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可行性.方法 2004年2月~2009年2月期间,对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病例29例,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进行修复后随访1.5~4年,同时对其临床效果采取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 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对29例患者进行功能评分,其中优8例,良13例,可2例,差6例,有效率79.31%.距骨穹窿部硬化并创伤性关节炎5例,踝关节融合6例.结论 应用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的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4.
5.
7.
8.
目的 探讨距腓前韧带重建结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外侧中关节面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 28例距骨外侧中关节面软骨损伤患者予距腓前韧带重建结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肢疼痛,根据美国足踝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和踝关节活动度评价足踝功能,根据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75 min,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62个月,平均(26.1±5.4)个月。术中发现伴有滑轨样软骨损伤4例,9例(32.1%)距腓前韧带完整,而在腓骨前缘止点切断距腓前韧带显露距骨软骨损伤病灶。VAS评分、AOF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均在术后改善(均P<0.05)。末次随访手术效果调查中,特别满意24例,比较满意2例,一般满意2例。结论 距腓前韧带重建结合自体骨软骨移植可以有效缓解距骨外侧中关节面软骨损伤,距腓前韧带切断再重建可以充分显露损伤病灶,并且不会残留踝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临床收治的6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B组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Cobb角、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后足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较B组(80.00%)显著提高(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均显著下降,且A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术前两组AOF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均显著上升,且术后A组患者上升更显著(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3%,较B组(17.02%)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与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相比,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效果更显著,可改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12.
同种异体移植物修复骨软骨缺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21(1):25-26
由于自体骨在数量和品种上不能完全满足骨科手术的需要,因此同种异体移植物在修复骨软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越来越成为重要手段.现将同种异体移植物修复骨软骨缺损的近年文献进行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25例,均采用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观察其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及同侧膝关节的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及同侧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预后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采用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髂骨块组(A组,n=75)与自体髂骨块组(B组,n=37),两组患者均随访12~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指标,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节段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比较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植骨融合满意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改善率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胸膜破裂、脑脊液漏、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和随访期间(结核性后凸畸形、结核复发、窦道形成)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植骨融合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在不同测量时间点和组别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间Cobb矫正度、Cobb角丢失、椎间高度矫正、椎间高度丢失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R、CRP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植骨融合满意率、ASIA分级有效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基本相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同种异体髂骨块可成为自体髂骨块的理想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影像诊断,评估检查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4 月—2022 年 12 月本院PAC诊断的 79 例OLT病例的DR、CT、MRI影像学表现,按照Hepple's分型系统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及分型.对OLT伴发胫、腓骨远端骨软骨病变以及踝关节韧带、肌腱损伤的发病率,病灶位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OLT主要位于距骨穹隆内侧中部及穹隆外侧中部,内侧病损面积常较外侧大,以Hepple's Ⅱ型和Ⅴ型为主,外侧病变以Ⅲ型为主.OLT伴发胫腓骨远端骨软骨损伤、距腓前韧带损伤发病率并不少见.胫腓骨骨软骨损伤部位与距骨损伤多呈吻形对应.X线对OLT检出率为 67.08%,CT对OLT检出率为 79.75%,MR对OLT检出率为 98.73%.MRI 检出率明显高于DR、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比DR、CT对OLT检出率高,分期准确,对怀疑OLT病人建议X线检查后常规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自体与新鲜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两种方法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和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后肢制成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术后第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法,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大体观察、组织学光镜及组织修复评分显示自体骨软骨移植在第12周时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缺损,而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为纤维肉芽组织。结论: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可以修复兔关节软骨的缺损。新鲜无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不可行,其排斥反应及吸收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7.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吸收震荡、传递负荷,损伤后将发生关节软骨退变、剥脱、软骨下骨硬化,最终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胫骨平台骨折多合并半月板损伤,常并发严重的创伤性骨关节炎[3],最终需行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植入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52指手部内生软骨瘤病例行病灶刮除,其中25例患者27指行同种异体骨植入,22例患者25指行自体骨植入,比较其各自愈后。结果:47例患者随访2年10年,平均6年,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后骨愈合时间(2.3±0.8)月且无排斥反应,自体骨植入术后骨愈合时间(1.5±0.5)月,患者术后均无肿瘤复发,自体骨植入病例愈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髂前区疼痛、不适,留有外形不对称性瘢痕。结论:同种异体骨植入与自体骨植入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手部愈后无明显差异,同种异体骨植入患者痛苦少,简化手术程序,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体基质诱导软骨生成术(AMIC)与外侧韧带稳定术(LLS)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LT)合并踝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了90例接受AMIC治疗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2±1.5)年。收集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损伤大小等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MIC组和AMIC+LLS组,对患者进行Tegner评分、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定问卷(CAIT)评分,术后复查踝关节磁共振,并根据软骨修复组织的磁共振(MOCART)1和2.0评分对所有移植物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3.4±12.7)岁,平均BMI(26.2±3.7)kg/m2。与AMIC组相比,AMIC+LLS组患者AOFAS评分和Tegner评分更低,临床结果更差,且术后CAIT评分和AOFAS评分明显相关。当CAIT评分大于24分(无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时,AMIC+LLS组AOFAS评分与AMIC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之间的MOCART 1和2.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相似文献
20.
带血供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带血供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兔桡骨中段 15mm的大段骨缺损为模型 ,通过X线lane评分、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 ,评价术后 4、8、12、16周时带血供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骨缺损的效果。结果 带血供的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脱钙骨组 ,前者在Lane评分 (P <0 .0 5 )、组织学观察等方面均优于后者。结论 带血供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大段骨缺损效果优于单纯脱钙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