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患者20例(24眼).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24眼)术后随访6个月~2年,治愈22眼(91.7%);好转2眼(8.3%).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疗效好,创伤小,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38眼)行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置管。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有效率97.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优于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4例(16眼)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三瓣法”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中造瘘口不放置扩张管,黏膜瓣不使用钛夹及缝合法固定。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有效率93.75%(15/16)。 结论 鼻内镜下三瓣法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满意,避免了面部遗留瘢痕,保留泪液泵功能,术中不放置扩张管及钛夹,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鼻内镜0度和美国产Phototome激光机,直视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上下泪小点植入硬膜外麻醉硅胶管至中鼻道2-2个半月,共21例23只眼。结果:获得随访20例21只眼,泪道通畅,炎症消失18例(90.0%),2例(10.0%)仍溢泪,行泪道冲洗多次,1例泪道通畅,1例经内窥镜下处理,溢泪消失,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创面小,方法先进,术后随访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48例(53眼)在鼻内镜下进行泪囊鼻腔开窗,开放泪囊于中鼻道前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5眼治愈,3眼好转,5眼术后短期症状复发,治愈率84.9%,有效率90.6%。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零玲  雷海云 《全科护理》2013,11(1):49-50
[目的]总结慢性泪囊炎病人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方法]对51例慢性泪囊炎病人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治愈44眼,好转6眼,无效1眼,总有效率98.04%,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慢性泪囊炎病人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52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行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使用电钻或骨凿、钩突刀、脑外科银夹、泪道探针等设备,在鼻丘前下方找到泪囊并切开,使泪囊黏膜及鼻腔黏膜瓣相吻合。结果 52例(58眼)患者经6~18个月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治愈50眼,占86.2%;好转8眼,占13.8%。总有效率为100.0%。3例鼻腔少许粘连,但并不影响开放口引流。结论通过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开放术能微创有效治愈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8例(5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术侧鼻腔及结膜囊表面麻醉。根据患者病情先解决鼻腔疾患,行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钩突切除术;再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54眼有效,2眼好转。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损伤小,出血少,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10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和体会。方法 102例(106眼)慢性泪囊炎病人,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随访6个月至5年,亦在鼻内镜下进行。结果 术后8—12周术腔逐渐上皮化,89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10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3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总有效率为97.1%。结论本方法与传统的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病人创伤轻、面部不遗留瘢痕、治愈率高的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14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经鼻内窥镜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 2年,复查时行泪道冲洗及鼻内镜检查.结果 9例10眼治愈,占71.4%;2例2眼有效,占14.3%;2例2眼无效.总有效率85.7%.结论 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手术简便,成功率高,不再次造成面部瘢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行激光鼻泪管开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保守治疗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先天性泪囊炎125例136只眼,采用KTP泪道激光机,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射击鼻泪管开口处,造1个5mm大小出口,使其接近生理性出口,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随访3~6个月。结果 125例136只眼中,治疗痊愈者123例134只眼(98.53%),好转2例2只眼(1.47%)。仅2例术中鼻腔少许出血,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激光鼻泪管开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保守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无效后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何杰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4):1145-1146,114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加喇叭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眼科5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研究组25例(27眼)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加喇叭管置入术,对照组21例(23眼)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0)。研究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1.3%),但差异无显著性(P=0.206)。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并喇叭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治愈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4年8月-2007年9月对1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8例治愈,治愈率72.7%;3例好转,好转率27.3%,手术有效率达100.O%。全部病例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不影响美容,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少,出血少,治愈率高的优点。护理上强调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鼻腔冲洗,预防局部感染、出血和粘连;出院前做好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引流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收集行鼻内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孔引流术患者26例,观察其治愈率、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后4 d左右患者泪囊区炎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治愈率为92.3%(24/26);1例有溢泪,冲洗液部分经上下泪小管互为反流,评价为好转,有效率为96.2%(25/26),1例有溢泪伴分泌物,鼻内镜下见造孔瘢痕闭锁,评价为无效,无效率为3.8%(1/26);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急性期采取鼻腔泪囊造孔引流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电钻造孔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43例(48眼)鼻内窥镜下利用电钻行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电钻鼻腔泪囊造孔及鼻腔病变同期手术。结果48眼中治愈45眼,治愈率93.8%,好转2眼,好转率4.1%,无效1眼,占2.1%。结论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快捷、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应得到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磊 《浙江临床医学》2012,(9):1047-1049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腭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疗效.方法对35例腺样体和腭扁桃体肥大的OSAHS患儿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样体、扁桃体消融术并与同期行扁桃体常规剥离法切除加鼻内镜下吸割器腺样体切除术的35例OSAHS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等离子组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减轻.等离子组患儿术后3个月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检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改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上呼吸道阻塞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1%,PSG复查总有效率为94.3%.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扁桃体术治疗儿童OSAHS简单、安全、有效,是目前儿童治疗OSAHS值得推荐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DCR)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40 patients, with four patients having bilateral surgery. Follow-up data were obtained on 43/44 eyes using clinical notes and a patient questionnaire. Range of follow up was 1–46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8 months (in nine patients follow up was at least 3 years). Epiphora was successfully relieved in 86% of patients and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a recurrence of nasolacrimal obstruction in the long term. Endoscopic DCR is a relatively quick and simple procedure with low morbidity, and as such is suitable for day case surgery. Satisfactory long-term results make endoscopic DCR an alternative to external DCR as primary surgical treatment for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n cases of failed external DCR, or when epiphora is iatrogenic following surgery to the lateral nasal wall, a transnasal endoscopic approach is probably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对3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术中采用枪状镊鼻内定位泪囊,用电钻磨除泪囊内侧壁骨质,切开泪囊,银夹固定翻开的泪囊黏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全部病例中治愈31例(91%),好转4例(9%)。结论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较传统鼻外泪囊鼻腔造口术操作更加简便,可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83例(103只眼),在鼻内镜引导下行泪道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愈88只眼(占85.44%),好转10只眼(占9.71%),未愈5只眼(占4.85%),总有效率95.15%。结论鼻内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