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汉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素、白杨素、木犀草素、咖啡酸、乙酰紫堇灵、紫堇灵、原阿片碱、水杨酸、尿嘧啶、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_(18)色谱柱(3. 0 mm×150 mm,3. 5μm);流动相甲醇-水(0. 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 3 m L·min~(-1)。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正、负离子交替模式检测。结果:12种对照品峰型良好具有良好专属性,汉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素、白杨素、木犀草素、咖啡酸、乙酰紫堇灵、紫堇灵、原阿片碱、水杨酸、尿嘧啶、腺苷分别在0. 062 24~16. 24,33. 95~530. 4,0. 013 64~3. 558,0. 001 157~0. 302 4,0. 001 199~0. 313 0,0. 014 64~3. 821,0. 000 739 5~0. 038 59,0. 060 83~3. 174,0. 002 443~0. 637 4,0. 021 80~1. 138,0. 022 99~6. 000,0. 006 046~1. 578μg·L~(-1)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汉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素、白杨素、木犀草素、咖啡酸、乙酰紫堇灵、紫堇灵、原阿片碱、水杨酸、尿嘧啶、腺苷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 9%,100. 2%,106. 9%,100. 8%,101. 7%,99. 3%,94. 6%,100. 0%,100. 5%,103. 4%,96. 8%,98. 1%。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可靠,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二冬汤基准样品的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明确15批基准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及转移率范围,探索其饮片与基准样品间指标成分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15批基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对指标成分芒果苷、黄芩苷、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10%~17%A;10~25 min,17%~19%A;25~28 min,19%~25%A;28~45 min,25%~33%A;45~46 min,33%~45%A;46~60 min,45%~55%A),检测波长254 nm;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ELSD)对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24%A;20~25 min,24%~27%A;25~33 min,27%~28%A;33~36 min,28%~90%A;36~41 min,90%~24%A)。结果 所建立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均良好,能用于基准样品中5个指标成分的定量检测。15批基准样品中芒果苷、黄芩苷、甘草酸、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的质量分数范围依次为0.14%~0.23%、2.40%~3.37%、0.07%~0.44%、0.43%~0.95%、0.15%~0.47%,转移率范围依次为33.90%~52.15%、84.46%~105.61%、22.59%~93.86%、38.07%~61.43%、53.28%~96.11%。结论 15批饮片与二冬汤基准样品间指标成分芒果苷、黄芩苷、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甘草酸除外)的转移率一致性较好,表明这4个指标成分在基准样品制备过程中转移情况稳定,可为该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厂家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TM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水-甲醇(70∶30),流速0.4m L·min-1,柱温30℃;Waters XevoTMTQ质谱仪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结果:所测成分在5.0 min内分离良好,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2 3;加样回收率为98.13%~102.08%,RSD均3%。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总萜内酯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专属性强,适用于银叶提取物中萜内酯类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ILIC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ILIC-UPLC-MS/MS)同时测定酸枣仁中11种核苷及碱基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配有Amide 1.7μm Van Guard保护柱,以10 mmol·L-1乙酸铵-0.8%乙酸水(A)和0.1%乙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10%A;5~7 min,10%~40%A),流速0.3 m L·min-1,柱温35℃,进样体积1μL,Waters XevoTMTQ质谱仪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结果:所测成分在7 min内实现分离,各核苷及碱基类成分在0.002 32~8.66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2 2;加样回收率(n=6)为92.1%~108.2%,RSD均7%。各批次各核苷及碱基类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10批样品总核苷及碱基类质量分数在24.5~48.48μg·g-1,其中以10号样品含量最低,2号样品最高。各种核苷类成分中,尿苷含量最高(平均值14.84μg·g-1),胸苷质量分数最低(平均值0.14μg·g-1)。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等特点,适用于酸枣仁中核苷及碱基类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该文首先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牛筋果不同部位的代谢产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初步鉴定出叶与其他非传统用药部位的9个差异性化合物.随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手段通过Swiss ADME初步筛选出7个具有潜在药用活性的化合物,并使用Phar...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10个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方法,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MS/MS,ACQUITYTM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90%~70%A;5~8 min,70%~50%A),柱温30℃,流速0.3 m L·min~(-1)。结果:所测定的10个黄酮类有效成分相应的浓度范围(0.01~85.00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 5~1);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10%,96.77%,97.61%,97.83%,100.49%,99.28%,98.29%,101.23%,101.28%,102.25%。不同批次银杏叶提取物之间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最低质量分数为89.29 mg·g~(-1),最高质量分数为114.18 mg·g~(-1);同一批次中不同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也比较大,黄酮苷类化合物所占总黄酮的比例较大,木犀草素、芫花素等黄酮苷元含量最低。不同黄酮苷类化合物之间含量差异亦比较明显,双糖苷芦丁以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苷含量均较单糖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含量高。结论:该操作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银杏叶提取物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银杏叶中5个双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 BEH C_(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7μm),流动相0. 10%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3 min,60%A; 3~4 min,60%~50%A; 4~6 min,50%A; 6~8 min,50%~0A),流速0. 3 m L·min~(-1),柱温35℃,进样量1μL。结果: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素、异银杏素、金松双黄酮分别在0. 02~13. 20 mg·L~(-1)(r=0. 996 3),0. 05~23. 60 mg·L~(-1)(r=0. 995 5),0. 09~18. 60 mg·L~(-1)(r=0. 992 7),0. 10~21. 00 mg·L~(-1)(r=0. 998 8)和0. 06~16. 00 mg·L~(-1)(r=0. 996 7)线性关系良好。5个双黄酮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 50%,98. 78%,97. 59%,97. 24%,101. 09%,RSD分别为2. 7%,2. 7%,3. 1%,2. 8%,1. 3%。银杏叶中双黄酮含量差异性较大,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素、异银杏素、金松双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1. 30~434. 74,268. 39~847. 14,251. 80~1 297. 10,195. 87~691. 10,477. 48~3 003. 90μg·g~(-1),总双黄酮质量分数1 474. 45~5 635. 40μg·g~(-1),但显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低树龄银杏叶含总双黄酮较高,随着树龄的增长,总双黄酮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为银杏叶双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析鉴定白虎加人参汤物质基础。在ChEMBL、疗效药靶数据库(TTD)、YaTCM、DisGeNET和中药免疫肿瘤学(TCMIO)等数据库中查询活性成分作用的潜在靶点,并将这些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确定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Hubba插件确定hub基因,利用分子对接验证hub基因与白虎加人参汤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结合能。同时,将共同靶点导入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预测结果,将18只8周龄雄性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功能缺失(MKR)小鼠高脂饮食饲养12周,制备肥胖症合并T2DM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均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白虎加人参汤组(以生药计27 g·kg-1),另设6只同龄雄性FVB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1次/d,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Lee''s指数、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附睾白色脂肪组织病理形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附睾白色脂肪组织中hu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共鉴定出白虎加人参汤200种化合物,其中64种生物活性成分反向匹配到384个靶点,与肥胖症合并T2DM相关的靶点共308个。hub基因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APK3、白细胞介素(IL)-2、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1(JAK1)、核转录因子-κB p65(RELA)、雌激素受体1(ESR1)、转录因子AP-1(JUN)、MAPK14和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主要富集于细胞内的胞质、胞膜和胞核等成分,且与肽丝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磷酸化、炎症反应等重要生物过程密切相关。在KEGG富集分析中,代谢途径、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被明显富集。分子对接结果显示,hub基因与白虎加人参汤中的槲皮素、异甘草素、桑黄素等10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稳定的结合关系。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白虎加人参汤能够显著降低肥胖症合并T2DM小鼠的体质量、Lee''s指数和FBG水平(P<0.01),并能够改善附睾白色脂肪组织的病理变化,下调附睾白色脂肪组织中hub基因的mRNA表达(P<0.01)。结论 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确定了白虎加人参汤中槲皮素、异甘草素、桑黄素等10种潜在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代谢途径、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治疗肥胖症合并T2DM,为其机制与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铁皮石斛中10个黄酮类成分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结合药典指标进行系统聚类综合分析。方法:黄酮类成分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 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取离子流图,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10种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0.998 5,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3%,加样回收率在96.6%~104.7%,RSD均3.5%。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铁皮石斛中黄酮类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14批样品多糖、甘露糖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皮石斛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的定量测定,测定结果结合《中国药典》指标可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色谱与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2种分离模式分别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深入解析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以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为反相色谱柱,以Waters BEH Amide(2.1 mm×100 mm,1.7μm)为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当归补血汤的质谱数据。通过Reaxys数据库检索当归、黄芪中化学成分,构建自建数据库。质谱数据通过MassLynx4.1软件结合自建数据库、HMDB数据库、Reaxys数据库及对照品比对等方法进行解析,实现对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共分析和鉴定出154个化合物,包括16个皂苷、44个黄酮、10个苯酞、7个苯丙素、15个碱基核苷、30个寡糖及32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65个化合物由HILIC串联质谱检测分析。该研究结果为当归补血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及制剂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分析方法为以经典名方为代表的中药汤剂化学成分更加全面的表征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秦七风湿方(QRF)干预骨性关节炎(OA)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并结合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ymMa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QRF中的活性成分及成分靶点;借助GeneCards、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及DrugBank数据库检索收集OA疾病靶点;对QRF干预OA的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基因本体(GO)生物学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3.7. 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结合分子对接和体外抗炎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由QRF干预OA的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珠子参中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山茱萸中熊果酸、獐牙菜苷元、山茱萸苷,秦艽中马钱苷酸、龙胆碱等为QRF干预OA的主要成分,可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 (PTGS2)等核心靶点,调控IL-17信号通路、TN...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滋阴化痰方的主要有效成分,预测其有效成分的抗肿瘤相关靶点;探讨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效应模型治疗肿瘤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滋阴化痰方的化学成分,并依据TCMSP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类药性指数(drug likeindex,DL)筛选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借助DRAR-CPI分子对接服务器得到有效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其后检索Drug Bank和TTD数据库,收集肿瘤相关靶点并与之匹配,得到滋阴化痰方有效活性成分抗肿瘤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滋阴化痰方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该方所涵盖的肿瘤相关靶点进行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滋阴化痰方有效成分25种,肿瘤相关靶点92个,其中PDPK1,G3P,DHB1,AURKA,PPAP,S10A9和NQO1为滋阴化痰方主要抗肿瘤靶点。并发现该方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磷酸化、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Fox O,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Erb B,Rap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大鼠肉瘤(Ras),免疫球蛋白E-Fc受体Ⅰ(Fc ERⅠ)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该研究初步验证了滋阴化痰方发挥抗肿瘤效应的主要靶点和相关通路,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挖掘初步揭示瘀血痹胶囊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瘀血痹胶囊活性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RA靶点,采用STRING 11.0数据库对其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采用Bioconductor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GSE55457),经过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SEA)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联用分子对接对差异基因与排名靠前的活性化合物进行虚拟验证。结果 筛选出瘀血痹胶囊128个有效成分和85个与RA的交集靶点,其中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等。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RA靶点参与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的多种调控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炎性因子和受体信号通路可能为瘀血痹胶囊对RA发挥作用的主要通路。差异表达基因与交集靶点交集有白细胞介素-6(IL-6)、DNA修复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激酶亚基β抑制剂(IKBKB)、雄激素受体(A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多不饱和脂肪酸5-脂氧合酶(ALOX5)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鞣花酸、7-O-甲基异鼠李糖醇、木犀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β-胡萝卜素等与差异性基因对接活性较好。结论 瘀血痹胶囊中的β-谷甾醇、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核心化合物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L-6、PARP1、IKBKB、AR、CASP3等靶点对RA起治疗作用,为瘀血痹胶囊后续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进行数据挖掘,探讨甘草-枳壳的抗乳腺癌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的甘草-枳壳活性成分与药物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TTD)数据库检索的乳腺癌靶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甘草-枳壳中活性成分抗乳腺癌作用的主要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 7. 1软件构建甘草-枳壳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类药性(DL)及口服生物利用度(OB)相关条件筛选获得甘草-枳壳活性成分-乳腺癌靶标网络图,该网络总共包括133个节点,化学成分116个,乳腺癌药物靶点有17个;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甘草活性成分有109个;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枳壳活性成分有6个;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枳壳、甘草共有的活性成分有1个;网络图中有400个乳腺癌靶点-相互作用靶标对。结论:甘草-枳壳抗乳腺癌作用的发挥是基于多成分、多通路和多靶点的整体药效效应,挖掘了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理念,运用网络分析的技术,拟探讨雷公藤干预IgAN(immunoglobulin Anephropathy)的潜在靶点预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平台收集雷公藤的重要活性成分及潜在相关靶点信息,分别从 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获取与IgAN相关联的靶点;采用STRING平台构建PPI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3.7.0对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进行构建;通过DAVID数据库对相关疾病-药物靶点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检索出雷公藤成分共144个,筛选获得重要活性成分共29个;收集到潜在作用靶点基因122个。检索出IgAN相关靶点333个,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雷公藤中的9个有效成分干预26个疾病靶点,通过对20个生物过程、12个分子功能、13个细胞成分产生作用。得到通路共50条,通过可视化分析,取靠前的30条通路,其中6条通路可能与IgAN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结论 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表明了雷公藤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功能、多通路干预IgAN的作用,为后续临床及研究开展相应工作提供了较为可观的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思路和方法研究水解珍珠蜂蜜溶液,通过梳理"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疾病"的互相作用关系,探索其成分-靶点、成分-疾病和疾病-基因的关联性。方法:针对水解液中的有效成分珍珠和蜂蜜的化学活性成分,依据Pub Med,TCMSP,STITCH数据库、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Gopubmed知识挖掘工具所获得的文献数据知识,试构建出多成分-多靶点网络、多成分-多疾病和疾病-基因网络,运用OMIM,CTD数据库中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基因和靶点数据进行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中Bisogenet插件建立疾病基因-蛋白质PPI关联网络模型。结果:对各种网络药理图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化学活性成分可以作用560个靶点,224种不同类型的靶点中包含参与机体的肿瘤新生、血压调节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PTGS1和PTGS2两种异构酶,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凝血因子Ⅶ链(coagulation factorⅦchain),重组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1(PTPN1),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am,CYPs),氨基丁酸受体亚基-1(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subunit alpha-1,GABRA1)。结论:水解珍珠蜂蜜溶液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调节内分泌,收敛生肌作用,可用于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涉及到192种疾病,根据作者的临床基础,选取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基因139个做通路富集分析,得到包含97个通路的通路集,为后续进行药效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检索并预测小檗碱的靶点,通过DrugBank、OMIM、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获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即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 1软件构建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并对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实验观察小檗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关键靶基因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CDC42)、、肉瘤病毒蛋白(SRC)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获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44个,筛选出关键靶点6个。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CDC42、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 (MAPK14)、MAPK8及雌激素受体1 (ESR1)与小檗碱亲和力较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以研究木兰花碱抗肿瘤的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PharmMapper服务器挖掘木兰花碱潜在的抗肿瘤靶蛋白,通过对潜在靶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及KEGG通路分析,了解木兰花碱抗肿瘤的可能机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木兰花碱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相互关联网络。结果 分析结果数据,预测木兰花碱可与238个人源靶蛋白通过多种方式匹配而发挥作用,其中有75个通过20条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生物过程。分别是40个靶点参与肿瘤通路,23个靶点参与多聚糖肿瘤通路,15个靶点前列腺癌通路,有13个靶点参与病毒致癌机理,有12个靶点参与化学致癌机理、胰腺癌通路、转录失调的肿瘤通路,10个靶点参与结直肠癌通路、黑色素瘤通路、非小细胞肺癌通路、肾细胞癌通路,9个靶点参与膀胱癌通路、中心碳代谢通路、子宫内膜癌通路、小细胞肺癌通路、慢性髓性白血病通路,8个靶点参与胆碱代谢通路、胶质瘤通路、急性髓性白血病通路,7个靶点参与甲状腺癌通路。主要参与凋亡调控、RNA转录调控、组织代谢、信号转导调控等生物过程中,通过FoxO signaling pathway、Ras signaling pathway、Metabolic pathways、PPA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参与抗肿瘤的作用。结论 通过对木兰花碱治疗肿瘤潜在靶点的挖掘,我们推测,其可用于治疗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为后期木兰花碱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人参活性成分,并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Disgent数据库查找人参成分的靶标蛋白,阿尔茨海默病的靶蛋白,运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并进行网络度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Reactome FI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预测出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具有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