重形态学检查,建议注重功能学检查,借鉴美军招飞标准对我军现有标准进行修订,有助于扩大优质生源比例.  相似文献   

13.
【摘要】随着精准医疗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像组学量化分析、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时代技术与方法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拓展于医学影像领域。关于RSNA2017头颈部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各种成像技术结合影像组学模型分析在头颈部肿瘤定性、分期预测、疗效评估以及颈动脉易损斑块识别中的应用;低电压技术、能谱CT结合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以及“一站式”扫描模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实现低对比剂剂量和低辐射剂量的绿色经济扫描;PET CT/MRI融合显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4D MRI、3D打印、计算机化DWI等新技术在头颈部影像中的极限挑战。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和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3年头颈部影像学术年会暨头颈部影像解剖提高班将于2013年3月15日~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头颈部影像诊断进展、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重点讲解和讨论头颈部临床对影像学的需求、临床和影像学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举行的头颈部影像解剖提高班详细讲解头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弹射时,对乘员的最大威胁依然是座椅的不稳定和气流吹袭。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人体头颈部对高速气流吹袭的耐限提供医学依据。首先进行了风洞实验,获得了人头颈部的气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头颈部的气动侧力比气动阻力和升力小得多。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作用在乘员头颈部的气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使用动态加载机模拟弹射时气动力随时间的变化历程,对猴头部进行了冲击实验。根据动物头部的冲击实验,通过大体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和神经学等多项医学指标的判断,找出了动物脑震荡的判别方法,尤其是采用了特异性很强的生化指标—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使得脑损伤的判别,比国内外主要靠大体解剖的方法准确可靠。根据动态加载机对猴头部的冲击实验结果,获得了冲击载荷与损伤的关系,并分成了5种损伤等级。研究了8具新鲜人尸和34只健康猴头颈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证明以猴代人进行头颈部的创伤实验是可行的,为从动物实验过渡到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根据猴的实验结果计算出了在不同高度、不同弹射速度下人体头颈部对高速气流吹袭的损伤等级曲线,并把这一结果和国内外飞机失事调查结果以及有关人体生物力学耐限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证明本项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其中的中度伤(轻度脑震荡)符合航空救生的医学要求,可保障乘员安全,建议作为人体头颈部(戴保护盔)对高速气流吹袭的生理耐限。为使用方便,可将当量表速1000km/h 作为其耐限速度。此项研究为制定人体头颈部对高速气流吹袭的耐限提供了比较可的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22年RSNA年会头颈部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介入放射学方法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多模态影像学及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子分型及预后预测方面的研究,高端CT系统对颞骨和鼻窦的诊断价值,头颈部其他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评估。本文将对以上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颈部木村病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对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木村病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以中青年患者多见,病史较长,绝大部分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10例影像表现为腮腺、耳周或颊面部结节状肿块,病灶清或不清。边界清晰常呈明显强化,边界不清者常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多伴有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病侧局部皮下脂肪层萎缩。另有1例仅表现颈部多发淋巴结的肿大。结论:头颈部木村病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仔细分析其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2002年,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举办全国首届头颈影像学术研讨会, 以此为契机, 开始了头颈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历程。20年来, 针对头颈部影像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CT和MRI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显著提升了头颈部微小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 并积极开展多模态影像学与人工智能在头颈部疾病应用的研究, 形成了一系列头颈部影像学的标准、指南和共识, 取得了包括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一批标志性成果, 构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头颈部影像学检查、诊断、评估和预测体系, 显著提高了我国头颈部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后CT血管造影(DSCT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不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89例患者均接受64-MSC-TA检查,每例患者采用相同的技术参数先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进行自动减影,对减影后的数据进行三维容积再现(3D-VR)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并对狭窄血管进行评估、诊断。其中60例患者在2周内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其作为金标准,探讨DSCT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89例患者经MSCTA检查后128例示头颈部血管狭窄,其中60例经DSA检查对比,得出MSCTA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96.5%、特异性99.3%、准确性98.6%、阳性预测值95.8%、阴性预测值99.8%。结论 DSCTA显示头颈部血管的图像优良,操作省时、方便,具有去除骨质、凸显血管的优点;尤其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方面,可以替代DSA成为筛查、诊断及术后随访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头颈部间隙的CT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头颈部CT扫描(包括65例头颈部肿瘤患侧与正常侧的比较),着重研究头颈部软组织间隙的CT解剖。将头颈部间隙的正常解剖大致分为咽部、口底、喉、颈部(舌骨下平面)及颈部三角等五个分区。作者认为:正确识别头颈部间隙对诊断病变的发生部位和进展范围,以及对该区域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