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吗替麦考酚酯与激素联合应用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环磷酰胺,观察组患者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抗ds-DNA抗体转阴率和补体C3恢复正常率,应用美国及加拿大风湿病协会推荐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情况,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抗ds-DNA抗体转阴率和补体C3恢复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LEDAI评分、CysC、SCr及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VS 3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与激素联合应用治疗狼疮性肾炎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抗ds-DNA抗体转阴率和补体C3恢复正常率改善较快,血清学指标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吗替麦考酚酯与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诊治的9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予以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行环磷酰胺治疗42例设为对照组,行吗替麦考酚酯与他克莫司治疗54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有效性、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性较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与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较单纯予以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从而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1a。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服用 :硫唑嘌呤片 5 0mg ,环孢霉素 (商品名 :赛斯平 )胶囊 15 0mg ,强的松片 5mg ,均为每日 1次。 3mo后改服 :吗替麦考酚酯 (商品名 :骁悉 )片 5 0 0mg ,强的松片 5mg ,硫唑嘌呤片 5 0mg ,每日 1次。服药当日感到头晕、耳鸣、左耳听力模糊 ,颜面发热 ,3d后 ,耳鸣加重 ,并感到乏力、全身不适 ,关节疼痛 ,BP从 16 0 / 10 9kPa降至 13 8/ 8 0kpa ,尿少、色黄、多汗。又重新服用硫唑嘌呤片 75mg ,环孢霉素胶囊 15 0mg ,环孢霉素、强的松 5mg ,每日 1次 ,上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中吗替麦考酚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Lichrospher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5.3±0.1)(45:35: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进样量20μl。结果:吗替麦考酚酯在4~1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n=9)为0.0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性高,可用于测定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中吗替麦考酚酯的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吗替麦考酚酯联用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治疗方案为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照组为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估吗替麦考酚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24周后,对照组泼尼松日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患者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金华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门诊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的基本资料,测定纳入患者的SLCO1B1 c.388A>G和c.521T>C的基因多态性,定期随访受试者,并定期测定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肌酸激酶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纳入患者SLCO1B1 c.388A>G和c.521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8%和15.9%。随访期结束后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清血脂指标变化率无明显差异。SLCO1B1 c.521T>C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有相关性(P=0.005)。结论 SLCO1B1c.388A>G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无影响。SLCO1B1 c.521T>C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无相关性,但对其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特点。方法总结上海仁济医院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后出现肝酶升高不良反应的病例。结果患者进行性视力下降2月余,诊断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0.25 g/d)后5天中出现肝酶逐渐升高,最高时谷丙转氨酶(ALT)350 U/L、谷草转氨酶(AST)161 U/L,乳酸脱氢酶(LDH)126 U/L,碱性磷酸酶(ALP)63 U/L,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25 U/L。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后,给予保肝治疗。5天后复查,肝功能正常。结论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应加强其用药监测。 相似文献
8.
付前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7):130-131
目的研制吗替麦考酚酯(MMF)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限、硬度、分散均匀性、颗粒流动性和可压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合适的辅料;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各辅料的用量;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生产工艺。结果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崩解剂、5%聚维酮-K30(5%PVP)3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的分散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通过处方优化、工艺优化制备的MMF分散片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工艺简单易控,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最初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近年来也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1].MMF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合用于心脏、肝脏移植患者的不良事件报告中特殊感觉发生率为3%~10%,包括视力模糊、弱视等,而笔者尚未见MMF单药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肾移植患者SLCO1B3基因多态性与术后早期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68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免疫发光法监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YP3A5*3、SLCO1B3 T334G和G699A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各基因型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CYP3A5*3不同基因型对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标准化血药浓度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CO1B3 T334G和G699A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对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标准化血药浓度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CYP3A5*3/*3基因型相比,CYP3A5*1等位基因携带者达到相同的他克莫司浓度需要增加他克莫司给药剂量。SLCO1B3 T334G和G699A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早期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对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 ANCA)阳性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5例MPO ANCA阳性LN患者给予MMF及糖皮质激素治疗,MMF起始量1.5~2.0 g8226;d 1,病情缓解后MMF逐渐减量至0.5~0.75 g8226;d 1维持,平均随访(14.56±5.10)个月.结果: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其中3个月内缓解7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MPO ANCA阳性LN为一特殊的临床和病理类型, MMF能有效地控制其临床活动,早期缓解率高,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脂异常患者载脂蛋白(ApoE)、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后血脂、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的128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至少4周,检测ApoE、SLCO1B1基因和血脂、肝功能指标,分析其因型与调脂疗效、肝功能指标关系。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poE基因表型E2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E3组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E4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oE基因表型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E3组谷氨酰转移酶(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SLCO1B1基因表型I型的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改善,Ⅱ型HDL-C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LCO1B1基因表型各组ALT、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使用阿托伐他汀时,可检测ApoE、SLCO1B1基因多态性评估降脂疗效,实现阿托伐他汀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狼疮肾病患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后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狼疮肾病患者血样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吗替麦考酚酯体内代谢物霉酚酸。色谱柱为SGE Proteco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1%磷酸(23∶37∶40,V/V/V),检测波长为216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霉酚酸血药浓度在0.125~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回收率为98.67%~104.31%;萃取回收率为83.43%~97.54%,内标(尼美舒利)萃取回收率为79.35%;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6%~7.7%、2.3%~8.5%。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可用于狼疮肾病患者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后霉酚酸的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LCO1B1和ApoE基因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SLCO1B1基因的388A>G、521T>C位点和ApoE基因的526C>T、388T>C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入选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1,通过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0 d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评价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通过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0 d患者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水平,评价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LCO1B1 388A>G和521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75%和10.62%,ApoE基因的e2、e3和e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50%、80.00%和12.50%,各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SLCO1B1(TC+CC)组患者给药30 d后LDL-C明显降低,CK明显升高,与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CO1B1 388A>G和ApoE SNPs对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CO1B1 521C等位基因增强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尤其对LDL-C效果明显,但会增加肌病的风险。ApoE SNPs对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UGT1A1基因是参与人体代谢循环的重要基因,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发现其基因多态性与某些药物代谢水平相关,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诸多方面。随着研究进展,UGT1A1的底物在不断扩展,包括胆红素、雌激素、伊立替康及其他一些药物已有研究。研究UGT1A1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情况的影响,在临床疾病的诊治、预后判断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和CYP2C19*2位点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房颤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107例服用华法林达维持剂量的汉族房颤患者的血样和临床相关资料,应用PCR-RFLP法检测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和CYP2C19*2基因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基因型与华法林维持剂量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给药模型,探讨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 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和患者年龄、体质量能解释45.2%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差异。CYP2C19*2基因多态性对本研究人群华法林维持剂量无影响。结论 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中国汉族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 相似文献
18.
Miura M Satoh S Inoue K Kagaya H Saito M Inoue T Suzuki T Habuchi T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07,63(12):1161-1169
Objective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ycophenolic acid (MPA) pharmacokinetics and 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OATP/SLCO)1B1, 1B3, 2B1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ion protein 2 (MRP2/ABCC2)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diarrhea.
Methods Eighty-seven renal allograft recipients were given repeated doses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every 12 h at a designated time
(09:00 and 21:00).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MPA were analyzed on day 28 posttransplantation.
Results The dose-adjusted area under the cuve (AUC)6–12 of MPA, an estimate of enterohepatic recirculation, was greater in SLCO1B3 T334G GG (or G699A AA) carriers than in TT carriers (or G699A GG) (40 vs. 25 ng·h/mL per milligram, respectively, P = 0.0497). None of the polymorphism of SLCO1B1, SLCO2B1, or ABCC2 C-24T were associated with MPA pharmacokinetics or diarrhea. However, the oral clearance of MPA in recipients having both
the SLCO1B3 T334G GG genotype and the ABCC2 C-24T T alle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patients having both the SLCO1B3 T334G TT and ABCC2 C-24T CC genotypes (0.15 vs. 0.18 L/h per kilogram, respectively, P = 0.0010).
Conclusions MPA excretion into bile in patients with SLCO1B3 T334G GG (or G699A AA) was higher than in those with T334G TT (or G699A GG), probably resulting in a higher AUC6–12 value of MPA. MPA uptake into hepatocytes and excretion into bile at first pass may be greater in SLCO1B3 T334G GG carriers than in TT carriers. In addition, the ABCC2 C-24T polymorphism also seems to be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MPA. The SLCO1B3 and ABCC2 transporters rather than uridine diphosphate-glucuronosyltransferase (UGT) may partly affect interindividual variety in plasma
MPA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