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在人群中普遍存在,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为了解BE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EA的关系,本文复习近年相关文献,从病理生理基础及诊断、治疗方法入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三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为正常食管黏膜-GERD-BE化生-BE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EA。故BE的治疗应以减轻GER症状为主,并定期筛检和评价预后,以早期发现EA。  相似文献   

2.
Barrett食管的光动力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颉永乐  徐克成 《临床荟萃》2006,21(6):442-444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及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惟一已知的癌前病变。目前认为,食管下端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无论化生的是胃上皮、小肠上皮,还是大肠上皮,都可以定义为BE。BE的癌变将经历特殊肠化生一不典型增生一原位癌一浸润性腺癌的病理进程。BE腺癌的诊断依据如下:①确诊的原发性食管腺癌;②有BE病史;③具备确切的组织学形态;④找BE从异型增生发展到原位癌和浸润癌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新型安全的Barrett食管(BE)及食管腺癌(EA)动物模型,并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在BE、E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铁剂组、反流组、反流铁剂组,后两组行手术造成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铁剂组、反流铁剂组大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5mg/kg,每周2次,共22同)。术后8周每组各处死5只,24周后全部处死,取得食管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观察大鼠食管BE及EA的发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铁剂组未发生BE和EA,反流铁剂组BE、异型增生及EA的发生率高于反流组(P〈0.05).反流铁剂组COX-2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程度高于其他组(P〈0.05)。COX-2在肿瘤中表达最高,异型增生中次之,正常黏膜表达最低。结论:应用手术致食管反流并注射铁剂的方法制作大鼠BE及EA模型成功率高.安全性好.COX-2表达的增加可能与BE及E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在Barrett食管(BE)及早期食管腺癌(E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12月该院胃镜检查的患者16 000例次,对其食道下端随机采用传统白光或FICE技术观察.FICE内镜检查组拟诊BE 133例(实验组);普通内镜检查组拟诊BE 128例(对照组),对检查部位进行活检,并与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确定BE 127例(95.5%),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LGD)13例(9.77%)、高度不典型增生(HGD) 10例(7.51%)、EA 9例(6.02%);对照组确定BE 105例(82.O%),其LGD 10例(7.81%)、HGD 3例(2.45%)、EA 2例(1.56%),实验组除LGD外,其余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ICE对BE病灶发现及指导活检优于普通白光内镜.  相似文献   

5.
徐大毅  霍丽娟 《临床荟萃》2003,18(20):1159-1159
Barrett食管 (BE)系 195 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而得名。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就柱状上皮的长度及形态 ,BE上皮化生≥3cm者称长段型BE(LSBE) ,<3cm者称短段型BE(SSBE) ,尚有呈舌状、星状和岛状分布者。LSBE发展为异型增生和癌变概率大于其他类型。BE发病率随国家和地域不同各有差异。近些年来 ,国内外BE发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西方人种发病率高于东方人种 ,可能系因西方人胃食管反流疾病 (GERD)发病高有关。1 B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长期以来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有以下两种学…  相似文献   

6.
Barrett食管(Barrett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为单层住状上皮替代的病理现象,是由于食管下皮群状上皮长期受胃食管反流时的胃酸与胃蛋白酶慢性刺激的结果,发生胃肠上皮化生性改变。本病临床发生率较低,由于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往往误诊为食管瘤。我院自1980~  相似文献   

7.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被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组织学表现为含有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肠上皮化生,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具有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特点。BE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最严重的并发症,对伴有GERD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约有12%的患者被发现BE。目前认为BE是食管腺癌的先兆,属癌前状态,约有10%的BE患者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  相似文献   

8.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黏膜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内镜下发现食管下段任何长度的柱状上皮改变以及活检病理发现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即诊断为BE[1].  相似文献   

9.
复习国外氩离子凝固术 (Argonplasmacoagulation ,APC)或激光治疗Barrett食管的有关文献资料结果表明 :APC联合高剂量奥美拉唑或腹腔镜抗反流术治疗BE安全、有效 ;单用激光或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 (Barrett’sesopha gus ,BE)患者的肠化上皮消失。因此APC或激光可用于BE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70-457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根据内镜和病理结果可将GERD分为三类:(1)反流性食管炎(RE):有反流症状兼有食管黏膜破损者;(2)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NERD):有反流症状但内镜下未见食管破损者;(3)Barrett食管(BE):食管黏膜上皮被胃柱状上皮所替代。GERD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Barrett食管(BE)在窄带内镜下的图像特征与组织学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B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临床拟诊BE的患者进行NBI检查,根据黏膜和血管的形态行NBI图像分类,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结果:在NBI模式下,对B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2%、78.6%和93.9%,明显高于常规内镜.与组织学比较,无肠化生的BE,NBI下黏膜形态多表现为A型,高级别黏膜内瘤变(HGD)的黏膜形态全表现为D型,而肠化生(SIM)和低级别黏膜内瘤变(LGD)两者的黏膜形态多表现为C型.结论:NBI可明显提高对BE诊断的准确率,且与组织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Barrett食管(barrecc esophagus,BE)患者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胃镜下表现度食管动力改变,以提高BE的诊断率,以期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4例B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行食管动力检查提示LESP厦屏障压(LESP-GS)明显降低,酸反流总时间、酸反流总次数以度食管下段pH〈4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系统治疗后,41例患者在该院行胃镜复诊,21例(51.22%)仍为BE,19例(46.34%)患者恢复正常食管上皮,1例(2.44%)进展为食管腺癌。结论 BE是胃食管反流痛(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严重的并发症;内镜下治疗联合抑酸治疗为BE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Barrett食管(BE)指食管下段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改变。是由于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引起高度关注。作者回顾本院20134年1月至2007年2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BE患者45例,就其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与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二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关于BE及EA发生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肿瘤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与细胞周期紊乱和凋亡受阻密切相关的疾病。Surviv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因子.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是目前分子量最小的IAP蛋白。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 Barrett 食管(BE)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其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根据2011年6月4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二届Barrett食管专题学术研讨会上制定的BE诊治共识作为诊断标准诊断BE,研究BE患者的内镜检出率、内镜下的表现、分型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研究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BE和RE的关系。结果检出BE患者人数为总胃镜检查人数的7.9%,男女之比为1.98∶1,平均年龄(44.6±13.4)岁。其中仅19.14%患者有典型的反流症状。BE内镜分型中短节段占83.85%,多为舌状、岛状这2种形状。食管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肠化型占BE的25.31%,10.04%伴异型增生,Hp阳性率为40.37%。RE检出率为2.07%。0.66%的BE伴RE。BE和RE合并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地区居民BE的患病率较高,多为短节段舌状或岛状,约1/3为肠化型,以中年男性多见,常无症状,部分伴异型增生。体重超重增加了BE的发病风险。Hp感染可能与BE和RE的关系均不密切。  相似文献   

16.
Barrett食管     
<正>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F)是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195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1953年Allisonll和Johnstone把食管柱状上皮中发生的深部溃疡称为Barrett溃疡。国外有关BE的研究报告较多,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鉴于国内报告尚少,现结合文献简要介绍如下。一、病因 BE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Barrett最初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短食管伴变薄的胸腔胃,貌似柱状上皮覆盖的末端食管。其后则认为是由异常的胚胎发育伴柱状上皮覆盖胎儿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测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对策.方法 使用丹麦Medtronic公司生产的高分辨多通道灌注测压系统,测定正常人10例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的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胸腹段长度(LES1)及食管体部动力参数.结果 患者组LES压力,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1)及食管体部各段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LESP低下,LES1过短,食管体部动力低下,护理上应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及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减少反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爱明 《现代护理》2007,13(26):2478-2479
目的 探讨食管测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对策.方法 使用丹麦Medtronic公司生产的高分辨多通道灌注测压系统,测定正常人10例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的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胸腹段长度(LES1)及食管体部动力参数.结果 患者组LES压力,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1)及食管体部各段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LESP低下,LES1过短,食管体部动力低下,护理上应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及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减少反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道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被覆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病较为少见,但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院自1991年3月至2005年11月胃镜检查确诊BE13例,现将有关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诊断器械PTS2930电子胃镜系统。1.2诊断标准内镜诊断采用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各临床亚型的食管测压变化,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GERD患者150例,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91例、反流性食管炎(RE)32例、Barrett食管(BE)27例,采用4导液压灌注食管压力检测系统测定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和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结果 NERD和RE中,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LESP异常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高于后者;而在BE患者中,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LESP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各亚型中,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不同,NERD组最高,RE组次之,BE组最低。各亚型LESP异常的发生率亦不同。结论 NERD和RE的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而非LESP压力下降,食管体部功能障碍可能在GERD发病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