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构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特征图谱,与HPLC特征图谱进行比较,为川芎质量评价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采用UPC2-PDA法,以CO2为流动相,异丙醇-甲醇(3∶7)为助溶剂,梯度洗脱,建立川芎药材化学成分特征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川芎药材品质与产地的关联性。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区川芎药材特征图谱,以藁本内酯为参照峰,确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同时指认了5种特征性成分;经主成分分析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097%,聚类分析将20批不同产地药材分为3大类。结论建立的川芎药材UPC2特征图谱的不仅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而且在分析方法上优于HPLC特征图谱,还可以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品质进行快速、有效地评估。  相似文献   

2.
天舒胶囊是由古代经典名方“大川芎方”改进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由川芎、天麻2味药物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具有镇痛、镇静、降压、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梗死、紧张型头痛、高血压血瘀证等疾病。对天舒胶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并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中“五原则”的概念对天舒胶囊的潜在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提示天麻素、天麻苷元、巴利森苷B、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和川芎嗪可作为天舒胶囊的Q-Marker,可选择其作为质控指标,为天舒胶囊的质量控制与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当归-川芎药对配伍复方(芎汤、生化汤、四物汤)中阿魏酸(FA)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芎汤、生化汤、四物汤中阿魏酸煎出量依次为(109.4±3.0)mg·L-1,(95.3±1.9)mg·L-1,(85.6±2.0)mg·L-1。结论:当归-川芎药对配伍桃仁、炮姜、炙甘草,以及配伍白芍、熟地后阿魏酸煎出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4.
张静  杨义芳  吴春珍  范思洋  萧伟  王振中 《中草药》2013,44(14):1944-1950
目的 研究当归-川芎药对超临界提取物(AC-SFE)配伍红花不同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抗心肌缺血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致急性心肌缺血的模型,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BCA)和多元回归分析(MRA),将AC-SFE与红花各配伍组合的药效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关联,并采用LC-MS指认色谱峰.结果 来自AC-SFE的8个色谱峰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率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呈负相关,其中4个呈显著负相关;来自红花中的8号峰(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O-β-D-吡喃葡萄糖苷)则与药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强迫引入法回归分析显示有4个峰进入回归曲线方程.LC-MS共指认出16个色谱峰,其中12个是相关峰.结论 AC-SFE中的阿魏酸(峰13)、洋川芎内酯H(峰15)、3-羟基丁基苯酞(峰16)、洋川芎内酯A(峰18)、3-丁基苯酞(峰19)、藁本内酯(峰20)、二丁基苯酞(峰21)、苯酞类化合物(峰17)以及红花中的峰1(4-methoxy-6-[3,4,5-trihydroxy-6-[[3,4,5-trihydroxy-6 (hydroxymethyl) tetra-hydropyran-2-yl]oxymethyl]tetrahydropyran-2-yl]oxy-cyclohexane-1,2,3,5-tetrol)和峰2(3-{ [6-O-(D-galactopyranosyl)-β-D-galac-topyranosyl]oxy}-1,2-propanediyl diacetate)可能是抗心肌缺血的药效物质;而峰8可能不能缓解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5.
当归-川芎挥发性成分与其抗子宫痉挛活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与其抑制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的生物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试验表明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强弱依次为:当归-川芎(2∶1)>当归-川芎(3∶1)>当归-川芎(1∶1)>当归-川芎(3∶2);GC-MS分析结果表明对离体子宫收缩效应最佳的当归-川芎(2∶1)药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为:(Z)-ligustilide:(Z)-3-butylidenephthalide:4,5-dihydro-3-butyl-phathalide:(E)-ligustilide:Unknowncompound:8,9-dehydro-Cycloisolongifolene:Neocnidilide:(E)-3-butylidenephthalide(80.75∶4.02∶2.07∶1.66∶0.81∶0.61∶0.53∶0.52)。结论: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性成分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强度不同,可能是由于挥发油中各组成成分比例不同引起;挥发油中以内酯类成分为主,提示该类成分可能为抑制子宫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从川芎中分离制备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H,并进行结构鉴定.制备色谱条件:Shim-Pack Prep-ODS色谱柱(20.0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冰醋酸溶液(50∶50),体积流量5 mL·min-1,进样体积1 mL,检测波长278 nm.经分析 HPLC测定纯度,用UV,MS,NMR等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鉴定结果确定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H.质量分数大于98%.该方法简便、快速,制备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H质量分数很高,既适于用作对照品,也可满足新药研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川芎Chuanxiong Rhizoma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特点,并从紧密连接蛋白、外排蛋白表达、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ezrin/radixin/mesin,ERM)磷酸化水平变化的角度阐述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方法 小鼠单次给予川芎提取物(5.8 g/kg)后iv不同相对分子质量(4×103、4×104、7×104、1.5×105)的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测定给药后0、0.5、1、2、4、6、8 h脑组织中FITC-dextran的荧光强度,定量描述川芎对体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建立b End.3细胞单培养血脑屏障模型,给予川芎单体成分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4-羟基-3-丁基苯酞,比较相同作用时间内血脑屏障模型中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Na-F)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  相似文献   

8.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当归与川芎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当归、川芎的124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有当归、川芎的1242首方剂中,两者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68.0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和妇科的方剂出现的频率最多,分别为39.53%和39.29%。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川芎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药效组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E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3%乙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40%~41.5%B;4~10 min,41.5%~70%B;10~15 min,70%B),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检测波长分别为325,328,280 nm。结果:川芎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3种药效组分在15 min内能实现分离,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4~2.4,0.15~15,0.3~3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87%(RSD 0.99%),96.85%(RSD 1.04%),102.2%(RSD 1.29%)。3种药效组分在川芎药材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35%,3.13%,7.17%。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客观可靠,适用于川芎CO2超临界萃取物的综合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川芎药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GEO数据库,获得GSE5281基因表达谱,对AD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分析.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药对中的潜在化学活性物质及相关靶点蛋白.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疾...  相似文献   

11.
刘天乐  朱田田  张明惠  张菁  徐丽  康舒淇  晋玲 《中草药》2023,54(22):7545-7553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酚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及苯酞类等活性成分是当归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对当归中部分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解析,并对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当归活性成分合成和积累的调控因素主要包括早期抽薹和生境条件,可以影响合成途径中的基因表达,进而改变活性成分的含量。通过对当归中已被解析的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这些成分的调控因素进行综述,为当归的品质提升、品种改良和精准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向璐  张巧艳  赵琦明  秦路平  龚婉 《中草药》2022,53(7):2196-2213
黄芪-当归是近代中药方剂中的常见药对,二者均为益气补血常用药,经历代医家证实其临床疗效确切。黄芪-当归具有调节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脏器纤维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肾脏综合征、糖尿病病变、贫血等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未来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黄芪-当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该药对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叶繁庆  孙雨颉  范春雨  刘冠科  张冰洋  姚铁  邱峰  李巍 《中草药》2023,54(19):6497-6510
龙胆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龙胆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三萜类、(口山)酮类及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抗肿瘤、调节胃肠功能、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高血压、突发性耳聋及各类炎症性疾病。通过对龙胆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豆根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用药历史悠久,为临床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目前已从山豆根中鉴定出200多种化合物,主要含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等,其中生物碱为山豆根主要活性成分.山豆根作用广泛,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均有调节作用,具有抗肿瘤、抗...  相似文献   

15.
甘草为临床常用配伍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甘草化学成分多样,至今已发现黄酮、三萜、香豆素、二苯乙烯等化合物共400余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神经保护、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对甘草中新发现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化学成分、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燕  于春强  郭子娴  王梦月  李晓波 《中草药》2021,52(15):4666-4674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当归Angelicae sinensis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各产地当归的识别标志.方法 采用HPLC-DAD方法建立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当归的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  相似文献   

18.
宫文霞  周玉枝  李肖  秦雪梅  杜冠华 《中草药》2016,47(21):3905-3911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归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现状,发现当归所含的有机酸类、苯酞类、多炔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抑郁、神经保护及单胺类递质再摄取等作用。当归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与其对神经损伤、神经递质系统紊乱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改善作用相关,以期为当归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严辉  段金廒  尚尔鑫  华永庆  钱大玮 《中草药》2014,45(21):3208-3212
以中药方剂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其中包含当归不同部位入药的方剂。应用适宜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当归不同入药部位的药性特点及其适应病证的变化规律。结合当归组织结构、当归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布特点,以及药效学报道,探讨当归不同入药部位功效取向差异机制及其应用病证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归不同部位入药功效取向差异的化学物质基础与药性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当归不同部位临床用药的趋向性与古人所述"归头止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全当归活血补血"之结论基本一致。为当归不同入药部位的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临床使用中药和阐释中药作用机制的重要依据.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因其药性和缓,是中医方剂中发挥调和作用的首选药物;而素有"将军"之称的大黄,其药性峻烈,虽为泻下良药,使用不当却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大黄-甘草临床配伍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甘草以其"调和"之性缓大黄峻烈之力,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