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珺  李欣芳 《中国卫生经济》2023,42(4):34-36,60
目的:对典型的紧密型医联体总额付费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信息,对5省7市的紧密型医联体的医保支付进行了比较分析和SWOT分析;通过对医疗机构医保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结果:对紧密型医联体实行总额付费,在总额预算、结余分配和精细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同认识和操作不一的情况。结论:紧密型医联体总额付费,关键要科学预算总额,充分理解支付方式改革和总额预算的关系、建立医保管理部门与医疗机构的磋商和培训机制和相应配套制度要跟上,信息互联互通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三明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践探索,提出解决财务一体化管理的路径,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一体化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的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并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的财务、人事、医保、价格、信息、设备、总务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小组座谈。结果:三明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财务一体化管理的组织架构明晰,财务制度管理、预算管理、医保管理、价格管理、采购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实现了“七统一”,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状况发展态势良好。结论:三明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一体化管理,除了实现“七统一”管理以外,还要明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产权划分,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社会办医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仍处于较为模糊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分析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协同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为例,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下的社会办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分享经济理论探究社会办医参与紧密型医共体的作用。结果:社会办医院从医院数量、人力资源、床位配置等方面都出现了萎缩情况,社会办医院的投资者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降低投资消耗的现象。结论:基于分享经济理论,将社会办医参与紧密型医共体进行统筹有助于解决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院间的目标异质性、缓解社会办医院发展资源薄弱、减少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与医保打包支付改革都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创新举措,一个是体制的保障,一个是机制的突破。三明市12家紧密型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包干与C-DRG收付费相结合,实现医保支付“双打包”。通过医保支付改革与医共体相关政策分析,结合2017—2021年三明市12家紧密型医共体的运行数据,以医保基金结余、C-DRG执行情况、医疗收入结构、医院职工收入、患者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报销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价维度,深入评估医保打包支付改革对于紧密型医共体运行管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业务量下滑明显但成效较好的永安医共体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探究医保打包支付改革对紧密型医共体运营管理的内在影响机制,从而提出优化紧密型医共体运营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DIP的政策框架范围内,探索DIP支付方式与紧密型医共体总额付费政策融合模式,分析各模式对医共体服务行为影响。本研究应用博弈论从政府和医共体、医共体和医疗机构双层经济激励结构,即外部支付方式和内部分配模式两个层面,构建医共体打包付费三个组合模式下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当DIP支付方式既用于外部支付,又用于内部分配时,扩大服务量为最优策略,容易导致医共体内外竞争;当只用于外部支付,不用于内部分配,仍持续对外进行服务扩张,内部分配制度的设计空间不足;当不用于外部支付,只用于内部分配时,有助于通过按人头总额付费削弱医共体对外的无序竞争,同时通过DIP支付规则,应用区域内不同点值规范医疗机构恶意扩大服务量的不合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医共体)建设是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滨海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后,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建立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改革试点路径。紧密型医共体在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效率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作者对滨海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建设模式与成效进行探讨,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和组合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分法、加权TOPSIS法和加权秩和比法验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果: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医共体建设所需的组织结构、资源投入、服务模式、服务产出及效果等方面.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综合评价方法显著相关.结论:文章构建的指标体系明确医共体的服务功能定位,能够比较全面评价不同地区紧密型医共体绩效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患者有序就医,国家明确规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药物协同政策,但目前大部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存在药物不协同现象,主要归因于基本药物目录、财政投入、医保目录、集采药品使用和药事管理相关规定限制基层用药品种。对此,应从药物管理角度出发,以患者为中心、重大慢性病管理为主导,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视为一个服务整体来管理、监督和考核用药情况,从而更好地落实药物协同政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西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县域各医疗卫生机构独立设置各自为政、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等短板。山西省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尤其是2019年,启动《山西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促进条例》立法,固化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研究现状及趋势,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53篇相关文献,整体发文量随政策推进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发表在中国卫生、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等重要期刊;当前已经形成了多个作者合作网络以及多个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目前国内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的医保支付、绩效考核、信息化改革、职能转变等内部治理方面。结论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仍然是卫生政策与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重点和焦点,但在研究视野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内容的机理与路径结合、研究方法的质性与定量结合等方面应着重强化,以期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为中国式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的样板。  相似文献   

11.
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交由医共体包干使用,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杠杆。文章通过对肥西县城乡居民住院患者流向及基本医保资金支出实证分析,认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过程中应避免补偿标准与付费政策的矛盾、实行精细化分级诊疗、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发挥医联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主导作用,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地实施。方法: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从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监测系统调取的2021年某省数据指标作为研究变量。结果:通过分析5个条件变量对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得出了3种主导作用。影响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分级诊疗效果的主导作用分别为:医保基金的主导作用、全科医生的主导作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导作用。结论:发挥医保基金引领作用,推动分级诊疗实施效果;重视医务人才培养,完善全科医生制度;搭建并完善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促进紧密县域型医共体建设。  相似文献   

13.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主体责任问题,是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作者以某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为例,总结分析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医共体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医共体章程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医共体内部责权不明,制度难以有效落实;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医共体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建议,如出台规范性文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建立清单责任制;完善医共体章程与配套制度;完善决策授权,加强执行监督;明确标准,建立和细化医共体有效考核制度;加强宣传,获得群众理解和支持,以有效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俞淦泉  郑彩云  王欣 《中国卫生经济》2023,42(11):24-27,65
目的:探索县域医共体紧密型治理影响医共体绩效的路径,为医共体高质量发展阶段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广东省县域医共体紧密型治理情况,基于组态理论、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紧密型治理影响医共体绩效的路径及核心条件。结果:实现高县域医共体绩效的有效路径有3条,核心条件为医共体有效考核、财务统一管理和药品统一管理落实到位。在实现以上核心条件的情况下,即使信息互联互通未落实也可能实现高县域医共体绩效;导致非高县域医共体绩效的有效路径有11条,核心条件为医共体决策权限、财务统一管理和收入统一管理均落实不力。结论:为提高县域医共体绩效,应重点保障医共体决策权限,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考核机制以及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管理和收入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国内医共体典型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方法:以政府网站等为基础,对28个省份的典型医共体进行了筛选,并找出相关政策文件或信息。结果:研究共找出40个医共体典型,其中可获取相关政策文件的有10个;从构成来看,宁海县、无棣县等地医共体只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当阳市、巩义市等地医共体同时包括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从支付方式来看,阜南县、天长市等地医共体为按人头总额预付,宁海县、阳曲县等地医共体则为传统总额预算。结论:部分医共体建设的可能尚处于概念状态,多医共体下按人头总额预付具有一定资金风险,相对独立的组织关系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医共体建设是县域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但需要谨慎前行。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是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罗江区通过高位推动,理顺机制破解群众看病难;高效推进,资源整合赋能群众看好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医共体抱团错位发展,实现“一院一特色”,集团内形成竞合有序、互为补充的发展新格局。罗江区域内的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整合型就医新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就医获得感增强。基于实践体会,作者提出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几点思考:坚持“赋权”“用权”相结合,推动监督管理者向服务保障者转变;坚持“外引”“内联”相结合,推动服务共同体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推动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三明市医共体模式取得成效的治理内核,为其他地区医共体建设提供治理思路。方法:对2016—2020年三明市政府、医共体和医务人员3个层面的利益诉求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医共体改革成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融合视角探讨三明市医共体模式治理机制。结果:政府、医共体、医务人员间存在双层次委托关系,三者间呈现管家行为递减,代理行为增强的特点。三明市通过优化双层次委托关系,促进了多方利益主体协同。结论:要实现医疗服务公益性,在第1层委托关系,应积极促成“委托—管家”关系的建立,在严格的管控手段限制医共体代理行为的基础上,给予医共体足够的信任和权力,激发医共体管家行为和主观能动性;在第2层委托关系,医共体与医务人员之间以“委托—代理”关系为主,需要用严格的监管和约束手段来较好地解决因为目标异质和信息不对称出现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梳理与明确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文献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结果:黑龙江省县域医疗体系在政策和相关卫生资源的配置上存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域医联体政策、配套措施不足等问题;医联体成员间、医生间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足、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以及政府对于医共体财政补助不足是目前被学者们普遍认同的关键问题。结论:重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以政策与相关配套措施推动县域医联体建设、补齐县级医院短板是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9.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新时代卫生健康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对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新疆南部大县墨玉县自2019年起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六个统一管理,充分整合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经过3年的实践,墨玉县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设施日趋完善,医疗业务量有所增涨,卫生健康治理能力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20.
双向转诊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作者以某市为例,通过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双向转诊的权利义务问题、双向转诊标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等方面展开分析,进而提出明确医共体模式下双向转诊的形式和内涵、细化双向转诊标准,优化有序转诊、加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和患者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