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成都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月至9月选取成都市3个社区共221例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21例社区老年人中,有医养结合需求的老年人为119例,医养结合需求率为5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慢性病情况、医保情况是其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较高,文化程度、慢性病情况、医保情况是该地区医养结合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2年1—3月选取成都市1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475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475名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76.84%(365/47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脑卒中、便秘、1年内吸痰史及自理能力下降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 有关部门应增加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吞咽功能的关注, 从预防、评估、康复等多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 减少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脑卒中失能老年人对生活辅助器具使用现状,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8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生活辅助器具的使用知识、危险因素、缺乏自理能力时的应对方式等方面的掌握情况.结果 失能老人对生活辅助器具的规范化使用需求较高,ADL得分前3位为转移、行走、上下楼梯,后3位为穿衣、进食、修饰.使用辅助器具者66例,占75%,其中大多数老年人缺乏生活辅助器具的规范化使用指导;不使用辅助器具者仅22例,占25%,仅5例下肢肌力正常,可自行移动.结论 医护人员应根据失能老人对生活辅助器具的认识误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失能老人正确使用辅助器具的意识和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使用移动类辅助器具的现状,分析影响失能老人使用移动类辅助器具现状的因素。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4月上海市5家养老机构100例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使用移动辅助器具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100例失能老人中,男性30例(30%)、女性70例(70%),年龄61~100岁;轻度失能老人79例(79%),中度失能老人14例(14%),重度失能老人7例(7%)。96例(96%)失能老人正在使用移动辅具,98例(98%)失能老人未参与过辅助器具教育培训。数据分析显示,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失能老人移动辅助器具的认知度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移动类辅助器具是失能老人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手段。应加强失能老人使用移动类辅助器具的教育及培训,以提高失能老人移动辅具使用率及安全性,并加快研究康复辅具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养老机构专业人员辅助器具规范化应用和服务能力,还可推进移动辅具租赁服务网络的建立,以实现辅具共享,满足失能老人多层次的移动类辅助器具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湛江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地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湛江市霞山区、赤坎区的368名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68例老年人中有201例有医养结合需求,医养结合需求率为5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医疗保险类型、慢性病患病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医养结合认知程度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湛江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较高,年龄、医疗保险类型、患慢性病种数、生活自理能力、医养结合认知程度是影响湛江市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覆盖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但距离满足日益增长的辅助器具服务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构建完善高效的辅助器具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辅助器具服务网络并加强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提高专业人员水平,增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辅助器具服务相关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为银川市更好地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至2019年3月选择银川市3个社区卫生站12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率为92.7%。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因素包括婚姻状态、居住状况、家庭月收入、患慢性病情况、半年就诊次数和医养结合知晓度等。结论: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较高,其中社会福利类需求最高。建议社区卫生机构以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为导向,更好地开展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泉州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健全和完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泉州8个社区214名空巢老年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14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结果]198位空巢老年人中121位有医养结合需求。空巢老年人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生活费主要来源、慢性疾病数目、健康管理情况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有影响。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疾病数目、健康管理总分影响空巢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结论]泉州市社区61.1%的空巢老年人需要医养结合服务,提示有关部门应将医养结合服务向年龄大、慢性疾病数目多、健康管理总分低的空巢老年人倾斜。  相似文献   

9.
翟华 《中国康复》2012,27(3):237-2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残障碍人士的生活质量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康复效果,确保日常生活需求,适用人群对各类辅助器具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康复专业机构中,技术先进、设计人性的康复辅助器具已充分融入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有效发挥了恢复功能与代偿的作用。本文以2010年上海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631例住院患者使用辅具为例,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受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利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月—10月选择合肥市某三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240名≥65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制度化环境中生活空间评估量表(life-space assessment in institutionalized settings,LSA-IS)对老年人进行现况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生活空间受限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31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完成研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驻老年人生活空间得分为(24.9±15.7)分,其受限的发生率为24.7%(57/2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驻养老机构类型、不同入驻养老机构费用来源、1年内有跌倒史、不同入驻养老机构时长的老年人生活空间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入驻养老机构的费用来源于子女与其他补贴、有跌倒史、入驻养老机构>4年为生活空间受限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梳理日本辅助器具社会保障政策,归纳其对我国辅助器具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启示。方法 基于四维社会保障政策分析框架总结日本老年人与残疾人辅助器具保障政策的政策对象、给付内容、服务输送机制和资金来源。结果 日本辅助器具社会保障政策是以法律保障为基础,覆盖了多数功能障碍群体;用于给付的辅助器具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通过限定人群,总价控制,单价、数量与年限控制,严格评估条件,用户自付等方式避免经费超支;在服务实施过程中保证评估主体严格中立,而服务环节则依靠市场机制推动;在资金来源上,建立了用户自付、各级政府财政支持、社会保险等多渠道的筹资体系。结论 日本建立了成熟的辅助器具社会保障政策制度与服务体系,可供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辅助器具科研工作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和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关键时期,辅助器具科研工作作为重要技术支撑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做好辅助器具科研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协会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宏观统筹与协调;需要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等进一步认清当前我国辅助器具科研工作基本形势与主要任务。本文结合我国辅助器具科研工作政策与需求现状,就当前我国辅助器具科研工作的形势和主要任务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泸州市城市空巢老人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现状,并探讨影响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因素。方法2019年6-12月,对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的10个社区、2所三级甲等医院、3所二级以下医院的60岁以上300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最后确定调查人数为286名。结果286名老年人中有158名城市空巢老人有医养结合需求,其医养结合需求率为55.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学历、月收入水平、患病数量、子女数量、代际关系、自理能力、医养结合认知度的空巢老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月收入、患病数量影响城市空巢老人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结论城市空巢老人医养结合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深入了解老人需求,促进养老、医疗护理的融合与建设,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精准服务于老人。  相似文献   

14.
师昉  王龙  李鹏征  赵芳杰 《中国康复》2013,28(3):234-237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使用的,可以预防、补偿或代偿、减轻或消除损伤、活动限制和参与限制,提高、维持或改善残疾人功能的任何产品、器械、设备或技术系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助器具所适用的人群在不断扩大,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如:骨折,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也需要辅助器具的帮助。尤其在康复医学领域,辅助器具评估适配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从业者已经开始转变思想,由原来对患者进行单纯的机能训练转变为机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梳理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现状,归纳提出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对策建议。方法 基于四维社会保障政策分析框架,采用主题检索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部分试点地区的市场主体、配套制度、租赁产品、资金保障和专业人才。结果 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还存在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配套政策制度不完善、支付保障体系不健全、专业人员不充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结论 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要科学设置租赁产品,规范服务企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6.
对失能老人的定义、饮食类辅助器具的种类及功能、失能老人对饮食类辅助器具的需求及其使用现状以及失能老人使用饮食类辅助器具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健康教育、强调适老辅助器具适配和评估、注重专业人士的培养以及政府支持等,为推广饮食类辅助器具在失能老人进食障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康养服务体系构建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调查表对华北地区的14所养老机构、7所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22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华北地区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得分为(35.47±6.96)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病数量、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养老方式是影响华北地区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的因素。结论:华北地区老年人对康养服务需求较高,结合华北地区实际的康养资源,积极推进医疗保健、康复指导及心理/精神支持服务是满足老年人康养服务需求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进行调查,分析现状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议。突出养老事业的公益性,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支持保障力度;积极引导,整合资源,发挥不同类型机构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加强医养结合专门机构的管理,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能障碍者特别是严重功能障碍者对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及使用情况。方法:预先设计调奄表,通过调阅病历、查询治疗记录、查询辅助器具配备记录等方法,统计400例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截肢、烧伤等病种患者辅助器具配备和应用情况。结果:严重功能障者中,146例(36.5%)在入院前配备了辅助器具,但其中102例(53.68%)不符合要求;住院后共336例(84%)配备了辅助器具,配备辅助器具数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压力农(1517件)、矫形器(381件)、生活辅具(286件)、轮椅(157台)、助行器具(76件)和假肢(51件)。配备后各类患者巴氏指数(MBI)均较配备前显著提高(P〈O.01)。结论:目前国内辅具服务不能满足功能障碍者的需要,建议通过健全辅具服务网络、规范辅具服务流程、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提高辅具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对我国辅助器具服务的特点,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辅助器具租借服务。开展辅助器具租借服务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辅助器具服务人群,降低辅助器具的弃用率。辅助器具租借服务体系应包括政府资金资助、租借服务流程、辅助器具的物流管理、检测和维修清洗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