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邪辨证是一种不同于八纲、三焦、卫气营血等传统辨证方法的新型中医辨证思维模式,由辨正气与辨邪气两个部分组成。本文立足于正邪辨证理论,解析五脏系统辨正气、辨邪气的不同内容,并论述阮诗玮教授临床运用脏腑正邪辨证经验,以期对中医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正邪辨证理论体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黄帝内经》所载,“脾主卫”是脾的重要功能。土包容万物,而人体脾土运化所入之物,故脾脏乃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卫”是脾整体综合性功能的主要体现之一。本文就“脾主卫”之起源与内涵展开论述,为其理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已被认为是具有广泛表现的多器官疾病,除肺以外,可累及多系统。张忠德教授根据临床抗疫经验,结合温病理论和中医脏腑、气血辨证理论,提出疫疠之气从口鼻入肺,借助肺朝百脉随气血抵达深层脏腑,继而相应脏腑气血功能失常的病机观念。在消化道,可表现为邪留三焦,里结阳明等证候;在心脏血管系统,可表现为心肾阳衰,热入营血等证候。在治疗中,张教授主张治肺为本,平调五脏,早期扶正,全程扶正。强调在疾病传变阶段,面对多系统表现时,抓住主(重)症和变化的症状。此外,张教授在《伤寒论》大柴胡汤和四逆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自拟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方,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收到良好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李东垣“阴火理论”可探知,脾胃亏虚,元气不足,阴火内生,上冲于心,即可发为心悸,治疗可以补脾胃、升清阳及泻阴火为要,予补中益气汤治疗,为临床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中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特别是近代各医家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发现多从温病入手,运用卫气营血、三焦和脏腑辨证体系指导临床。但单一卫气营血辨证和单一脏腑辨证在现代传染性疾病的应用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建议在诊治现代传染性疾病时采用温病经典的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以卫气营血辨证为横向系辨病情轻重和病邪深浅,脏腑辨证为纵向系辨明确病位,建立起了卫气营血—脏腑立体的联合辨证体系方法会更加全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新近出现的传染性疾病,中医防治具有明显的“三因制宜”特点,针对广东地区的新冠肺炎,作者论述了将卫气营血—脏腑联合辨证体系方法运用到临床实践的理论依据,认为卫气营血—脏腑联合辨证体系是比较切中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和病机演变规律的,值得进一步深入总结和研究,以期多角度、多方位探索广东地区新冠肺炎的中医辨证方法,为临床提供诊治思路,也为广东地区临床防控疫情提供可参考的中医诊疗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整理中医传统理论中耳与脑、脏腑与脑、耳与脏腑之间的联系,结合体表刺激耳迷走神经-孤束核-默认网络脑效应机制研究,将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相融合,提出“耳脑脏腑”相关理论。刺激耳甲的耳穴心不仅可以直接调节心神,通过耳脑相关机制调理脑与脑神,还可以配合或间接刺激耳甲区的五脏,调理五脏之神(心神、肝魂、肺魄、脾意和肾志),从而实现神脑并调和体用兼治之功,对于脑失常、神失常、五脏神失常类的疾病,理论上来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耳脑脏腑相关”理论的提出,对于揭示采用耳穴心治疗脑系疾病和相关脏腑病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提供典型范例,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对于现代拓展脑病、脑科学和相关脏腑病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由造字之初中医脏腑的象思维属性、中医经典中形态解剖和象思维属性的论述入手,确认中医脏腑中形态解剖知识,或服务、服从于藏象学说理论建构,而脏腑大小、长短、厚薄、数量、容量、重量和质地等未参与理论建构者则作为史料保留;在中医经典象思维语境下,凡纳入藏象学说的脏腑,其形态解剖属性随之消失,而赋予象属性。《中医基础理论》对脏腑属性双重认可,形成了逻辑悖论,导致脏腑与脏器偷换使用;中医整体观念正因脏腑与脏器偷换使用而催生;进而中医学象思维语境发生颠覆性改变。故而从源头上揭示中医学发展举步维艰的症结,正本清源,已是亟待解决的关键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龚廷贤脾胃观学术视角的具体内涵。方法 以《龚廷贤医学全书》为资料来源,提取运用了补中益气汤(丸)的医案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结合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龚氏脾胃观的学术经验进行提炼,对其学术视角进行探析。结果 运用补中益气汤(丸)共127例,涉及病症共73种;整个治疗过程只单独应用补中益气汤(丸)者7例,合用它方或加用它药共120例,合用最多的是六味地黄丸;有明确疗效记录者122例,疗效有少效、痊愈、安或诸症悉退等描述;疗程记录从1天到年余;补中益气汤(丸)加味药共有50种,关联规则提取12条结果,聚类分析得到15小类。结论 龚氏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丸),主张治病以“王道”,尊崇“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仲圣之论。龚廷贤重视脾胃然不偏于气虚阳虚,龚氏脾胃观是“和”思想在脾胃认识方面的体现,是“和”的脾胃观。  相似文献   

9.
文中基于《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及经气与脏腑相关联的理论基础,从六经辨证出发,搜集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月经病从六经论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月经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外科正宗》的“消补”之法。方法 查阅《外科正宗》全书,总结“消补”之法的精髓,并举皮肤科验案两则以佐证其学术思想。结果 皮肤病疮疡初期易感外淫,内蓄邪毒,陈实功喜用风药发汗宣毒并结合针灸等多种方法畅通气血,调和阴阳,求病速消;而疮疡后期,津液耗伤多见,则注重养阴熄火,以绝复发。结论 “消补”之法虽言简意赅,但其道深广,皮肤科医家在临证过程中需抓住核心病机,审病详细,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免疫性不育的病机为脾胃损伤,后天运化失宜,水液、阴血、气机运行障碍,脾胃壅塞、痞满、蓄结、淤积、失畅,精室不得滋养反为邪困,引发免疫屏障受损。《黄帝内经》提出“土郁夺之”,即以祛邪健脾、恢复脾胃运化治疗实邪困脾证。从“土郁夺之”出发辨治免疫性不育,针对脾虚湿蕴证、脾虚瘀滞证、脾虚肝郁证而分别治以祛湿健脾、活血健脾及疏肝健脾之法,“夺”其实而解其“郁”以收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通过中药及传统手法等治疗可以获得较好预后。《正体类要》对该书理论的概括,可总结归纳为“气血伤内”和“脏腑不和”理论。文中提炼“气血伤内”之“分期”“祛瘀”特点,“脏腑不和”之“理肝治血”“健脾治伤”“滋肾治虚”思路,结合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医药治疗的气血及脏腑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药食同源”理论提出“食性”的概念,即食材的属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食性不同,功效迥异,进食之道,需识食性,结合阮诗玮六看诊疗模式,以治病之法融会贯通制食之道。在看天、地、时、人、病、症的框架下,通过辨证六个层次,利用食物的各种属性,以燮理阴阳,调和气血。其中常人施膳需循其性,守阴阳,顺气运,从地域,法四时,合人性,以资血气,方能安身立命;病家制食需遵病循症、谨防“食复”。本文通过对食性的概念、常人进食、病家用膳三个方面分而论述,对不同人群的饮食提出针对性意见,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饮食之道,辨体施膳,辨证制食,将食性效益发挥最大化,以达到预防疾病、养生保健之效。  相似文献   

14.
根据前期提出的“干细胞具先天之精属性,是先天之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认为脏腑之精不只是来自后天之精,而是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结合而成,总由肾所藏.脏腑之精催动各脏腑自身发育成熟.正常脏腑之精的功能体现在干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后代参与自身的更新以维持稳定的状态;损伤情况下,作为脏腑之精的干细胞对自身有修复作用,并可在各脏腑之间相互转输起全身性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膀胱炎症状反复,病情重,现代医学对其长期疗效欠佳,而中医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放射性膀胱炎具有热、瘀、虚等特点,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瘀热”学说不谋而合,故文中结合“瘀热”学说,对放射性膀胱炎的病因病机、治法等进行探析,以期为该病拓展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倪英群主任医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肾精亏虚,肝阴虚及肝气郁滞是疾病进展的重要病机,肺阴虚及心火亢盛为疾病进展的继发病机。其基于五行理论,擅长应用角药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如“金-水-木”相生关系角药“百合-生地黄-川楝子”,“水-火-金”相克关系角药“碧桃干-浮小麦-橹豆衣”,改善“水-火”相侮关系角药“龙骨-牡蛎-夜交藤”等。  相似文献   

17.
总结俞红五主任运用“补虚固本”针刺法治疗老年性腰腿痛的临床经验。俞红五主任认为,老年性腰腿痛的病因病机与先后天之本有着密切关系。在诊治老年性腰腿痛方面以“补虚固本”为主要治法,主穴为气海、关元、足三里(双侧)、灵骨(健侧)、大白(健侧),若双侧腰部疼痛,灵骨、大白取双侧的穴位。本法重视益肾补虚以补先天之本,健脾益气以补后天之本,补虚固本,经络气血得以通畅,腰痛可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肿瘤相关性厌食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的综合征,降低了患者对肿瘤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中医药治疗多从脾胃施治,而蒋益兰教授认为除从脾胃论治外,从肝论治亦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基于"土得木而达"的理论渊源,蒋教授充分认识到情志失调所致肝郁脾虚乃该病的核心病机,当治以调畅情志、疏肝健脾,药疗、话疗、食疗互相配合,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9.
章浩军教授运用六经辨治自汗病收效斐然。本文从自汗病之病理机制、辨证论治等方面总结章师从六经辨治自汗病经验,并举典型病案为例,以期为临床治疗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阮诗玮教授比较中西方心理学的差异及以往体质分类的方法特点,提出“神质”层面上的中医体质分类的初步构建。其认为在“形神合一”的前提下,基于“神分体质”的中医体质分类法应当作为体质学说的重要补充内容;在传统中医五脏-五神-七情观念的划分模式基础上,“神质”层面的中医体质可分类为喜乐质、郁怒质、忧思质、悲哀质和惊恐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