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靶区内不同区域灭活效果的差异。方法 36副新鲜离体猪肺分为6个消融时间组进行射频消融,消融过程中记录消融中心区、射频针的中心针针尖区、边缘针针尖区、中心针与边缘针针尖连线的中间区的温度变化,消融结束后在4个消融区域及对照区采集标本,分别HE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标记(流式细胞术),计算在不同消融时间作用下不同区域的校正细胞死亡率。结果消融区域的校正细胞死亡率高于对照区域(P<0.05);在完全消融前,消融中心区的校正细胞死亡率高于3个消融边缘区(P<0.05);在短时间消融组(5~15 min),射频针的中心针针尖区与边缘针针尖区的校正细胞死亡率均高于中心针与边缘针针尖连线的中间区(P<0.05);而在消融时间达到20 min后,3个边缘消融区消融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完全消融前,各消融区域的校正细胞死亡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消融时间达到30 min时,4个消融区域消融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达到完全消融。结论在完全消融前,消融中心区的消融效果要优于消融边缘区;消融边缘区之间在短时间消融时存在消融效果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在达到一定的消融时间后消失;给予足够的消融时间,消融靶区可达到完全消融。  相似文献   

2.
集束电极射频对猪正常肝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多弹头)射频(RF)对正常肝脏组织及全身的影响。方法 将25头15g的猪随机分为A、B、C、D、E5组,分别对其RF作用前及作用后1、3、5、7、14d的肝功能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1周内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改变,1周后恢复正常;作用后第3-7天凝固坏死范围最大,7-14d凝固坏死区外的肝脏炎性改变恢复正常。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对肝毁损确切,肝功能及凝固区外的肝组织也将出现暂时性改变,1周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多电极射频对狗肾脏消融效果的急慢性病理变化及其与不同影像学间的关系。方法在急性实验组(3只),通过手术暴露双侧肾脏,分别在两侧肾脏的上、下极外侧进针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处死动物。慢性实验组(6只)在B超引导下对双肾下极进行消融治疗,并于实验后7、15和30d处死动物。每只动物在实验前后均行B超,CT和MRI检查,处死前再次行上述检查,并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肉眼观察急性期消融灶呈棕褐色尖端指向髓质的楔形凝固性坏死,外围绕有O.2-0.4cm的淡红色环。镜检消融灶凝固性坏死区、周围区和正常肾组织的细胞学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差异,坏死区周围炎症反应,间质血管有血栓。慢性实验随时间延长消融灶坚韧,但不随时间减小。15d始细胞核完全变性,肾组织形态结构渐消失,渐被纤维组织取代,距离消融灶边缘1cm肾组织学形态正常。消融灶大小和电极针伞镜相近。超声能准确的引导电极针到达肾内治疗区,并能观察到电极散开启状况,但不能监测损毁灶大小。MRI表现为稍短的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CT平扫对消融灶的辨别差,强化CT消融灶不被强化。并发症有血尿和肾包膜下小血肿。结论RFA导致消融肾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急性期消融灶和正常肾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RFA无严重并发症。超声能安全准确的引导电极针到达治疗部位,但不能监测消融灶的大小。MRI和强化CT能用于消融范围的随访。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8):718-7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及密度,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6例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肿瘤面积明显减小,肿物CT值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时肿瘤面积明显减小、肿物CT值明显下降(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发热13例(15.11%),气胸9例(10.46%),咯血6例(6.97%),胸痛3例(3.49%),肺部感染4例(4.6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肺部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肾脏血流对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6只狗采用手术暴露两侧肾脏,对上、下极进行多电极射频消融,消融前随机对每只狗行一侧肾脏肾蒂阻断(实验组),另一侧不阻断(对照组)。在相似的位置插入电极针。消融前、中、后行B超监测,并观察B超在肾脏消融中的作用及射频消融的并发症。然后取肾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消融灶的大小进行对比。结果未阻断肾蒂组损毁灶呈尖端指向髓质的楔形,阻断肾蒂组近似球形,但损毁灶的组织学改变相同。实验组和对照组冠状面,矢状面最大径和深度分别为(3.70±0.26)cm和(2.10±0.18)cm、(3.70±0.22)cm和(2.60±0.54)cm、(3.50±0.21)cm和(2.20±0.48)cm,P<0.001。时实超声消融灶表现为不规则的强回声,影像周围不规则。并发症有肉眼血尿,小的包膜下血肿。结论射频消融对肾脏能造成快速、完全凝固性坏死损害;肾脏血流明显影响消融灶范围和形态;肾脏消融是安全的;超声对评估消融灶大小价值不大,但可以引导电极针准确定位在治疗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兔VX2肿瘤后病灶鬼影细胞存在的时间及不同时间段形态的变化.方法 将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32只新西兰兔肝脏,建立肝脏肿瘤模型,2周后控制肿瘤边缘温度行射频治疗,于治疗结束后0、1、2、4周切取标本,在相邻切面分别行HE染色、NADH活力染色,观察鬼影细胞存在时间以及随时间变化过程.结果 射频治疗结束后4周,HE染色下鬼影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NADH染色显示无活力.结论 消融灶鬼影细胞形态至少能保持到治疗后4周,HE染色不能辨别是否是残癌,必须加用NADH活力染色,才能与残癌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常规化学治疗。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血T细胞亚群水平,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的健康状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总有效率、生存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3个月,对照组患者血CD4~+、CD8~+水平、CD4~+/CD8~+比值及ECOG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血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4~+/CD8~+比值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血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ECOG评分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患者ECOG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6、12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1. 92%(27/52)和19. 23%(10/5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 92%(40/52)和34. 62%(18/52);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 090、6. 528,P <0. 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为100%;治疗后1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55. 77%(29/52)和82. 69%(43/52),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8. 847,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 54%(19/52),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常规化学治疗时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 527、6. 613,P> 0. 0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佳,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的病理变化,探讨射频消融对支气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6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射频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 d和28 d各宰杀3只,观察消融区形态及大小和各级支气管的病理表现.结果:28 d时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直径明显小于3 d时(t=2.853,P=0.017).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射频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消融后28 d恢复较好.二级以上支气管未出现支气管瘘.结论:射频消融对于二级以上支气管损伤较轻,且可于28d基本恢复正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肺部肿瘤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WHK-3系列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方法 实验材料采用新鲜离体牛肝,消融电极为北京为尔福电子科技公司生产的WHK-3系列(WHK-3 Ⅰ/Ⅱ)适形射频消融电极,子电极分为A、B两侧,每侧各有6个子电极.Ⅰ型主电极可导电,Ⅱ型主电极涂布绝缘材料,不导电.实验分为3组:(1)实验1:两种电极均采用双侧子电极均以伞长对称形式展开,对离体牛肝进行消融实验,对比消融坏死区域三维切面各径线的异同;(2)实验2:测试WHK-3 Ⅰ型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在双侧子电极以不同形式展开状况下,对比消融坏死灶平行于消融电极操作手柄的(X)切面A、B两侧子电极分布区域横径大小;(3)实验3:测试WHK-3Ⅱ型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在双侧子电极以不同形式展开状况下,对比消融坏死灶X切而A、B两侧子电极分布区域横径大小.结果 在离体牛肝上,当双侧子电极以全长对称形式展开时,WHK-3 Ⅰ型及WHK-3Ⅱ消融电极均可以形成以消融主电极为对称轴的大约6 cm×6 cm×3 cm的消融坏死灶,两种电极没有明显差异.WHK-3Ⅰ型消融电极A侧子电极全长展开,B侧子电极半长展开时,可以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A侧横径均值为(3.24±0.32)cm,B侧横径均值(1.87 ±0.24)cm;当进一步缩短B侧子电极至不展开状态时,A侧横径无明显变化,B侧横径均值为(1.55±0.16)cm.WHK-3Ⅱ消融电极A侧子电极全长展开,B侧子电极半长展开时,可以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A侧横径均值为(3.27±0.35)cm,B侧横径均值(1.65±0.23)cm;当进一步缩短B侧子电极至不展开状态时,A侧横径无明显变化,B侧横径均值为(0.90±0.18)cm.结论 WHK-3系列适形射频消融电极均可以在离体组织上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且具有一定的量化可控性,WHK-3Ⅱ更优于WHK-3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电极射频对在体与离体两种状态下正常肾脏组织的消融作用及评价超声测量肾组织消融灶的准确性. 方法:在体实验应用6只大白兔麻醉后暴露肾脏,离体实验采用新鲜离体肾10只,使用不同的起始功率和电极直径进行消融,记录消融时间,超声观测消融灶并与实体标本进行对比. 结果:①毁损区与正常组织之间分炭化区、凝固性坏死区、充血水肿带三层结构;②相同条件下在体状态达到峰值阻抗所需时间较离体状态下要长,消融灶更大. ③离体状态下解剖测值与超声测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体状态下解剖测值与超声测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肾组织的形态及消融时间与肾脏的血流状态有关,对于血流丰富的肾组织射频即刻超声测量易于低估或高估消融灶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射频导管消融(RFCA)策略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PAF患者分成两组:①肺静脉电隔离组(PVI)21例,应用Ensite3000 Navx系统和Lasso电极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终点消融为:若房颤发生,在消融过程中房颤终止,且肺静脉电位(PVP)消失,或房颤未终止,但PVP消失 若在窦律下消融,PVP消失.②PVI联合左房线性消融(PVI+LALL)组23例,除完成PVI外,进行左心房顶部线和峡部线的消融并达到完全阻滞.结果 ①PVI组21例PAF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9~267 min,X线暴光时间24~51 min,17例患者术中出现房颤,其中9例在消融过程中房颤终止且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另外8例消融过程中房颤未终止,但肺静脉完全隔离.4例患者在窦性心律下完成了肺静脉电隔离.随访期间发现3个月后有67%的患者房颤消失或明显减少.②PVI+LALL组23例PAF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4~297 min,X线暴光时间29~55 min,19例患者术中出现房颤,其中14例在消融过程中房颤终止且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另外5例消融过程中房颤未终止,但肺静脉完全隔离.4例患者在窦性心律下完成了肺静脉电隔离.左心房顶部线全部达到完全阻滞,峡部线有5例未能达到完全阻滞.随访期间发现3个月后有86.9%的患者房颤消失或明显减少.与PVI组比较,PVI+LALL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房颤消融后的随访成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环肺静脉电学隔离联合左心房线性消融可以明显提高房颤RFCA后的随访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泡桐花浸膏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中药泡桐花对哮喘豚鼠肺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常规制备泡桐花浸膏 ,分别观察泡桐花浸膏对卵清白蛋白所致豚鼠诱喘潜伏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细胞分类计数及对豚鼠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泡桐花浸膏能明显延长豚鼠诱喘潜伏期 ,优于地塞米松 (P <0 .0 0 1) ;对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对哮喘豚鼠肺组织结构的破坏。结论 中药泡桐花浸膏能够明显改善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 ,对哮喘豚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诱导兔肺内VX2鳞状细胞癌模型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兔肺内 VX2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 采用 VX2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在 2 0只新西兰白兔体内建立兔 VX2肿瘤肺内移植模型 ;实验组 12只新西兰白兔给予射频治疗 ,计数毁损中心区肿瘤组织和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 ;对照组 8只新西兰白兔 ,予假性治疗 ,计数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 .结果 治疗组肿瘤经射频治疗后发生凝固性坏死及细胞凋亡 ,毁损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345± 38) ,而毁损中心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84± 12 )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对照组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2 .0± 0 .4 ) ,与治疗组毁损区中心组织凋亡细胞指数及毁损区边缘组织凋亡细胞指数相比均相差非常显著 (P<0 .0 1) .结论 射频消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射频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伟根  吉珉  应碧伟  高银  葛永彪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103-106+110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能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低剂量螺旋CT引导下射频消融、资料完整、随访时间满2年的38例周围型NSCLC患者(男25例,女13例;年龄54~85岁,平均68.3岁)纳入研究,参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统计肿瘤射频消融有效率和控制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手术,3 cm肿瘤射频消融术后12、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控制率分别为100%和85%;≥3 cm肿瘤射频消融术后12、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4%和27%,控制率分别为72%和27%。术中出现并发症13例(气胸6例、疼痛5例、出血1例、滞针1例、术后出现发热5例),均顺利处置。结论低剂量螺旋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周围型NSCLC有良好疗效,尤其适合3 cm以内的肿瘤。临床操作创伤小,相对安全,是周围型NSCLC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增生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慢性增生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扁桃体剥离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并对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的疼痛及吞咽影响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 等离子组42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治愈3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组相比疗效无差异,但对疼痛、吞咽影响明显较小.结论 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增生性扁桃体炎消融组织范围准确,效果确切.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少,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是一种有前途的耳鼻咽喉科微创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胺碘酮不同用药浓度在房颤三维射频消融术后短期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2例行三维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每组31例。,高浓度组以胺碘酮12 mg/m L,0.5 mg/min匀速静脉给药,低浓度组以胺碘酮1.2 mg/m L,0.5 mg/min匀速静脉给药,对比不同用药浓度的静脉炎发生率及术后短期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结果:高浓度给药方式具有更高的静脉炎发生率,但两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72 h内房颤复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用药浓度胺碘酮对三维射频消融术后72 h心房颤动复发预防均有效,低浓度能够减少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两种消融方法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30只荷瘤兔随机分3组,射频消融组(RFA);无水酒精组(PEI);生理盐水治疗组(NS)。术前、术后2周行MR扫描,比较肿瘤平均增长率;检测术前、术后肝肾功能指标;2周后取出肿瘤,比较坏死率,并行病理检查。结果3组两两间肿瘤平均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FA组肿瘤平均增长率最小。各组间肿瘤坏死率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FA组坏死率最大,达98.43±2.76%。除NS组外,其余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术前、术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FA组变化最明显。病理上,RFA组肿瘤呈重度坏死,有多核巨细胞反应,肉芽肿形成;PEI组呈轻-中度坏死,肝组织出现空泡变性(脂肪变性),部分血管有癌栓;各组胆管未受破坏。结论RFA的疗效较PEI明显;但对肝肾功能损害较PEI明显。临床上,应在兼顾肝肾功能情况下,选择适当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83例肝癌患者的95个病灶接受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经皮RFA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RFA治疗后,<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95.4%,≥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76.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7.7%,多发病灶的完全消融率71.4%.RFA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COX-2抑制剂抑制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丹  陈鸿义  刘桐林 《医学争鸣》2009,(16):1472-1475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肺癌A549细胞在体内外的抑制作用.方法:噻唑蓝(MTr)比色法检测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药物处理后A549的细胞周期,观察塞来昔布对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移植瘤切片TUNEL法检测癌细胞凋亡.结果:塞来昔布对肺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IC50为500ummol/L;阻滞G1期细胞进入S期.称量裸鼠移植肿瘤的瘤结节质量,对照组(2.16±0.98)g,药物组(0.98±0.51)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为54.6%.TUNEL法移植瘤切片凋亡细胞染色对照组凋亡指数(AI)为1.6±0.6,用药组为9.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在体内及体外均对肺癌细胞表现有抑制作用,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83例肝癌患者的95个病灶接受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治疗,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经皮RFA的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RFA治疗后,<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95.4%,≥3 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76.9%;单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87.7%,多发病灶的完全消融率71.4%。RFA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