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近年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环境等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升高的趋势,部分地区已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目的:探讨粪便隐血试验联合结肠镜的序贯检查对筛查社区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0月奉贤区多个社区40~79岁、连续2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并行结肠镜筛查的无症状人群作为筛查对象,分析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共2 251名无症状人群完成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的序贯筛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19.5%,结直肠癌检出率为0.8%。不同性别和年龄者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直肠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结论:社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无症状人群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高,可能与其性别、年龄、部位有关。50岁以上需重视结直肠癌筛查,可早期发现和治疗癌前疾病和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2.
目前便秘与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便秘可能参与了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菌群代谢产物异常,导致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和(或)免疫微环境异常.便秘可能可以作为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发病的预警症状.尽早对便秘患者行结肠镜筛查,并定期随访和适时干预,有助于发...  相似文献   

3.
4.
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早期对结直肠息肉进行筛查和预防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结直肠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包括肠黏膜细胞APC、KRAS、TP53及SMAD4基因突变,年龄50岁,男性等。保护因素包括美国癌症协会(ACS)指导饮食、低蛋白饮食等。目前对结直肠息肉缺乏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部分研究认为阿司匹林等化学性药物、微生物制剂或激素替代疗法等可能有助于结直肠息肉的预防。该文从基因遗传、年龄、性别、生活饮食、药物、肠道微生物以及胆囊疾病等方面阐述其对结直肠息肉生长及癌变的影响,为结直肠息肉的筛查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统计表明80%的结直肠癌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而腺瘤性息肉占全部结直肠息肉的1/2~2/3。内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病变的金标准,但并非准确无误,存在一定漏诊情况。导致结肠镜检查肠息肉漏诊的因素包括病变因素和非病变因素。本文就结肠镜检查肠息肉漏诊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T抗原有结直肠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徐三荣,吕元,陆玮,王青岫T抗原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已有报道[1-3]。但在与结直肠癌有密切关系的结直肠息肉中的应用,尚缺较大样本的研究。本文通过对235份不同对象的直肠粘液标本的T抗原检测,以探讨T抗原在结直肠...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3大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经“腺瘤-癌”的发展模式演变而来,对结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的早期检出和及时治疗明显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内镜检查技术日益发展,提高分辨率、图像增强、提高可视化等相关技术应用于结肠镜,显著提高了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在内镜下治疗中,应该根据结直肠息肉生长部位、大小、形态选择合适的息肉切除方法,尽可能提高整块切除、完全切除率,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就结直肠息肉的分类、内镜检查技术和治疗的方法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息肉是一类从结直肠黏膜突向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早期发现并切除腺瘤对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腺瘤切除后的随访也至关重要。间期癌是指在首次结果正常或已清除所有息肉的结肠镜检查后,至下次结肠镜检查前所发生的结直肠癌。减少间期癌的发生是消化内镜医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结直肠腺瘤切除后的随访以及间期癌的发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约85%的结直肠癌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结肠镜检查作为发现结直肠息肉的金标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提高腺瘤检出率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本文就提高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的方法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