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一站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腰椎CT(250mA)和低剂量胸部CT(80mA)两组扫描参数对欧洲脊柱体模(ESP)重复扫描10次,QCT测量ESP椎体骨密度、计算准确度误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搜集既行低剂量胸部CT、又因其他原因行腰椎CT 的40例患者,两次扫描间隔不超过1个月,QCT测量T12~L2椎体骨密度并分析结果。一组360例无症状体检者T12~L2椎体骨密度资料,分析T12/L1椎体骨密度均值与L1/L2椎体骨密度均值间相关性、并比较筛查法(依据T12/L1椎体骨密度均值)与推荐法(依据T12/L1椎体骨密度均值)评估骨密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50mA和80mA两组间ESP “L1、L2、L3”椎体骨密度准确度误差及40例患者T12、L1、L2椎体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0例无症状体检者T12/L1与L1/L2椎体骨密度均值分别为157.104±33.480、153.352±33.299,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r=0.988,P<0. 05)。筛查法与推荐法评估骨密度诊断结果一致性好(Kappa=0.747,P<0. 05)。结论:低剂量胸部CT与QCT一站式扫描,能同时满足肺筛查和评估骨密度需求,并且能降低辐射剂量、节约医疗成本及患者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2.
定量CT骨密度测量技术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增高的一种疾病[1]。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于脊椎、髋关节和前臂,尤其是股骨近端的骨折,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受检者椎体内不同感兴趣区(ROI)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结果的差异,以提高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资料与方法对206例受检者进行腰椎检查(99例经GE64排螺旋CT扫描,107例经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获取扫描数据,通过Mindways QCT PRO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使用软件的3D测量模式进行测量,ROI分别放在每个椎体的上、中、下1/3部位,分别测量L1~L3椎体上、中、下3个部位松质骨骨密度(BMD)。结果 L1~L3椎体上、中、下平均BMD分别为(116.75±47.73)mg/cm3、(126.37±47.63)mg/cm3和(123.77±52.67)mg/cm3,椎体内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内各部分骨密度相差<8%。结论腰椎椎体内BMD存在区域性差异,QCT BMD测量时应选择相同的感兴趣区以减少误差,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容积性定量CT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容积性定量CT(vQCT)技术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DXA)仪测量绝经后妇女腰椎容积性骨密度(BMD),评价2种检查方法区分骨质疏松伴椎体骨折与骨质疏松不伴骨折的差异.方法 选取绝经后妇女118名[平均年龄(62.1±7.0)岁],按照所行胸腰椎X线平片检查结果及腰椎DXA测量的参数[前后位BMD(AP-SPINE)]值分组,>均值-1个标准差(x-1s)为正常组、x-1s~x-2s为骨量减少组、0.05).在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AP-SPINE仅与3D-CORT间有相关性(R2=0.189,P<0.01);App60 BV/TV%、App80 BV/TV%、App100 BV/TV%、App120 BV/TV%与3D-TRAB或2D-TRAB之有相关性(3D法:R2值分别为0.955、0.951、0.941、0.912;2D法:R2值分别为0.912、0.910、0.878、0.821;P值均<0.01).容积性BMD的测量精确度为0.70%~2.25%.结论 vQCT技术可区分骨质疏松及伴骨质疏松性骨折绝经后妇女骨量,能力高于DXA,其中整体骨BMD诊断严重骨质疏松的效果最好;App BV/TV%可反映骨质疏松者骨小梁丢失程度,预测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评估不同重建层厚对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测量值的影响。方法:欧洲腰椎体模(ESP)作为标准,采用腰椎CT(250mA)和低剂量CT(80mA)两组扫描条件,以容积扫描方式对ESP 重复扫描10 次,分别以0.625mm、1.25mm、2.5mm重建层厚图像完成QCT椎体骨密度测量,分析不同重建层厚间椎体骨密度测量值准确度误差的差异。回顾性分析90例腰椎(250mA)骨密度测量者的原始图像,分别以0.625mm、1.25mm、2.5mm重建层厚完成QCT椎体骨密度测量,分析不同重建层厚间L1和L2椎体骨密度平均值的差异。结果:250mA和80mA两组中,ESP的L1、L2、L3椎体骨密度测量值准确度误差在不同重建层厚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1-3椎体平均骨密度测量值准确度误差均以1.25mm重建层厚时最小,250mA和80mA两组间1.25mm重建层厚ESP的L1、L2、L3椎体骨密度测量值准确度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不同重建层厚间L1和L2骨密度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重建层厚对QCT椎体骨密度测量值的影响无明显差异,1.25mm重建层厚骨密度测量值最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及结构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容积性定量CT(vQCT)技术测量的腰椎骨密度(BMD)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对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结构与正常老年妇女进行比较。方法将有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26例老年妇女归为第1组,选择年龄与其相匹配的无脊椎骨折的30例骨质疏松妇女归为第2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56例病人腰椎L1、L2椎体行容积扫描,在横断面影像中经传统的QCT法测量L1、L2小梁骨BMD(2D-TRAB)、整体骨BMD(2D-INTGL);在经计算机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三维处理的影像中应用直方图功能测量L1、L2椎体整体骨BMD(3D-INTGL)、皮质骨BMD(3D-CORT)、小梁骨BMD(3D-TRAB)。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参数为腰椎正位BMD(AP-SPINE)、腰椎正位表观BMD(BMAD)。比较2组老年妇女间上述7组的BMD值。另对10例2D-TRAB正常的老年妇女在VR像中测量L1椎体中部边长为20mm的正方体内骨小梁容积比值,并与在56例妇女中随机选取的10例的数值比较。结果DXA测量中AP-SPINE、BMAD在第1组妇女为(0·796±0·170)g/cm2、(272·7±27·7)mg/cm3,与第2组妇女(0·817±0·140)g/cm2、(249·5±26·5)mg/c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QCT中第1组的2D-TRAB为(70·4±22·2)mg/cm3、2D-INTGL为(138·3±35·1)mg/cm3、3D-INTGL为(139·4±34·9)mg/cm3、3D-CORT为(133·8±26·9)mg/cm3、3D-TRAB为(69·9±18·6)mg/cm3,比第2组数值(89·1±21·8)mg/cm3、(170·6±34·5)mg/cm3、(180·5±28·2)mg/cm3、(163·2±27·5)mg/cm3、(83·8±17·1)mg/cm3下降18%~23%。10例骨质疏松老年妇女L1椎体骨小梁容积比值为(8·12±1·96)%,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的(39·1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CT中vQCT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优于DXA,三维重组影像显示的骨质疏松老年妇女椎体骨小梁容积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7.
老年男性腰椎的QCT骨密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的价值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516例老年男性进行腰椎体松质骨的QCT骨密度测量。检查时通过L_(1~5)椎体中心和腰椎体模中心行轴位扫描。然后对各椎体及体模图像进行测量。所得数据由腰椎骨密度分析软件分析处理,得出个体腰椎的平均骨密度值及T-Score值、Z-Score值,再将其结果与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峰值进行比较,经分析得出诊断结论。诊断标准参照WHO的标准及国内推荐的标准执行。结果:516例中骨密度正常者24例,占4.7%;骨密度降低者109例,占21.1%;骨质疏松症者318例,占61.6%;严重骨质疏松症者65例,占12.6%。结论:腰椎体松质骨的QCT骨密度测量可较早地反映出老年男性体内骨矿含量的变化,对早期发现和确诊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QCT检查中,需高度重视测量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管电压下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结果的差异及校正方法。方法:招募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低剂量肺CT联合腰椎QCT健康体检人群中检出疑似肺部炎性病变,进而需进一步CT复查者为志愿者,两次扫描时间间隔1~4周,共入组122例,根据两次检查管电压的不同记为100kV组和120kV组,其余扫描参数相同,分别进行骨密度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两组间相关性,应用Bland-Altman分析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结果:保持其他扫描条件一致,采取不同管电压扫描,定量CT所测得的腰椎骨密度不同,100kV管电压下测得的骨密度大于120kV管电压下的骨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间测量结果一致性好、相关性好(ICC=0.996,P=0.000);不同管电压下骨密度测量结果相关性强,且二者呈正相关(r=0.9961,P=0.000),得出回归方程Y=0.9932X-2.160,R2=0.9923。结论:100kV和120kV管电压条件下,定量CT骨密度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结果呈高度正性相关。当管电压为100kV时,可通过回归方程进行校正,获得120kV条件下的真实骨密度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CT扫描协议,使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值更精确,辐射剂量更低。材料与方法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SP)与QCT校准体模一起进行不同毫安秒的CT螺旋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350mA,层厚1×16mm,床高73cm,扫描范围10cm,视野(FOV)40c,重建矩阵:512×512,重建间距0.8mm。记录CT扫描机上的辐射剂量乘积(DLP)。用标准算法(FC03)和骨算法(FC30)分两组重建欧洲脊柱体模影像,并进行BMD测量。结果 FC03组平均BMD值与毫安秒正相关(r=0.401,P<0.05);FC30组平均BMD值与毫安秒无相关性(r=0.216,P>0.05)。两组平均毫安秒与DLP呈正相关(r=0.999,P<0.01)。FC03组与FC30组平均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9,P<0.01)。FC03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20,P<0.01);FC30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6,P=0.616)。结论 QCT扫描重建参数对BMD值有影响。骨算法重建影像除去了影响BMD测量的因素,使测量准确率更高。在制订扫描协议时应充分考虑重建算法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使扫描参数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肋骨对双能CT(dual energy CT, DECT)、常规剂量定量CT(normal dose quantitative CT, NDQCT)和低剂量定量CT(low dose quantitative CT, LDQCT)测量欧洲腰椎体模(ESP)骨密度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ESP中L1、L2、L3椎体分别代表骨质疏松、骨量减低、骨量正常三种骨密度。以每侧3根新鲜猪肋骨斜行包裹于ESP四周模拟人体肋骨。在有、无肋骨条件下分别使用DECT、NDQCT及LDQCT三种方法连续重复扫描10次,测量并记录其骨密度值、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在同种扫描方法中,分析有、无肋骨条件下各椎体骨密度值的组间差异;在有肋骨条件下,比较三种扫描方法所得骨密度值间的差异,并计算各椎体骨密度值的测量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RE)及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评价其准确率及精密度。结果 在扫描层面内有和无肋骨时,DECT测得的L1、L2、L3椎体骨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量新疆汉族、维吾尔族正常男性人群定量CT(QCT)骨密度(BMD)值,研究新疆地区正常男性人群骨密度现状,比较两种民族男性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差异。资料与方法对20~82岁以上的704名符合健康标准的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男性体检者进行腰椎骨密度QCT测量,按不同民族每5岁分为1个年龄组,比较两组各年龄段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结果汉族、维吾尔族男性腰椎出现骨峰值的年龄段相同,维吾尔族男性骨峰值较汉族男性高(P<0.05)。随年龄增大,两民族男性骨密度均逐渐下降。65岁以后,汉族、维吾尔族男性骨量有加速下降的趋势,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增加,65岁组及≥70岁组汉族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5.91%、27.59%,维吾尔族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21.43%、36.84%,≥70岁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维吾尔族男性腰椎骨密度变化规律相似,65岁以上男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维吾尔族老年男性更易罹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mage analysis(IA)公司的N-vivo和Mindways(MW)公司的QCT Pro两种定量CT(QCT)骨密度分析软件测量腰椎骨密度(BMD)结果的重复性及两种软件测量值是否存在差异,为建立中国人群QCT骨密度数据库多中心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采用东芝16排CT扫描机和IA定量CT骨密度校准体模对204例受试者行QCT检查,将CT图像转到QCT工作站,采用两种软件进行骨密度测量分析,比较两种软件所得测量值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并自204例数据中随机抽取其中各20例,由2个人不同时间(相隔1d)于每个软件上分别测量2次,反映软件在相同操作方法下重复测量同一对象的重复性,评价两种软件测量值的重复性。结果重复性研究:IA软件及MW对于所选20例2次测量结果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8,P<0.01)。2次测量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研究:IA、MW软件对于204例分别测量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5,P<0.01)。两软件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IA和MW两种定量CT分析软件上分别所测腰椎BMD值无显著差异,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多中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总结胸部低剂量CT体检筛查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方法 将2871例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体检人群按照年龄≤30岁、30 ~ 40岁、40~ 50岁、50~60岁和>60岁和性别各分为5组.通过低剂量胸部CT图像判定各组人群的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阳性率、位置及累及支数(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结果 冠状动脉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临床转归患者胸部CT的差异,以提高对COVID-19转归的影像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3月29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COVID-19病例库的42例COVID-19患者(临床分型为普通型)的胸部CT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17个月~86岁[(48.74±17.18)岁]。根据是否转为重症(重型或危重型)将患者分为未转为重症的A组(n=29)和转为重症的B组(n=13),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胸部CT表现,评价感染肺叶病灶分布,累及肺叶侧别、数目,感染肺叶病灶体积,密度(CT值)和感染肺叶病灶体积占比等资料的差异。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 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1.000)。B组患者的年龄高于A组[(65.62±11.24)岁对(41.17±13.66)岁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01)。B组患者感染肺叶数以及各肺叶感染体积占比、总感染体积占比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5~3.605,均P<0.05)。2组患者肺部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56,P=0.146),B组患者各肺叶感染体积及双肺总感染体积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1~3.254,均P<0.05);B组患者在各CT阈值范围内的肺部感染体积占比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5~3.578,均P<0.05)。胸部CT和人工智能病灶识别图的图像结果显示,病灶均以磨玻璃密度影、实变为主,双肺下叶感染较多,右肺中叶较少。 结论 转为重症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CT明显有别于未转为重症的患者。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可尽早评估有重症转归倾向的患者,有助于COVID-19重症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和定量CT所测腰椎骨密度的影响。资料和方法采用DXA及QCT分别测量各种原因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腰椎骨密度检查的患者。其中DXA检查患者12092例,年龄12~95岁,女性9788例,男性2304例,平均年龄58.9岁。QCT检查患者495例,年龄18~88,女性310例,男性184例,平均年龄为62.0岁。DXA和QCT测量L2~4椎体的平均骨密度。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结果 DXA骨密度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r=0.479,决定系数r2=0.229。DXA骨密度与身高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r=0.289,r=0.235;对应决定系数r2=0.084,r2=0.055。QCT骨密度与身高及体重都为弱相关,r=0.155和r=0.129;决定系数分别为r2=0.024,r2=0.017。QCT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31。结论体重与DXA与QCT所测得骨密度都存在明显相关,但QCT相关性较弱;QCT骨密度测量结果受身高、体重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2~L4椎体的骨密度变化趋势,并比较定量CT(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从多中心合作数据库中选择11443名志愿者数据进行L2~L4椎体骨密度(BMD)分析,其中11081名志愿者选用DXA检测椎体BMD值,男性2158名,女性8923名;362名志愿者选用QCT检测椎体中间松质骨BMD值,男性170名,女性192名,比较二者测量各腰椎BMD的差异。结果 DXA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F=74.450,P<0.05;女性:F=605.388,P<0.05),从L2~L4呈增加趋势;QCT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F=1.291,P>0.05;女性:F=1.653,P>0.05)。结论 QCT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DXA)仪对健康老年妇女近段股骨骨密度(BMD)和骨结构进行研究,并对2种测量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66名65岁以上健康妇女左侧髋关节进行DXA测量,计算出股骨颈和粗隆区BMD;对其双侧近段股骨进行QCT测量,计算出股骨颈、粗隆区和整体股骨ROI的皮质骨、松质骨和总体骨的BMD和体积;并将QCT三维图像模拟DXA的平面投影计算出模拟DXA股骨颈BMD和模拟DXA股骨粗隆区BMD.对所获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并用Pearson法分析DXA和QCT相对应ROI的相关性.结果 用QCT可以对股骨近段不同ROI(股骨颈、粗隆区和整体股骨区)及不同骨成分(皮质骨、松质骨和总体骨)的BMD及体积等参数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除右侧股骨颈皮质骨BMD[(0.52±0.04)g/cm3]、股骨粗隆区皮质骨BMD[(0.49±0.03)g/cm3]、股骨粗隆区综合骨BMD[(0.22±0.04)g/cm3]大于左侧相应参数[分别为[(0.51±0.04)、(0.48±0.03)、(0.21±0.04)g/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差别均<3.3%;而模拟DXA股骨颈BMD、模拟DXA股骨粗隆区BMD、股骨颈皮质骨体积、股骨颈松质骨BMD、股骨颈松质骨体积、股骨颈综合骨BMD、股骨颈综合骨体积、股骨粗隆区皮质骨体积、股骨粗隆区松质骨BMD、股骨粗隆区松质骨体积、股骨粗隆区综合骨体积左侧参数分别为(0.52±0.10)g/cm2、(0.78±0.13)g/cm2、5.80 cm3、(0.06±0.03)g/cm3、(5.19±1.40)cm3、(0.25±0.04)g/cm3、15.66 cm3、(21.74±3.43)cm3、(0.08±0.03)g/cm3、(34.27±6.09)cm3、(76.12±11.11)cm3,右侧分别为(0.52±0.10)g/cm2、(0.78±0.13)g/cm2、6.01 cm3、(0.06±0.02)g/cm3、(5.17±1.27)cm3、(0.25±0.04)g/cm3、15.62 cm3、(22.12±3.60)cm3、(0.09±0.03)g/cm3、(34.17±5.94)cm3、(76.53±10.71)cm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左右两侧近段股骨QCT各相对应参数之间的r值范围在0.656~0.955,均具有相关性(P<0.05).QCT模拟DXA股骨颈和粗隆区BMD与真正DXA测量的相应值之间r值分别为0.685和0.855,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利用QCT技术可以对老年妇女近段股骨不同区域和不同成分的BMD和结构进行精确定量分析,QCT是骨质疏松研究中非常有用的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气胸患者的CT图像开发了一种使用U-NET架构的深度学习分割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19年的急诊胸部CT图像,先由一名放射科医生进行注释,然后由另一名资深放射科医生修改和审查标注的气胸内容,作为金标准,并使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和测试。在像素级通过戴斯系数、召回率和符合率来评估分割精度,并评估了气胸定量的体积误差;在区域级评估每个患者的气胸区域敏感性和假阳性区域数量。结果:共有200例气胸患者入组,平均戴斯系数、召回率和符合率分别为0.789、0.794和0.820。对气胸总量大于300 mL的患者,平均戴斯系数、召回率和符合率都可以达到0.89以上。对气胸总量大于100 mL的患者,气胸定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0%。对体积大于30 mL的气胸区域,区域敏感性可达100%。假阳性区域平均体积为2.3 mL(1.55~3.66 mL),平均每个病例2.8(2.06~4.23)个假阳性区域。结论:U-NET深度学习分割算法在像素和区域两个层面上都表现出可接受的性能,这表明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发挥潜在的辅助作用,以减轻急诊医务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骨密度定量CT测量用固体标准件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报告一种自制骨矿密度CT测量固体标准件。方法使用聚乙二醇塑料和骨基质加工成固体标准件,其两部分X线衰减特性分别相当于水和骨组织,体积为30.0cm×9.0cm×2.5cm,重量为0.7kg。对12个椎骨标本灰化进行标准性测试。结果骨密度定量CT(QCT)测量结果和灰化标本灰重值相比准确性为8.6%,二者间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r=0.91,P<0.001),标准件的精确性为1.1%和0.1%。结论本组固体标准件质量可靠,为国内QCT骨密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准确、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得椎体中层最大内切圆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为标准,探讨QCT和宝石能谱CT不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选择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方法 对81例受检患者行腰椎QCT扫描及宝石能谱CT扫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分别测量L2、L3椎体骨密度(BMD)。QCT和能谱CT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椎体上层最大内切圆(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of upper layer,MICU)和中层最大内切圆(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of middle layer,MICM)共2个位置; GSI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椎体上层(upper layer,U)、中层(middle layer,M)、下层(down layer,D)的右侧(right,R)、中间(middle,M)、左侧(left,L)共9个位置。采用方差分析法评估各椎体不同ROI测量BMD的差异;采用皮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